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杲

《醫說》~ 卷六 (16)

回本書目錄

卷六 (16)

1. 解藥毒

王仲禮嗜酒,壯歲時瘡癰發於鼻,延於顙心,甚惡之,服藥弗效,僧法䩾使服何首烏丸,當用二斤,適墳僕識草藥,乃掘得之。其法忌鐵器,但入砂缽中,藉黑豆蒸熟,既成香味可人,念所蒸水必能去風,澄以頮面,初覺極熱,漸加不仁,至晚大腫,眉目耳鼻渾然無別,望之者莫不驚畏。

王之母高氏曰:「凡人感風癩非一日積,吾兒遇毒何至於是?吾聞生薑汁赤小豆能解毒,山豆根黑蚌粉能消腫。」亟命僕搗捩薑汁,以三味為末調敷,之中夜腫退,到曉如初。蓋先採何首烏擇焉不精,為狼毒雜其中,以致此撓也。(同上)

白話文:

王仲禮嗜酒如命,年輕時鼻子長了瘡癰,還蔓延到額頭和心口,他非常厭惡。吃藥也沒有效果。有個僧人法䩾讓他服用何首烏丸,並說要用二斤。剛好家裡的僕人認識草藥,就挖到了何首烏。製作何首烏丸的方法是忌用鐵器,只能放入砂缽中,用黑豆墊著蒸熟,蒸好後香氣宜人。王仲禮心想,蒸煮的水一定可以去除風邪,就用來洗臉。剛開始覺得非常燙,接著漸漸失去知覺,到了晚上腫得非常厲害,眉毛、眼睛、耳朵、鼻子都糊成一團,看起來讓人害怕。

王的母親高氏說:「一般人得風癩病不是一天造成的,我的兒子遇到的毒怎麼會這麼嚴重?我聽說生薑汁和赤小豆可以解毒,山豆根和黑蚌粉可以消腫。」她趕緊命令僕人搗碎薑取汁,並把這三種藥材磨成粉調和敷在王仲禮臉上。半夜腫就消退了,到早上就恢復原樣。原來是之前採何首烏時沒有仔細挑選,混入了狼毒,才會導致這次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