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杲

《醫說》~ 卷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

1. 醫書

皇甫謐《帝王世紀》曰:黃帝命雷公、岐伯教制九針,著《內外經》、《素問》之書,咸出焉。《黃帝內傳》曰:帝升為天子,針經脈訣,無不備也。故《金匱》、《甲乙》之類,皆祖黃帝。

白話文:

以下是簡化的回答: 根據皇甫謐的《帝王世紀》,黃帝命令雷公和岐伯教授製作九種不同的針灸用具,並撰寫了《內外經》和《素問》等書籍。而據《黃帝內傳》所述,當黃帝成為天子時,他已經掌握了所有的針灸經絡技巧。因此,《金匱》和《甲乙》等書都是源於黃帝的學說。 簡單來說,這段古文中提到的是黃帝在中醫領域的重要貢獻,包括編纂相關著作以及發展針灸技術等等。這些成果對後代產生了深遠影響,被視為中醫理論與實踐的重要基礎之一。

2. 黃帝與岐伯問難

黃帝御極,坐明堂之上,臨觀八極,考建五常,以謂人生負陰而抱陽,食味而被色,寒暑相蕩,喜怒交侵,乃與岐伯上窮天紀,下極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更相問難,雷公之倫,授業傳之,而內經作矣。蒼周之興,秦和述六氣之論,具明於左史。厥後越人得其一二,演述難經。

西漢倉公傳其舊學,東漢仲景撰其遺論,晉皇甫謐刺為甲乙,隋揚上善纂為太素,唐王冰篤好之,大為次注。(林億素問序)

白話文:

黃帝登基為帝,坐在明堂之上,俯瞰四方,思考如何建立五常之道。他認為人生背負陰氣,懷抱陽氣,靠飲食滋養,以顏色裝飾,受到寒暑的交替影響,也會受到喜怒的侵襲。於是,他與岐伯一起,向上探究天象的變化,向下探究地理的奧秘,從遠處獲取事物,從自身獲取知識,互相提問,互相辯難。雷公等人也參與其中,傳授學問,最終成就了《內經》。

周朝興盛之後,秦朝的和述詳細闡述了六氣的學說,並記錄在左史官的史書之中。後來,越人得到其中一部分內容,撰寫了《難經》。

西漢的倉公傳承了以前的醫學知識,東漢的張仲景繼承了這些理論,並撰寫了《傷寒雜病論》。晉朝的皇甫謐整理了這些醫書,並將其分為甲乙兩類。隋朝的楊上善編纂了《太素》,唐朝的王冰熱衷於研究這些醫書,並為其做了註釋。(這是林億為《素問》所寫的序言)

3. 素問惟八卷

班固曰:內經十八卷,素問即其經之九卷,兼靈樞九篇,乃其數焉。雖年代移革而授學猶存,懼非其人,時有所隱,故第七一卷,師氏藏之。今之奉行惟八卷爾。周有和緩,漢有淳于,魏有張公,華公,皆得斯道妙者也。(王冰《素問序》)

白話文:

班固說:「《內經》十八卷,其中《素問》就是經文中的九卷,再加上《靈樞》九篇,這就是它的全部內容。雖然時代變遷,但傳授學習的傳統依然存在,但害怕遇到不適合的人,因此有些內容會被隱藏起來,所以第七一卷被師氏收藏。現在流行的版本只有八卷而已。周代有和緩,漢代有淳于,魏代有張公、華公,他們都是精通醫道的人。」(王冰《素問序》)

4. 醫之起

帝王世紀曰:黃帝使岐伯主典醫疾,以療眾疾。說文曰:巫彭初作醫。呂氏春秋亦曰:巫彭作醫。

白話文:

《帝王世紀》裡記載著,黃帝讓岐伯主管醫學和治療疾病,用來治癒各種病症。《說文解字》則提到,巫彭是最初的醫生。而《呂氏春秋》也寫到,巫彭發明瞭醫學。

5. 方書所出

世諸方書藥法,雖損益隨時,大抵祖述黃帝。如脈訣之出於晉王叔和,病源之出於隋巢元方,湯液經之出於商伊尹,傷寒論於漢張機,千金備急出於唐孫思邈,外臺秘要出於唐王珪。

皇朝太平集天下名方為太平聖惠。其餘紛紛,無代無之。高氏小史曰:炎帝作藥方以救時疾。(事物紀原)

白話文:

歷代醫書藥方,雖然隨著時代變遷有所增減,但大多都源自黃帝醫學。例如《脈訣》出自晉代王叔和,《病源》出自隋代巢元方,《湯液經》出自商代伊尹,《傷寒論》出自漢代張仲景,《千金備急》出自唐代孫思邈,《外台秘要》出自唐代王珪。

到了宋朝太平盛世,集結了天下名方,編纂成《太平聖惠方》。其他醫書則各個時代都有,不勝枚舉。高氏《小史》記載,炎帝曾創制藥方,用來救治當時的疾病。

6. 難經

帝王世紀曰:黃帝命雷公、岐伯論經脈旁通問難八十一為難經。楊元操《難經序》曰:黃帝八十一難經者,秦越人所作。按《黃帝內經》一秩秩九卷,其義難究。越人乃採精要八十一章為難經。(同上)

白話文:

古文中提到的是黃帝命令雷公和歧伯討論經脈的旁通問題,並且有81個疑難的問題被記錄在了難經這本書裏。楊元操在他的《難經序》中說,《黃帝內經》共有9卷,其中的意義很難探究清楚。因此,秦越人才選取了這本經典中的精華部分——即81篇章節作爲難經的內容。

7. 陸宣公裒方書

陸宣公在忠州裒方書以度日,非特假此以避禍。蓋君子之存心,無所不用其至也。前輩名士,往往能醫,非惟衛生,亦可及物。而今人反恥言之。近時士大夫家藏方,或集驗方,流布甚廣,皆仁人之用心。本草單方,近巳刻於四明;及本朝諸公文集雜說中,名方尚多,未見有類而傳之者。予屢欲為之,恨藏書不廣。儻有能用,予言集以傳諸人,亦濟物之一端也。

白話文:

陸宣公在忠州,收集各種醫方來度日,不只是為了躲避災禍。因為君子存心做事,無所不用其極。以前的名士,往往精通醫術,不僅為了自身健康,更能以此幫助他人。然而現在的人卻以談論醫術為恥。近來士大夫家中收藏醫方,或收集驗證過的醫方,流傳甚廣,都是仁者用心良苦。本草單方,近來已經在四明刻印出版;而本朝諸位官員的文集雜文中,還有很多名方,卻不見有人將它們整理出來流傳後世。我多次想要做這件事,可惜藏書不夠豐富。如果有人能用得上,我把這些醫方整理成集子傳給大家,也算是為世人做了一點貢獻。

8. 百藥自神農始

淮南子曰:神農始嘗百草之滋味,當此之時,一日而七十毒。世本曰:神農和藥濟人,則百藥自神農始也。世紀或云伏羲嘗味百草,非也。梁陶弘景本草序曰:神農氏王天下,宣藥療疾,以拯夭傷。高氏小史曰:炎帝嘗百藥以治病,嘗藥之時百死百生。帝王世紀曰:炎帝嘗味草木,宣藥療疾,著本草四卷。

至梁陶弘景,唐李世勣等注敘為二十卷。皇朝開寶中重校定。

仁宗嘉祐中,命掌禹錫等集類諸家敘藥之說為補註本草。唐書于志寧傳。志寧云:班固惟記黃帝內外經,不載本草。齊七錄乃稱之。世謂神農嘗藥,黃帝以前文字不傳,以識相付,至桐雷乃載篇冊。然所載郡縣多漢時張仲景華佗竄記其語。梁陶弘景此書應與素問同類,其餘多與志寧說同也。(事物紀原)

白話文:

相傳神農氏嚐遍百草,試驗其藥效,每天都可能中毒七十次。神農氏用藥治病,醫藥由此開始。有人說伏羲氏也嚐遍百草,這是錯誤的。陶弘景在《本草序》中說,神農氏統治天下,宣傳藥物治療疾病,救濟百姓。據說炎帝嚐百草治病,過程中經歷了多次生死。也有記載說炎帝嚐遍草木,宣傳藥物治療疾病,並著有《本草》四卷。

到了梁代陶弘景和唐代李世勣等人,對《本草》進行了註釋,增補到二十卷。宋代開寶年間再次校定。仁宗嘉祐年間,命人將歷代醫家關於藥物的論述彙集起來,作為《本草》的補註。唐代于志寧認為,班固只記載了《黃帝內經》,沒有記載《本草》。據說神農氏嚐藥的記載,在黃帝以前都沒有文字傳承,只是口耳相傳,到桐雷時期才開始記載。但所記載的郡縣大多是漢代張仲景和華佗等人記錄的。陶弘景的《本草》與《素問》同屬一類,其餘記載大多與于志寧的說法一致。

9. 藥有君臣佐使

藥有君臣佐使,大抵養命之藥則多君,養性之藥則多臣,療病之藥則多佐使。猶依本性所主,而兼復斟酌詳用,此者益當為善。

白話文:

藥物中有“君、臣、佐使”的概念,大致來說,用來保養生命的藥大多是“君”,用來修養性格的藥大多是“臣”,用來治療疾病的藥則大多爲“佐使”。這就像根據每種藥物本身的特性來決定其主要作用,並且再仔細考慮和權衡使用的方法,這樣才更有可能達到好的效果。

10. 用藥增減

千金方云:夫众疾积聚,皆起于虚,虚生百病,积者五脏之所,积聚者六腑之所,如斯等疾,多从旧方,不假增损。虚而劳者,其弊万端,宜应随病增减,聊复审其冷热,记其增损之主耳。

虚劳而头痛复热,加枸杞萎蕤;虚而欲吐,加人参;虚而不安,亦加人参;虚而多梦纷纭,加龙骨;虚而多热,加地黄、牡礪、地肤子、甘草;虚而冷,加当归、芎藭、乾姜;虚而损,加钟乳、棘刺、蓯蓉、巴戟天;虚而大热,加黄芩、天门冬;虚而多忘,加茯神、远志;虚而惊悸不安,加龙齿、沙参、紫石英、小草;若冷则用紫石英、小草;若客热则用沙参、龙齿;不冷不热皆用之。

虚而口干,加麦门冬、知母;虚而吸吸,加胡麻、覆盆子、柏子仁;虚而多气兼微咳,加五味子、大枣;虚而身强腰中不利,加磁石、杜仲;虚而多冷,加桂心、吴茱萸、附子、乌头;虚而劳小便赤,加黄芩;虚而客热,加地骨皮、白水黄耆(白水地名);虚而冷用陇西黄耆;虚而痰复有气,用生姜、半夏、枳实;虚而小肠利,加桑螵蛸、龙骨、鸡肶胵;虚而小肠不利,加茯苓、泽泻;虚而损溺白,加厚朴。诸药无有一一历而用之,但据体性、冷热的相主对,聊叙增损之一隅。

夫处方者宜准此。

白話文:

千金方云:

眾多疾病積聚,都是由虛而生,虛則百病叢生。積者為五臟所困,聚者為六腑之所累。此等疾病,大多依循舊方,不需增減藥物。但虛而勞者,其弊端無窮,宜應隨病增減藥物,並需仔細審視其寒熱,記住增減藥物的原則。

虛勞而頭痛且發熱者,可加枸杞、萎蕤;虛而欲吐者,可加人參;虛而心神不安者,亦可加人參;虛而多夢紛紜者,可加龍骨;虛而多熱者,可加地黃、牡礪、地膚子、甘草;虛而怕冷者,可加當歸、芎藭、乾薑;虛而損傷者,可加鐘乳、棘刺、蓯蓉、巴戟天;虛而大熱者,可加黃芩、天門冬;虛而健忘者,可加茯神、遠志;虛而驚悸不安者,可加龍齒、沙參、紫石英、小草;若怕冷則用紫石英、小草;若外感熱邪則用沙參、龍齒;不寒不熱者,則二者皆可使用。

虛而口乾者,可加麥門冬、知母;虛而呼吸急促者,可加胡麻、覆盆子、柏子仁;虛而多氣且輕微咳嗽者,可加五味子、大棗;虛而身體強健但腰部乏力者,可加磁石、杜仲;虛而多寒者,可加桂心、吳茱萸、附子、烏頭;虛而勞累且小便赤紅者,可加黃芩;虛而外感熱邪者,可加地骨皮、白水黃耆(白水地名);虛而怕冷者,可加隴西黃耆;虛而痰多且伴有氣喘者,可加生薑、半夏、枳實;虛而小腸泄瀉者,可加桑螵蛸、龍骨、雞肶胵;虛而小腸不通者,可加茯苓、澤瀉;虛而小便失禁且尿液發白者,可加厚朴。

以上藥物並非所有都要一一使用,只需根據患者的體質、寒熱等因素,選擇相應的藥物,以達到增減藥物的目的。

凡是處方者,都應遵循此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