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杲

《醫說》~

回本書目錄

1. 卷二

2. 醫書

皇甫謐《帝王世紀》曰:黃帝命雷公、岐伯教制九針,著《內外經》、《素問》之書,咸出焉。《黃帝內傳》曰:帝升為天子,針經脈訣,無不備也。故《金匱》、《甲乙》之類,皆祖黃帝。

3. 黃帝與岐伯問難

黃帝御極,坐明堂之上,臨觀八極,考建五常,以謂人生負陰而抱陽,食味而被色,寒暑相蕩,喜怒交侵,乃與岐伯上窮天紀,下極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更相問難,雷公之倫,授業傳之,而內經作矣。蒼周之興,秦和述六氣之論,具明於左史。厥後越人得其一二,演述難經。

西漢倉公傳其舊學,東漢仲景撰其遺論,晉皇甫謐刺為甲乙,隋揚上善纂為太素,唐王冰篤好之,大為次注。(林億素問序)

4. 素問惟八卷

班固曰:內經十八卷,素問即其經之九卷,兼靈樞九篇,乃其數焉。雖年代移革而授學猶存,懼非其人,時有所隱,故第七一卷,師氏藏之。今之奉行惟八卷爾。周有和緩,漢有淳于,魏有張公,華公,皆得斯道妙者也。(王冰《素問序》)

5. 醫之起

帝王世紀曰:黃帝使岐伯主典醫疾,以療眾疾。說文曰:巫彭初作醫。呂氏春秋亦曰:巫彭作醫。

6. 方書所出

世諸方書藥法,雖損益隨時,大抵祖述黃帝。如脈訣之出於晉王叔和,病源之出於隋巢元方,湯液經之出於商伊尹,傷寒論於漢張機,千金備急出於唐孫思邈,外臺秘要出於唐王珪。

皇朝太平集天下名方為太平聖惠。其餘紛紛,無代無之。高氏小史曰:炎帝作藥方以救時疾。(事物紀原)

7. 難經

帝王世紀曰:黃帝命雷公、岐伯論經脈旁通問難八十一為難經。楊元操《難經序》曰:黃帝八十一難經者,秦越人所作。按《黃帝內經》一秩秩九卷,其義難究。越人乃採精要八十一章為難經。(同上)

8. 陸宣公裒方書

陸宣公在忠州裒方書以度日,非特假此以避禍。蓋君子之存心,無所不用其至也。前輩名士,往往能醫,非惟衛生,亦可及物。而今人反恥言之。近時士大夫家藏方,或集驗方,流布甚廣,皆仁人之用心。本草單方,近巳刻於四明;及本朝諸公文集雜說中,名方尚多,未見有類而傳之者。予屢欲為之,恨藏書不廣。儻有能用,予言集以傳諸人,亦濟物之一端也。

9. 本草

10. 百藥自神農始

淮南子曰:神農始嘗百草之滋味,當此之時,一日而七十毒。世本曰:神農和藥濟人,則百藥自神農始也。世紀或云伏羲嘗味百草,非也。梁陶弘景本草序曰:神農氏王天下,宣藥療疾,以拯夭傷。高氏小史曰:炎帝嘗百藥以治病,嘗藥之時百死百生。帝王世紀曰:炎帝嘗味草木,宣藥療疾,著本草四卷。

至梁陶弘景,唐李世勣等注敘為二十卷。皇朝開寶中重校定。

仁宗嘉祐中,命掌禹錫等集類諸家敘藥之說為補註本草。唐書于志寧傳。志寧云:班固惟記黃帝內外經,不載本草。齊七錄乃稱之。世謂神農嘗藥,黃帝以前文字不傳,以識相付,至桐雷乃載篇冊。然所載郡縣多漢時張仲景華佗竄記其語。梁陶弘景此書應與素問同類,其餘多與志寧說同也。(事物紀原)

11. 藥有君臣佐使

藥有君臣佐使,大抵養命之藥則多君,養性之藥則多臣,療病之藥則多佐使。猶依本性所主,而兼復斟酌詳用,此者益當為善。

12. 用藥增減

千金方云:夫众疾积聚,皆起于虚,虚生百病,积者五脏之所,积聚者六腑之所,如斯等疾,多从旧方,不假增损。虚而劳者,其弊万端,宜应随病增减,聊复审其冷热,记其增损之主耳。

虚劳而头痛复热,加枸杞萎蕤;虚而欲吐,加人参;虚而不安,亦加人参;虚而多梦纷纭,加龙骨;虚而多热,加地黄、牡礪、地肤子、甘草;虚而冷,加当归、芎藭、乾姜;虚而损,加钟乳、棘刺、蓯蓉、巴戟天;虚而大热,加黄芩、天门冬;虚而多忘,加茯神、远志;虚而惊悸不安,加龙齿、沙参、紫石英、小草;若冷则用紫石英、小草;若客热则用沙参、龙齿;不冷不热皆用之。

虚而口干,加麦门冬、知母;虚而吸吸,加胡麻、覆盆子、柏子仁;虚而多气兼微咳,加五味子、大枣;虚而身强腰中不利,加磁石、杜仲;虚而多冷,加桂心、吴茱萸、附子、乌头;虚而劳小便赤,加黄芩;虚而客热,加地骨皮、白水黄耆(白水地名);虚而冷用陇西黄耆;虚而痰复有气,用生姜、半夏、枳实;虚而小肠利,加桑螵蛸、龙骨、鸡肶胵;虚而小肠不利,加茯苓、泽泻;虚而损溺白,加厚朴。诸药无有一一历而用之,但据体性、冷热的相主对,聊叙增损之一隅。

夫处方者宜准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