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說》~ 卷一 (8)
卷一 (8)
1. 程據
程據不知何許人,志性沉毅,雅有度量,少以醫術知名,為太醫。今(晉中興書)
白話文:
程據這個人不知道是哪裡人,他個性沉穩堅毅,而且有風度氣量,年輕時就因為醫術高明而聞名,後來當上了太醫。這段記載出自《晉中興書》。
2. 支法存
支法存者嶺表僧人也,幼慕空門,心希至道,而性敦方藥,尋覽無厭,當代知其盛名。自永嘉南渡,晉朝士夫不襲水土,所患皆腳弱,唯法存能拯濟之。(出《千金方序》)
白話文:
支法存是嶺南一帶的僧人,他從小就嚮往佛門,心裡渴望達到最高的修行境界,但他天性又喜歡研究醫藥,對於醫藥典籍總是孜孜不倦地閱讀,當時的人都知道他很有名氣。自從永嘉之亂,晉朝的士大夫們南遷,因為不適應南方水土,得的病都是雙腳軟弱無力,只有支法存能夠醫治他們。(出自《千金方序》)
3. 仰道士
仰道士,嶺表僧人也。少以聰惠入道,長以醫術關懷。因晉朝南移,衣纓士類不襲水土,皆患軟腳之疾,染者無不斃踣。而此僧獨能療之,天下知名焉。(《千金方序論》)
白話文:
仰道士是嶺南一帶的僧人。他從小就聰明慧黠而進入佛道,長大後以醫術來關懷大眾。因為晉朝南遷,許多官員士族不適應南方的水土,都得了軟腳病,染上這種病的人沒有不死亡的。只有這位僧人能夠治好這種病,因此名聞天下。
4. 範汪
範汪字玄平,不知何郡人,少孤,年六歲過江,依外家新野庾氏,賓於園中,布衣蔬食,燃薪寫書,畢讀誦亦遍,遂博通百家之言。性仁愛,善醫術,嘗以拯恤為事。凡有疾病,不以貴賤皆治之,所活十愈八九。(《晉中興書》)
白話文:
範汪,字玄平,不知道是哪個郡的人。他年紀很小就成了孤兒,六歲時跟著家人渡江,投靠外婆家新野庾氏。他被安置在庾家的園子裡,過著穿粗布衣、吃素食的生活。他每天燒柴取暖,並用柴火照明寫字讀書,將書本都讀熟了,因此廣泛通曉各家學說。他天性仁慈有愛心,擅長醫術,常常把救助困苦的人當作自己的責任。凡是有人生病,不論貧富貴賤,他都加以治療,被他救活的人十個裡面有八九個。(出自《晉中興書》)
5. 敖仲堪
敖仲堪,陳郡人。父病積年,衣不解帶,躬學醫方,究其精妙。(出《晉書》)
白話文:
敖仲堪是陳郡人。他的父親生病多年,他為了照顧父親,衣服都沒脫下好好休息,親自學習醫藥知識,深入研究其中的精髓。
6. 王顯
王顯字世隆,滎陽平人也,以醫術自達而明敏。初文昭皇后之懷世宗,夢為日所逐,化為龍而繞後,後寤而驚悸,遂成心疾。敕召諸醫及顯為後診脈,徐謇言是微風入臟,宜進湯藥及加針灸。顯診云:「按三部,非有心疾,將是懷孕生男之象。」後果如顯言,乃補御史。(出《後漢書》)
白話文:
王顯,字世隆,是滎陽郡平縣人。他憑著精湛的醫術而聞名,而且聰明敏銳。當初文昭皇后懷上漢世宗時,夢見自己被太陽追趕,太陽化成龍環繞著她,皇后醒來後感到驚慌害怕,因此得了心病。皇帝下令召集眾多醫生和王顯為皇后診脈。醫生徐謇說這是微風侵入臟腑,應該服用湯藥並配合針灸治療。王顯診斷後說:「按壓三處脈象,並非患有心病,而是懷孕且將生男的徵兆。」後來果然如王顯所說,於是朝廷就補任王顯為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