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雜病源流犀燭》~ 卷三 (6)

回本書目錄

卷三 (6)

1. 治胃痛方十三

肝氣犯胃方,〔食痹〕烏藥汁(七匙),枳殼汁(五匙),白芍汁(二十匙),木香汁(五匙),灶心土(一錢),炒砂仁(三分),將二味煎湯,沖諸汁服。

二陳湯,〔因風〕茯苓,陳皮,半夏,甘草

清中湯,〔因火〕黃連,山梔,陳皮,茯苓,半夏,草蔻,甘草,加姜

桃仁承氣湯,〔因瘀〕

沉香降氣湯,〔因氣〕沉香,香附,烏藥,砂仁,甘草,加鹽

南星安中丸,〔因痰〕

剪紅丸,〔因蟲〕雄黃,木香,檳榔,三稜,莪朮,貫仲,乾漆,陳皮,大黃

大柴胡湯,〔因食〕

理中湯,〔虛寒〕人參,白朮,甘草,乾薑

參朮散,〔因虛〕

梔萸丸,〔因實〕

倉卒散,〔劫藥〕山梔(四十九個連皮炒),大附子(一個炮去臍為粗末),水一杯,酒半杯,煎七分,入鹽少許服,加川芎一錢尤妙。

此方能治氣自腰腹間攣急疼痛,不可屈伸,痛不可忍,自汗如洗,手足冰冷垂死者。

愈痛散,〔劫藥〕五靈脂,元胡索,莪朮,良薑,當歸,等分為末,每二錢,淡醋湯調服。

此方兼治急心痛。

白話文:

【治療胃痛十三種方法】

  • 肝氣犯胃方:使用烏藥汁(七茶匙)、枳殼汁(五茶匙)、白芍汁(二十茶匙)、木香汁(五茶匙),以及竈心土(約三公克)、炒砂仁(約一公克)。先煎煮竈心土和炒砂仁兩種材料,然後加入其他藥汁服用。

  • 二陳湯:適用於風邪引起的胃痛,主要成分包括茯苓、陳皮、半夏和甘草。

  • 清中湯:用於火熱導致的胃痛,藥材有黃連、山梔、陳皮、茯苓、半夏、草蔻和甘草,另需加入生薑。

  • 桃仁承氣湯:針對瘀血引發的胃痛。

  • 沉香降氣湯:用於氣滯胃痛,包含沉香、香附、烏藥、砂仁、甘草,並加鹽一同使用。

  • 南星安中丸:適用於痰濕型胃痛。

  • 剪紅丸:用於蟲害導致的胃痛,成分有雄黃、木香、檳榔、三稜、莪朮、貫仲、乾漆、陳皮、大黃。

  • 大柴胡湯:適用於飲食過量引起的胃痛。

  • 理中湯:適用於虛寒型胃痛,藥材有人參、白朮、甘草和乾薑。

  • 參朮散:用於虛弱所致的胃痛。

  • 梔萸丸:適用於實證胃痛。

  • 倉卒散:作為急救藥物,由山梔(四十九粒,連皮炒)、大附子(一個,炮製後去核,磨成粗粉)組成。使用時,取一杯水和半杯酒混合煎煮至剩七分,再加入少量鹽服用,添加一錢川芎效果更佳。此方能有效緩解腰部到腹部的緊繃劇痛,無法彎腰伸展,疼痛難忍,全身冷汗,手腳冰涼的情況,甚至對瀕臨死亡者也有幫助。

  • 愈痛散:作為急救藥物,由五靈脂、元胡索、莪朮、良薑、當歸等份研磨成粉,每次取兩錢,以淡醋湯調服。此方亦適用於急性心痛。

2. 霍亂源流

霍亂,胃虛病也。《內經》有水濕火熱,肝木勝土,厥氣上逆之不同,推而廣之,風寒暑毒之由於外因,飲食鬱結之由於內因者,皆能致病。其症心腹脹痛,嘔吐泄瀉,憎寒壯熱,頭痛眩暈,先心痛則吐,先腹痛則瀉,心腹俱痛則吐瀉交作,或手足冷,或自汗,甚而轉筋入腹則死。要皆由中氣素虛,或內傷七情,或外感六氣,或傷飲食,或中邪惡汙穢氣,及毒氣。

往往發於夏秋,陽熱外逼,陰寒內伏,使人陰陽否隔,卒然而病。偏於陽者多熱,偏於陰者多寒。治法惟以祛脾胃之濕為主,復察所感諸邪之氣而散之。然脾胃有虛實,感邪有陰陽,尤當熟審。向來論治者不一,須參究而歸於的是:如劉河間主火熱。孫思邈主飲食積。朱丹溪極贊為先哲諦論,而復申其說,以為內有積,外有感,陽不升,陰不降。

張子和主風、濕、暍三氣合而為邪,其意以濕土為風木所克,又為炎暑蒸郁,故嘔吐者暑熱之變,泄瀉者土濕之變,轉筋者風木之變。李士材兼主濕熱風暑虛實而分別治之。羅謙甫專主氣不和,故以地漿為治,使氣和而吐瀉自止,其法最妙。

古復庵則隨病之緣感,人之虛實,分晰施治,而大旨則重痰,故其法必用蘇合丸以通否塞,次進藿香正氣散加木香吞來復丹以控痰涎;若瀉已甚,不用來復丹;瀉而不吐,胸膈痞悶,必用濃鹽湯探吐;不論已未吐,並服藿香正氣散,間服蘇合丸;吐而不瀉,心腹大痛,頻欲登圊,苦於不通,則以木香、枳殼煎湯飲之;若隔而不下,仍須來復丹引導下行;若吐瀉不止,元氣耗散,或水粒不入,或口渴喜冷,或惡寒戰掉,手足逆冷,或發熱煩躁,揭去衣被,此並非熱,由內虛陰盛也,則用附子理中湯或四逆湯,俱冷服;霍亂已透,余瀉未止,腹有餘痛,一味扁豆葉煎服。按羅古兩家之法,誠能得治霍亂之三昧者,醫者遵守之可也。

然其病因,亦有當細審者:手足厥逆,氣少神清,不渴不熱,小水清白,因於寒也(宜四逆湯加鹽少許);身熱煩渴氣粗,口苦齒燥,小水短赤,因於暑也(宜黃連香茹飲冷服);四肢重著,骨節煩疼,胸膈滿悶,因於濕也(宜除濕湯);腹痛下濁物,因於多食寒冷也(宜六和湯倍用藿香,加木香、紫蘇);腹痛不可近,因於食積停滯也(宜香砂枳朮丸加木香、蔻仁);心胸迷悶,氣結不舒,因於七情內郁也(宜七氣湯);霍亂而兼轉筋,因於肝木克脾土也,卻與肝經血虛轉筋不同(宜平胃散加桂枝、木瓜、柴胡)。以上皆霍亂之兼症所形,即其兼症,遂可知其所感以為治也。

總之,邪在上必當吐,即已吐,仍使吐之,以提其氣(宜鹽湯探吐法)。邪在下,必當瀉,量其人之氣稟,病之輕重以投藥(宜於霍亂藥中加大黃)。至霍亂已,只須米湯調養,慎勿便與穀食。

若吐瀉過多,四肢逆冷,不省人事,急用制南星末三錢,姜五片煎極熱服,一服可救,或半夏末薑汁服,或白礬一錢沸湯下亦效,然後以藥治之(加味姜附湯),雖至幾死,但有一點胃氣存者,亦可救(先用前南星末等法,再服回生散)。又如吐瀉既多,津液暴亡,以至煩渴引飲不止(宜麥門冬湯、茯苓白朮散)。

又如吐瀉後虛煩不得眠(宜既濟湯、參胡三白湯),皆宜察治。至如霍亂後陽氣衰絕,或遺尿不知,氣脫不語,膏汗如油如脂,燥欲食水,四肢不收,或脈微細而舌卷囊縮,皆屬死候。蓋霍亂輕者,手足溫和,脈來洪大,自然易治;重者厥逆,脈脫,臍腹絞痛,舉體轉筋,尚未入腹,猶有可治,急當溫補以回陽復脈(宜附子理中湯、建中湯)。

至妊娠霍亂,先吐,或腹痛吐瀉,必由於熱(宜香茹散或加蘇梗),頭痛體疼發熱,必挾風(宜藿香正氣散去厚朴,加防風、蘇梗),患此者防損胎。產後霍亂,藏府虛微,飲食不消,觸冒風冷所致也,其有熱而欲飲水者(宜五苓散),有寒而不欲飲水者(宜理中湯),有虛冷者(宜附子理中湯或來復丹),皆宜分別。異鄉人初到他方,不伏水土,亦吐利兼作(宜加減正氣散)。

若干霍亂,即俗云絞腸痧,亦由胃氣虛,猝中天地邪惡汙穢之氣,鬱於胸腹間,上不得吐,下不得瀉,以致腸胃絞痛異常,胸腹驟脹,遍體紫黑,頭頂心必有紅髮,急尋出拔去之,急以三稜鎞針刺委中,擠出熱血,可立蘇,更用新汲涼水入鹽兩許恣飲,得吐瀉即止,委中穴在兩膝下灣橫紋中間兩筋之中,刺入一分,然後用藥治之(宜蘇合香、藿香、檀香、乳香、芒硝、童便、川芎、白芷、蒼朮及二陳湯、藿香正氣散,必效),切不可用涼藥,但藥必冷服,切忌火酒姜蒜穀氣米飲熱湯,入口即死,慎之慎之。

更有進者,乘船坐車,發暈嘔吐,亦屬霍亂之類(宜大半夏湯),其大吐瀉,渴欲飲水者,往往至於死,急飲童便或己便,可救,或以白礬末一錢,百沸湯點稍溫服,亦可。

【脈法】《得效》曰:霍亂脈浮洪可救;微遲而不語,氣少,難治。丹溪曰:脈多尖或絕。《醫鑑》曰:脈代者霍亂,代而亂者亦霍亂。又關脈滑為霍亂吐利,又滑而不勻,必是霍亂吐利,脈代勿訝。《脈訣》曰:滑數為嘔,代者霍亂,微滑者生,澀數凶斷。《正傳》曰:脈微澀或代散,或隱伏,或虛大,或結促,不可斷以死,脈亂故也。

又曰:浮大而洪者為可救,微弱而遲者為難救。

【霍亂所由】經曰:五郁之發,發病嘔吐,霍亂注下。又曰:太陰所至為中滿,霍亂吐下。又曰:歲土不足,風乃大行,民病飧泄,霍亂體重腹痛,筋骨搖並。啟元子曰:皆脾熱所生也。《入門》曰:霍亂多責於熱,故夏秋為盛,寒月亦由伏暑。

【霍亂症治】《入門》曰:邪在上焦,吐而不利;邪在下焦,利而不吐;邪在中焦,吐利並作。輕者只曰吐利,重者乃曰霍亂,以揮霍變亂也,甚則轉筋入腹必死。《得效》曰:人之臟腑,冷熱不調,飲食不節,生冷過多,起居失宜,露臥當風,使風冷之氣歸於三焦,傳於脾胃,脾胃得冷,不能消化水穀,致令真邪相干,飲食變亂於腸胃之間,心腹疼痛,發作吐利,或兼發熱,頭疼體痛,心腹刺痛,虛煩,或轉筋拘急疼痛,或嘔而無物,或四肢逆冷,煩悶昏塞而欲死。海藏曰:凡霍亂,渴為熱,不渴為寒。

《千金方》曰:陽明屬胃大腸,以養宗筋,吐瀉津液暴亡,宗筋失養,輕者兩腳轉筋而已,重者遍體轉筋入腹,手足逆冷,危甚風燭矣,倉卒間,急以鹽填臍中,炮艾不計壯數,雖已死,而胸中有暖氣者立省,急用木萸散,木瓜、食鹽、吳萸各五錢同炒,加茴香、蘇葉、甘草煎服,再研蒜塗兩足心,雖昏危入腹者亦效。

【霍亂不治症】《綱目》曰:霍亂轉筋入腹,四肢厥冷,氣欲絕,如脈洪大可治,脈微而舌卷囊縮不治。《得效》曰:兼喘煩躁者不治,脈微遲氣少不語難治。《入門》曰:大渴大躁大汗遺尿者死,回生散救之。《回春》曰:乾霍亂吐瀉不得,胸腹脹硬,而唇青黑,手足冷過腕膝,六脈伏絕,氣喘急,舌短囊縮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