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上氣」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上氣

上氣,又稱「上焦氣滯」,是指人體上焦(胸腔)氣機不暢、運行不順的病證。其主要症狀為胸悶、氣短、心悸、煩躁、失眠、多夢、頭痛、頭暈、耳鳴、口乾、咽喉腫痛、咳嗽、痰多、便秘等。

上氣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情志不遂:情志不遂,會導致肝氣鬱結,氣機不暢,上逆犯肺,從而引發上氣。
  • 飲食不節:飲食不節,會導致脾胃受損,運化失常,氣機升降失調,從而引發上氣。
  • 外感六淫:外感六淫,會導致肺氣受損,氣機不暢,從而引發上氣。
  • 久病體虛:久病體虛,會導致正氣不足,氣機失調,從而引發上氣。

上氣的治療,以疏肝理氣、健脾益氣、化痰散結為主。常用中藥有柴胡、白芍、枳實、陳皮、半夏、茯苓、甘草等。

上氣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保持良好的情緒,避免情緒激動。
  • 飲食清淡,少吃辛辣、油膩、生冷的食物。
  • 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
  • 適當鍛鍊,增強體質。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射干麻黃湯

  • 1.《類證治裁》:「〔上氣〕,射干麻黃湯,射干(三錢),麻黃,五味(各一錢),細辛(八分),紫菀,款冬(各三錢),半夏(二錢),姜,棗
  • 2.《皇漢醫學》:「**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射干麻黃湯主之。(《金匱要略》)**
  • 3.《本草思辨錄》:「射干麻黃湯喉中水雞聲,乃火吸其痰,痰不得下而作聲,其始必有風寒外邪,襲入於肺,故咳而上氣,與小青龍相似而實有不同。彼用麻黃為發太陽之表邪,必得加桂;此用麻黃但搜肺家之伏邪,不必有桂。彼以辛夏蠲飲,法當溫肺,溫肺故用乾薑;此以辛夏蠲飲,法當清肺,清肺故用射干。
  • 4.《祖劑》:「用射干(十三枚)一法(三兩)麻黃生薑(各四兩)細辛紫菀款冬花(各三兩)五味子半夏(各半升)大棗(七枚)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治咳而上氣,喉中作水雞聲者。
  • 5.《退思集類方歌注》:「治咳而上氣,喉中如水雞聲者。
▼ 展開更多

小青龍湯

  • 1.《本經疏證》:「如細辛,《本經》主欬逆上氣。小青龍湯,治欬逆上氣之劑也。而曰「服湯已,渴者,寒去欲解也」,則欬逆上氣而渴者,細辛不當用矣。又「主百節拘攣」,侯氏黑散、《千金》三黃湯,治百節拘攣之劑也。而此曰「惡寒」,彼亦曰「惡寒」,則百節拘攣而不惡寒者,細辛非所宜矣。
  • 2.《本經疏證》:「「心下有水氣,肺脹,咳,上氣而喘,衇浮」,皆小青龍湯證也。多一煩躁,則為小青龍加石膏湯證。覈之以大青龍湯之「不汗出而煩躁」,白虎湯之「大煩渴不解」,竹皮大丸之「中虛煩亂」,是石膏為煩設矣。但《傷寒》、《金匱》用石膏者,十一方,此纔得其四,其不煩而用者,何多也。
  • 3.《皇漢醫學》:「《醫學六要》曰:「腳氣上氣喘息,初起有表邪者,小青龍湯加檳榔。」
  • 4.《皇漢醫學》:「**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龍湯加石膏主之。(《金匱要略》)**
  • 5.《祖劑》:「即小青龍湯加石膏(二兩)治肺脹咳而上氣煩燥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
▼ 展開更多

苓桂朮甘湯

  • 1.《皇漢醫學》:「《建殊錄》曰:「某僧請診治曰:『貧道眼目有外障而不礙明,然看物不能久視,或勉強時則無方圓大小,須臾即漸滅,最後輒如錐芒射目中,即痛不能忍,如是者凡三年矣。』先生診之,上氣煩熱,體肉瞤動,作苓桂朮甘湯及芎黃散使服之。數十日,其視稍真,不復有錐芒矣。」
  • 2.《醫碥》:「)又謂:短氣,有微飲,(水停心下,甚者為悸,微者短氣。)當從小便去之,桂苓朮甘湯、腎氣丸即八味丸。(《金鑑》云:呼出為陽,心肺主之;吸入為陰,肝腎主之。若呼之氣短,是心肺之陽為水所礙,用苓桂朮甘湯,益上氣以行水。若吸之氣短,是肝腎之陰為水所礙,用腎氣丸,溫陽以行水。

麥門冬湯

  • 1.《皇漢醫學》:「**火逆上氣,咽喉不利,止逆下氣者,麥門冬湯主之。(《金匱要略》)**
  • 2.《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治肺經受熱,上氣咳喘,咯血痰壅,嗌乾耳聾,泄瀉,胸脅滿,痛連肩背,兩臂膊疼,息高。
  • 3.《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治火逆,上氣喘急,咽喉不利。止逆下氣。
  • 4.《古今名醫方論》:「火逆上氣,咽喉不利,止逆下氣者主之。
  • 5.《玉機微義》:「千金麥門冬湯治諸病後火熱乘肺咳唾有血胸脅脹滿上氣羸瘦五心煩熱渴而煩悶
▼ 展開更多

麻黃湯

  • 1.《聖濟總錄》:「治肺脹,咳而上氣,咽燥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麻黃湯方
  • 2.《聖濟總錄》:「治氣極熱,肺虛多汗,咳唾上氣喘急,麻黃湯方
  • 3.《備急千金要方》:「治上氣脈浮,咳逆,喉中水雞聲,喘息不通,呼吸欲死方。
  • 4.《備急千金要方》:「治肺脹咳而上氣,咽燥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方。
  • 5.《張氏醫通》:「越婢加半夏湯(金匱),治肺脹咳而上氣。
▼ 展開更多

半夏厚朴湯

  • 1.《皇漢醫學》:「《三因方》曰:「夫喜傷心者,自汗,不能疾行,不可久立,故《經》曰:『喜則氣散。』怒傷肝者,上氣不可忍,熱來而蕩心,短氣欲絕不得息,故《經》曰:『怒則氣擊(一本“擊”作“上”。求真按恐作“上”為是)。』憂傷肺者,心係急而上焦閉,榮衛不通,夜臥不安,故《經》曰:『憂則氣聚。

吳茱萸湯

  • 1.《衛生易簡方》:「治痰飲上氣,不思飲食,小便不利,頭目昏眩,用吳茱萸湯泡、白茯苓去皮等分,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熟水、溫酒任下。
  • 2.《成方切用》:「然風溫在少陰,濕溫在太陰,而頭反痛,是又不可拘拘者。李東垣曰:太陰頭痛,必有痰也。少陰頭痛,足寒而氣逆也。蓋太陰少陰二經,雖不上循頭,然痰與氣逆壅於膈中,頭上氣不得暢而為痛也。)

茯苓飲

  • 1.《外台秘要》:「延年茯苓飲,主腳氣腫氣急上氣,心悶熱煩,嘔逆不下食方。
  • 2.《腳氣治法總要》:「_延年茯苓飲_,治腳氣腫,氣急上氣,心悶熱煩,嘔逆不食。
  • 3.《外臺秘要》:「延年茯苓飲,主腳氣腫氣急上氣,心悶熱煩,嘔逆不下食方。

越婢湯

  • 1.《祖劑》:「即越婢湯加半夏(半升)治咳而上氣,此為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
  • 2.《方機》:「咳而上氣喘或嘔者。越婢加半夏湯(南呂)主之。於本方內加半夏半升。(麻黃半夏各六分。石膏八分。生薑三分。大棗四分。甘草二分。上六味。煮如本方。)

桂枝湯

  • 1.《備急千金要方》:「治少小卒肩息上氣,不得安,此惡風入肺方。

白虎湯

  • 1.《專治麻痧初編》:「疹子初發熱時未見出現,咳嗽百十餘聲不已,上氣喘急而目胞腫,時臥時起,此火毒內蒸,肺葉焦舉,宜甘桔湯合白虎湯加牛蒡子薄荷主之。如疹出之時咳嗽口乾心煩者,此毒在心肺,發未盡也,瀉白散加天花粉連翹元參黃連主之。
  • 2.《景岳全書》:「一、疹子初發熱時,未見出現,咳嗽百十餘聲不已,上氣喘急,面目胞腫,時臥時起,此火毒內蒸,肺葉焦舉,宜甘桔湯合白虎湯加牛蒡子、薄荷主之。如疹出之時,咳嗽口乾,心煩者,此毒在心肺,發未盡也,瀉白散加天花、連翹、玄參、黃連主之。

平胃散

  • 1.《資生集》:「平胃散,治妊娠上氣喘急,大便不通,嘔吐不食,腹脅脹痛。

小柴胡湯

  • 1.《赤水玄珠》:「_三黃巨勝湯_,此湯治陽毒發斑,狂亂妄言,大渴,叫喊,目赤,脈數,大便燥實不通,上氣喘急,舌卷囊縮,難治者,權以此湯劫之。三黃石膏湯內去麻黃、香豉,加大黃、芒硝是也。

理中湯

  • 1.《四診抉微》:「白苔中見黑色兩條,乃太陽少陽之邪入於胃,因上氣衰絕,故手足厥冷,胸中結痛也,理中湯、瀉心湯,選用。如邪結在舌根,咽嗌不能言者,死證也。

葛根湯

  • 1.《願體醫話》:「解散其發,浸於新汲井水內,用熱豆腐切片,遍身貼之,冷即更換,再煎葛根湯飲之,或取鍋蓋上氣汗水三杯,徐徐服之,醒後宜飲清綠豆湯。

越婢加半夏湯

  • 1.《刪補名醫方論》:「_越婢加半夏湯_,治咳而上氣;此為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
  • 2.《張氏醫通》:「越婢加半夏湯(金匱),治肺脹咳而上氣。
  • 3.《醫學實在易》:「_越婢加半夏湯_,治氣盛痰壅,肺脹上氣,目如脫,脈浮大者。
  • 4.《金匱懸解》:「咳而上氣,此為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湯主之。
  • 5.《赤水玄珠》:「仲景曰:咳而上氣,此為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湯,主之。
▼ 展開更多

三黃湯

  • 1.《醫通祖方》:「按:此即解毒湯兼通聖散、梔子豉湯之制,而加麻黃、石膏、蔥、姜以撤外內熱毒也。如脈數實,便秘,上氣喘急,舌卷囊縮,則去麻、豉而易硝、黃,又全用伊尹三黃矣。

蘇子降氣湯

  • 1.《張氏醫通》:「蘇子降氣湯(局方,千金本名紫蘇子湯),治腳弱上氣。凡痰涎壅盛。肺滿咳嗽。服之氣降即安。
  • 2.《中國內科醫鑑》:「喘息兼胸痛者用栝蔞枳實湯。上氣強者用蘇子降氣湯。頸背強急者用葛根湯。心下急迫者用甘草乾薑湯中兼用底野迦。
  • 3.《雜病源流犀燭》:「_蘇子降氣湯_,〔上氣〕半夏曲,蘇子(各一錢),肉桂,陳皮(各七分半),當歸,前胡,炙甘草,厚朴(各五分),加生薑,大棗,蘇葉

續命湯

  • 1.《景岳全書》:「《金匱》,續命湯,治中風肢體不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處,拘急不能轉側,並治但伏不得臥,咳逆上氣,面目浮腫。
  • 2.《千金翼方》:「麻黃(去節),人參,桂心,附子(炮,去皮),茯苓(各一兩),防己,防風,黃芩(各一兩半),生薑(六兩,切),半夏(五兩,洗),枳實(二兩,炙,上氣悶者加之),甘草(一兩,炙)

十棗湯

  • 1.《玉機微義》:「仲景十棗湯治水氣四肢浮腫,上氣喘急,大小便不通。三因方作丸:三花神佑丸。
  • 2.《玉機微義》:「按以上二方,仍十棗湯加減法也,並出少陰水氣例,前方去芫花,加白芥子,本草主上氣發汗,胸膈痰冷,蓋胸有痰,非此不達,此方加牽牛大黃,大瀉血氣之濕熱,而輕粉又去涎積也,虛家不可輕用。
  • 3.《備急千金要方》:「治病懸飲者,若下後不可與也。凡上氣汗出而咳者,此懸飲也。(方見本卷咳嗽篇中。)
  • 4.《皇漢醫學》:「汪氏曰:「陳無擇之《三因方》以十棗湯藥料為末,用棗肉和為丸,治水氣四肢浮腫,上氣喘息,大小便不通者,蓋善變通者也。」

人參白虎湯

  • 1.《痘疹心法》:「疹子初發熱時,未見出現,咳嗽百十聲不已,上氣喘急,面浮目胞腫,時臥時起,此毒火內蒸,肺葉焦舉,宜甘桔湯(七)合人參白虎湯(二十四),去人參加牛蒡子、薄荷葉主之。

普濟消毒飲

  • 1.《成方便讀》:「普濟消毒飲,酒芩,酒川連(各五錢),陳皮(去白),生甘草,元參(各二錢),連翹,板藍根,馬勃,鼠黏子,薄荷(各一錢),殭蠶,升麻(各七分),柴胡,桔梗(各二錢),為末,湯調時時服之,或蜜拌為丸噙化。治大頭天行,初覺憎寒壯熱,漸次頭目腫脹,喘促上氣,咽喉不利,口渴舌燥等證。
  • 2.《大方脈》:「_普濟消毒飲_,治大頭天行,初覺憎寒體重,次傳頭面,腫盛,目不能關,上氣喘促,咽喉不利,口渴舌燥。

桔梗湯

  • 1.《疹科類編》:「一疹子初發熱時,未見出現,咳嗽百十聲不止,上氣喘急,面浮,目胞腫,宜桔梗湯、消毒散,瀉白散三方合用,納桑白皮,採鮮者多用。熱盛煩渴,加石膏末、知母、黃芩、天花粉。

枳實薤白桂枝湯

  • 1.《藥徵》:「枳實薤白桂枝湯條曰:胸痹云云。枳實薤白桂枝湯主之,人參湯亦主之。《金匱要略》,往往有此例,此非仲景之古也。夫疾醫之處方也。各有所主,豈可互用乎?胸痹而胸滿上氣、喘息咳唾,則枳實薤白桂枝湯主之。胸痹而心下痞硬,則人參湯主之。此所以不可相代也,學者思諸。

六味地黃丸

  • 1.《醫方考》:「《脈解篇》曰:諸陽氣浮,無所依從,故嘔、咳、上氣喘。此陰虛於下,而令孤陽上浮爾。是方也,熟地、山萸,質潤味厚,可使滋陰。丹皮、澤瀉,氣味鹹寒,可制陽光。山藥、茯苓,味甘而淡,可使調中土。是六物者,皆有益於陰也。故主之。

四磨湯

  • 1.《濟世全書》:「_四磨湯_,治七情鬱結,上氣喘急。
  • 2.《大方脈》:「治上盛下虛,氣促喘急而無痰者,服蘇子降氣湯。若七情鬱結,上氣喘急,服四磨湯、養親湯、七氣湯(俱見理氣門)。氣虛而喘,不能續息,服五味子湯,夏服清暑益氣湯(俱見清暑門)。
  • 3.《大方脈》:「治陰陽虛壅滯,氣不宣通,腹滿便閉,服木香順氣湯,兼痰服蘇子降氣湯。若因七情感傷,上氣喘急,胸膈脹悶,氣燥便秘,服四磨湯、分心氣飲。若因氣道阻隔,呃噎便燥,初服人參利膈丸,推陳致新,次服橘杏丸,或服加減正氣散(俱見理氣門)。
  • 4.《大方脈》:「_四磨湯_,治七情氣逆,上氣喘急,腹脅氣痛。
  • 5.《赤水玄珠》:「四磨湯,治七情傷感,上氣喘息,妨悶不食。(方在喘門。)
▼ 展開更多

六君子湯

  • 1.《醫學集成》:「遲在兩寸為氣不化精,四君子湯;兼上氣微滯有痰,六君子湯。

二陳湯

  • 1.《濟陽綱目》:「_戴氏_,曰:諸痞及噎膈,乃是痰為氣所激,而上氣又為痰所膈而滯,痰與氣搏,不能流通,並宜二陳湯加順氣之劑。邪氣作痞,宜用疏劑。若氣不順而作此為虛痞,宜於收補之中,微有疏通之意。因七氣所傷,結滯成痰,痞塞滿悶,宜四七湯加木香、香附、枳殼。
  • 2.《孫文垣醫案》:「靈岳乃眷胃脘疼痛,手心熱,頭暈,舌麻,兩太陽痛,背心亦脹,內熱而外惡寒,必厚被蓋覆,得微汗乃解。二陳湯加桔梗、杏仁、桑白皮、枳殼、青皮、白芥子、蘿蔔子、酒芩煎服。兩帖舌竟不麻,晚因食雞過多,膈上氣滯,二陳湯加蘿蔔子、枳實、山楂、川芎、香附、酒連調理痊愈。

大半夏湯


柏葉湯

  • 1.《備急千金要方》:「治吐血內崩上氣面色如土方。
  • 2.《皇漢醫學》:「《千金方》曰:「治吐血內崩,上氣,面色如土方(此方,即本方加阿膠也)。」

補中益氣湯

  • 1.《醫貫》:「水沸為痰。陰火熬煎。口必渴也。腰脅痛者。腎肝虛也。足心如烙者。湧泉涸竭也。膝以下冷者。命門衰絕。上氣必喘也。尺脈必數者。陰火旺也。尺脈數而無力。或欲絕者。真陽衰也。骨痛如折者。腎主骨。骨衰乘火也。此陽虛陰虛之辨。而陰虛之中。又有真陰真陽之不同。

玉屏風散

  • 1.《時方歌括》:「臟氣得白朮而安。則內有所據矣。)熱除(風屬陽邪陽則為熱。)濕去(太陽為濕土。濕熱交蒸則為自汗發熱之症。)主中宮。(白朮補中宮上氣。故能止汗除熱。防風黃耆白朮各等分為末。酒調服。)

大黃甘草湯

  • 1.《皇漢醫學》:「欲辨胃熱,即大便秘結,或食已即吐,或手足心熱,或目黃赤,或上氣頭痛,則可知為胃熱矣。若以上衝證為目的而用之即無大誤,雖虛證而大便久燥結者,亦可用此方,是權道也,不必膠柱。贊州御池平作以此方為丸而多用之,即今之大甘丸也。中川修亭以調胃承氣湯為丸,能治吐水病,皆同此意也。

木防己湯

  • 1.《皇漢醫學》:「《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水病喘滿,心下痞堅。上氣而渴者,兼用陷胸丸,或蕤賓丸。無喘滿證者,效少。學者可以驗之。」

竹葉石膏湯

  • 1.《皇漢醫學》:「治骨蒸勞熱,咳而上氣,衄血,唾血,燥渴煩悶,不能眠者。

柴胡桂枝乾薑湯

  • 1.《皇漢醫學》:「《建殊錄》曰:「某生嘗讀書苦學,有所發憤,遂倚幾廢寢者七晝夜,已而獨語妄笑,指摘前儒罵不絕口。久之,人覺其發狂。先生診之,胸肋煩脹,臍上有動氣,上氣不降,作柴胡薑桂湯使飲之,時以紫圓攻之,數日復常。」

厚朴麻黃湯

  • 1.《皇漢醫學》:「淺田氏曰:「此方之藥有似小青龍加石膏湯,然降氣之力為優,故用於喘息上氣有效。主溢飲者,宜小青龍加石膏,又與射干麻黃湯互用。然此方宜於熱強脈浮者,與彼方之用於無熱有異也。又富貴安佚之人過於膏粱,腹滿而咳者,此方加大黃有效。麻黃與大黃為伍,勢如表裡,與《千金》黑散同意,有奇效也。」

苓甘五味薑辛夏湯

  • 1.《皇漢醫學》:「《續建殊錄》曰:「一男子鬱鬱不樂,咳嗽短氣,動搖則胸悸甚,上氣微嘔,不欲飲食,小便不利,盜汗出,時時搶於心下,或胸中痛,與苓甘薑味辛夏湯加人參。服藥後,諸證漸退,逾月痊愈。」

小青龍加石膏湯

  • 1.《類證治裁》:「如肺感風寒致喘,三拗湯、華蓋湯。肺熱痰火作喘,麻杏石甘湯。肺寒飲邪喘逆,桂枝加樸杏湯。感暑暍火盛而喘,香薷飲、白虎湯。因濕邪濁逆而喘,四苓散加杏、樸、桑皮、通草、葶藶。肺氣不降,浮腫發喘,麻黃湯去桂枝,加桑皮、薏仁、茯苓。肺脹水停,上氣喘咳,脈浮,小青龍加石膏湯。
  • 2.《皇漢醫學》:「淺田氏曰:「此方之藥有似小青龍加石膏湯,然降氣之力為優,故用於喘息上氣有效。主溢飲者,宜小青龍加石膏,又與射干麻黃湯互用。然此方宜於熱強脈浮者,與彼方之用於無熱有異也。又富貴安佚之人過於膏粱,腹滿而咳者,此方加大黃有效。麻黃與大黃為伍,勢如表裡,與《千金》黑散同意,有奇效也。」
  • 3.《祖劑》:「即小青龍湯加石膏(二兩)治肺脹咳而上氣煩燥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
  • 4.《証治準繩‧幼科》:「《金匱要略》,小青龍加石膏湯,治大人小兒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
  • 5.《金匱方歌括》:「治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此湯主之。
▼ 展開更多

升陽除濕湯

  • 1.《蘭室秘藏》:「治女子漏下惡血月事不調或暴崩不止多下水漿之物,皆由飲食不節,或勞傷形體,或素有心氣不足,因飲食勞倦致令心火乘脾。其人必怠惰嗜臥,四肢不收,困倦乏力,無氣以動,氣短,上氣逆急上衝,其脈緩而弦急,按之洪大,皆中指下得之。脾土受邪也。脾主滋榮周身者也。

香蘇散

  • 1.《古今醫統大全》:「(《和劑》)_香蘇散_,治上氣咳喘,面目俱浮。

瀉白散

  • 1.《疹科類編》:「一疹子初發熱時,未見出現,咳嗽百十聲不止,上氣喘急,面浮,目胞腫,宜桔梗湯、消毒散,瀉白散三方合用,納桑白皮,採鮮者多用。熱盛煩渴,加石膏末、知母、黃芩、天花粉。
  • 2.《醫述》:「呵欠多睡者,脾氣虛而欲發驚也。○肺主喘,實則悶亂、氣急、喘促、飲水;虛則哽氣、出氣。肺熱則手掐眉目鼻面,用甘桔湯主之。肺盛復感風寒,則胸滿氣急,喘嗽上氣,先用瀉白散,以清肺氣,後用大青膏,以散風寒。肺臟怯則唇白,用阿膠散補之。悶亂氣粗,喘促哽氣者難治,肺虛甚也。
  • 3.《証治準繩‧幼科》:「疹子初發熱時,未見出現,咳嗽百十聲不止,上氣喘急,面浮目胞腫,宜甘桔湯、消毒散、瀉白散三方合用,內桑白皮,採鮮者多用,熱盛煩渴,加石膏末、知母、黃芩、天花粉。

參附湯

  • 1.《萬病回春》:「_參附湯_,治真陽不足,上氣喘急、氣短、自汗、眩暈。
  • 2.《顧松園醫鏡》:「_參附湯_,治真陽不足,上氣喘急,氣短頭暈,〔陽欲上脫。〕汗出肢冷。〔陽欲外脫。〕
  • 3.《景岳全書》:「(嚴氏),參附湯,治真陽不足,上氣喘急,呃逆自利,臍腹疼痛,手足厥冷,嘔惡不食,自汗盜汗,氣短頭暈等證。
  • 4.《証治準繩‧類方》:「_參附湯_,治真陽不足,上氣喘急,自汗盜汗,氣短頭暈。
  • 5.《景岳全書》:「立齋曰:若陽氣虛弱,汗出不止,肢體倦怠,用耆附湯。上氣喘急,盜汗,氣短頭暈者,用參附湯。腎氣虛弱,盜汗發熱者,用六味丸。若腎氣虛乏,盜汗惡寒者,用八味丸。氣血俱虛而盜汗者,用十全大補湯。陽盛陰虛者,當歸六黃湯。心腎虛弱者,斑龍丸。
▼ 展開更多

清肺飲

  • 1.《丹台玉案》:「**清肺飲** 治肺癰咳吐膿痰.胸膈脹痛.上氣喘急發熱.

定喘湯

  • 1.《古今醫統大全》:「(《和劑》)_定喘湯_,治丈夫、婦人遠近咳嗽,上氣喘急,喉中涎聲,胸滿氣逆,坐臥不安,飲食不下。及治肺感寒邪,咳嗽聲重,語音不出,鼻塞頭昏,並皆治之。
  • 2.《女科證治準繩》:「_定喘湯_,治丈夫婦人,遠年近日,肺氣咳嗽,上氣喘急,喉中涎聲,胸滿氣逆,坐臥不安,飲食不下,及治肺感寒邪,咳嗽聲重,語音不出,鼻塞頭昏,並皆治之。
  • 3.《証治準繩‧女科》:「_定喘湯_,治丈夫婦人,遠年近日,肺氣咳嗽,上氣喘急,喉中涎聲,胸滿氣逆,坐臥不安,飲食不下,及治肺感寒邪,咳嗽聲重,語音不出,鼻塞頭昏,並皆治之。
  • 4.《婦人大全良方》:「治丈夫、婦人遠年日近肺氣咳嗽,上氣喘急,喉中涎聲,胸滿氣逆,坐臥不安,飲食不下。及治肺感寒邪,咳嗽聲重,語音不出,鼻塞頭昏,並皆治之。

五皮散

  • 1.《濟陽綱目》:「_五皮散_,治風濕客於脾經,氣血凝滯,以致面目虛浮,四肢腫滿,心腹膨脹,上氣喘促。
  • 2.《馮氏錦囊秘錄》:「治脾肺不能運行,氣滿皮膚,水停不利,以致面目虛浮,四肢腫滿,心腹膨脹,上氣促急。
  • 3.《玉機微義》:「澹寮五皮散治面目虛浮四肢腫滿心腹脹上氣喘急
  • 4.《古今醫統大全》:「(《澹寮》)_五皮散_,治面目虛浮,四肢腫滿,心腹脹,上氣喘急。
  • 5.《景岳全書》:「(《局方》),五皮散,治風濕客於脾經,以致面目虛浮,四肢腫滿,心腹膨脹,上氣急促,兼治皮水、胎水。
▼ 展開更多

神秘湯


四七湯

  • 1.《雜病源流犀燭》:「又曰:七氣相干,痰涎凝結,如絮如膜,甚如梅核,窒礙於咽喉之間,或中滿艱食,或上氣喘急,曰氣隔,曰氣滯,曰氣秘,曰氣中,以至五積六聚,疝癖癥瘕,心腹塊痛,發則欲絕,殆無往而不至矣,當治以七氣湯、四七湯。
  • 2.《古今醫統大全》:「(《和劑》)_四七湯_,治七情氣鬱結聚,痰涎狀如破絮,或如梅核,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並治中脘痞滿,痰涎壅盛,上氣喘急。
  • 3.《醫碥》:「)食已即喘,是痰火,桔梗二陳湯。動作便有痰聲,是痰,定喘湯加栝蔞,三服後照痰證治之,甚者神仙住喘湯。止喘而無痰者,為氣實喘,蘇子降氣湯(見氣),甚者加葶藶、前胡。七情鬱結,上氣喘急,實者四磨飲、四七湯。(並見氣。
  • 4.《醫辨》:「云岐云:四七湯治痰涎咽喉中,上氣喘逆,甚效。
  • 5.《類編朱氏集驗醫方》:「_四七湯_,治喜、怒、悲、思、憂、恐、驚之氣,結成痰涎,狀如破絮或如梅核,咯不出,咽不下,或中院痞滿,氣不舒快,痰涎壅盛,上氣喘急,並宜服之。(出《易簡方》)
▼ 展開更多

地黃飲子

  • 1.《葉氏醫案存真》:「其主地黃飲子,取意濁藥清投,機關漸靈,並無礙乎上氣痰熱,仿此為法。

補肺湯

  • 1.《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治肺寒虛,逆滿上氣,咽中悶塞,寒從背起,口中如含冰雪,語無音聲,舌本乾燥,吐沫唾血,不能飲食。
  • 2.《備急千金要方》:「治肺氣不足,逆滿上氣,咽中悶塞短氣,寒從背起,口中如含霜雪,言語失聲甚者吐血方。

清肺湯


三黃石膏湯

  • 1.《萬氏家抄濟世良方》:「治陽毒發斑、狂亂妄言、大渴叫喊、目赤脈數、大便燥實不通、上氣喘急、舌卷囊縮者,治以此方劫之,即三黃石膏湯內去麻黃、香豉,加大黃、芒硝是也。
  • 2.《傷寒六書》:「_三黃巨勝湯_,此湯治陽毒發斑。狂亂妄言,大渴叫喊,目赤,脈數,大便燥實不通,上氣喘急,舌卷囊縮難治者,權以此湯劫之,三黃石膏湯內去麻黃、豆豉,加大黃、芒硝是也。

小續命湯

  • 1.《外臺秘要》:「上九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一升,去滓,分二服,薄取汁,莫見風,不瘥復作,禁如藥法,並療久失聲,上氣嘔逆,面目腫,皆愈。服湯已,多體虛,宜兼補,忌海藻菘菜生蔥等。
  • 2.《外台秘要》:「上九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一升,去滓,分二服,薄取汁,莫見風,不瘥復作,禁如藥法,並療久失聲,上氣嘔逆,面目腫,皆愈。服湯已,多體虛,宜兼補,忌海藻菘菜生蔥等。

六和湯

  • 1.《濟陽綱目》:「暑月身癢如針刺,間有赤腫處,亦名暑風,末子六和湯和消風散,酒調服。暑風而加以吐瀉交作者,六和湯、霍香正氣散各半帖,加全蠍三個。有暑毒客於上焦,胸膈痞塞,湯藥至口即出,不能過關,或上氣喘急,六和湯浸冷,入麝香少許。
  • 2.《証治準繩‧雜病》:「有暑毒客於上焦,胸膈痞塞,湯藥至口即出,不能過關,或上氣喘急,六和湯浸冷,調入麝香少許。伏暑煩渴而多熱痰者,於消暑丸中每兩入黃連末二錢,名黃連消暑丸。或二陳湯,或小半夏茯苓湯,並可加黃連一錢。暑氣久而不解,遂成伏暑,內外俱熱,煩躁自汗,大渴喜冷,宜香薷飲加黃連一錢,繼進白虎湯。

半夏湯

  • 1.《古今醫統大全》:「_半夏湯_,治上氣嘔逆,不能下食。
  • 2.《方劑辭典》:「越脾加半夏湯,咳而上氣為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主之。(同上)
  • 3.《增訂醫方歌訣》:「)溫邪挾飲填肺中,為脹為喘加半(夏)治。(名越脾加半夏湯,《金匱》治肺脹,咳而上氣,其人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即越脾湯原方加半夏也。)浮而且大大為陽,散邪蠲飲辛寒利。(越脾散邪之力多,蠲飲之力少,故用半夏,輔其未逮。不用小青龍湯者,以脈且大,病屬陽邪,利辛寒不利辛熱也。

桑白皮湯

  • 1.《聖濟總錄》:「治肺氣不足,胸中痛牽背,上氣失聲,桑白皮湯方

烏藥順氣散

  • 1.《醫燈續焰》:「腎痛,引胸中腰脊,心如飢、上氣、喝喝而喘、善恐,宜半硫丸、烏藥順氣散之類。心包痛,引包絡胸脅,胸脅支滿、心動、心煩、喜笑,宜二陳湯、鐵甕先生交感丹之類。三焦,痛引心包膻中,耳鳴,宜二陳湯、越鞠丸之類。膽痛,引胸膈脅肋、口苦、善太息、振寒,宜二陳湯、溫膽湯、小柴胡湯之類。

大七氣湯

  • 1.《仁齋直指方論》:「濟生大七氣湯,治積聚,狀如癥瘕,隨氣上行,發作者時心腹㽲痛,上氣窒塞,小腹脹滿。
  • 2.《奇效良方》:「治五積六聚,狀如癥瘕,隨氣上下,發作有時,心腹㽲痛,上氣窒塞,小腹脹滿,大小便不利。
  • 3.《奇效良方》:「治五積六聚,狀如癥瘕,隨氣上下,發作有時,心腹疼痛,上氣窒塞,小腹脹滿,大小便不利。
  • 4.《嚴氏濟生方》:「治六聚,狀如癥瘕,隨氣上下,發作有時,心腹㽲痛,攻刺腰脅,上氣窒塞,喘咳滿悶,小腹䐜脹,大小便不利,或復泄瀉,淋瀝無度。
  • 5.《濟陰綱目》:「_大七氣湯_,治積聚癥瘕,隨氣上下,心腹絞痛,上氣窒塞,小腹脹滿,大小便不利。(此惟病氣形氣俱實者可用,總重在隨氣上下句,若氣鬱生火者忌之)
▼ 展開更多

沉香散

  • 1.《奇效良方》:「治虛勞上氣,脾胃氣弱,胸膈多痰,飲食無味,神思昏悶,肢節煩疼,體虛乏力。

生脈散

  • 1.《重訂靈蘭要覽》:「經云:秋脈者,肺也。秋脈不及則喘,呼吸少氣而咳,上氣見血,下聞病音,其治法則生脈散之類是也。李明之云:腹脹彭彭而喘,胸膈滿,壅盛而上奔者,於症用藥方中多加五味子,人參次之,麥門冬又次之,黃連少許。如甚則交兩手而瞀,其真氣太虛也。若氣短加黃耆、五味子、人參。

梔子湯

  • 1.《備急千金要方》:「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取二升半,納豉更煮三沸,去滓。每服一升,安者勿更服。若上氣嘔逆,加橘皮二兩,亦可加生薑二兩。

升陷湯

  • 1.《醫學衷中參西錄》:「寒飲結胸短氣,似覺有物壓之;大氣下陷短氣,常覺上氣與下氣不相接續。臨證者當細審之(寒飲結胸詳理飲湯下)。

舟車丸

  • 1.《古今醫統大全》:「_舟車丸_(方見水腫門)治水積水腫,上氣喘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