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醫通》~ 卷十三·專方 (19)
卷十三·專方 (19)
1. 虛損門
芎歸血餘散,治傳屍勞瘵面赤。五心煩熱。
室女頂門生髮(一團。洗淨。煅存性。),芎藭(童便浸。切五錢),當歸(三錢),木香,桃仁(去皮。各二錢),真安息香(如無。蘇合香油代之),雄黃(各一錢),全蠍(三枚。不去毒。炒香),降真香(五分),獺肝(一具。如無。以江上大鯉魚頭活截一枚代之。酥炙。)
為散。新汲水煎。月初五更。空腹服頭導。日午服二導。
鱉甲生犀散,治傳屍勞瘵。脾虛唇面手足清。
天靈蓋(一具。酥炙。男者色不赤黑。可用。女者有赤黑色勿用。),鱉甲(九肋者。一枚。酥炙),虎長牙(一枚。酥炙),安息香,桃仁(去皮),尖檳榔(各半兩),生犀角(鎊。),木香,甘遂,降真香,乾漆(炒令煙盡),真阿魏(酒研。各三錢),雷丸(二錢),穿山甲(取四趾尾尖上者。
土炒。三錢),全蠍(三枚。醋泡。炒香),地龍(七枚。生研和藥)
上為細末。每服半兩。先用香豉四十九粒。連須蔥白七莖。石臼杵爛。新汲水碗半。童便半碗。納藥末。煎取七分。入麝香一字。月初五更空腹溫服。少時必瀉出蟲。以淨桶盛之。鉗取付烈火焚之。如瀉不止。煅龍骨、炒黃連等分為末。沸湯下五錢。次日用白梅粥補之。
傳屍丸,治傳屍勞瘵。初起元氣未敗者。
鰻鱺魚(半斤外者。七條)
甑中先鋪薄荷葉四兩。入鰻在內。摻乾山藥粗末斤余。鍋內入去心百部一斤。煮三炷香。候鰻爛極去薄荷。取鰻與山藥連骨搗爛。焙為末。煉白蜜丸。侵晨臨臥沸湯各服五錢。
桂枝龍骨牡蠣湯(桂枝湯下),小建中湯(桂枝湯下),黃耆建中湯(桂枝湯下),腎氣丸(崔氏八味丸下),理中丸(方祖),固本丸(二冬膏下),集靈膏(二冬膏下),四物湯(方祖),犀角地黃湯(傷寒門),獨參湯(保元湯下),保元湯(方祖),聖愈湯(保元湯下),異功散(四君子湯下),錢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納氣丸(崔氏八味丸下),十補丸(崔氏八味丸下),香茸八味丸(崔氏八味丸下),枳實理中湯(理中湯下),甘草乾薑湯(理中湯下),炙甘草湯(桂枝湯下),白鳳丸(平胃散下),生脈散(方祖),補中益氣湯(保元湯下),歸脾湯(保元湯下),增損柴胡湯(小柴胡湯下),滋腎丸(大補丸下),玉燭散(四物湯下),蘇合香丸(中風門),四君子湯(方祖),六君子湯(四君子湯下)
桂枝人參湯(理中湯下),當歸補血湯(保元湯下),澤術麋銜湯(汗門)
白話文:
芎歸血餘散,治療傳染性癆病導致的面色發紅、手心腳心發熱、心煩意亂。
取未婚女子頭頂新生的頭髮(一團,洗乾淨,燒成灰燼),川芎(用童子尿浸泡,切片,取五錢),當歸(三錢),木香、桃仁(去皮,各二錢),真正的安息香(如果沒有,用蘇合香油代替),雄黃(各一錢),全蠍(三枚,不去毒,炒香),降真香(五分),水獺的肝臟(一副,如果沒有,用江上的大鯉魚頭,活著截取一個,用酥油烤熟)。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剛打來的新鮮水煎煮。在每個月初五的早上,空腹先服用一份藥,中午再服用兩份。
鱉甲生犀散,治療傳染性癆病,以及因脾虛導致的嘴唇、臉色、手腳冰涼。
取人的天靈蓋(一副,用酥油烤熟,男性的呈白色或不發黑才可用,女性的呈紅色或發黑就不能用),鱉甲(選擇有九條肋骨的,一片,用酥油烤熟),虎的長牙(一枚,用酥油烤熟),安息香、桃仁(去皮)、尖檳榔(各半兩),犀牛角(磨成粉末),木香、甘遂、降真香、乾漆(炒到沒有煙),真正的阿魏(用酒磨成,各三錢),雷丸(二錢),穿山甲(取四趾尾尖的部位,用土炒,三錢),全蠍(三枚,用醋泡,炒香),地龍(七枚,生研,和在藥中)。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半兩。先用豆豉四十九粒,連同帶鬚的蔥白七根,一起用石臼搗爛。用剛打來的新鮮水半碗,童子尿半碗,放入藥粉,煎煮取七分。加入麝香少許。在每個月初五的早上,空腹溫服。不久後就會瀉出蟲子,用乾淨的桶接住,用鉗子夾起,用烈火焚燒。如果腹瀉不止,將煅燒的龍骨、炒黃連等量磨成粉末,用開水沖服五錢。第二天用白梅粥來補養身體。
傳屍丸,治療傳染性癆病,適用於剛發病、元氣尚未衰敗的人。
取鰻魚(半斤以上的,七條)。
在蒸鍋裡先鋪上四兩薄荷葉,放入鰻魚在裡面。撒上乾燥的山藥粗末一斤多。鍋裡放入去心的百部一斤,煮三炷香的時間。等鰻魚煮爛後,去掉薄荷葉,取出鰻魚和山藥,連同骨頭一起搗爛,烘乾成粉末。用煉製的白蜜做成藥丸。每天早上臨睡前用開水送服五錢。
以下為其他治療虛損的藥方,可根據情況參考使用: 桂枝龍骨牡蠣湯、小建中湯、黃耆建中湯、腎氣丸、理中丸、固本丸、集靈膏、四物湯、犀角地黃湯、獨參湯、保元湯、聖愈湯、異功散、錢氏六味丸、納氣丸、十補丸、香茸八味丸、枳實理中湯、甘草乾薑湯、炙甘草湯、白鳳丸、生脈散、補中益氣湯、歸脾湯、增損柴胡湯、滋腎丸、玉燭散、蘇合香丸、四君子湯、六君子湯、桂枝人參湯、當歸補血湯、澤術麋銜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