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杲

《醫說》~ 卷五 (4)

回本書目錄

卷五 (4)

1. 五臟之脈

肝脈弦,心脈勾,脾脈代,肺脈毛,腎脈石,是為五臟之脈。

2. 五入

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是為五入。

3. 五惡

心惡熱,肺惡寒,肝惡風,脾惡濕,腎惡燥,是為五惡。

4. 五液

五臟化液,心為汗,肝為淚,肺為涕,脾為涎,腎為唾,是為五液。

5. 五主

心主脈,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腎主骨,是為五主。

6. 五禁

辛走氣,氣病無多食辛;鹹走血,血病無多食鹹;苦走骨,骨病無多食苦;甘走肉,肉病無多食甘;酸走筋,筋病無多食酸。是為五禁。

7. 汗出

飲食飽甚,汗出於胃;驚而奪精,汗出於心;持重遠行,汗出於腎;疾走恐懼,汗出於肝;搖體勞苦,汗出於脾。

8. 體有可已之疾

孫思邈居太白山,於推步、醫藥無不善。盧照鄰有惡疾不可為,而問曰:「高醫愈疾奈何?」答曰:「天有四時、五行,寒暑迭居,和為雨,怒為風,凝為霜雪,張為虹蜺,天常數也。人之四肢、五臟,一覺一寐,吐納往來,流為榮衛,張為氣色,發為音聲,人常數也。陽用其形,陰用其精,天人所同也。

失則蒸生熱,否生寒,結為瘤贅,陷為癰疽,奔則喘乏,竭則焦槁,發乎面,動乎形。天地亦然。五緯縮贏,孛彗飛流,其危診也。寒暑不時,其蒸否也。石立土埇,是其贅疣。山崩土陷,是其癰疽奔。風暴雨,其喘乏。川瀆竭涸,其焦槁。高醫導以藥石,投以砭劑。聖人和以至德,輔以人事。

體有可已之疾,天有可救之災。」(《唐書》)

9. 渴服八味丸

千金云消渴病所忌者三:一飲酒,二房室,三鹹食及面。能忌此,雖不服藥,亦自可消。渴之人,愈與未愈,常須慮患大癰,必於骨節間忽發癰疽而卒。予親見友人邵任道患渴數年,果以癰疽而死。唐祠部李郎中論消渴者,腎虛所致,每發則小便甜。醫者多不知其疾,故古今亦闕而不言。

洪範言稼穡作甘,以物理推之,淋餳醋酒作脯法,須臾即皆能甜也。足明人食之後,滋味皆甜,流在膀胱。若腰腎氣盛,是為真火上蒸,脾胃變化飲食,分流水穀,從二陰出,精氣入骨髓,合榮衛,行血脈,榮養一身,其次以為脂膏,其次以為血肉也。其餘則為小便,故小便色黃,血之餘也。

𦞣氣者,五臟之氣,咸潤者則下味也。腰腎既虛冷,則不能蒸於穀氣,則盡下為小便,故味甘不變,其色清冷,則肌膚枯槁也。由如乳母穀氣上泄,皆為乳汁。消渴病者,下泄為小便,皆精氣不實於內,則小便數溲溺也。又肺為五臟華蓋,若下有暖氣蒸,則肺潤。若下冷極,則陽氣不能升,故肺干即渴,易於否卦。

乾上坤下,陽無陰而不降,陰無陽而不升,上下不交,故成否也。譬如釜中有水,以火暖之,其釜若以板覆,則暖氣上騰,故板能潤也。若無火力,水氣則不能上,此板則終不能潤也。火力者,則是腰腎強盛也。常須暖補腎氣,飲食得火力,則潤上而易消,亦免乾渴也。故張仲景云宜服腎氣八味丸

此病與腳氣,雖同為腎虛所致,其腳氣始發於二三月,盛於五六月,衰於七八月。凡消渴始發於七八月,盛於十一月十二月,衰於二三月。其故何也?夫腳氣壅疾也,消渴宣疾也。春夏陽氣上,故壅疾發則宣疾愈。秋冬陽氣下,故宣疾發則壅疾愈也。審此二者疾可理也。猶如善為政者,寬以濟猛,猛以濟寬,隨事制度爾。

仲景云足太陽者膀胱之經也,膀胱者腎之府,小便數,此為氣盛,氣盛則消穀,大便硬,衰則為消渴也。男子消渴飲一斗,小便亦得一斗,宜八味腎氣丸。(本事方)

10.

眉山有揭穎臣者,長七尺,健飲啖,倜儻人也。忽得消渴疾,日飲水數斗,食常倍而數溺。消渴藥服之逾年,疾日甚,自度必死,治棺衾屬其子於人。蜀有良醫張肱隱之子,不記其名,為診脈,笑曰:「君幾誤死矣!」取麝香當門子,以酒濡之,作十許丸,取枳枸子為湯飲之,遂愈。問其故。

張生曰:「消渴消中,皆脾衰而腎敗,土不能勝水,腎液不上溯,乃成此疾。今診穎臣脾脈極巨,脈熱而腎不衰,當由果實與酒過度,虛熱在脾,故飲食兼人而多飲。飲水既多,不得不多溺也,非消渴也。麝香能敗酒,瓜果近輒不結,而枳枸亦能勝酒。屋外有此木,屋中釀酒不熟,以其木為屋,其下亦不可釀酒。

故以二物為藥,以去酒果之毒。宋玉云:『枳枸來巢,以其實如鳥乳,故能來巢。』今俗訛謂之雞矩子,亦謂之癩漢指頭蓋,取其似也。嚼之如牛乳,小兒喜食之。(大全集)」

昔有仕宦患消渴,醫者謂其不過三十日死,棄官而歸。半途遇一醫人,令急遣人致北梨二擔,食盡則瘥。仕宦如其言,得之,才渴即食,未及五六十枚而病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