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說》~ 卷二 (6)
卷二 (6)
1. 針瘤巨蝨
臨川有人瘤生頰間,癢不可忍,每以火烘灸則瘥止,已而復然,極以患苦。醫者告之曰:此真蝨瘤也,當剖而出之。取油紙圍頂上,然後施砭。瘤才破,小蝨湧出無數。最後一白一黑兩大蝨,皆如豆殼,中空空無血,與頰了不相干。略無瘢痕,但瘤所障處正白爾。(丁志)
白話文:
臨川有個人的臉頰長了個瘤,癢得難以忍受,每次用火烘烤或艾灸就會停止發癢,但不久又會復發,讓他非常痛苦。有個醫生告訴他說:「這其實是蝨子瘤,應該把它剖開取出。」醫生拿油紙圍住瘤的頂部,然後用砭石(古代的醫療工具)施術。瘤剛破開,就湧出無數的小蝨子。最後,出現一隻白色和一隻黑色的大蝨子,都像豆子的外殼一樣大,中間空空的沒有血,和臉頰也沒有任何相連的地方。臉上幾乎沒有留下疤痕,只有原本被瘤遮住的地方呈現白色而已。 (出自《丁志》)
2. 善針
無為軍張濟善用針,得訣於異人,能觀解人,而視其經絡則無不精。因歲飢疫人相食,凡視一百七十人,以行針無不立驗。如孕婦因仆地而腹偏左,針右手指而正;久患脫肛,針頂心而愈;傷寒反胃嘔逆,累日食不下,針眼眥立能食,皆古今方書不著。陳瑩中為作傳云:「藥王藥上為世良醫,嘗草木金石名數凡十萬八千,悉知酢鹹淡甘辛等味。故從味因悟入,益知今醫家別藥口味者古矣。
」(邵氏聞見錄)
白話文:
無為軍的張濟擅長使用針灸,他從一位奇人那裡學得了訣竅,能透過觀察了解人,並且觀察人體經絡沒有不精通的。因為遇到饑荒年,發生了人吃人的慘劇,他診治了一百七十人,用針灸治療沒有不立即見效的。例如,有孕婦因為跌倒導致肚子偏向左邊,他針刺孕婦右手的指頭,肚子就恢復正常;有人長期患有脫肛,他針刺頭頂的中心就治好了;有人得了傷寒,出現反胃嘔吐,連續多天吃不下東西,他針刺眼角,病人立刻就能進食,這些都是古今醫書中沒有記載的。陳瑩中為他寫傳記說:「藥王、藥上是當時的良醫,曾經嚐遍草木金石,種類多達十萬八千種,完全了解它們的酸、鹹、淡、甘、辛等味道。所以他們從味道來領悟藥理,更加了解現在的醫生辨別藥物口味的作法從古就有了。」
3. 捫腹針兒
朱新仲祖居桐城時,親戚間有一婦人妊孕,將產七日而子不下,藥餌符水無不用,待死而已。名醫李幾道偶在朱公舍,朱引至婦人家視之。李曰:「此百藥無所施,惟有針法,吾藝未至此,不敢措手。」爾遂還。而幾道之師龐安常適過門,遂同謁朱。朱告之故曰:「其家不敢屈公,然人命至重,公能不惜一行救之否?」安常許諾,相與同往。才見孕者,即連呼曰:「不死!」令其家人以湯溫其腰腹間。
安常以手上下拊摩之。孕者覺腸胃微痛,呻吟間生一男子,母子皆無恙。其家驚喜,拜謝,敬之如神,而不知其所以然。安常曰:「兒已出胞,而一手誤執母腸胃,不復能脫,故雖投藥而無益。適吾隔腸捫兒手所在,針其虎口。兒既痛,即縮手,所以遽生。無他術也。」試令取兒視之,右手虎口有針痕。
其妙如此。(泊宅編)
白話文:
朱新仲在老家桐城時,親戚中有一位婦人懷孕,眼看就要生產了,卻過了七天孩子還沒生下來,各種藥物、符水都用盡了,只能等死了。名醫李幾道剛好在朱新仲家作客,朱新仲便帶他去婦人家診視。李幾道說:「這種情況各種藥都沒用了,只有針灸可能有效,但我的醫術還沒到那種程度,不敢嘗試。」於是就回去了。
李幾道的師父龐安常正好路過,便一起去拜訪朱新仲。朱新仲告訴他這件事,說:「他們家不敢麻煩您,但人命關天,您能否不吝出手救救她呢?」龐安常答應了,便一同前往。才看到孕婦,就連忙說:「不會死的!」叫她的家人用熱水溫敷她的腰腹。
龐安常用手上下撫摸孕婦的腹部。孕婦感到腸胃微微疼痛,呻吟之間就生下了一個男孩,母子平安。他們全家又驚又喜,叩拜感謝,敬重他如同神仙,卻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龐安常說:「孩子已經出了胞衣,但一手不小心抓住了母親的腸胃,無法脫身,所以即使吃藥也沒有用。剛才我隔著肚子摸到孩子手的位置,就針灸了他的虎口。孩子因為疼痛,就縮回了手,所以才立刻生了出來。沒有其他特別的方法。」試著讓人把孩子抱來一看,右手虎口果然有針灸的痕跡。
這方法真是太神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