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湯本求真

《皇漢醫學》~ 別論 (114)

回本書目錄

別論 (114)

1. 小柴胡湯之注釋

「若」字以下,示柴胡劑(胸脅苦滿證)、大陷胸湯(結胸)、半夏瀉心湯(痞)三證之鑒別法,即心下部膨滿而硬,有自他覺的疼痛者,名結胸,主治以大陷胸湯。但心下部膨滿,無他覺的疼痛,稱為痞者,則不以胸脅苦滿為主治,而以心下滿為主治,是以柴胡湯非適中之方,宜用半夏瀉心湯也。

上之鑒別法,臨床時甚關緊要,將更詳論之:柴胡劑主胸脅苦滿,而不主心下(大柴胡湯證有心下急,且必有胸脅苦滿,當知肋骨弓下毫釐之關係,為結胸與痞之區別);結胸證者,心下部必膨滿而硬,有自覺、他覺的疼痛;痞證者,雖心下部膨滿,而有自發痛,然不堅硬,且無壓痛,是三證之區別也。

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不去者,小柴胡湯主之。(《傷寒論》)

【註】

仲景雖稱此為陽明病,然胸脅苦滿未去者,是少陽陽明合病也。溏者,《傷寒雜病辨證》云:「溏者,即鶩溏也。」《靈樞》云:「多熱則溏而出麋。」馬蒔注云:「溏者,穢不堅而雜水者也。」樓英曰:「鶩溏者,寒泄也。鶩,鴨也。大便如水,其中小有結糞者也。」總觀以上諸說,則溏義盡矣。

蓋其證比下利為稍輕,但舊時微溏者,為虛寒,故即為下痢之稍緩弱者。所謂小便自可者,與小便自調同,尿量度數,與平常無異。由是觀之,則本條為說明本方治腸傷寒性之下痢作用。然以余之實驗,則本方不特限於此病。凡一般之急性、亞急性、慢性胃腸炎,尤以小兒之疫痢、消化不良證等最有奇效。

若效力微弱時,宜加芍藥;有不消化之便,或黏液、黏血便時,宜加大黃;有口舌乾燥、發熱、煩渴等證時當更加石膏。蓋余根據本條及下條之「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及黃芩湯、黃芩加半夏生薑湯、白虎湯諸條,潛心精思,綜合玩索而得之者也。

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而汗出解也。(《傷寒論》)

【註】

錢氏有曰:「不大便為陽明裡熱,然嘔則又為少陽證矣。若邪實於胃,則舌苔不黃即黑,或乾硬,或芒刺。舌上白苔,為舌苔之初現,若夫邪初在表,舌尚無苔,既有白苔,雖邪未必全在於表,然猶未入於裡也,故仍為半表半裡證。」

錫氏曰:「不大便者,下焦不通,津液不得下也。嘔者,中焦不治,胃氣不和也。舌上白苔者,上焦不通,火鬱於上也。與小柴胡湯,可調和三焦之氣,而白苔去,津液得下,而大便利,胃氣因和,而嘔止,三焦通暢,氣機旋轉,身濈然而汗出解也。」

尾臺氏曰:「陽明胃實證,舌色多黑。若未至黑,必煤黃色也。此條雖稱陽明病,實陽明、少陽之併病,所以白苔也。苔本以黑為義,故加以白字。《素問.五臟生成篇》云:『黑如炲者死。』此雖非論舌色,亦可併發苔字之義。」

白話文:

以下解釋「若」字之後的內容,是說明如何分辨柴胡劑(針對胸脅苦悶的症狀)、大陷胸湯(針對結胸)和半夏瀉心湯(針對痞)這三種情況:

當心下部位(胃部附近)脹滿且堅硬,而且有自己感覺到和別人也能感覺到的疼痛時,這稱為「結胸」,主要使用大陷胸湯來治療。如果心下部位只是脹滿,但沒有明顯的疼痛,這稱為「痞」,這時就不以胸脅苦悶為主要治療方向,而是以心下脹滿為主,所以不適合用柴胡湯,而應該用半夏瀉心湯。

以上的辨別方法在臨床上非常重要,之後會更詳細地說明:柴胡劑主要針對胸脅苦悶,而不是心下(大柴胡湯證雖然有心下急迫的感覺,但也一定有胸脅苦悶,必須了解肋骨弓下極細微的差異,才能區分結胸和痞)。結胸的特點是,心下部位一定脹滿而且堅硬,有自己感覺和別人觸摸都感覺得到的疼痛;痞的特點是,心下部位雖然也脹滿,也有自發的疼痛,但不堅硬,也沒有按壓痛,這是這三種情況的區別。

「陽明病,發潮熱,大便稀溏,小便正常,但胸脅脹滿的症狀沒有消失,這時應該使用小柴胡湯治療。」(《傷寒論》)

【註解】

雖然張仲景稱之為陽明病,但胸脅苦悶的症狀沒有消失,這其實是少陽病和陽明病同時發生的情況。「溏」指的是大便像鴨子的糞便一樣稀,像米湯一樣。馬蒔註解說,「溏」是大便稀爛且混雜水份。樓英說,「鴨溏」指的是寒性腹瀉,大便像水,其中夾雜著一些成形的糞便。綜合以上說法,「溏」的意思就清楚了。

這種情況比腹瀉稍微輕微,以前認為大便微溏是虛寒的表現,所以它算是腹瀉較為緩和的情況。「小便自可」的意思是小便正常,排尿量和次數都和正常情況一樣。由此可知,這一條說明小柴胡湯可以治療腸傷寒引起的腹瀉。但根據我的經驗,小柴胡湯的功效不僅限於此,對於一般的急性、亞急性、慢性胃腸炎,特別是兒童的痢疾、消化不良等疾病,都有很好的療效。

如果效果不佳,可以加白芍;如果有未消化的糞便,或是黏液、黏血便時,可以加大黃;如果有口乾舌燥、發熱、煩渴等症狀時,可以加石膏。這些都是我根據這條條文,以及接下來的「嘔吐發熱,小柴胡湯主之」,還有黃芩湯、黃芩加半夏生薑湯、白虎湯等條文,仔細研究、綜合分析得到的經驗。

「陽明病,脅下脹滿,不大便而且嘔吐,舌苔白色的,可以用小柴胡湯。上焦(指胸腔)的氣機暢通,津液就能向下輸布,胃氣也會調和,身體就會微微出汗而痊癒。」(《傷寒論》)

【註解】

錢氏說:「不大便屬於陽明裡熱,但嘔吐又是少陽證。如果病邪在胃裡很嚴重,舌苔就會呈現黃色、黑色、乾燥或有芒刺。舌苔是白色,是舌苔剛出現的樣子,表示病邪還沒有完全進入體內,還屬於半表半裡證。」

錫氏說:「不大便,表示下焦不通,津液無法向下輸布;嘔吐,表示中焦(脾胃)功能失常,胃氣不和;舌苔白色,表示上焦不通,火氣鬱積。使用小柴胡湯可以調和三焦的氣機,使白苔消失,津液向下輸布,大便順暢,胃氣調和,嘔吐停止,三焦氣機暢通,身體微微出汗,病就好了。」

尾臺氏說:「陽明胃實證,舌頭顏色多為黑色。如果還沒到黑色,也必定是焦黃色。這條文雖然說是陽明病,但其實是陽明和少陽同時發病,所以舌苔才會是白色。舌苔的本義應該是黑色,所以要特別強調是白色。《素問》說:『舌苔黑得像煙灰一樣,就會死亡。』雖然這不是在討論舌頭的顏色,但也可以用來解釋苔字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