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說》~ 卷六 (6)
卷六 (6)
1. 治背瘡
京師人司仲因言里人父患背瘡,若負火炭,晝夜呼叫,其子泣於途,遇道人曰:「子何憂之深也?」告之。道人曰:「子當求不耕之地,遇野人糞,為蟲鳥所殘,即以杖去其糞,取其下土篩而敷之。」乃如其言用之,立愈。父曰:「豈以冰著吾背耶?吾五臟俱寒矣。」(類編)
白話文:
京城有個名叫司仲的人說,他們里有個鄰居的父親背上長了瘡,就像背著燒紅的炭火一樣,日夜不停地叫喊,他的兒子在路上哭泣,遇到一個道士,道士問:「你為什麼這麼憂愁呢?」兒子把事情告訴了他。道士說:「你應該去找沒有人耕種的荒地,找那些被野人排泄的糞便,然後被蟲鳥啃食過的地方,用棍子撥開糞便,取出下面的泥土篩過後敷在瘡上。」兒子就照著道士說的方法做了,瘡馬上就好了。父親說:「難道是把冰敷在我的背上嗎?我感覺五臟六腑都冰冷了。」(出自《類編》)
2. 治喉癰
楊立之自黃府通判歸楚州,喉間生癰,既腫潰而膿血流注,曉夕不止,寢食俱廢,醫者束手。適楊吉老來赴郡守,招立之兩子走往邀之。至,熟視良久,曰:「不須看脈,已得之矣。然此疾甚異,須先啖生薑片一斤,乃可投藥,否則無法也。」語畢即出。子有難色曰:「喉中潰膿痛楚,豈食生薑?」立之曰:「吉老醫術通神,其言不妄,試取一二片啖我,如不能進則屏去無害。
」遂食之,初時殊為甘香,稍復加益,至半斤許,痛處已寬滿,一斤始覺味辛辣,膿血頓盡,粥餌入口了無滯礙。明日招吉老謝而問之,對曰:「君官南方多食鷓鴣,此禽好啖半夏,久而毒發,故以薑製之。今病源已清,無服他藥。」予記唐小說載崔魏公暴亡,醫梁新診之曰:「中食毒。
」僕曰:「常好食竹雞。」梁曰:「竹雞多食半夏苗,蓋其毒也。」命捩生薑汁折齒灌之,遂復活,甚與此相類。(類說)
白話文:
楊立之從黃府通判職位回到楚州,喉嚨長了癰瘡,腫脹潰爛後膿血不停流出,早晚都這樣,吃不下睡不著,醫生都束手無策。正好楊吉老來楚州拜訪郡守,楊立之的兩個兒子趕緊去邀請他。楊吉老到後,仔細看了很久,說:「不用把脈,我已經知道病情了。不過這個病很特別,必須先吃下一斤生薑片,才能用藥,否則就沒辦法。」說完就走了。楊立之的兒子們面有難色,說:「喉嚨潰爛疼痛,怎麼吃得下生薑呢?」楊立之說:「楊吉老醫術高明,他說的話不會錯,先拿一兩片給我吃吃看,如果吃不下再停下來也沒關係。」
於是就開始吃生薑片,剛開始覺得很香甜,後來慢慢增加,吃到大約半斤的時候,疼痛的地方就覺得舒緩了,等到吃完一斤的時候,才覺得味道辛辣,膿血立刻停止流出,可以順利地吃粥了,沒有任何阻礙。隔天,楊立之請楊吉老來家裡感謝他並請教原因,楊吉老回答說:「您在南方當官時,常常吃鷓鴣,這種鳥喜歡吃半夏,吃久了就會中毒,所以要用生薑來解毒。現在病源已經清除,不用再吃其他藥了。」我記得唐朝小說記載,崔魏公突然暴斃,醫生梁新診斷後說:「是食物中毒。」僕人說:「他常常吃竹雞。」梁新說:「竹雞常常吃半夏的嫩苗,那就是毒。」於是就讓人把生薑汁灌進崔魏公嘴裡,他就活了過來,這件事和這個病的情況很相似。(類說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