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杲

《醫說》~ 卷七 (2)

回本書目錄

卷七 (2)

1. 醋泥塗火燒瘡

北瑣夢言記火燒瘡方雲孫光憲家人作煎餅,一婢抱孩子擁爐,不覺落火爐上,遽以醋泥塗之,至曉不痛,亦無瘢痕。定知俗說,亦不厭多聞(良方)。

白話文:

根據《北瑣夢言》記載,有個治療火燒傷的偏方:孫光憲家裡有人在做煎餅時,一個婢女抱著孩子靠近爐火,不小心孩子掉進爐火裡。她立刻用醋調和泥土塗在燙傷處,到天亮時孩子就不痛了,而且也沒有留下疤痕。由此可見,民間流傳的說法,多聽一些也沒什麼壞處(可以學到好的偏方)。

2. 湯火瘡

劉寄奴為末,先以糯米漿、雞翎掃傷著處,後摻漿末在上,並不痛,亦無痕。大凡湯著急,以鹽末摻之,護肉不壞,然後用藥敷之,至妙。(《本事方》)

白話文:

將劉寄奴磨成粉末,先用糯米漿塗抹在燙傷的地方,再用雞毛輕輕掃過,然後將劉寄奴粉末撒在上面,這樣就不會感到疼痛,也不會留下疤痕。一般來說,燙傷如果情況緊急,可以用鹽末敷在傷口上,保護肌肉不腐爛,之後再用藥敷治,效果極佳。(《本事方》)

3. 湯火瘡禁用冷

凡被湯火燒者,初謹勿以冷物及井下泥、尿泥及蜜淋塌之。其熱氣得冷,則卻深搏至骨爛人筋也。所以人中湯火後喜攣縮者,良由此也。(巢氏病源)

白話文:

凡是被熱湯或火燙傷的人,一開始千萬不要用冰冷的東西、井底的泥土、尿液或蜂蜜來塗抹覆蓋傷口。因為燙傷的熱氣如果碰到冷的東西,反而會往深處侵入,甚至會爛到骨頭,傷到筋脈。所以人們被熱湯或火燙傷後,常常會出現肌肉攣縮的現象,就是這個原因造成的。(出自《巢氏病源》)

4. 治湯火咒

俚巫多能持咒語而蹈湯火者,元仲弟得其訣,為人拯治,無不立瘥。咒雲:「龍樹王如來授吾行持北方壬癸禁火大法。龍樹王如來,吾是北方壬癸水收斬天下火星辰千里,火星辰必降。急急如律令。」咒畢,即握真武印吹之,即用少許冷水洗。雖火燒手足成瘡,亦可療。(類編)

白話文:

有些鄉野巫師會念咒語,然後能走在滾燙的熱水或火中。有個叫元仲的人學到了其中的訣竅,用來幫人治療燙傷,沒有治不好的。他念的咒語是:「龍樹王如來傳授給我施行北方壬癸禁火的法則。龍樹王如來,我是用北方壬癸水來收服、斬除天下所有的火星,千里之內的火星都會降伏。急急如律令。」念完咒語,就用手握著真武印,對著患處吹氣,然後用少許冷水沖洗。即使手腳被火燒到起了水泡,也能夠治好。(出自《類編》)

5. 斂金瘡口

斂金瘡口止疼痛,用劉寄奴一味為末,摻金瘡口裡。宋高祖劉裕微時伐狄,見大蛇長數丈,射之傷。明日復至,聞有杵臼聲,往覘之,見青衣童子數人於榛中搗藥。問其故,答曰:「我王為劉寄奴所射,合藥敷之。」帝曰:「吾神何不殺?」答曰:「寄奴王者不死,不可殺。」帝叱之,皆散。收藥而反,每遇金瘡敷之,良驗。寄奴,高祖小字也。(《本事方》)

白話文:

用來收斂金瘡傷口並止痛的方法,就是用單味劉寄奴磨成粉末,直接灑在金瘡傷口上。宋高祖劉裕年輕時攻打北方少數民族,曾看到一條長數丈的大蛇,射傷了牠。隔天再去,聽到有杵臼搗藥的聲音,走過去偷看,看到幾個穿青衣的童子在榛樹叢中搗藥。問他們原因,他們回答說:「我們的王被劉寄奴射傷了,正在調藥敷傷。」劉裕說:「我為什麼不死呢?」童子回答說:「寄奴是當王的人,不會死,無法殺死。」劉裕呵斥他們,他們就都散開了。劉裕收起那些藥回家,每當遇到金瘡就敷上,效果很好。寄奴,是高祖的小名。(出自《本事方》)

6. 治金瘡

周崈班緣捕海寇,被寇以提刀所傷,血出不止,分明筋如斷,骨如折,用花蕊石散掩之,血不止,痛亦不定。有兵士李高言某,在軍中被人傷中欲死,見統領與藥一帖,名紫金散,掩之血止痛定,明日瘡𨴜如鐵,遂安,又無瘢痕。後告統領求此方,只用紫藤香瓷瓦鐮刮下石碾碾細敷之,救卻萬千人也。(名醫錄 紫藤香即降真之最佳者)

白話文:

周崈班在抓捕海盜時,被海盜用刀砍傷,血流不止,看起來筋好像斷了,骨頭也像折了一樣。他用花蕊石散敷在傷口上,血還是止不住,疼痛也持續不定。有個士兵李高說,他以前在軍中被人砍傷,幾乎要死了,看到統領給他一帖藥,叫做紫金散,敷上後血就止住、痛也消了,隔天傷口結痂就像鐵一樣,之後就痊癒了,而且也沒有留下疤痕。後來他向統領打聽這個藥方,統領說只要用紫藤香瓷瓦鐮刀刮下來,用石磨磨成細粉敷在傷口上,就能救活很多人。(名醫錄記載:紫藤香就是降真香中品質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