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說》~ 卷十 (6)
卷十 (6)
1. 木癡成瘡
南方多兩有物,曰木癡。其大概類鼻涕積陰而生於古木之上,聞人氣則閃閃而動。人過其下,有墮於人體間者,即立成瘡,久則遍其肌體。時有客患其木癡之瘡,遇一道士,謂曰:以硃砂麝香塗之,當愈。客如其言,果愈。
白話文:
在南方的許多地方,有一種東西叫做「木癡」。它大約像鼻涕一樣,因長期積聚在陰暗處,在古老的樹木上生成。這種東西會對人的氣味有所反應,受到影響後會微微顫動。如果有人經過它的下方,一旦這種東西掉落在人身上,就會立即形成瘡傷,長時間下來,甚至會蔓延至全身。
曾有一位旅人就遭受了這種「木癡」瘡的困擾,後來他遇到了一位道士。道士告訴他:「你應該用硃砂和麝香來塗抹這瘡傷,這樣就會痊癒。」旅人聽從道士的話,照做了,果然,他的瘡傷真的痊癒了。
2. 耳塞敷瘡
鄭師甫云:嘗患足上傷,手瘡水入,腫痛不可行步。有丐者令以耳塞敷之,一夕水盡出愈。(邵氏見聞錄)
白話文:
鄭師甫說:曾經我的腳受傷,手上的瘡讓水進入,結果引起腫脹疼痛到無法行走。有一個乞丐告訴我用耳塞來敷在患處,過了一夜,積水全部排出,病情就痊癒了。(出自邵氏見聞錄)
3. 壁土治瘡爛
暑月肌膚瘡爛,或因搔成瘡者。林才中嘗暑中臥病,肌膚多瘡爛,汁出。有一乳姥曰:「此易瘥也。」取干壁土揉細末敷之,隨手即瘥。(良方)
白話文:
在炎熱的月份裡,如果皮膚生了瘡爛,或者是因為抓癢而造成的傷口。有個名叫林才中的,曾經在炎夏臥病在牀,身上多處皮膚瘡爛,並且流出膿汁。有一位老婦人告訴他說:「這種情況很容易治好的。」她取了一些乾燥的牆壁土,研磨成細末後敷在瘡爛的地方,結果很快就痊癒了。(這是一個有效的偏方)
4. 治瘡久不合
露蜂房、蛇蛻皮、亂髮各燒灰存性,取一錢匕酒服,治瘡久不合。(東坡大全)
白話文:
將蜂巢、蛇蛻下的皮、以及亂髮分別燒成灰並保持其原有的特性,然後各取約一錢的量,用酒送服,可用來治療久久無法癒合的傷口。這方法出自於「東坡大全」這本書。
5. 治下疳瘡
有富家子唐靖年十八九未娶,忽於陰頭上生瘡,初只針眼來,大小畏疼,不敢洗刮,日久攻入皮肉,連莖爛一二寸許。醫者止用膏藥貼之,愈疼亦無人識此瘡。有貧道周守真曰:「此謂下疳瘡,亦名妒精瘡。緣為後生未娶,精氣溢盛,陽道興起,及當泄不泄,不泄強泄,脹斷嫩皮,怕疼痛,失洗刮,攻入皮內,日久遂爛,有害卻命者。」靖告先生為治之。
守真曰:「若欲治此疾,須是斷房事數日,先用荊芥、黃皮、馬鞭草、甘草銼入蔥煎湯洗之,去膿䱐。以訶子燒灰入麝香乾摻患處,令睡睡醒服冷水兩三口,勿令陽道興起,脹斷瘡㑊㑊堅即較。(庚志)」
白話文:
有個名叫唐靖的富家子弟,年紀約十八九歲尚未結婚,突然在他的生殖器上長了一個瘡,起初只有針眼大小,因為疼痛他不敢清洗或刮除,日子久了,這個瘡侵入皮肉,甚至連根部都腐爛了一二寸。醫生只是使用藥膏貼在上面,但情況越來越糟,也沒有人認出這是什麼瘡。有一個叫做周守真的道士說:「這種瘡被稱作下疳瘡,又叫妒精瘡。這是因為年輕人尚未結婚,體內精力過剩,生殖器常勃起,應該釋放時沒有釋放,或是勉強釋放,導致柔嫩的皮膚破裂,又因害怕疼痛而忽略了清潔處理,於是病情逐漸深入皮膚,時間一久便開始腐爛,嚴重的話可能危及生命。」唐靖向周守真求救。
周守真說:「如果要治療這病,必須先停止性行為幾天,先用荊芥、黃皮、馬鞭草、甘草切碎加入蔥煮成湯來清洗,清除膿液。然後將訶子燒成灰,混入麝香塗抹在患處,讓他睡醒後服用兩三口冷水,避免生殖器再次勃起,以免使瘡口再次破裂。這樣,瘡口就會慢慢硬化結痂。(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