張杲

《醫說》~ 卷七 (8)

回本書目錄

卷七 (8)

1. 被毒蛇傷

有人被毒蛇傷,良久已昏困,有老僧以酒調藥二錢灌之,遂蘇,及以藥滓塗咬處,良久復灌二錢,其苦皆去。問之,乃五靈脂一兩,雄黃半兩為末。爾有中其毒者,用之無不驗。(《本草衍義》)

白話文:

有人被毒蛇咬傷,過了很久已經昏迷不醒,有個老和尚用酒調和二錢藥粉給他灌下去,就甦醒了。接著把藥渣敷在被咬的地方,過了一會兒再灌二錢藥粉,所有的痛苦都消除了。問他用的是什麼藥,原來是五靈脂一兩、雄黃半兩磨成的粉末。如果你們有人中了蛇毒,用這個藥沒有不見效的。(出自《本草衍義》)

2. 闢蛇毒

南海地多蛇,而廣府治尤甚。某侍郎為帥,聞雄黃能禁制此毒,乃買數百兩,分貯絹囊,掛於寢室四隅。經月餘日,臥榻外常有黑汁從上滴下,臭且臊。使人穿承塵窺之,則巨蟒橫其上,死腐矣。於是盡令撤去障蔽,死者長丈許,大如柱旁;旁又得十數條,皆蟠虯成窠穴。它屋內所驅放者合數百,自是官舍為清。(類編)

白話文:

南海一帶蛇很多,尤其廣州地區更嚴重。有位侍郎擔任將帥時,聽說雄黃能夠抑制蛇毒,就買了幾百兩雄黃,分別裝在絲綢袋子裡,掛在臥室的四個角落。經過一個多月,床鋪外面常常有黑色的汁液從上面滴下來,又臭又腥。派人爬到天花板上方查看,發現一條巨大的蟒蛇橫躺在上面,已經腐爛死了。於是下令把所有遮蔽物都拆除,發現這條死蟒長約十幾尺,粗壯如柱子一般;旁邊又發現十幾條蛇,都盤繞成窩。其他屋子裡驅趕出來的蛇加起來有幾百條,從此官舍就變得清淨了。(出自《類編》)

3. 蛇蟲所傷

凡蛇傷蟲咬,倉卒無藥去處,以大藍汁一碗,雄黃末二錢,調均點在所傷處,並令細細服其汁,神驗。如無藍,以澱花青黛代之。

白話文:

如果被蛇或蟲咬傷,在緊急情況下又沒有藥物可用時,可以用一大碗大藍的汁液,加入二錢雄黃粉末,攪拌均勻後塗抹在傷口處,同時讓患者慢慢喝下這些汁液,效果非常顯著。如果沒有大藍,可以用澱花青黛代替。

4. 山林日用法

每欲出時用雄黃一桐子,大火上燒煙起,以熏腳𤬜、草屨之類及袍袖間,即百毒不敢侵害,邪祟遠避。(集驗方同上)

白話文:

每次要出門時,取一粒像桐子大小的雄黃,放在大火上燒,等冒出煙後,用煙去薰腳踝、草鞋之類的物品,還有衣服的袖子,這樣各種毒物就不敢侵害,邪氣也會遠遠躲避。(這個方法和《集驗方》記載的相同)

5. 治蚯蚓咬

浙西軍將張韶為蚯蚓所咬,其形如大風,眉須皆落,每夕蚯蚓鳴於體。有僧教以濃作鹽湯浸身數遍,瘥。

白話文:

浙江西邊的將軍張韶被蚯蚓咬傷,症狀像癩病一樣,眉毛和鬍鬚都脫落了,每天晚上身體裡都有蚯蚓鳴叫的聲音。有個和尚教他用濃鹽水浸泡身體多次,病就好了。

6. 蜘蛛齧

蜘蛛齧者,雄黃末敷之(朝野僉載)

7. 貓傷

貓兒傷研薄荷汁塗之(《百一選方》)

8. 馬咬

9. 蜈蚣咬

蜈蚣咬取蜘蛛一枚,咬處安當自飲毒。蜘蛛死痛未止,更著生者(孫真人)

白話文:

蜈蚣咬了人,就抓一隻蜘蛛放在被咬的地方,讓牠們自己互相殘殺,用來以毒攻毒。如果蜘蛛死了,被咬的疼痛還沒有停止,就再放一隻活蜘蛛上去。(這是孫思邈說的。)

10. 惡蛇螫

趙延禧云:遭惡蛇所螫,處貼蛇皮,便於其上灸之,引去毒氣,即止。

白話文:

趙延禧說:被毒蛇咬傷,將蛇皮貼在傷口上,然後在蛇皮上面施灸,這樣可以引出毒氣,傷痛就會停止。

11. 壁鏡咬

壁鏡咬醋磨大黃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