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杲

《醫說》~ 卷十 (13)

回本書目錄

卷十 (13)

1. 胃疸

已食如飢者胃疸,胃熱則消穀也。面腫曰風,足脛腫曰水,目黃曰黃疸。

白話文:

[胃病],已經吃過東西卻還感覺像飢餓一樣,這是胃病中的胃疸,因為胃部過熱導致食物消化得太快。面部浮腫可能是風邪所致,小腿腫脹可能是水濕停留的問題,眼睛泛黃則可能是黃疸的症狀。

2. 醫功報應

3. 許學士

許叔微少嘗以登科為禱,一夕夢神告曰:「汝欲登科,須憑陰德。」叔微自念家貧無力,惟醫乃可。於是精意方書,久乃通妙,人無高下,皆急赴之。既而所活愈多,聲名益著。復夢其神受以一詩曰:「藥有陰功,陳樓間處,堂上呼盧喝,六作五。」是年登第六名進士,第上一名陳祖言,下一名樓材,及注闕用升甲恩如第五名,授職官以歸,與詩中之言無一字瘥。此則濟人之病急者也。

白話文:

許叔微年輕時曾祈禱希望能金榜題名,一夜他夢見神明告訴他:「你若想高中,必須積累陰德。」許叔微心想自己家境貧寒,無法大規模行善,只有學習醫術才能救人濟世。於是,他開始專心研究醫術,經過長時間的努力,終於精通醫理,無論病人身份高低,他都急於前往救治。隨後,他救活的人越來越多,聲名也越來越響亮。

後來他又夢到那位神明,神明給了他一首詩:「藥有陰功,陳樓間處,堂上呼盧喝,六作五。」那年,他果然考上了第六名的進士,排在他前面的是陳祖言,後面的是樓材,等到補缺任職的時候,由於升甲恩典,他的名次實際等同第五名,被授予官職回鄉。這一切和夢中的詩句完全吻合,一個字都沒有差錯。這就是他急人之困,救人於危難中的故事。

4. 聶醫善士

儀州華亭人聶從志,良醫也。邑丞妻李氏病垂死,治之得生。李氏美而淫慕聶之貌。他日丞往旁郡,李偽稱疾,使邀之。伺其至,語之曰:「我幾入鬼錄,賴君復生。顧世間物無足以報德,願以此身供枕蓆之奉。」聶驚懼趨而出。迨夜李復盛飾而就之,聶絕袖脫去乃止,亦未嘗與人言。

後歲余,儀州推官黃靖國病,陰吏逮入冥症事,且還行至河邊,見獄吏捽一婦人,剖其腹濯其腸而滌之。傍有僧語曰:「此乃子同官某之妻也,欲與醫者聶生通。聶不許,可謂善士。」其人壽止六十,以此陰德遂延一紀,仍世世賜子孫一人,官婦人減算如聶所增之數,所以盪滌腸胃者,除其淫也。靖國素與聶善,既蘇密往訪之。

聶驚曰:「方私語時無一人聞者,而奔來之夕,吾獨處室中,此唯婦人與吾知,爾君安所得聞?」靖國具以告。聶死後一子登科,其孫圖南,紹興中為漢中㑊縣丞,屬仙井喻迪孺汝礪作隱德詩數百言以發潛德,此不復載。(夷堅志)

白話文:

儀州華亭地方有位名醫叫做聶從志,他醫術高明。有一次,縣丞的妻子李氏病重瀕臨死亡,經過聶從志的治療得以康復。李氏長得很美,她對聶從志的外貌產生了愛慕之情。有一天,縣丞出城到鄰縣辦事,李氏便假裝生病,派人請聶從志來診治。等聶從志來到後,李氏對他說:「當時我差點就命喪黃泉,全靠你救活了我。但是世間上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報答你的恩德,我希望用我的身體來侍奉你,作為回報。」聶從志聽後感到非常驚訝和恐懼,急忙逃離了李氏的房間。到了夜晚,李氏打扮得更漂亮來找聶從志,聶從志斷然拒絕並迅速離開,並且他從未向任何人提起這件事。

過了一年多,儀州推官黃靖國患病,被陰間的官員帶到地府審理疾病的事宜。在返回陽間的路上,他看到一個獄卒正在折磨一個婦女,剖開她的腹部清洗她的腸胃。旁邊有一個和尚說:「這個婦女就是你同事的太太,她想要跟醫生聶從志私通,但聶從志拒絕了她,他可真是個好人。」原本這個人壽命只有六十歲,因為他做了好事,所以壽命延長了十二年,而且他的子孫每一代都會有一個人獲得官職。至於那婦人的壽命則減少了,就像聶從志壽命增加的數量一樣。獄卒清洗腸胃的原因,是要清除她的邪念。黃靖國平時與聶從志關係不錯,清醒後他祕密去拜訪聶從志。

聶從志驚訝地說:「當我們私下交談的時候,沒有人聽到我們的對話,而那天晚上,我一個人在房間裡,這件事只有我和那個婦人知道,你怎麼會知道?」黃靖國把在地府經歷的事情都告訴了聶從志。聶從志去世後,他的兒子考上了進士,孫子聶圖南,在紹興時期擔任漢中怡縣的縣丞。屬於仙井的喻迪孺汝礪寫了一首數百字的隱德詩來表彰聶從志的隱德,這裡就不詳細敘述了。(出自《夷堅志》)

5. 用詭道以劫流俗

王居安秀才久苦痔疾,聞蕭山有善工,力不能招致,遂命舟自烏程走錢塘,舍於靜邸中,使人迎醫。醫絕江至杭,既見欣然為治藥餌,且云:「請以五日為期,可以除根本。」初以一藥放下大腸數寸,又以一藥洗之,徐用藥線結痔,信宿痔脫,其大如桃,復以藥餌調養數日,遂安。

此工初無難色,但放下大腸了,方議報謝之物,病者知命懸其手,盡許行橐所有為酬,方肯治療。又玉山周僅調官,京師舊患膀胱氣,外腎偏墜,有貨藥人云:「隻立談間,可使之正。」約以萬錢及三縑之報,相次入室中,施一針,所苦果平。周大喜,即如數負金帛而去,後半月其疾如故,使人訪醫者已不見矣。

古之賢人,或在醫卜之中。今之醫者,急於聲利,率用詭道以劫流俗,殆與穴坯挾刃之徒無異。予目擊二事,今書之以為世警。(泊宅編)

白話文:

秀才王居安長期受痔瘡困擾,聽說蕭山有位醫術高明的醫生,但他沒有能力請那位醫生來家裡看病,於是決定自己坐船從烏程前往錢塘,住在靜邸中,派人去請醫生。醫生渡過江河來到杭州,見到王居安後,高興地為他配製藥物,並說:「請給我五天時間,我可以根治你的病。」醫生先用一種藥物讓他的大腸下垂幾寸,再用另一種藥物清洗,然後慢慢用藥線綁住痔瘡,兩天後痔瘡脫落,大小像桃子一樣,再用藥物調理幾天,病情就穩定下來。

這位醫生一開始並未表現出困難,只是當他讓大腸下垂後,才討論報酬的問題,病人知道自己性命掌握在他的手上,便答應將身上所有的財物作為報酬,醫生才肯進行治療。另外,玉山的周僅調任京師時,曾患有膀胱氣和外腎偏墜的疾病,有人賣藥說:「只要站著講話的時間,就可以讓你恢復正常。」約定以一萬錢和三匹絹作為報酬,接連進入房間中,打了一針,果然病痛減輕。周僅非常高興,立即支付金錢和絹布離開,但半個月後病情又復發,派人去找那位醫生,已經找不到了。

古代的賢能之人,有的藏身於醫術或占卜之中。而現在的醫生,急於追求名利,往往使用詭計來欺騙大眾,幾乎與那些挖洞持刀的惡徒無異。我親眼目睹這兩件事,現在記錄下來,希望能夠警示世人。(泊宅編)

6. 徐樓臺

當塗外科醫徐樓臺孫大郎,於紹興八年療溧水縣蠟山富民江舜明背疽,因邀謝錢三百千之外,復覓銀二十五兩,未許,遂以紙捻點藥入瘡,痛甚致斃。不一年,徐病熱哀叫不絕,但云:「舜明莫打我。」數日死。其子隨母改嫁,其醫遂絕。(丁志)

白話文:

在紹興八年時,有一位來自當塗的外科醫生徐樓臺的孫子大郎,他治療了溧水縣蠟山的一位富人江舜明背部的膿腫。除了要求三百千的謝禮外,還索要二十五兩的銀子,但江舜明沒有答應。於是徐大郎就用紙捻沾藥放入傷口,結果導致江舜明疼痛過度而死亡。

不到一年,徐大郎開始發燒並痛苦地呼喊,一直說著:「舜明不要打我。」幾天後,他也死了。他的兒子跟隨母親改嫁,從此徐家的醫術也就此斷絕。

(出自丁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