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說》~ 卷八 (3)
卷八 (3)
1. 六淫之疾
孫尚藥曰:夫六淫之氣,天之常行者也。蓋人無樽節,傷其氣候,暴中邪毒,有疏治療,轉著肢體。或寒溫不避暑濕時傷,憂思喜怒疾恚便起,治療有差,攻傳五臟,遂至轉深。醫者苟求目前之捷效,不審丸散之誤投,刻意世財,動邀富貴,企踵權豪,希圖謀進。病者又即吝惜資財,不知其身可貴,委憑庸妄,一死無生,可不哀哉!凡六淫疾者,切在細明,治療有中,必得十全之效。陽淫熱疾,則拒熱不前,看虛實以涼之。
陰淫寒疾,則怯寒而身拒,須憑溫藥以治之。風淫末疾,必身強直(末四肢也),此乃動性不調,須和冷熱以平之(在陽則熱,在陰則寒)。故寒則筋攣骨痛,熱則痿緩不收。兩淫腹疾,濡泄濕氣,要憑滲燥之方,更看冷熱之候。晦邪所淫,精神熒惑,當平正氣而可痊。明淫心疾,狂邪重盛,讝妄多言,憂愁轉甚。
此二氣同一,皆引心胸之虛邪,治療正氣,須用至寶之藥。平生經驗甚多,故集口訣方書,以傳於家。孫尚藥曰:夫風者,天地之號令,物性之動氣。人雖萬物之貴,不能樽節,觸冒四時,乘精氣虛邪而入於腠理,積之微末,累傷重並滿而大作。或不慎味欲所傷,又深。虛邪實邪以干正氣,搏陽經則痿厥而肢體不收,襲陰經則筋攣絡急。
中風之名,因茲而起。初得小中之候,漸作癱瘓之疾。故風趣百竅,獨聚一肢,言語謇澀,形若癡人。醫者妄令吐瀉,用藥躁煩,十無一痊,致使人手足不任,精神昏亂。殊不知內不能通,外不能泄,致瞀悶形死。又不知通泄之藥,亦不在大吐大下。似此治療,往往五死五生。
雖其人稟氣充實,亦為所苦彌甚,不幸遂至枉死。竊觀自古聖賢治療有法,十有九驗。夫療病之法,必先准四時虛實,以詳中病之由。依繩墨拯濟,乃是解死脫厄之路。四時之病:春中時風,自東而來,名曰溫風。蓋時令不和而傷人也。浮而輕淺,可汗而解。敗毒散、羌活、細辛之類,更看發起在陰在陽,隨而得效。
若其人自虛羸,從後而來,名曰虛風。中人煩悶,肢體攣痹不任,便可服續命湯、八風湯,成劑頓服,更加灸法,三五日間,勢必減退,漸漸調和,以求生路。如從前來,名曰實風,亦主人瞀悶,脈緊浮,大宜以茯神湯、西州續命湯,求效不用火劫,自使勢慢,須緩緩治之。故千金曰:風者百病之長。
又曰:治風不以續命湯治之,則不為治風。所以見聖人之心矣。(雞峰方同上)
白話文:
孫尚藥說:所謂「六淫之氣」,是自然界中經常存在的氣候變化。但如果人們不加以節制,讓身體受到氣候的傷害,突然接觸到邪毒,或是生病了卻沒有好好治療,這些病邪就會轉而影響肢體。又或者,寒冷溫熱、暑氣濕氣沒有好好避開,又加上憂愁、喜悅、憤怒等情緒的影響,一旦治療不當,病邪就會侵入五臟,導致病情加重。有些醫生只求眼前的快速效果,不仔細考慮藥丸或散劑是否用錯,一心只想賺錢,攀附權貴,謀求晉升。而病人又吝嗇錢財,不珍惜自己的身體,隨便找庸醫看病,結果就是死路一條,實在令人悲哀!凡是六淫導致的疾病,一定要仔細分辨,治療得當,才能達到痊癒的效果。
陽氣過盛導致的熱病,會使人怕熱,治療時要根據虛實情況來用涼性藥物。陰氣過盛導致的寒病,會使人怕冷,治療時要用溫熱的藥物。風邪侵入四肢末梢,會導致身體僵硬,這是因為氣機運行不協調,治療時要用調和寒熱的藥物來平衡(在陽經則用熱藥,在陰經則用寒藥)。所以,寒邪會導致筋脈拘攣、骨骼疼痛,熱邪則會導致肢體痿軟無力。如果濕邪侵入腹部,會導致腹瀉,治療時要用滲濕燥濕的藥方,同時也要考慮寒熱的變化。當受到不明邪氣侵擾,導致精神恍惚時,應當扶正祛邪,才能痊癒。若受到明顯邪氣侵襲,導致心神狂亂,胡言亂語,憂愁加重,這兩種情況都是因為心胸的虛邪所引起,治療時要扶正祛邪,可以使用珍貴的藥物。我平時累積了很多經驗,所以把一些訣竅和藥方記錄下來,傳給後代。
孫尚藥還說:「風」是天地的號令,也是萬物生機的動力。雖然人是萬物之靈,但如果不能節制,冒犯四時的氣候,就會讓風邪乘虛而入,侵入皮膚肌肉的細微之處,累積久了,就會從小病變成大病。或者因為飲食不慎,導致風邪深入。虛邪和實邪一起侵犯正氣,如果侵犯陽經,就會導致肢體痿軟無力、甚至厥冷;如果侵犯陰經,就會導致筋脈拘攣、繃緊。所謂的「中風」就是這樣來的。剛開始可能只有輕微的中風症狀,慢慢就會變成癱瘓。風邪會侵入全身各個孔竅,有時只侵襲某個肢體,導致言語不清、舉止像癡呆一樣。有些醫生會隨意使用催吐或瀉下的藥物,反而會使病情更加煩躁不安,往往難以治癒,導致患者手腳無力、精神錯亂。他們不知道是體內不通暢,體外又無法宣洩,才導致悶亂甚至死亡。他們也不知道通洩的藥物,並不是只有大吐大瀉。像這樣治療,往往會一半生一半死。即使患者體質強壯,也會因為錯誤的治療而受盡折磨,不幸過早死亡。我認為自古以來,聖賢都有正確的治療方法,多半都能有效。
治療疾病的方法,一定要先根據四時的虛實變化,詳細了解病因。按照正確的規矩來救治,才是擺脫死亡厄運的道路。四時的疾病:春天感受到的風邪,從東方來,叫做「溫風」。這是因為時令氣候不協調而導致的疾病。這種風邪病位淺,可以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像敗毒散、羌活、細辛等藥物,還要根據病情發生在陰經還是陽經來選擇,就能有效。如果患者本身體質虛弱,感受到的風邪從後面來,叫做「虛風」。這種風邪會導致人煩悶不安、肢體麻木無力,可以服用續命湯、八風湯等藥物,一次性服用,再配合針灸,三五天病情一定會減輕,慢慢調養,就能走上康復之路。如果風邪從前面來,叫做「實風」,也會導致人悶亂不安、脈象緊浮,應該用茯神湯、西州續命湯來治療,不必使用火攻,病情就會減緩,然後慢慢治療。所以,《千金方》說:「風是百病之長」。又說:「治療風病不用續命湯,就不能算是治療風病」。由此可見聖人的用心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