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說》~ 卷七 (1)
卷七 (1)
1. 火氣入腳生瘡
有婦人因冬間向火,兩股上遂成瘡,其汁淋漓。人無識者,後見一人云:此皆火氣入內生此,但用黃柏皮為末摻之,立愈。果如其言。後又再作,適無黃柏,用薄荷煎塗之,立愈。
白話文:
有一個婦人因為冬天烤火,兩條大腿上就長了瘡,流出很多膿水。人們都不了解是什麼原因,後來有一個人說:這些都是因為火氣進入體內造成的,只要用黃柏皮磨成粉末敷在瘡上,立刻就會好。結果真的像他說的那樣痊癒了。後來又再次長瘡,剛好沒有黃柏,就用薄荷煎水塗抹,也立刻就好了。
2. 漆澆成瘡
往年蕪湖二漆牙相爭,其一人以漆一桶自頭澆其一人,患瘡幾死。有人教以鐵店磨鐵槽中泥塗之,即愈。以蟹黃塗之亦愈。(《瑣碎錄》)
白話文:
往年,蕪湖有兩個漆匠因為爭執而打鬥,其中一人將整桶漆從另一個人的頭上澆下去,導致那人全身長瘡,幾乎要死了。後來有人教他用鐵匠鋪磨鐵槽裡的泥塗在瘡上,就治好了。也有人用蟹黃塗抹,也能治好。
3. 田舍試驗之法
藕皮散血起自庖人,牽牛逐水近出野老麵店。蒜薤乃是下蛇之藥,路邊地菘而為金瘡所秘。(本草)
白話文:
廚師發現用藕皮可以散瘀血,鄉野老麵店的人則知道用牽牛花來利尿消腫。大蒜和薤是可以用來驅蛇的藥物,而路邊常見的地菘則是治療金瘡(外傷)的秘方。(出自《本草》記載)
4. 治箭鏃不出
孫真人云:治箭鏃在咽喉、胸膈及針刺不出,以螻蛄搗取汁滴上三五度,箭頭自出。
白話文:
孫思邈說:治療箭頭卡在咽喉、胸口,或是針扎進去拔不出來的情況,可以將螻蛄搗爛取汁,滴在傷口上三到五次,箭頭就會自己跑出來。
5. 食忌
6. 鼠盜食忌
夜藏飲食於器中,覆之不密,鼠欲盜食,不可得,環器而走,淚墮器中,食之者得黃疾,通身如蠟針,藥難治。食胡羊肉,不可食松子。
白話文:
晚上把食物藏在容器裡,如果蓋子沒有蓋緊,老鼠想偷吃卻吃不到,就會繞著容器走,牠的眼淚滴到容器裡。人如果吃了被老鼠眼淚污染的食物,會得黃疸病,全身像蠟做成的針一樣,很難醫治。另外,吃胡羊肉的時候,不可以同時吃松子。
7. 淡食
鹽傷筋,醋傷骨,淡飯吃了肥木腯,多言損氣,多記損心,多怒傷精,多笑傷神。
白話文:
吃太鹹會傷筋,吃太多醋會傷骨,清淡飲食反而能使人長得肥壯健康。話說太多會耗損元氣,想太多事情會耗損心力,太常發怒會耗損精氣,太常大笑會耗損精神。
8. 飲食不可露天
凡飲食不可放在露天,恐飛絲墮飲食中,食之令人咽喉生泡,急以白礬、巴豆燒灰吹入口內,或急擦即瘥(瑣碎錄同上)。
白話文:
食物不可以放在露天的地方,因為擔心會被飛絮或細小的東西掉進去,人吃了會導致喉嚨長出像泡泡的東西。遇到這種情況,要趕緊用白礬和巴豆燒成灰,吹進嘴巴裡面,或是趕快塗抹患處,就會痊癒(這段內容與《瑣碎錄》所記載的相同)。
9. 雜忌
茅屋漏水墮諸脯肉上,食之成癥結;及暴肉作脯不肯幹者,祭神肉無故自動;蜘蛛及行蜂落食肉上;凡食無故色變;脯臘入火炙不動;不得火而自動者,皆能殺人,不可食之。夜臥當耳勿有孔吹,即耳聾;遠行疲乏而來,勿入房,成五勞;旦起勿開目洗面,令人目澀失明,饒淚;母淚不得墮子目中,即睛破生翳。(修真秘訣)
白話文:
茅草屋漏水滴到肉乾上,吃了會形成腫塊;以及曝曬的肉做成肉乾卻不容易乾燥,祭祀用的肉無緣無故自己動起來,蜘蛛或行走的蜂落在食物上,凡是食物無緣無故變色,肉乾臘肉用火烤卻不動,或者沒烤自己動起來,這些都能夠害人,不可以吃。晚上睡覺時,耳朵旁邊不要有孔洞吹風,會造成耳聾;遠行疲憊回來,不要馬上進房事,會形成五勞;早上起來不要睜開眼睛就洗臉,會讓人眼睛乾澀失明,容易流淚;母親的眼淚不可以滴到孩子的眼睛裡,會使眼睛破損長出翳膜。
10. 勿過食
某見數老人飲食至少,其說亦有理。內侍張茂則,每食不過粗飯一盞許,濃膩之物,絕不向口,老而安寧,年八十餘卒。茂則每勸人,必曰:「旦少食,無大飽。」王皙龍圖,造食物必至精細,食不盡一器,食包子不過一二枚,爾年八十卒。臨老尤康強,精神不衰。王為予言:「食取補氣,不飢即已飽,生眾疾,至用藥物消化,尤傷和也。
」劉幾秘監,食物尤薄,僅飽即止,亦年八十而卒。劉監尤喜飲酒,每飲酒更不食物,啖少果實而已。循州蘇侍郎,每見某即勸令節食,言食少則臟氣流通而少疾。蘇公貶瘴鄉累年,近六十而傳聞亦康健無疾,蓋得此力也。蘇公飲酒而不飲藥,每與客食未飽,公已捨匕箸。(張太史明道雜誌)
白話文:
我曾經見過一些老人家吃得很少,他們說的也有道理。像是宮裡的太監張茂則,每餐只吃一小碗粗飯,油膩的東西絕對不碰,晚年生活安穩寧靜,活到八十多歲才過世。張茂則常常勸人說:「早餐要少吃,不要吃太飽。」王皙龍圖,做的食物都非常精緻,每餐不吃完一整份,吃包子也只吃一兩個,他也是活到八十歲才過世。他晚年身體依然健康強壯,精神沒有衰退。王皙曾對我說:「飲食是為了補充氣力,不覺得餓就代表吃飽了,吃太多反而會生病,甚至要靠藥物來消化,這樣更會傷害身體。」
劉幾秘監,吃的東西更加清淡,只要吃飽就停止,也是活到八十歲才過世。劉監特別喜歡喝酒,每次喝酒就不吃飯,只吃一點水果而已。循州蘇侍郎,每次見到我都會勸我節制飲食,他說吃得少,內臟的氣就能順暢流通,比較不會生病。蘇公被貶到瘴癘之地多年,快六十歲了,聽說仍然健康沒有生病,應該就是節食的功效。蘇公喝酒但不吃藥,每次和客人吃飯還沒吃飽,他就放下筷子不吃了。(出自張太史《明道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