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錫純

《醫學衷中參西錄》~ 一、醫方 (18)

回本書目錄

一、醫方 (18)

1. 2.溫降湯

治吐衄脈虛濡而遲,飲食停滯胃口,不能消化,此因涼而胃氣不降也,以溫補開通之藥,降其胃氣,則血止矣。

白朮(三錢),清半夏(三錢),生山藥(六錢),乾薑(三錢),生赭石(六錢,軋細),生杭芍(二錢),川厚朴(錢半),生薑(二錢)

或問:此湯以溫降為名,用藥宜熱不宜涼矣。乃既用乾薑之熱,復用芍藥之涼,且用乾薑而更用生薑者何也?答曰:脾胃與肝膽,左右對待之臟腑也。肝膽屬木,中藏相火,其性恆與熱藥不宜。用芍藥者,所以防乾薑之熱力入肝也。且肝為藏血之臟,得芍藥之涼潤者以養之,則寧謐收斂,而血不妄行。

更與生薑同用,且能和營衛,調經絡,引血循經,此所以用乾薑又用生薑也。

《內經》厥論篇謂陽明厥逆衄嘔血,所謂陽明者,指胃腑而言也,所謂厥逆者,指胃腑之氣上行而言也。蓋胃以消化飲食,傳送下行為職,是以胃氣以息息下行為順,設或上行則為厥逆;胃氣厥逆,可至衄血、嘔血,因血隨胃氣上行也。然胃氣厥逆因熱者固多,因寒者亦間有之。

歲在壬寅,邑之北境,有學生劉××者,年十三歲,一日之間衄血四次。診其脈甚和平,詢其心中不覺涼熱。因思吐衄之證熱者居多,且以童子少陽之體,時又當夏令,遂略用清涼止血之品。衄益甚,脈象亦現微弱,知其胃氣因寒不降,轉迫血上逆而為衄也。投以拙擬溫降湯,一劑即愈。

隔數日又有他校學生,年十四歲,吐血數日不愈,其吐之時,多由於咳嗽。診其脈,甚遲濡,右關尤甚。疑其脾胃虛寒,不能運化飲食,詢之果然。蓋吐血之證多由於胃氣不降,飲食不能運化,胃氣即不能下降。咳嗽之證,多由於痰飲入肺。飲食遲於運化,又必多生痰飲,因痰飲而生咳嗽,因咳嗽而氣之不降者更轉而上逆,此吐血之所由來也。亦投以溫降湯,一劑血止,接服數劑,飲食運化,咳嗽亦愈。

近在瀋陽論及此事,李××謂,從前有老醫徐××者,曾用理中湯治愈歷久不愈之吐血證,是吐血誠有因寒者之明徵也。然徐××但用理中湯以暖胃補胃,而不知用赭石、半夏佐之以降胃氣,是處方猶未盡善也。特是藥房製藥,多不如法,雖清半夏中亦有礬,以治吐衄及嘔吐,必須將礬味用微溫之水淘淨。淘時,必於方中原定之分量外,多加數錢,以補其淘去礬味所減之分量及藥力。

又:薛立齋原有血因寒而吐者,治用理中湯加當歸之說。特其因寒致吐血之理,未嘗說明,是以後世間有駁其說者。由斯知著醫書者宜將病之原因仔細發透,俾讀其書者易於會悟,不至生疑為善。

不惟吐衄之證有因寒者,即便血之證亦有因寒者,特其證皆不多見耳。鄰村高某,年四十餘,小便下血久不愈,其脈微細而遲,身體虛弱,惡寒,飲食減少。知其脾胃虛寒,中氣下陷,黃坤載所謂「血之亡於便溺者,太陰不升也。」為疏方:乾薑、於朮各四錢,生山藥、熟地黃各六錢,烏附子、炙甘草各三錢。

煎服一劑,血即見少。連服十餘劑,全愈。此方中不用肉桂者,恐其動血分也。

2. 3.清降湯

治因吐衄不止,致陰分虧損,不能潛陽而作熱,不能納氣而作喘。甚或沖氣因虛上干,為呃逆、為眩暈。心血因虛甚不能內榮,為怔忡、為驚悸不寐。或咳逆、或自汗諸虛證蜂起之候。

山藥(一兩),清半夏(三錢),淨萸肉(五錢),生赭石(六錢,軋細),牛蒡子(二錢,炒搗),生杭芍(四錢),甘草(錢半)

3. 4.保元寒降湯

治吐血過多,氣分虛甚,喘促咳逆,血脫而氣亦將脫。其脈上盛下虛,上焦兼煩熱者。

山藥(一兩),野臺參(五錢),生赭石(八錢,軋細),知母(六錢),大生地(六錢),生杭芍(四錢),牛蒡子(四錢,炒搗),三七(二錢,細軋藥汁送服)

一叟,年六十四,素有勞疾,因勞嗽太甚,嘔血數碗。其脈搖搖無根,或一動一止,或兩三動一止。此氣血虛極,將脫之候也。診脈時見其所嗽吐者,痰血相雜。詢其從前嘔吐之時心中發熱。為制此湯,一劑而血止,又服數劑脈亦調勺。

附錄:

直隸青縣張××來函:

河間裘××,年二十八歲。患咳嗽吐血,且咯吐甚多,氣分太虛,喘息迫促,上焦煩熱,其脈大而無力,右部尤甚,蓋血脫而氣亦將脫也。急用保元寒降湯,加青竹茹麥門冬各三錢。一劑血止。至第二劑,將臺參五錢易為西洋參一錢,服之而愈。方病相投,效如影響,洵不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