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說》~ 卷九 (3)
卷九 (3)
1. 催生歌
一烏(梅)三巴(豆)七胡椒,細研爛搗,取成膏,酒醋調和,臍下貼,便令子母見分胞(《瑣碎錄》)。
白話文:
「催生歌」中的方法是:使用一個烏梅、三粒巴豆以及七粒胡椒,將這些材料細細研磨並攪拌成泥,製成膏狀。再用酒與醋來調和這個膏藥,然後貼在肚臍下方的位置。據說這樣做可以幫助分娩,讓母子順利分離胎盤(此法出自《瑣碎錄》)。
2. 產難厭勝
凡產難密,以淨紙書本州太守姓名,燈上燒灰湯調即產。此雖厭勝,頗驗。(《百一選方》)
白話文:
如果遇到生產困難的情況,可以用乾淨的紙寫上當地太守的名字,然後在燈火上燒成灰,再用這些灰燼調入熱水中讓產婦飲下,就能順利生產。這種方法雖然聽起來像是迷信,但實際上卻頗為有效。(出自《百一選方》)
3. 產後寒氣入腹
婦人產當寒月,寒氣入產門,臍下脹滿,手不敢犯,此寒疝也。醫將治之以抵黨湯,謂其有瘀血。嘗教之曰:非其治,也可服張仲景羊肉湯,少減水,二服遂愈。(《本草衍義》)
白話文:
在寒冷月份生產的婦女,可能因寒氣進入子宮,導致肚臍下方腫脹且疼痛難忍,甚至手都不敢輕易觸碰,這種症狀被稱為寒疝。有醫生打算用抵黨湯來治療,認為這是因為有瘀血的緣故。但曾有人指出:這不是正確的治療方式,建議服用張仲景的羊肉湯,水量可稍微減少,服用兩次後症狀就能得到緩解。(出自《本草衍義》)
4. 產婦頭疼寒熱
有婦人方產一兩日間頭疼發熱或發寒熱者,何也?其說有三:一則作奶,二則敗血不行,三則傷風。先以手按奶子,奶痛者是作奶也,宜服順氣散及栝蔞末之類,以通其奶,更以溫湯洗之,奶通則無事。奶若不痛,即問敗血行不行。如敗血不行,即是血作也,急服行血藥如黑神散、沒藥、當歸之類。
奶既不痛,敗血自行,而乃身熱頭疼或發寒熱,是傷風也,依傷寒法隨症治之。(醫余)
白話文:
【產婦頭痛伴寒熱】
有產婦在生產後的一兩天內出現頭痛、發燒或寒熱交錯的情況,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大概有三種:一是乳腺堵塞,二是產後瘀血未排清,三是感冒風邪。首先可用手檢查乳房,如果乳房觸痛,那就是乳腺堵塞,適合服用順氣散或栝樓根粉等藥物,以疏通乳腺,同時用溫水清洗,乳腺疏通後問題就會消失。如果乳房沒有疼痛感,就需詢問產後的瘀血是否已經排出。若瘀血未排出,這就是血液問題,應緊急服用行血藥物,如黑神散、沒藥、當歸等。
假如乳房沒有堵塞,瘀血也已自行排出,但仍然出現身體發熱、頭痛或寒熱交錯的現象,這就是感染了風邪,應按照感冒的治療方法,根據具體症狀進行治療。
5. 渴飲五味汁
一婦人暴渴,唯飲五味汁。名醫耿隅診其脈曰:「此血欲凝,非疾也。」而果孕。古方有血欲凝而渴飲味之症,不可不知也。
白話文:
有一位婦人突然間非常口渴,只想要喝五味汁。名醫耿隅為她把脈後說:「這是血液正處於凝固狀態的徵兆,並不是生病了。」後來證實,這位婦人確實懷孕了。在古方中有提及,當血液有凝固傾向時,會出現極度口渴且想喝有味道飲料的症狀,這一點是我們應該要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