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說》~ 卷三 (3)
卷三 (3)
1. 夢張王藥愈癰
時康祖為廣德宰事,張王甚敬,舉家不食豬。後授溫倅,下體抱疾,小愈,左乳復生癰,繼又胸臆間結核,其大如拳,堅如石。荏苒半歲,百藥皆不能施,已而牽掣臂腋,徹於肩,痛楚特甚。亟禱王祠下,夢間語曰:「若要安,但用姜自然汁制香附服之可也。」夢覺,呼其子檢本草視之,二物治證相符。
訪醫者張棣亦云有理,遂用香附去毛,薑汁浸一宿,為末二錢,米飲調,才數服,瘡膿流出,腫硬漸消,自是獲愈。(庚志)
白話文:
當時康祖擔任廣德縣令,張王非常尊敬他,全家都不吃豬肉。後來康祖被調到溫州擔任副官,下半身得了疾病,稍微好轉後,左邊乳房又長了癰瘡,接著胸口又長出像拳頭一樣大、堅硬如石頭的結核。拖延了半年,各種藥都沒用,而且牽連到手臂腋下,一直到肩膀,疼痛特別嚴重。他趕緊到張王廟祈禱,夢中聽到有人說:「如果想要平安,只要用生薑自然汁浸泡過的香附服用就可以了。」夢醒後,他叫兒子查看本草書籍,發現這兩種藥物治療的症狀相符。
他去請教醫生張棣,張棣也認為有道理,於是就用香附去掉毛,用薑汁浸泡一夜,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米湯調服,才服用了幾次,瘡的膿液就流了出來,腫脹堅硬也漸漸消退,從此就痊癒了。(庚志記載)
2. 救疫神方
靖康二年春,京師疫氣大作,有異人書一方於齋舍,凡因疫發腫者服之無不效,其方:黑豆二合,炒令香熟;甘草二寸,炙黃,以水二盞,煎其半,時時呷之。(同上)
白話文:
靖康二年春天,京城爆發嚴重的瘟疫,有個奇人將一個藥方寫在客舍牆上,凡是因為瘟疫而出現腫脹的人,服用這個藥方沒有不見效的。藥方內容是:黑豆二合(約為現在的30克到60克),用鍋子炒到香味出來;甘草二寸(約為現在的6公分左右),炙烤至呈現黃色。將黑豆和甘草放入兩碗水中煎煮,煮到剩下一半時,隨時慢慢喝。
3. 治吐血
秀州進士陸迎忽得疾吐血不止,氣蹶驚顫,狂躁跳躍,雙目直視,至深夜欲拔戶而出。如是兩夕,諸醫遍用古方及草澤單方,拯療不瘳。舉家哀訴所事觀音,夢授一方,但服一料,當永除根本。用益智一兩,生珠二錢,青皮半兩,麝一錢,碾細末,燈心湯調。陸覺取筆記之,明日治藥病隨手而愈。(同上)
白話文:
秀州有個進士叫陸迎,忽然生病,一直吐血不止,氣息微弱、驚恐顫抖,還狂躁不安、跳來跳去,兩眼直愣愣地盯著前方,到了深夜還想衝出去。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兩個晚上,所有醫生都用遍了古代的藥方和民間的偏方,都沒能治好。全家人哀求觀音菩薩保佑,夢中菩薩給了一個藥方,說只要服用一劑,就能永遠去除病根。藥方是:益智一兩、生珠二錢、青皮半兩、麝香一錢,全部研磨成細末,用燈心草煮的水調服。陸迎醒來後,趕緊拿筆記下藥方,第二天就照著藥方配藥,病馬上就好了。
4. 呂真人治目疾
江陵傅氏家貧,鬻紙為業,性喜雲水,見必邀迎,小閣塑呂仙翁像,朝暮焚香,敬事甚謹,雖妻子不許,輒至。一日,有客方巾布袍入,共語曰:「適有百金,邀傅飲。」傅目讝昏,多淚。客教用生熟地黃切焙,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三物等為末,蜜丸桐子大五十丸,鹽米飲空心下。傅如方治藥,不一月,目明夜能視物,享年八九十,耳目聰明,精力如少年。
(辛志)
白話文:
江陵有個姓傅的人家境貧寒,以賣紙為生。他喜歡四處遊歷,看到雲水僧就一定會邀請來款待。他還在自家小閣樓裡塑了一尊呂洞賓的雕像,早晚都會焚香祭拜,非常恭敬虔誠,即使妻子不允許,他也照做不誤。有一天,有個頭戴方巾、身穿布袍的客人來訪,對他說:「我剛好有百兩銀子,想請你喝酒。」當時傅先生眼睛昏花,經常流淚。客人就教他用生的和熟的地黃切片烘乾,加上去掉眼睛和閉口部分的微炒過的椒,這三樣東西等份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桐子大小的藥丸,共五十丸。每天早上空腹時用鹽米湯吞服。傅先生照著這個藥方去治療,不到一個月,眼睛就明亮了,晚上也能看清楚東西。他活到八、九十歲,仍然耳聰目明,精力充沛,像年輕人一樣。
(出自辛志的記載)
5. 驚風妙藥
趙周氏之子三歲,忽驚風掣瘲,體如反張弓,不納乳食,四肢盡冷。眾醫莫能措手。族弟善信來,云邑主簿李賡藏一方,療此證如神,急求併力治。藥才合,就便以擦兒齒,少頃作噦咳聲,手稍轉動。自夜至旦,灌兩餅,從此平復。趙焚香設誓,將終其身以施人,名蠍稍餅子。
用赤足全蜈蚣一條,蠍梢、乳香、白花蛇肉、硃砂、天南星、白殭蠶各半兩,麝香三錢。凡八味,砂、乳、麝別研,蛇酒浸去皮骨取淨,南星煨熟,蠶生用與蜈蠍五者為末,別研三者和均,酒糊丸捏作餅,徑四分。煎人參或薄荷或金銀花湯磨化一粒。周歲以下者半之,全活小兒不可計。
(庚志)
白話文:
趙周氏的三歲兒子,突然得了驚風,全身抽搐、身體像反弓一樣彎曲,不肯吃奶,四肢冰冷。許多醫生都束手無策。他的族弟趙善信來了,說縣裡的官員李賡藏有一個藥方,治療這種病像神一樣有效,趕緊請他一起來治療。藥剛調配好,就擦在小孩的牙齒上,不久小孩就發出乾嘔咳嗽的聲音,手腳也稍微能動了。從晚上到早晨,餵了兩塊藥餅,就完全康復了。趙周氏燒香發誓,要把這個藥方終身傳給別人,這個藥方叫做蠍梢餅子。
用完整的紅腳蜈蚣一條,蠍梢、乳香、白花蛇肉、硃砂、天南星、白殭蠶各半兩,麝香三錢。總共八味藥,其中硃砂、乳香、麝香分別研磨成粉,白花蛇肉用酒浸泡後去除皮骨取其淨肉,天南星用火煨熟,白殭蠶生用,與蜈蚣、蠍梢這五味藥一起研磨成粉,再將另外三味藥粉混合均勻,用酒糊捏成藥餅,直徑約一分二釐。用人參、薄荷或金銀花煎湯磨化一粒藥餅服用,一歲以下的嬰兒服用半粒,救活的小孩不計其數。
(庚志)
6. 治內障羊肝丸
治目方用黃連者多矣,而羊肝丸尤奇特異。用黃連末一兩,白羊子肝一具,去膜,同於砂盆內研令極細,眾手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以溫水下三十丸,連作五劑。但是諸目疾及翳障、青盲皆治。忌豬肉、冷水。唐崔承元者,因官治一死囚,出活之囚,後數年以病目致死。一旦崔為內障所苦,喪明逾年。
後半夜嘆息,獨坐,忽聞階除悉窣之聲。崔問為誰,徐曰:「是昔蒙活囚,今故報恩至此。」遂以此方告言訖而沒。崔依此合服,不數月,眼復明。(本事方)
白話文:
治療眼內疾病的羊肝丸:
許多治療眼睛的藥方都會用到黃連,但羊肝丸尤其特別有效。用黃連粉一兩,取一副白羊的幼肝,去除薄膜,一起在砂盆中研磨到極細,然後由多人合力搓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時用溫水送服三十丸,連續服用五劑。可以治療各種眼疾,包括眼翳、遮蔽和青盲等。服藥期間忌吃豬肉、喝冷水。
唐朝有個叫崔承元的人,曾因公務救活了一個死囚,數年後,這個死囚因眼疾去世。後來崔承元自己也得了內障眼疾,導致失明一年多。
一天半夜,崔承元嘆息著獨自坐著,忽然聽到階梯旁有窸窸窣窣的聲音。崔承元問是誰,一個聲音緩緩回答說:「我是以前蒙您救活的囚犯,今天特地來報恩的。」於是告訴他這個藥方,說完就消失了。崔承元按照這個藥方配製服用,不到幾個月,眼睛就恢復光明。(出自《本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