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杲

《醫說》~ 卷一 (7)

回本書目錄

卷一 (7)

1. 李子豫

李子豫,晉時不知何郡人也,少善醫方,當代稱其通靈。許永為豫州刺史,其弟患心腹堅痛十餘年,殆死。忽自夜聞屏風後有鬼謂腹中鬼曰:「何不促殺之?不然,明日李子豫當從此過,以赤丸打殺汝,汝其死矣。」腹中鬼對曰:「吾不畏之。」於是許永使人候子豫。子豫果來,未入門,病者自聞腹中呻吟聲。

及子豫入視曰:「鬼病也。」遂於其箱出八毒赤丸與服。須臾腹中雷鳴彭轉,大利數行,遂瘥。今八毒丸方是也。(出《續搜神記》)

白話文:

李子豫是晉朝時不知道是哪個郡的人,他從小就擅長醫術,當時的人都稱讚他能通神。許永擔任豫州刺史時,他的弟弟患有心腹堅硬疼痛的疾病十多年,幾乎要死了。忽然在夜裡,從屏風後聽到有鬼對腹中的鬼說:「你為何不快點殺了他?不然,明天李子豫會從這裡經過,用紅色的藥丸打死你,你就死定了。」腹中的鬼回答說:「我不怕他。」於是許永派人等候李子豫。李子豫果然來了,還沒進門,病人就聽到肚子裡傳來呻吟聲。

等到李子豫進去診視後說:「這是鬼引起的疾病。」於是從他的箱子裡拿出八毒紅丸給病人服用。過了一會兒,肚子裡雷鳴般地翻攪,不停地拉肚子,病就好了。現在的八毒丸的藥方就是從這裡來的。(出自《續搜神記》)

2. 張苗

張苗不知何郡人,雅好醫術,善消息診處,為時所重。(出《晉書》)

白話文:

張苗不知道是哪個郡縣的人,他很喜歡醫術,擅長觀察病人的氣色和脈象來診斷病情,因此當時受到人們的重視。(出自《晉書》)

3. 王叔和

王叔和,高平人也。博好經方,尤精診處。洞識攝養之道,深曉療病之源。採摭群論,撰成《脈經》十卷。篇次張仲景《方論》為三十六卷,大行於世。(出《張湛養生方》)

白話文:

王叔和,是高平人。他廣泛喜好研究經典的醫方,尤其擅長診斷和處方。他深刻了解養生之道,並透徹明白疾病的根源。他收集整理各家學說,撰寫成《脈經》十卷。他將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重新整理編次,分為三十六卷,廣泛流傳於世。(出自《張湛養生方》)

4. 趙泉

趙泉不知何許人,性好醫方,拯救無倦,善療眾疾,於瘧尤工,為時歎服。(出《晉書》)

白話文:

趙泉這個人不知道是哪裡人,他天性喜愛研究醫方,救治病人從不感到疲倦,擅長治療各種疾病,尤其對瘧疾的治療更是精通,當時的人都非常佩服他。(出自《晉書》)

5. 葛洪

葛洪字稚川,丹陽句容人也。廣覽眾書及諸史百家之言,下至短雜文章,近得萬卷。自號抱朴子。善養性之術,明拯救之法。撰經效諸藥方三卷,名曰《肘後》。(出《晉中興書》)

白話文:

葛洪,字稚川,是丹陽郡句容縣人。他廣泛閱讀各種書籍,包括史書和諸子百家的言論,甚至連短小的雜文也看,幾乎讀了上萬卷書。他自號「抱朴子」。他擅長養生之術,並且精通救治疾病的方法。他編撰了收錄各種藥方的書籍三卷,命名為《肘後》。 (出自《晉中興書》)

6. 皇甫謐

皇甫謐字士安,幼名靜,安定朝郡人也。沉靜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為務。自得風痹疾,因而學醫,習覽經方,手不輟卷,遂盡其妙。

白話文:

皇甫謐,字士安,小時候的名字是靜,是安定郡朝那縣人。他個性沉靜,慾望很少,從小就有高遠的志向,以寫作著書為主要事務。自從得了風濕麻痹的疾病後,就開始學習醫學,鑽研經典醫方,手裡從不放下書本,因此完全掌握了醫學的精髓。

7. 裴兠

裴兠,字逸之,河東人也。多學術,善醫經診處,通明方藥,精富於時。名醫碩學,咸皆嘆伏。官至尚書左僕射。(並《晉書》)

白話文:

裴兠,字逸之,是河東人。他廣泛學習各種學問,擅長醫學經典的診斷與處方,精通藥方和藥物,當時非常有名氣。許多有名的醫生和學識淵博的人都對他佩服不已。他做官做到尚書左僕射這個職位。(以上內容出自《晉書》)

8. 劉德

劉德,彭城人也。少以醫方自達,長以才術知名。當朝搢紳伏膺附響。工治眾疾,於虛勞不足尤見精通,療之隨手而愈。猶是承流向風,千里而來者多矣。官至太醫校尉。

白話文:

劉德是彭城人。他年輕時就憑著醫術而聞名,長大後更以其才能和技術著稱。當時朝廷的達官顯貴都十分推崇他。他擅長治療各種疾病,尤其在虛勞虧損方面更顯精通,往往一出手就能治好。因此,慕名而來求醫的人絡繹不絕,遠從千里之外而來。他後來官至太醫校尉。

9. 史脫

史脫不知何郡人,器性沉毅,志行敦簡,善診候,明消息,多辯論,以醫精專,拯療工奇,拜太醫校尉,治黃疸病最為高手。

白話文:

史脫不知道是哪個地方的人,他這個人個性沉穩剛毅,志向行為都很敦厚簡樸。他很擅長診斷病情,清楚病情變化的細微跡象,並且很會辯論醫理。他專精於醫術,救治病人時的技巧非常高明,後來被任命為太醫校尉。他治療黃疸病尤其厲害,堪稱箇中高手。

10. 宮泰

宮泰不知何郡人,幼而岐嶷,長而聰敏,靜好墳典,雅尚方術。有一藝長於己者,必千里尋之。善診諸疾,療上氣尤異。制三物散方,治喘嗽上氣甚有異效,世所貴焉。

白話文:

宮泰不知道是哪個地方的人,小時候就顯得與眾不同,長大後聰明敏捷。他喜歡安靜地研讀古籍,特別崇尚醫術。只要有某方面技藝比自己高強的人,他一定會不遠千里去拜訪學習。他很擅長診斷各種疾病,尤其在治療呼吸困難方面的病症特別高明。他調配了一種三味藥散的方子,治療喘咳和呼吸困難效果非常好,因此被世人所推崇。

11. 靳邵

靳邵不知何許人也,性明敏,有才術。本草經方,誦覽無不通究。裁方治療,意出眾。見創,置五石散、礬石散方。晉朝士大夫,無不服餌,獲異效焉。

白話文:

靳邵這個人不知道是哪裡人,他天性聰明敏銳,很有才華和技術。對於本草藥物和經典方劑,沒有不精通研究的。他開立的藥方和治療方法,都與眾不同。他獨創了五石散和礬石散這兩個藥方。晉朝的士大夫們,沒有不服用這些藥散的,而且都獲得了奇特的療效。

12. 阮侃

阮侃字德如,陳留尉氏人也。幼而聰惠,長而好學,性沉靜,有大度。以秀才為郎,遊心方伎,無不通會。於本草經方療治之法,尤所耽尚。官至河內太守。(以上出《晉書》)

白話文:

阮侃,字德如,是陳留郡尉氏縣人。他從小就聰明有才智,長大後又喜好學習,個性沉穩安靜,有寬宏的氣度。他以秀才的身份被選為朝廷的郎官,並用心研究各種方術技藝,沒有不精通的。他尤其對本草藥材、經方藥理和治療方法,特別地沉迷喜愛。後來官做到河內郡太守。(以上出自《晉書》)

13. 張華

張華字茂先,范陽方城人也。學業優博,辭藻溫麗,精於經方、本草、診論,工奇理療,多效。(出《晉書》及徐廣《晉紀》)

白話文:

張華,字茂先,是范陽方城人。他的學識廣博且精深,文辭華麗優美,精通經方、本草和診斷理論,擅長運用奇特的理療方法,而且多有療效。(出自《晉書》以及徐廣的《晉紀》)

14. 蔡謨

蔡謨字道明,不知何許人也。素以儒道自達,治蒞知名,性有道風。耽尚醫術,常覽本草經方,手不釋卷。及授揚州刺史,將之任,渡江食蟹,誤中彭蜞毒,殆死。嘆曰:「讀爾雅不熟,為勸學所誤焉。」(出《晉紀》)

白話文:

蔡謨,字道明,不知道是哪裡人。他平時以儒家和道家的學問修養自己,治理地方很有名聲,天性有道家風範。他非常喜愛研究醫術,經常閱讀《本草經》和各種醫方,書不離手。等到他被任命為揚州刺史,準備上任時,在渡江時吃了螃蟹,誤中了彭蜞的毒,幾乎要死了。他感嘆說:「讀《爾雅》不夠熟練,是被勸學的人誤導了啊。」(出自《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