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杲

《醫說》~ 卷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四 (2)

1. 牙齒日長

牙齒逐日長,漸漸脹開口,難為飲食,蓋髓溢所致,只服白朮愈。(衛生十全方)

白話文:

牙齒一天天長出來,慢慢地撐開嘴巴,很難進食,這是因為牙髓外溢造成的,只要服用白朮就會痊癒。(出自《衛生十全方》)

2. 舌脹出口

有人舌腫脹舒出口外,無敢醫者。一村人云偶有此藥,歸而取至,乃二紙捻,以燈燒之,取煙燻舌,隨即消縮。眾問之,方肯言:吾家舊有一牛,亦舌腫脹出口,人教以蓖麻取油蘸紙捻燒煙燻之而愈,因以治人亦驗。

白話文:

有人舌頭腫脹伸到嘴巴外面,沒有人敢醫治。有個村子裡的人說他偶然有這種藥,回家拿來,原來是兩條紙撚,用燈點燃,取煙燻舌頭,舌頭就立刻消腫縮回去了。大家問他是怎麼辦到的,他才肯說:我家以前有頭牛,也舌頭腫脹伸到嘴巴外面,有人教我用蓖麻子取油,沾在紙撚上燒煙燻牠,就好了,因此用來醫治人也有效。

3. 治齒痛

葉景夏家一妾為病齒所苦,遇痛作時爬床刮席,叫呼連夕徹旦,勺飲不可入口。醫者無所不用,經年不瘥。或授一方,取附子尖、天雄尖、全蠍七個,皆生碾碎拌和,以紙捻蘸少許點痛處,隨手則止。林元禮云:「是未足為奇。舊得一法,捕蚵蚾大者一枚,削竹篦子刮其眉,即有汁黏其上,約所取已甚,則放之而以汁點痛處。凡疳蝕癰腫,一切齒痛悉可用藥。

到痛定仍不復作。」侄孫骭云:「此名蟾酥膏。先以篦掠眉下,汁未出時,當以細杖鞭其背及頭,候作怒鼓脹,則流注如湧,然後挹以綿徑窒痛處。」(《類編》)

白話文:

葉景夏家裡有個小妾,因為牙痛所苦,痛起來的時候會爬上床刮床蓆,整晚叫喊不停,連用湯匙餵食都無法入口。醫生們各種方法都用盡了,經過一年都沒好。有人給了一個藥方,用生附子尖、生天雄尖、和七個全蠍,全部都生磨成粉末混合在一起,用紙捻沾取少許塗在疼痛的地方,馬上就能止痛。

林元禮說:「這不算是稀奇。我以前得到一個方法,抓一隻大的蛤蟆,用削好的竹篦子刮牠的眉毛,就會有汁液黏在上面,大約取夠了,就把蛤蟆放掉,然後用汁液點在疼痛的地方。凡是蛀蝕、癰腫等各種牙痛,都可以用這個藥,止痛後就不會再發作。」

侄孫骭說:「這叫做蟾酥膏。先用篦子刮牠眉毛下方,汁液還沒出來的時候,要用細棍鞭打牠的背部和頭部,等到牠生氣鼓脹的時候,汁液就會像湧出來一樣,然後用棉花吸取,直接塗在疼痛的地方。」(出自《類編》)

4. 齲齒

齊中大夫病齲齒,淳于意灸其左太陽脈,即為苦參湯,日漱三升,出入五六日,病已。得之風,及臥開口食而不漱。(史記)

白話文:

齊國的中大夫得了蛀牙,淳于意用艾灸他的左邊太陽穴附近的脈絡,接著讓他服用苦參湯,每天用三升的苦參湯漱口,經過五六天,病就好了。這是因為受到風邪侵襲,以及睡覺時張口呼吸、吃東西後沒有漱口所造成的。(出自《史記》)

5. 飲酒漱口

劉幾年七十餘,精神不衰。每一飲酒,輒一漱口,雖醉不忘也。曰:「此可以無齒疾。」晡後食少許物便已。(《明道雜誌》)

白話文:

劉先生七十多歲,精神仍然很好。他每次喝酒,一定會漱口,即使喝醉了也不會忘記。他說:「這樣可以避免牙齒疾病。」他每天傍晚吃一點點東西就夠了。(出自《明道雜誌》)

6. 漱口食冷

進士劉遁異遇人曰:「世人奉養往往倒置。早漱口,不若將臥而漱,去齒間所積,牙亦堅固。今人食冷物,必飲湯,將溫其脾,已冰其脾,又何溫之?不若未食冷物,先飲湯溫之,繼食冷即無患也。」(《翰苑名談》)

白話文:

進士劉遁遇到一個異人,那人說:「世人養生的方法常常都搞反了。早上漱口,不如睡覺前漱口,去除牙齒間累積的殘渣,牙齒也會更堅固。現在的人吃冰冷的食物,一定會喝熱湯,想藉此溫暖脾胃,但脾胃都已經被冰冷食物弄涼了,再喝熱湯又有什麼用呢?不如在還沒吃冰冷食物前,先喝熱湯溫暖脾胃,接著再吃冰冷的食物,就不會有問題了。」

7. 棗能黃齒

倪彥及朝奉嘗為太原府幕官,云彼中人喜食棗,無貴賤老少,常置棗於懷袖間,等閒探取食之。郡人之齒多黃緣,食棗故也。嵇叔夜所謂「齒居晉而黃蝨處頭而黑」是也。(《遁齋閒覽》)

白話文:

倪彥及朝奉曾經在太原府擔任幕僚官,他說那裡的人很喜歡吃棗子,不論身分貴賤、年紀大小,都習慣把棗子放在懷裡或袖子裡,隨時拿出來吃。當地人的牙齒大多呈現黃色的邊緣,這是因為吃棗子的緣故。嵇叔夜所說的「牙齒在晉地是黃色的,而頭上的蝨子則是黑色的」,就是指這種情況。

8. 齒藥

西嶽蓮華峰碑載治口齒烏髭藥歌:豬牙、皂角及生薑、西國升麻、蜀地黃、木律、旱蓮、槐角子、細辛、荷葉(翦荷葉心子也),要相當、青鹽等分,同燒煅研煞,將來使更良,揩齒牢牙、髭鬢黑,誰知世上有仙方。(類苑)

白話文:

西嶽蓮華峰碑文記載了一首治療口齒、使鬍鬚變黑的藥歌:用豬牙、皂角和生薑,加上西國的升麻、蜀地的黃、木律、旱蓮、槐角子、細辛,還有荷葉(取荷葉中心的部分),這些藥材要份量相等,再加上等量的青鹽,一同燒製煅燒、研磨成粉。這樣製作出來的藥粉會更好,用來擦拭牙齒可以使牙齒堅固,鬍鬚也能變黑,誰知道世上竟然有這麼神奇的藥方啊!(出自《類苑》)

9. 齒間肉壅出

汪丞相徽之祈門人,有寵。平日好食動風之物,性尤嗜蟹,或作蟹包蟹簽,恣啖之。一日得風熱之疾,齒間壅一肉出,漸大漲塞口,不能閉,水漿不入,痛楚待盡。而已有一道人言能治此疾,丞相命醫之,不日而愈。其法用生地黃取汁一碗,豬牙皂角數鋌,火上炙令熱,蘸汁令盡,末之敷壅肉上,隨則消縮。後多金與之,得此方。(其婿李大夫說。)

白話文:

汪丞相徽之的門人裡,有一個很受寵愛的人。他平常喜歡吃容易引發疾病的食物,尤其特別愛吃螃蟹,有時候會做成蟹包或蟹簽,恣意地大吃。有一天,他得了風熱引起的疾病,牙齒間長出一塊肉,漸漸地變大,腫脹到堵塞住嘴巴,無法閉合,水和食物都吃不進去,痛苦得快要死掉。後來有一個道士說能治療這個病,丞相就命令醫生醫治他,沒幾天就好了。他的治療方法是用生地黃榨出一碗汁液,再取幾塊豬牙皂角在火上烤熱,沾滿地黃汁,磨成粉末敷在腫脹的肉上,那肉就跟著消退縮小了。後來丞相給了他很多錢,才得到這個藥方。(這是他女婿李大夫說的。)

10. 飲酒喉舌生瘡

連月飲酒咽喉爛,舌生瘡。水中螺蚌肉、蔥豉、姜椒煮汁飲三盞瘥。(《聖惠方》)

白話文:

連續幾個月飲酒,導致喉嚨潰爛,舌頭也長了瘡。用螺、蚌的肉,加上蔥、豆豉、薑、花椒一起煮成湯汁,喝三碗就會痊癒。(出自《聖惠方》)

11. 苦參不可潔齒

予嘗苦腰重,久坐則旅拒十餘步,然後能行。有一將佐見予曰:「得無用苦參潔齒否?」予時以病齒用苦參數年矣。曰:「此病由也。苦參入齒,其氣傷腎,能使人腰重。」後有太常少卿舒昭亮用苦參揩齒,歲久亦病腰。自後悉不用,腰疼皆愈。此皆方書舊不載者。(筆談)

白話文:

我曾經苦於腰部沉重,久坐之後,要走十幾步才能開始行走。有個將領的副官看到我這樣,就問我:「你是不是用了苦參來潔牙?」我當時因為牙齒不好,用苦參清潔牙齒已經好幾年了。副官說:「這病就是這樣來的。苦參進入牙齒,它的氣會傷害腎臟,會讓人腰部沉重。」後來,有個太常少卿舒昭亮也用苦參擦牙齒,時間久了,也得了腰痛的毛病。從那之後,我們都不再使用苦參了,腰痛就都好了。這些都是以前醫書沒有記載的。(筆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