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補名醫方論》~ 卷八 (1)
卷八 (1)
1. 刪補名醫方論(八)
小柴胡湯,治傷寒五六日,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耳
聾,脈弦數者,此是少陽經半表半裡之證,宜此湯以和解之。
白話文:
小柴胡湯
用於治療傷寒發病五、六天的患者,症狀為:
- 寒熱交替發作
- 胸脅兩側脹痛發苦
- 呻吟嘆氣,不想進食
- 心中煩躁,噁心嘔吐
- 口苦耳鳴
柴胡(半斤,黃芩(三兩),人參(三兩),半夏(半升),甘草(炙,三兩),生薑(切,三兩),大棗(擘,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柴胡(250克),黃芩(150克),人參(150克),半夏(250毫升),炙甘草(150克),生薑(切片,150克),大棗(掰開,12枚)
若胸中煩而不嘔,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實。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參、栝蔞根。若腹中痛,去黃芩加芍藥。若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蠣。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枝,溫覆取微似汗愈。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乾薑。
白話文:
- 如果胸悶但沒有嘔吐,去掉半夏和人參,加入栝蔞子。
- 如果口渴,去掉半夏,加入人參和栝蔞根。
- 如果腹痛,去掉黃芩,加入芍藥。
- 如果脇下有硬塊,去掉大棗,加入牡蠣。
- 如果心悸、小便不通暢,去掉黃芩,加入茯苓。
- 如果不口渴但有輕微發熱,去掉人參,加入桂枝,溫暖敷蓋,讓身體微微出汗即可痊癒。
- 如果咳嗽,去掉人參、大棗和生薑,加入五味子和乾薑。
【集註】程應旄曰:方以小柴胡名者,取配乎少陽之義也。至於制方之旨及加減法,則所云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盡之矣。何則?少陽脈循脅肋,在腹陽背陰兩岐間,在表之邪欲入里,為裡氣所拒,故寒往而熱來。表裡相拒而留於岐分,故胸脅苦滿。神識以拒而昏困,故嘿嘿。
白話文:
(程應旄說:)這個方子之所以取名為小柴胡,是為了配合少陽(膽經)的意義。至於這個方的製作原則和加減方法,就是指上焦不通暢的部分得到疏通,津液能夠下行,胃氣從而調和順暢。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少陽經脈沿著肋骨,在腹部陽面和陰面的交界處,表面的邪氣想要進入體內,被裡面的正氣所抵禦,所以寒氣從陽面進入,熱氣從陰面進入。表裡相抵擋,停留在交界處,所以胸脇感到脹滿。神志因抵禦邪氣而昏沉疲倦,所以唉聲嘆氣。
木受邪則妨土,故不欲食。膽為陽木而居清道,為邪所郁,火無從泄,逼炎心分,故心煩。清氣鬱而濁,則成痰滯,故喜嘔。嘔則木火兩舒,故喜之也。此則少陽定有之證,其餘或之云者,以少陽在人身為遊部,凡表裡經絡之罅,皆能隨其虛而見之,不定之邪也。據證俱是太陽經中所有者,特以五六日上見,故屬之少陽,半表半裡兼而有之,方是小柴胡證。方中以柴胡疏木,使半表之邪得從外宣,黃芩清火,使半里之邪得從內徹。
白話文:
當肝臟受到邪氣侵擾時,就會阻礙脾胃功能,所以不想進食。膽屬於陽木,並且位於清氣運行通道上,如果邪氣鬱結於膽,火氣無法宣泄,灼燒心神,就會導致心煩。清氣鬱結不暢,形成痰液停滯,因此會噁心嘔吐。嘔吐後,肝膽之氣得以舒展,所以才會感到舒服。這些症狀是少陽經發病的典型徵兆。其他症狀之所以偶爾出現,是因為少陽經在人體內是遊走不定之部,任何表裡經絡的空隙都可能虛弱而發病,所以這些症狀是不定時發作的。但是根據症狀,所有這些症狀都屬於太陽經,只是在五六天後才表現出來,所以歸屬於少陽經。表證和裡證兼而有之,才符合小柴胡湯的證狀。方中使用柴胡疏通肝氣,讓半表之邪從體外宣洩出去;黃芩清熱降火,讓半里之邪從體內徹底清除。
半夏豁痰飲,降裡氣之逆。人參補久虛,助生髮之氣。甘草佐柴、芩調和內外。薑、棗佐參、夏通達營衛,相須相濟,使邪無內向而外解也。至若煩而不嘔者,火成燥實而逼胸,故去人參、半夏加栝蔞實也。渴者,燥已耗液而逼肺,故去半夏加栝蔞根也。腹中痛,木氣散入土中,胃陽受困,故去黃芩以安土,加白芍以戢木也。
白話文:
半夏豁痰飲可以緩解中焦氣機逆亂。人參可以補益久虛,促進毛髮生長。甘草輔助柴胡、黃芩調和裡外。薑和棗輔助人參和半夏暢通營衛之氣,相輔相成,讓邪氣無法內攻而從外解掉。
如果出現煩躁而不嘔吐的症狀,這是因為火氣熾盛,化為燥邪阻滯胸中,所以要去除人參和半夏,加入冬瓜子。
如果出現口渴,這是因為燥邪耗傷體液,阻滯肺部,所以要去除半夏,加入冬瓜根。
如果出現腹中疼痛,這是因為肝氣散入脾胃,導致胃陽受困,所以要去除黃芩以安撫脾胃,加入白芍以約束肝氣。
脅下痞硬者,邪既留則木氣實,故去大棗之甘而泥,加牡蠣之咸而軟也。心下悸、小便不利者,水邪侵乎心矣,故去黃芩之苦而伐,加茯苓之淡而滲也。不渴身有微熱者,半表之寒尚滯於肌,故去人參加桂枝以解之也。咳者,半表之寒湊入於肺,故去參、棗加五味子,易生薑為乾薑以溫之,雖肺寒不減黃芩,恐乾薑助熱也。總之,邪在少陽,是表寒裡熱,兩郁不得升之,故小柴胡之治,所謂升降浮沉則順之也。
白話文:
肋骨下方腫脹堅硬的,是因為邪氣停留在身體裡面,導致肝氣鬱結,所以去掉大棗的甘甜而滋膩,加入牡蠣的鹹味而軟化。心臟以下悸動、小便不利的,是因為水邪侵犯了心臟,所以去掉黃芩的苦味而攻伐,加入茯苓的平淡而利尿。不覺得口渴但是身體微熱,說明表邪的寒氣還滯留在肌膚表面,所以去掉人參而加入桂枝來驅散。咳嗽,說明表邪的寒氣聚集到了肺部,所以去掉人參、大棗,加入五味子;把生薑換成乾薑來溫暖,雖然肺屬寒,但是也不減少黃芩的用量,因為乾薑助熱。總的來說,邪氣在少陽經,也就是表寒裡熱,兩股病氣交織,無法升降,所以用小柴胡湯來治療,所謂升降浮沉,就是要讓它們順利運行。
大柴胡湯,治熱結在內,心下急嘔不止,鬱郁微煩,柴胡證仍在者,與大柴胡湯下之。
白話文:
大柴胡湯:
用於治療內熱積結,心窩以下氣血不順導致嘔吐不止,鬱悶煩躁,但柴胡證狀仍然存在的情況。此時使用大柴胡湯來瀉下積滯。
柴胡(半斤),黃芩(三兩),半夏(半升),芍藥(三兩),枳實(四枚),大黃(二兩),生薑(五兩),大棗(擘,十二枚)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柴胡(250 克),黃芩(150 克),半夏(500 毫升),芍藥(150 克),枳實(4 顆),大黃(100 克),生薑(250 克),大棗(12 顆,切開)
【注】柴胡證在,又復有里,故立少陽兩解法也。以小柴胡湯加枳實、芍藥者,仍解其外以和其內也。去參、草者,以里不虛。少加大黃,以瀉結熱。倍生薑者,因嘔不止也。斯方也,柴胡得生薑之倍,解半表之功捷,枳、芍得大黃之少,攻半里之效徐,雖云下之,亦下中之和劑也。
白話文:
如果病人在出現柴胡症狀的同時,又有裡症,因此制定瞭解決少陽裡外的兩種方法。
方法一(和解少陽): 在小柴胡湯中加入枳實和芍藥,目的是疏解表證並調和裡證。去除參和草的原因是裡證不虛。
方法二(攻下少陽): 在小柴胡湯中加入少量大黃,以瀉除裡實之熱結。加倍生薑的原因是病人嘔吐不止。
這個方子中,柴胡與生薑的配伍能快速疏解半表證,枳實和芍藥與大黃少量的配伍能緩和地攻下半裡證。雖然稱之為「下劑」,但實際上是調和中焦的方劑。
柴胡桂枝湯,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此太陽少陽並病
也,柴胡桂枝主之。
白話文:
柴胡桂枝湯
得了傷寒好幾天,發燒但有點怕冷,手腳關節痠痛,有點想吐,胸口悶痛。這是太陽經和少陽經同時發病了。
柴胡(四兩),桂枝(一兩半),人參(一兩半),甘草(一兩),半夏(洗,二合半),黃芩(一兩半),芍藥(一兩半),大棗(擘,六枚),生薑(切,一兩半),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服。
白話文:
柴胡:四兩 桂枝:一兩半 人參:一兩半 甘草:一兩 半夏:洗淨後,兩合半 黃芩:一兩半 芍藥:一兩半 大棗:劈開,六枚 生薑:切片,一兩半
【集註】柯琴曰:仲景書中最重柴、桂二方。以桂枝解太陽肌表,又可以調諸經之肌表;小柴胡解少陽半表,亦可以和三陽之半表。故於六經病外,獨有桂枝證、柴胡證之稱,見二方之任重不拘於經也。如陽浮陰弱條是仲景自為桂枝證之註釋;血弱氣虛條亦仲景自為柴胡證之註釋。
白話文:
柯琴說:在仲景醫書中,柴胡和桂枝兩方藥最為重要。桂枝湯可以解除太陽經的表證,還可以調整其他經絡的表證;小柴胡湯可以解除少陽經的半表證,也可以調和三陽經的半表證。所以除了六經病證之外,只有桂枝證、柴胡證的稱呼,可見這兩方藥的功效並不侷限於某一經絡。像陽浮陰弱條是仲景自己對桂枝證的解釋;血弱氣虛條則是仲景自己對柴胡證的解釋。
桂枝有壞病,柴胡亦有壞病,桂枝有疑似證,柴胡亦有疑似證。病如桂枝證而實非,若腳攣急與胸中痞硬者是已。病如柴胡證而實非,本渴而飲水嘔食谷嘔,與但欲嘔胸中痛微溏者是已。此條為傷寒六七日,正寒熱當退之時,反見發熱惡寒諸表證,更見心下支結諸里證,表裡不解,法當表裡雙解之。
白話文:
桂枝湯加減有壞疽病症,柴胡湯加減也有壞疽病症;桂枝湯加減有疑似徵兆,柴胡湯加減也有疑似徵兆。疾病像桂枝湯加減證狀但實際不是,例如腳痙攣、胸中硬塊。疾病像柴胡湯加減證狀但實際不是,原本口渴喝水卻嘔吐、吃東西就嘔吐,以及只想要嘔吐、胸中疼痛、大便稍軟。這條方劑是針對發病六七天,寒熱正要退去時,反而出現發熱、惡寒等表證,以及心下痞結等裏證,表裡證狀未解,應當調理表裡兼顧。
然惡寒微,發熱亦微,可知肢節煩疼,則一身骨節不疼;可知微嘔,心下亦微結,故謂之支結。表證雖不去而已輕,里證雖已見而未甚。故取桂枝之半,以散太陽未盡之邪;取柴胡之半,以解少陽微結之證。口不渴、身有微熱者,法當去人參;以六七日來,邪雖未解,而正已虛,故仍用之。
白話文:
儘管患者感覺寒意輕微、發熱也不明顯,但仍可知四肢關節有隱隱作痛,但全身的骨頭關節並沒有明顯疼痛;此外,患者有輕微的嘔吐感,心窩也有一點鬱悶,所以稱為「支結」。表證雖然沒有完全消除但已經減輕,裡證雖然已經出現但還不嚴重。因此,取用桂枝的一半分量,用於驅散太陽經未完全清除的邪氣;取用柴胡的一半分量,用於緩解少陽經的輕微鬱結症狀。如果患者口不渴、身體有輕微發熱,則應去掉人參;因為從六七天前開始,儘管邪氣尚未完全消除,但正氣已經虛弱,所以仍使用人參。
外證雖在,而病機已見於里,故方以柴胡冠桂枝之上,為雙解兩陽之輕劑也。
黃芩湯,治太陽、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若嘔者,加半夏、生薑。
黃芩,甘草,芍藥(各三兩),大棗(擘,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
嘔者,加半夏半升,生薑三兩。
白話文:
虽然病症表现在外,但病根已深入内,因此方子用柴胡来配桂枝,以轻剂双解表里阳气。
黄芩汤用于治疗太阳病和少阳病合在一起,并且伴随腹泻的症状。如果患者还出现呕吐,则需加半夏和生姜。
药方包括:黄芩、甘草、芍药(各三两)、大枣(切开,十二枚)。
将以上四味药材放入一斗水中煎煮,取三升药汁,过滤去渣,温服一升,每日服用两次,晚上服用一次。
如果患者出现呕吐,则需加半夏半升,生姜三两。
【集註】程應旄曰:此之合病者,頭痛,胸滿口苦,咽乾,目眩,或往來寒熱,或脈大而弦,半表之邪、不待太陽傳遞而即合。少陽裡氣失守,所以下利,陽熱漸盛,所以上嘔。故用黃芩湯清熱益陰,半里清而半表自解矣。
白話文:
程應旄說:這種同時出現的病症包括頭痛、胸悶口苦、咽喉乾燥、頭暈,有的人還會伴隨寒熱往來,或脈搏跳動有力且緊繃。半表之邪,不等太陽經傳遞熱邪,就已經同時發生。少陽經內氣氣機失守,所以會腹瀉,陽熱逐漸加重,所以會嘔吐。因此使用黃芩湯清熱滋陰,半裡之邪被清除了,半表之邪自然也就消除了。
柯琴曰:太陽、少陽合病,是熱邪已入少陽之裡。膽火下攻於脾,故自下利,上逆於胃,故兼嘔也。與黃芩湯,酸苦相濟,調中以存陰也。熱不在半表,故不用柴胡,今熱已入半里,故黃芩主之。雖非胃實,亦非胃虛,故不須人參以補中。兼嘔者,故仍加半夏、生薑,以降逆也。
黃連湯,治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
白話文:
柯琴說:太陽經和少陽經同時發病,是因為熱邪已經進入少陽經內部。膽火向下侵犯脾臟,所以導致腹瀉;向上侵犯胃部,所以會同時嘔吐。使用黃芩湯,因為黃芩的苦寒之性可以清除熱邪,酸味的半夏可以保護陰液。熱邪已經深入體內,所以不用柴胡。現在熱邪已經進入半表半裡的區域,所以使用黃芩為主藥。雖然這不是因為胃氣虛弱,也不完全是因為胃氣太盛,所以不需要使用人參來補益脾胃。因為有嘔吐的症狀,所以要加用半夏和生薑,以止嘔降逆。
黃連(三兩),乾薑(三兩),甘草(三兩),人參(二兩),桂枝(三兩),半夏(半升),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夜二服。
白話文:
黃連:三兩 乾薑:三兩 甘草:三兩 人參:二兩 桂枝:三兩 半夏:半升 大棗:十二顆
【集註】程應旄曰:熱在胸中,有煩躁鬱悶之證可知。胃中反有邪氣,以寒邪被格在下故也。此證寒熱俱有,較之大青龍之寒熱,已向近里一層,故其證不見之表裡際,而只見之上下際。腹中痛者,陰邪在胃而寒乃獨治於下也。欲嘔吐者,陽邪在胸、而熱乃獨治於上也。此為上下相格治法,亦寒熱並施,而辛寒易以苦寒,辛熱加以苦熱,更以人參、半夏以補宣中氣,升降陰陽。自此條而互及瀉心諸湯,皆其法也。
白話文:
【註解】程應旄說:胸中發熱,有煩躁鬱悶的症狀可以知曉。胃中又有邪氣,是因為寒邪在下被阻隔的緣故。這個證狀同時有寒熱,比大青龍湯的寒熱,已經更進一步,所以它的證狀不在身體表裡之間,而只在上下之間。腹中疼痛,是因為陰邪在胃而寒邪只獨治於下。想要嘔吐,是因為陽邪在胸而熱邪只獨治於上。這是一種上下相應的治療方法,也是寒熱並施,但辛寒容易轉為苦寒,辛熱容易轉為苦熱,再用人參、半夏來補益宣通中氣,升降陰陽。從這個條文開始,到互及瀉心湯等,都是這個方法。
成無己曰:濕家下後,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熱,胸中有寒,是邪氣入里而為下熱上寒也。此傷寒傳裡而為下寒上熱也。
白話文:
成無己說:濕病下後,舌頭長苔蘚的話,是由於下丹田有熱,胸中寒冷,邪氣入侵導致下熱上寒。這情況可能是傷寒傳入身體內,造成下寒上熱的症狀。
喻昌曰:陰陽悖逆,皆當和解法。
黃連阿膠湯,治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
白話文:
喻昌說:陰陽逆亂的情況,都應當用和解的方法來治療。
「黃連阿膠湯」,用於治療少陰病,得病兩三天以上,心中煩躁無法入睡的情況。
黃連(四兩),黃芩(一兩),芍藥(二兩),雞子黃(二枚),阿膠(三兩),
白話文:
黃連(160 克),黃芩(40 克),芍藥(80 克),雞蛋黃(2 個),阿膠(120 克)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內膠烊盡,小冷,內雞子黃,攪令相得,溫服七合,日三服。
白話文:
將五種中藥材放入五升水中,先熬煮三種中藥材,取出兩升藥液,去除雜質,加入動物膠溶解,稍微放涼,加入雞蛋黃,攪拌均勻,溫服七合,每天三次。
【集註】柯琴曰:此少陰病之瀉心湯也。凡瀉心必藉連、芩,而導引有陰陽之別。病在三陽,胃中不和,而心下痞硬者,虛則加參。甘補之,實則加大黃下之。病在少陰,而心中煩不得臥者,既不得用參、甘以助陽,亦不得用大黃以傷胃矣。用芩、連以直折心火,用阿膠以補腎陰,雞子黃佐芩、連於瀉心中補心血,芍藥佐阿膠於補陰中斂陰氣,斯則心腎交合,水升火降。是以扶陰瀉陽之方,變而為滋陰和陽之劑也。
是則少陰之火,各歸其部,心中之煩不得臥可除矣。經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斯方之謂歟!
白話文:
柯琴註解說:這是少陰病的瀉心湯。所有的瀉心湯都必須使用連翹和黃芩,而在導引方面,則有陰陽之分。
如果病在三陽,胃部不調和,心下痞硬,虛證可以加人參,用它的甘味來補益;實證可以加大黃,用它的瀉下作用來通便。
如果病在少陰,心中煩躁不安,無法入睡,就不能使用人參、甘草來幫助陽氣,也不能使用大黃來損傷胃氣。可以使用黃芩、連翹來直接瀉降心火,使用阿膠來滋補腎陰,加入雞蛋黃配合黃芩、連翹來瀉心火時補養心血,加入芍藥配合阿膠來滋補陰氣時斂納陰氣,這樣就能讓心腎相交,水氣上升,火氣下降。因此,這個扶陰瀉陽的方劑,轉變成了滋陰和陽的藥劑。
理中湯丸,治中氣不運,腹中不實,口失滋味,病久不食,臟腑不調,與傷寒直中
白話文:
理中湯丸
適用於中氣運作不暢,腹部空虛,口失味覺,病症時間長,飲食不良,臟腑失調,以及傷寒直中中焦的情況。
太陰,自利不渴,寒多而嘔等證。
人參(三兩),白朮(三兩),甘草(三兩),乾薑(三兩),
白話文:
太陰病,自利而不口渴,寒多且有嘔吐等症狀。
配方包括 「人參」(三兩)、「白朮」(三兩)、「甘草」(三兩)、「乾薑」(三兩)。
上四味,搗篩為末,蜜丸如雞子黃大,以沸湯數合和一丸,研碎,溫服之。日三四枚,夜二枚;腹中未熱,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湯,湯法以四物依兩數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將以上四種藥材搗碎篩成細末,用蜂蜜搓成雞蛋黃大小的丸子。用沸騰的熱水幾次混合一粒丸子,研碎,溫熱服用。白天的劑量為三四枚,夜晚為兩枚;如果腹中沒有發熱,可以逐漸增加到三四枚。但仍不及湯劑有效,湯劑的做法是用四味藥材,按兩為單位切好,加八升水,煮沸後取三升藥液,去掉藥渣,溫熱服用一升,每天三次。
若臍上築者,腎氣動也,去朮加桂四兩。多吐者,去朮加生薑三兩。下多者,還用術。悸者,加茯苓二兩。渴欲得水者,加朮,足前成四兩半。腹中痛者,加人參,足前成四兩半。寒者,加乾薑,足前成四兩半。腹滿者,去朮加附子一枚。服湯後如食頃,飲熱粥一升許,微自溫勿發衣被。
白話文:
如果臍部以上有積聚,是腎氣活動的表現,去掉朮,加桂四兩。如果嘔吐嚴重,去掉朮,加生薑三兩。如果腹瀉嚴重,仍然使用術。如果心悸,加茯苓二兩。如果口渴想喝水,加朮,達到四兩半。如果腹中疼痛,加人參,達到四兩半。如果怕冷,加乾薑,達到四兩半。如果腹脹,去掉朮,加附子一枚。服用湯藥後片刻,喝溫熱粥一升左右,讓自己感到溫暖,不要解開衣被。
【集註】程應旄曰:陽之動始於溫,溫氣得而穀精運,穀氣升而中氣贍,故名曰理中,實以燮理之功,予中焦之陽也。若胃陽虛,則中氣失宰,膻中無發宣之用,六腑無灑陳之功,猶如釜薪失焰,故下致清穀,上失滋味,五臟凌奪,諸證所由來也。參、朮、炙草,所以守中州,乾薑辛以溫中,必假之以焰釜薪而騰陽氣,是以谷入於陰,長氣於陽,上輸華蓋,下攝州都,五臟六腑,皆以受氣,此理中之旨也。若水寒互勝,即當脾腎雙溫,加以附子,則命門益土母溫矣。
白話文:
【註解】程應旄說:陽氣的運作從溫熱開始,溫熱之氣獲得後,穀精就會運行,穀氣上升後,中焦之氣就會豐盛,因此稱為「理中」,實際上是調和中焦之陽氣。如果胃陽虛弱,那麼中焦之氣就會失調,胸中沒有發散的功能,六腑沒有運化的功能,就像鍋爐裡沒有了火焰,所以下導致食物不能消化,上導致味覺失靈,五臟相互侵奪,這就是各種症狀的根源。
人參、白朮、炙甘草用來固守中焦,乾薑辛熱溫中,必須藉助它來燃燒鍋爐的柴薪,使陽氣上升,這樣穀物才能進入陰分,氣血才能滋養陽分,向上輸養頭面,向下涵養腹部,五臟六腑都能得到氣血的滋養,這就是理中湯的用意。
如果水氣和寒氣相互加重,就應該同時溫補脾腎,再加上附子,這樣命門益腎,脾土得溫。
白朮補脾,得人參則壅氣,故臍下動氣;吐多腹滿者,去朮也。加桂以伐腎邪,加生薑以止嘔也。加附子以消陰也。下多者濕勝也,還用術燥濕也。渴欲飲水飲渴也,加朮使飲化津生也。心下悸停水也,加茯苓導水也。腹中痛倍人參,虛痛也。寒者加乾薑,寒甚也。
白話文:
白朮用於補益脾氣,但若與人參一起服用,則會造成氣滯,導致臍下氣機運行不暢;出現嘔吐、腹脹的症狀時,應去除白朮。
加入桂枝以驅除腎臟的寒邪,加入生薑以止嘔。加入附子以驅除體內的寒氣。
出現腹瀉較多的情況,表示濕氣盛,此時仍使用白朮來燥濕。
口渴欲飲水,表示體內津液不足,加入白朮可以促進飲水化生津液。
心下悸動,表示體內有水停滯,加入茯苓可以引導水液排出體外。
腹中疼痛劇烈,加用人參,說明是虛寒引起的疼痛。
若寒氣較重,則再加入乾薑。
乾薑附子湯,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
白話文:
煎服乾薑附子湯後,仍然發汗,白天煩躁不安,無法入睡。到了晚上才安靜下來,沒有嘔吐或口渴。沒有外感症狀,脈象沉穩。
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
乾薑(一兩),附子(去皮,生用,破八片,一枚)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白話文:
對於體溫不高,全身無高熱的情況,可使用 「乾薑附子湯」。
配方包括 「乾薑」(一兩)、「附子」(去皮,生用,切成八片,一枚)。
將以上兩種藥材用水三升煎煮至剩一升,去渣後一次性服用。
茯苓四逆湯,傷寒厥而心下悸,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
白話文:
茯苓四逆湯
當傷寒病症出現厥冷,同時心悸,並伴有發汗現象時,如果使用發汗或瀉下的治療方法,但病情仍然無法好轉,且出現煩躁症狀,此時應使用茯苓四逆湯來調理。
茯苓(六兩),人參(一兩),甘草(炙,一兩),乾薑(一兩),附子(生用,破八片,一枚)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白話文:
配方包括 「茯苓」(六兩)、「人參」(一兩)、「甘草」(炙,一兩)、「乾薑」(一兩)、「附子」(生用,切成八片,一枚)。
將以上五種藥材用水五升煎煮至剩三升,去渣後溫服七合,每日三次。
【注】凡太陽病治不如法,汗後復下,或下後復汗,誤而又誤,變成壞病。若其人陽盛而從熱化,則轉屬三陽,陽衰而從寒化,則系在三陰。此二湯所治之煩躁,皆壞病也。煩躁雖六經俱有,而多見於太陽、少陰者,太陽為真陰之標,少陰為真陽之本也。未經汗下而煩躁,多屬陽,其脈實大,其證渴熱,是煩為陽盛,躁為陰虛。
白話文:
凡是治療太陽病的方法不對,出汗後又出虛汗,或出虛汗後又出汗,一錯再錯,就會變成頑固的疾病。如果患者陽氣旺盛而轉化為熱證,就會屬於三陽病;如果陽氣衰弱而轉化為寒證,就會屬於三陰病。這兩種湯藥所治療的心煩煩躁都屬於頑固的疾病。
雖然六經都有心煩煩躁的症狀,但多見於太陽經和少陰經。太陽經是真陰的表證,少陰經是真陽的根本。還沒有經過發汗和瀉下的病人出現心煩煩躁,大多屬於陽證,脈搏實大,症狀口渴發熱。這種心煩是陽氣旺盛,煩躁是陰虛。
已經汗下而煩躁,多屬陰,其脈沉微,其證汗厥,是煩為陽虛,躁為陰極也。夫先下後汗,於法為逆,外無大熱,內不渴嘔,似乎陰陽自和,而實妄汗亡陽,所以虛陽擾亂於陽分,故晝日煩躁不得眠,盛陰偏安於陰分,故夜而安靜。脈沉微,是真陽將脫而煩躁也。用乾薑、附子壯陽以配陰。
白話文:
已經出汗後仍然煩躁,多是屬於陰虛。脈象沉細微弱,症狀是汗出肢冷,這是因為煩躁是由於陽氣虛弱,躁動是因為陰氣極盛。
先出汗後出汗,按理說是錯誤的。身體外部沒有明顯發熱,內部沒有口渴嘔吐,看起來好像陰陽平和,但實際上是虛汗導致陽氣虛弱。所以虛陽在陽氣分佈處擾亂,因此白天煩躁不安無法入睡。旺盛的陰氣偏安於陰氣分佈處,因此夜間反而安靜。
脈象沉細微弱,是因為真陽將要離散而導致煩躁。使用乾薑、附子來補益陽氣,並配伍陰藥。
薑、附者,陽中陽也,生用則力更銳,不加甘草則勢更猛,是方比四逆為峻,救其相離,故當急也。先汗後下,於法雖順,若病不解,厥悸仍然,驟增晝夜煩躁,似乎陰盛格陽,而實腎上凌心,皆因水不安其位,挾陰邪而上乘,是陽虛有水氣之煩躁也。用茯苓君四逆,抑陰以伐水。
白話文:
薑和附子都是具有強陽作用的藥物。生用時,其效果更加顯著;不加入甘草,則其發作更加猛烈。這個方劑比四逆湯更加峻烈,用於急救相離之證。
先發汗後攻下,雖然符合治療順序,但是如果病情不解,厥悸依然存在,而且晝夜煩躁症狀加重,表面上看像是陰盛阻格陽氣,但實際上是腎氣上犯於心,均是由於水氣不守其位,裹挾陰邪上犯所致,也就是陽虛水氣泛濫導致的煩躁。使用茯苓作為四逆湯的主藥,意在抑制陰邪,祛除水氣。
人參佐四逆,生氣而益陽。參、苓君子也,兼調以甘草,比四逆為緩,陰陽不急,故當緩也。一去甘草,一加參、苓,而緩急自別,仲景用方之妙如此。
白話文:
人參加入四逆湯中,生長氣息,益陽氣。人參、白術是君子藥,再調配甘草,比四逆湯緩和,陰陽不急迫,所以用藥應緩和。一旦去掉甘草,再加入人參、白術,緩和或急迫就區別開了,仲景用藥的巧妙之處就在於此。
附子湯,治少陰病,身痛手足寒,骨節痛,口中和,背惡寒,脈沉者。
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二枚),茯苓(三兩),人參(二兩),白朮(四兩),芍藥(三兩),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附子湯
治療少陰病,症狀包括:
- 全身疼痛
- 手腳冰冷
- 關節疼痛
- 口中無味
- 背部怕冷
- 脈象沉細
藥方:
- 附子(生用,去皮,切成八片,兩枚)
- 茯苓(三兩)
- 人參(二兩)
- 白朮(四兩)
- 芍藥(三兩)
製作方法:
- 將以上五味藥材放入八升水中,煮至剩三升。
- 去掉藥渣,溫熱服用,每次服用一升,一天服用三次。
【注】少陰為寒水之臟,故傷寒之重者多入少陰,所以少陰一經最多死證。方中君附子二枚者,取其力之銳,且以重其任也。生用者,一以壯少火之陽,一以散中外之寒,則惡寒自止,身痛自除,手足自溫矣;所以固生氣之原,令五臟六腑有本,十二經脈有根,脈自不沉,骨節可和矣。更佐白朮以培土,芍藥以平木,茯苓以伐水。
白話文:
少陰屬寒性,因此重症患者常會影響到少陰經,導致少陰經成為死亡率最高的經脈。方子中使用兩枚附子,是因為附子藥性強勁,可以擔負起重要的治療任務。生用附子一方面可以壯陽,另一方面可以驅散寒氣,因此患者的怕冷症狀會自然消失,身體疼痛會自動解除,手腳也會逐漸溫暖起來。如此一來,就能固本培元,讓五臟六腑和十二經脈都恢復正常運作,脈象不會再沉滯,骨骼關節也能恢復健康。另外,還加入白朮來健脾補土,芍藥來平肝疏肝,茯苓來利水消腫,以達到綜合治療的效果。
水伐火自旺,旺則陰翳消,木平土益安,安則水有制,制則生化。此萬全之術,其畏而不敢用,束手待斃者,曷可勝計耶!
白話文:
水剋制火就能興旺,火旺盛就能讓陰霾消散;木能平衡土就能安定,安定就能約束水;約束水就能生長萬物。這是一個萬全之策,但很多人害怕不敢用,束手無策等死,這樣的人不知有多少!
四逆湯,治脈沉厥逆等證。
甘草(炙,二兩),乾薑(一兩半),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
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白話文:
「四逆湯」,用於治療脈象沉細、四肢厥冷等症狀。
配方包括 「甘草」(炙,二兩)、「乾薑」(一兩半)、「附子」(生用,去皮,切成八片,一枚)。
將以上三種藥材用水三升煎煮至剩一升二合,去渣後分兩次溫服。
體質強壯的人可加大附子一枚,乾薑用量增至三兩。
【注】方名四逆者,主治少陰中外皆寒,四肢厥逆也。君以炙草之甘溫,溫養陽氣。臣以薑、附之辛溫,助陽勝寒。甘草得薑、附,鼓腎陽溫中寒,有水中暖土之功;姜附得甘草,通關節走四肢,有逐陰回陽之力。腎陽鼓寒,陰消則陽氣外達而脈升手足溫矣。
白話文:
所謂「四逆」方劑,主要治療少陰經內外都感受了寒邪,導致四肢冰冷逆冷的症狀。方中用炙甘草的甘溫之性,溫暖陽氣。用薑和附子的辛溫之性,扶助陽氣戰勝寒氣。甘草配伍薑和附子,可以振奮腎陽,溫暖中部寒邪,如同在水中溫暖泥土;薑和附子配伍甘草,可以通利關節,運行四肢,具有驅逐陰邪,迴陽救逆的力量。腎陽振奮後,陰寒消退,陽氣就可以外達,脈搏就會有力,手足就會溫暖。
通脈四逆湯,治少陰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
白話文:
通脈四逆湯,用於治療陰寒症狀,表現為下痢清稀大便,體內寒冷,體外發熱,手腳冰涼,脈搏微弱,體溫不升高。
人面赤色,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厥陰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主之。
乾薑(三兩,強人可四兩),甘草(炙,二兩),附子(生用,去皮,大者一枚)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其脈即出者愈。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面色發紅,肚子痛,或乾嘔,或喉嚨痛,或腹瀉停止但脈搏摸不到,可能是厥陰經寒熱失調導致的,表現為腹瀉清澈的水樣便,體內寒涼,體表卻發熱,出汗後昏厥。可以用乾薑、甘草、附子三味藥材煮水服用,可以幫助恢復脈搏,治癒疾病。
面色赤者,加蔥九莖。腹中痛者,去蔥加芍藥二兩。嘔者,加生薑二兩。咽痛,去芍藥,加桔梗一兩。利止脈不出者,加人參二兩。
白話文:
臉色發紅的人,加入九根蔥。腹中疼痛的人,去掉蔥,加入三七二兩人參,嘔吐的人,加入生薑二兩。咽喉痛的人,去掉三七,加入桔梗一兩。腹瀉但脈搏不出的人,加入人參二兩。
【注】論中扶陽抑陰之劑,中寒陽微不能外達,主以四逆。中外俱寒,陽氣虛甚,主以附子。陰盛於下,格陽於上,主以白通。陰盛於內,格陽於外,主以通脈。是則可知四逆運行陽氣者也,附子溫補陽氣者也,白通宣通上下之陽氣者也,通脈通達內外之陽氣者也。今脈微欲絕,裡寒外熱,是腎中陰盛,格陽於外,故主之也。
白話文:
在中醫理論中,扶陽抑陰的藥物主要有以下幾種:
- **四逆:**用於中寒,陽氣微弱,無法向外發散的情況。
- **附子:**用於中外俱寒,陽氣極度虛弱的情況。
- **白通:**用於陰氣在下方旺盛,阻隔陽氣上升的情況。
- **通脈:**用於陰氣在內部旺盛,阻隔陽氣向外發散的情況。
由此可知:
- 四逆藥物能推動陽氣運行。
- 附子藥物能溫補陽氣。
- 白通藥物能宣通上下陽氣。
- 通脈藥物能通達內外陽氣。
現在脈搏微弱、瀕於死亡,體內寒冷、體外發熱,這是因為腎中陰氣旺盛,阻隔了陽氣向外發散,因此需要用白通藥物來治療。
倍乾薑加甘草佐附子,易名通脈四逆湯者,以其能大壯元陽,主持中外,共招外熱反之於內。蓋此時生氣已離,亡在俄頃,若以柔緩之甘草為君,豈能疾呼外陽耶?故易以乾薑。然必加甘草與乾薑等分者,恐渙漫之餘,薑、附之猛不能安養元氣,所謂有制之師也。若面赤者,加蔥以通格上之陽。
白話文:
將乾薑加倍,再加甘草輔助附子,改名為「通脈四逆湯」,因為它能大幅壯大元氣,把持身體內外,共同吸引外熱反流到體內。因為此時生氣已離開身體,只剩下一點點時間,如果用緩和的甘草為主藥,怎麼能快速召喚外陽呢?所以改用乾薑。但是一定要加等量的甘草與乾薑,擔心散漫之後,薑、附的猛烈性不能安養元氣,這就叫「有節制的軍隊」。如果臉紅發熱,再加蔥來疏通阻礙在上的陽氣。
腹痛者,加芍藥以和在裡之陰。嘔逆者,加生薑以止嘔。咽痛者,加桔梗以利咽。利止脈不出氣少者,俱倍人參,以生元氣而復脈也。
白話文:
腹痛的話,加入芍藥來調和體內的陰氣。嘔吐的話,加入生薑來止吐。咽喉痛的話,加入桔梗來利咽。牙齒鬆動、脈搏微弱、氣息微弱的人,都加倍人參,以生發元氣,使脈搏恢復。
白通湯,治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元脈,乾嘔煩者,白通
白話文:
白通湯
用於治療少陰病證,表現為腹瀉、脈搏微弱者,可使用白通湯。
如果腹瀉不止,出現厥逆、脈搏消失,乾嘔煩悶的症狀,則使用白通湯。
加豬膽汁湯主之。服湯脈暴出者死,脈微續者生。
蔥白(四莖),乾薑(一兩),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再服。
白通加豬膽汁湯
白話文:
服用加了豬膽汁的湯,脈搏暴跳者會死,脈搏微弱而持續者則會活。
取蔥白四莖、乾薑一兩、生附子(去皮,破成八片,取一枚),用水三升煮至一升,去渣,分溫兩次服用。
蔥白(四莖),乾薑(一兩),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人尿(五合),豬膽汁(一合)
以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豬膽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溫再服。若無膽汁亦可。
白話文:
- 蔥白:四根
- 乾燥生薑:一兩
- 附子(生用,去皮,切八片):一枚
- 人尿:五合(約 250 毫升)
- 豬膽汁:一合(約 50 毫升)
【注】是方也,即四逆湯減甘草加蔥白也,而名之曰白通者,以蔥白能通陽氣也。減甘草者,因其緩也;加尿膽者,從其類也。下咽之後,冷體既消,熱性便發,情且不違而致大益,則二氣之拒格可調,上下之陰陽可通矣。
白話文:
【注釋】這個方劑就是四逆湯減去甘草加入蔥白的方子,命名為「白通」,是因為蔥白能夠通暢陽氣。之所以減去甘草,是因為甘草性緩和;之所以加入膽汁,是因為屬於同一類。吞服後,寒氣消退,熱性便會升起,情志也不受影響,反倒獲益良多。這樣,身體裡對抗的兩股氣力就能調和,上下兩處的陰陽之氣也能相通。
真武湯,治少陰水氣為患,腹痛下利,四肢沉重疼痛,小便不利,其人或咳或嘔,或
白話文:
真武湯
治療少陰寒氣為患,腹痛腹瀉,四肢痠痛沉重,小便不順,同時可能有咳嗽或嘔吐症狀。
小便利而下利者,用此加減。
白朮(二兩),茯苓(二兩),白芍(二兩),大附子(炮,一枚),生薑(切,三兩),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白話文:
如果小便通利但仍有腹瀉的情況,可在此方基礎上進行加減。
配方包括 「白朮」(二兩)、「茯苓」(二兩)、「白芍」(二兩)、「附子」(炮製,一枚)、「生薑」(切片,三兩)。
將以上五種藥材用水八升煎煮至剩三升,去渣後溫服七合,每日三次。
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細辛、乾薑各一兩。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去芍藥加乾薑二兩。若嘔,去附子加生薑,足成半斤。
白話文:
如果病人咳嗽,則加入五味子半升、細辛、乾薑各一兩。 如果病人小便量少,則去掉茯苓。 如果病人腹瀉,則去掉芍藥,並增加乾薑至二兩。 如果病人嘔吐,則去掉附子,並增加生薑至足夠半斤。
【注】小青龍湯治表不解有水氣,中外皆寒實之病也。真武湯治表已解有水氣,中外皆寒虛之病也。真武者,北方司水之神也,以之名湯者,藉以鎮水之義也。夫人一身制水者脾也,主水者腎也,腎為胃關,聚水而從其類,倘腎中無陽,則脾之樞機雖運,而腎之關門不開,水即欲行,以無主制,故泛溢妄行而有是證也。用附子之辛熱,壯腎之元陽,則水有所主矣。
白話文:
小青龍湯用於治療表症未解、體內有水氣,而整體虛實皆偏寒的疾病。真武湯用於治療表症已解、體內有水氣,而整體虛實皆偏寒的疾病。
「真武」是北方掌管水的神靈,以此命名湯藥,是取其鎮水的意義。人體中,脾臟負責調節水液,腎臟負責蓄藏水液。腎臟與胃相通,腎藏水液,水液依其性質歸聚於腎。如果腎臟中沒有陽氣,即使脾臟的樞紐功能仍在運轉,腎臟的關門也不會打開,水液無法正常運行,因為沒有主導力量,所以泛濫橫流,就會出現上述症狀。真武湯中使用烏附子的辛熱之性,可以壯大腎臟的元陽之氣,水液就會有主導力量。
白朮之苦燥建立中土,則水有所制矣。生薑之辛散,佐附子以補陽,於主水中寓散水之意。茯苓之淡滲,佐白朮以健土,於制水中寓利水之道焉。而尤妙在芍藥之酸收,仲景之旨微矣。蓋人之身陽根於陰,若徒以辛熱補陽,不少佐以酸收之品,恐真陽飛越矣。用芍藥者,是亟收陽氣歸根於陰也。
白話文:
茯苓的淡味能滲利,幫助白朮健脾利濕,讓它在抑制體內水氣的同時,也能利水除濕。而芍藥的酸味能收斂,這正是仲景用藥的精妙之處。因為人體的陽氣生根於陰液,如果只用辛熱藥物來補陽,不配合酸收藥物,恐怕會導致陽氣過度亢奮。使用芍藥,就是為了把陽氣收斂回歸陰液之中。
於此推之,則可知誤服青龍致發汗亡陽者,所以於補陽藥中之必需芍藥也。然下利減芍藥者,以其陽不外散也;加乾薑者,以其溫中勝寒也。水寒傷肺則咳,加細辛、乾薑者,散水寒也;加五味子者,收肺氣也。小便利者,去茯苓,以其雖寒而水不能停也。嘔者,去附子倍生薑,以其病非下焦,水停於胃也。
所以不須溫腎以行水,只當溫胃以散水,且生薑功能止嘔也。
白話文:
根據這個道理,我們可以瞭解到誤服青龍湯導致發汗亡陽的情況下,為什麼補陽藥中必須使用芍藥。但如果是下痢的情況,則減少芍藥的使用,因為陽氣不會向外發散;添加乾薑,因為它能溫暖脾胃,戰勝寒氣。水寒損傷肺部,導致咳嗽,添加細辛和乾薑,可以驅散水寒;添加五味子,可以收斂肺氣。小便通暢的人,去除茯苓,因為它雖然是寒性,但水無法停留在體內。嘔吐的人,去除附子並加倍生薑,因為他們的病症不在下焦,而是水液停滯在胃中。
當歸四逆湯,手足厥冷,脈細欲絕者,主之。若其人內有久寒,加吳茱萸、生薑。
白話文:
當歸四逆湯
適用於手腳冰涼、脈搏微弱到快消失的人。如果患者有長期受寒的情況,則加入吳茱萸和生薑。
當歸(三兩),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細辛(二兩),通草(二兩),甘草(炙,二兩),大棗(擘,二十五枚)
白話文:
當歸:三兩 桂枝:三兩 芍藥:三兩 細辛:二兩 通草:二兩 甘草(炙過的):二兩 大棗(掰開):二十五枚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於前湯內加吳茱萸半斤,生薑三兩。
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分溫五服。
白話文:
先將七味藥材用水八升煮,熬到剩三升,過濾藥渣,溫熱服用一升,一天服用三次。再在藥湯中加入吳茱萸半斤、生薑三兩。最後將九味藥材用六升水和六升清酒一起煮,熬到剩五升,過濾藥渣,分五次溫熱服用。
【注】凡厥陰病則脈微而厥,以厥陰為三陰之盡,陰盡陽生,若受其邪,則陰陽之氣不相順接,故脈微而厥也,然厥陰之臟,相火遊行其間,經雖受寒,而臟不即寒,故先厥者後必發熱。所以傷寒初起,見其手足厥冷,脈細欲絕者,不得遽認為虛寒而用薑、附也。此方取桂枝湯,君以當歸者,厥陰主肝為血室也。
白話文:
所有厥陰病,脈搏都微弱且出現手足冰冷的情況。這是因為厥陰是三陰經的終點,陰氣到達極致,陽氣就會產生。如果受到邪氣侵襲,陰陽之氣無法順利連接,所以脈搏微弱且出現手足冰冷。不過,厥陰經的臟腑中,有相火在其中運行。因此,即使經絡受到寒氣,臟腑也不一定會立刻受寒,所以先出現手足冰冷,之後一定會發熱。所以,傷寒初期出現手足冰冷、脈搏微弱得幾乎要斷掉的症狀,不能立刻判斷為虛寒而使用薑、附子。這個方子採用桂枝湯,君臣藥使用當歸,是因為厥陰經主肝,肝是血的倉庫。
佐細辛味極辛,能達三陰,外溫經而內溫臟。通草其性極通,善開關節,內通竅而外通營。倍加大棗,即建中加飴用甘之法。減去生薑,恐辛過甚而迅散也。肝之志苦急,肝之神欲散,甘辛並舉,則志遂而神悅,未有厥陰神志遂悅,而脈微不出,手足不溫者也。不須參、苓之補,不用薑、附之峻,此厥陰厥逆與太少不同治也。
白話文:
佐以細辛,味道極其辛辣,能通達三陰經,溫養經脈而溫暖臟腑。通草性質極為通暢,擅長暢通關節,內部暢通氣竅,外部暢通運行氣血。加倍使用大棗,就是建中湯中加飴糖,利用甘味滋養的方法。減去生薑,擔心辛辣過於強烈而迅速散發。肝臟的志向是苦澀和急躁,肝臟的神志想要散發,同時使用甘味和辛味,就會使志向得到滿足,神志感到愉悅。從未出現過厥陰經神志得到滿足和愉悅,而脈搏微弱不出,手足不溫暖的情況。不需要人參、茯苓的補益,也不用生薑、附子的大辛大熱,這是厥陰經厥逆證與太少陰病證不同的治療方法。
若其人內有久寒,非辛溫之品所能兼治,則加吳茱萸、生薑之辛熱,更用酒煎,佐細辛直通厥陰之臟,迅散內外之寒,是又救厥陰內外兩傷於寒之法也。
白話文:
如果患者體內有長久積寒,單用溫熱的藥物無法完全治療,就需要加入吳茱萸和生薑的辛熱之性,再用酒煎煮。並輔以細辛直接疏通厥陰臟腑,快速散去體表和體內的寒邪。這樣就能夠同時解決厥陰臟腑內外受寒的狀況。
吳茱萸湯,治厥陰病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少陰證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陽
白話文:
吳茱萸湯:
主治:
- 厥陰病:口乾嘔吐涎沫、頭痛。
- 少陰病:嘔吐腹瀉,手腳冰冷,煩躁不安,瀕臨死亡。
- 陽明病:高熱、煩躁、口渴、大便乾結。
明食谷欲嘔者。
吳茱萸(一升),人參(三兩),生薑(六兩),大棗(擘,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白話文:
用於治療進食後想要嘔吐的情況。
配方包括 「吳茱萸」(一升)、「人參」(三兩)、「生薑」(六兩)、「大棗」(擘開,十二枚)。
將以上四種藥材用水七升煎煮至剩兩升,溫服七合,每日三次。
【集註】羅謙甫曰:仲景救陽諸法,於少陰四逆湯必用姜附;通脈四逆湯倍加乾薑,其附子生用;附子湯又加生附至二枚。所以然者,或壯微陽使之外達,或招飛陽使之內返,此皆少陰真陽失所,故以回陽為亟也。
白話文:
羅謙甫說:仲景搶救陽氣的方法,在少陰四逆湯中必定使用乾薑和附子;通脈四逆湯中乾薑加倍,而附子使用生的;附子湯再加生附子到兩顆。這樣做的道理是,乾薑可以壯陽並促進陽氣外達,附子可以招引陽氣回返體內。這些方法都是因為少陰真陽失去了正確的位置,所以需要急於回陽。
至其治厥陰,則易以吳茱萸,而並去前湯諸藥,獨用人參、薑、棗者,蓋人身厥陰肝木雖為兩陰交盡,而一陽之真氣實起其中,此之生氣一虛,則三陰濁氣直逼中上,不惟本經諸證悉具,將陽明之健運失職,以至少陰之真陽浮露而吐利,厥逆煩躁欲死,食谷欲嘔,種種叢生矣。
白話文:
在治療厥陰證時,可用吳茱萸代替前述湯藥中的所有藥物,只用人參、薑、棗。這是因為人體的厥陰肝木雖然是兩陰交盡,但其中仍存有一陽之真氣。當真氣虛弱時,三陰濁氣便會直逼中上,不僅本經所屬證狀齊發,還會導致陽明之健運失職,進而使至少陰之真陽浮露而出現嘔吐、腹瀉,以及厥逆、煩躁、欲死、食後嘔吐等症狀叢生。
吳茱萸得東方震氣,辛苦大熱,能達木鬱,直入厥陰,降其盛陰之濁氣,使陰翳全消,用以為君。人參秉沖和之氣,甘溫大補,能接天真,挽回性命,升其垂絕之生氣,令陽光普照,用以為臣。佐薑、棗和胃而行四末。斯則震坤合德,木土不害,一陽之妙用成,而三焦之間無非生生之氣矣。
諸證有不退者乎?蓋仲景之法,於少陰則重固元陽,於厥陰則重護生氣。學者當深思而得之矣。
白話文:
吳茱萸受到東方震木之氣,辛辣苦熱,能疏通木氣鬱滯,直達厥陰經,驅散過盛的陰濁之氣,使陰霾消散,故為君藥。人參秉承陰陽調和之氣,甘溫大補,能連結本元真氣,挽回危亡的生命,提升瀕臨死亡的生機,令陽氣煥發,故為臣藥。配伍薑棗,調和胃氣,使氣血運行四肢末梢。這樣,震木和坤土兩者的功能結合,木氣和土氣相輔不害,一陽之氣的妙用得以發揮,三焦之間充滿了生生不息的氣息。
烏梅丸,治厥陰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即吐蛔。又主久痢。
白話文:
烏梅丸
主治:
- 厥陰病引起口渴
- 氣往上沖撞心臟,導致心痛發熱
- 飢餓卻不想吃東西
- 吃東西後吐蛔蟲
- 久痢
烏梅(三百個),細辛(六兩),乾薑(十兩),黃連(一斤),當歸(四兩),附子(六兩),蜀椒(去汗,四兩),桂枝(六兩),人參(六兩),黃柏(六兩),
白話文:
**烏梅:**300 個
細辛: 360 克
乾薑: 600 克
黃連: 600 克
當歸: 240 克
附子: 360 克
蜀椒(去除汗水): 240 克
桂枝: 360 克
人參: 360 克
黃柏: 360 克
上十味,異搗篩,合治之。以苦酒浸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飯熟搗成泥,和藥令相得,內臼中,與蜜杵二千下,九如梧桐子大。先食飲服十丸,日三,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白話文:
以上十種藥材,分別研磨成粉後混合。用苦酒浸泡烏梅一晚,去掉果核蒸煮,加入五升米,煮成米飯後搗成泥,再與藥材混合均勻。將這些材料放入臼中,用蜂蜜搗杵兩千次,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服用時,先吃點食物或飲料,再服下十粒藥丸,一天三次,逐漸增加至二十粒。服用過程中,禁止食用生冷、滑膩、有腥臭味的食品。
【集註】柯琴曰:六陰惟厥陰為難治。其本陰,其標熱,其體木,其用火,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或收、或散、或逆、或從,隨所利而行之,調其中氣使之和平,是治厥陰法也。厥陰當兩陰交盡,又名陰之絕陽,宜無熱矣。第其具合晦朔之理,陰之初盡即陽之初生,所以厥陰病熱,是少陽使然也。
白話文:
柯琴說,六陰之中,厥陰最難醫治。因為它的本質是陰,但表現出來卻是熱,它的體質屬木,藥性宜用火,必須針對其本質陰而先治療其病因熱,可以採用收縮、擴散、逆行或順行的治療方法,根據情況而定。調和厥陰之氣使之平衡,就是治療厥陰病的原則。厥陰位於兩陰交盡之處,又稱「陰之絕陽」,按理說應該沒有熱。但它正好與晦朔的道理相合,陰的盡頭就是陽的開始,所以厥陰病會發熱,這也是少陽病造成的。
火王則水虧,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氣有餘便是火也。木勝則剋土,故飢不欲食。蟲為風化,飢則胃中空虛,蛔聞食臭出,故吐蛔也。仲景立方,皆以甘辛苦味為君,不用酸收之品,而此用之者,以厥陰主肝木耳。《洪範》曰:木曰曲直作酸。《內經》曰:木生酸,酸入肝。
白話文:
火氣旺盛就會導致水分不足,所以消渴症的氣會衝擊心臟,導致心痛發熱。氣氣過盛就會化為火氣。
肝氣過剩就會剋制脾胃,所以會飢餓卻不想吃東西。
蟲子是風熱化成的,飢餓時胃裡空虛,蛔蟲聞到食物的氣味就會跑出來,所以會吐出蛔蟲。
張仲景開的藥方都以甘、苦、辛等口味的中藥為主,不使用酸收類的中藥。但此處使用酸收類中藥,是因為肝屬厥陰,而厥陰主肝木。
《洪範》中說:「木能彎曲,產生酸味。」《內經》中說:「木生酸,酸入肝。」
君烏梅之大酸,是伏其所主也。配黃連瀉心而除疼,佐黃柏滋腎以除渴,先其所因也。連、柏治厥陰陽邪則有餘,不足以治陰邪也。椒、附、辛、姜大辛之品並舉,不但治厥陰陰邪,且肝欲散,以辛散之也。又加桂枝、當歸,是肝藏血,求其所屬也。寒熱雜用,則氣味不和,佐以人參,調其中氣。
白話文:
烏梅非常酸,因為它能針對病因。搭配黃連,可以清瀉心火,緩解疼痛;再輔以黃柏,滋養腎水,止渴,這也是針對病因施治。黃連、黃柏治療厥陰陽邪有餘,但不足以治療陰邪。花椒、附子、辛夷、生薑等辛辣藥物一起使用,不僅可以治療厥陰陰邪,而且肝喜散,用辛辣藥物來疏散。再加入桂枝、當歸,因為肝臟藏血,我們要尋求它的歸屬。寒熱藥物混用會導致氣味不調和,佐以人參,可以調和中氣。
以苦酒浸烏梅,同氣相求,蒸之米下,資其穀氣。加蜜為丸,少與而漸加之,緩則治其本也。蛔,昆蟲也,生冷之物與濕熱之氣相成,故藥亦寒熱互用,且胸中煩而吐蛔,則連、柏是寒因熱用也。蛔得酸則靜,得辛則伏,得苦則下,信為治蟲佳劑。久痢則虛,調其寒熱,酸以收之,下痢自止。
白話文:
用苦酒浸泡烏梅,二者氣味相投,蒸熟的米飯墊在下面,補充米飯的穀氣。加入蜂蜜揉成丸子,少量服用並逐漸增加劑量,緩慢治療纔是治本之法。蛔蟲是一種昆蟲,由生冷食物和濕熱之氣共同產生,因此藥物也需寒熱並用。而且如果胸中煩躁而嘔吐蛔蟲,那麼連翹和柏子就是因熱而用寒藥。蛔蟲遇酸會安靜,遇辛會藏匿,遇苦會排出,的確是治療蛔蟲的良藥。長期腹瀉會導致身體虛弱,需要調節寒熱,用酸藥收斂,腹瀉就會自行停止。
赤石脂禹餘糧湯,治久利不止,大腸虛脫,服理中丸而利益甚者。
赤石脂(搗碎,一斤),禹餘糧(搗碎,一斤)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白話文:
赤石脂禹餘糧湯用於治療久瀉不止、大腸虛脫,服用理中丸後病情仍不見改善的患者。取赤石脂、禹餘糧各一斤,搗碎後,以六升水煮至二升,去渣,分三次溫服。
【集註】柯琴曰:甘、薑、參、術可以補中宮元氣之虛,而不足以固下焦脂膏之脫。此利在下焦,故不得以理中之劑收功矣。然大腸之不固,無責在胃,關門之不閉,無責在脾,二石皆土之精氣所結,實胃而澀腸,急以治下焦之標者,實以培中宮之本也。要知此證土虛而火不虛,故不宜於薑、附。若濕甚而虛不甚,複利不止者,故又當利小便也。
白頭翁湯,治厥陰熱利,下重,脈沉弦,渴欲飲水者。
白話文:
柯琴說:甘草、生薑、人參、白術可以補強中焦的元氣虛弱,但不足以固住下焦的脂肪。這個病症主要是由於下焦虛損,所以不能用理中湯來治療。雖然大腸虛固不是胃的問題,關門不閉也不是脾的問題,但胃脾都是土氣結聚而成的,所以補胃同時也能調養腸道。治療下焦病症的根本辦法,其實是加強中焦的元氣。要明白這個證型的特點是土氣虛弱而火氣不虛,所以不適合用生薑和附子。如果濕氣很重,虛損不太嚴重,而且利便不止,那麼還需要利小便。
白頭翁(三兩),黃連(三兩),黃柏(三兩),秦皮(三兩),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白話文:
白頭翁(180 克),黃連(180 克),黃柏(180 克),秦皮(180 克),
【注】三陰俱有下利證,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也;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惟厥陰下利屬於寒者,厥而不渴,下利清穀;屬於熱者,消渴下重,下利膿血。此熱利下重,乃火鬱濕蒸,穢氣奔迫廣腸魄門,重滯而難出。《內經》云暴注下迫者是矣。君以白頭翁寒而苦辛,臣以秦皮寒而苦澀。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同時出現三陰經的腹瀉症狀,但腹瀉時不口渴,屬於太陰經的病症;如果腹瀉時口渴,屬於少陰經的病症。只有厥陰經的腹瀉,分為寒性和熱性兩種。寒性腹瀉,患者四肢厥冷而不口渴,腹瀉稀薄如水;熱性腹瀉,患者口渴並且排便沉重,腹瀉時有膿血。這種熱性腹瀉導致排便沉重,是因為火熱鬱積,濕氣蒸騰,穢氣衝擊廣腸魄門,導致排便阻塞難以排出。《內經》中所說的「暴注下迫」就是指這種情況。治療時可以選用白頭翁,它性寒味苦辛;輔以秦皮,它性寒味苦澀。
寒能勝熱,苦能燥濕,辛以散火之郁,澀以收下重之利也。佐黃連清上焦之火,則渴可止。使黃柏瀉下焦之熱,則利自除也。治厥陰熱利有二,初利用此方,以苦燥之,以辛散之,以澀固之,是謂以寒治熱之法;久利則用烏梅丸之酸以收火,佐以苦寒,雜以溫補,是謂逆之從之,隨所利而行之,調其氣使之平也。
白話文:
寒性藥物可以剋制熱性,苦味藥物可以乾燥濕氣,辛味藥物可以宣散鬱熱,澀味藥物可以收斂過度瀉利。輔助黃連清泄上焦的火氣,可以止渴;使用黃柏瀉下下焦的熱氣,可以消除腹瀉。治療厥陰熱利有兩種方法,初期可以使用這個藥方,用苦味藥物乾燥,用辛味藥物宣散,用澀味藥物固澀,這是用寒性治療熱性的方法;長期腹瀉則可以使用烏梅丸的酸性來收斂火氣,配合苦寒藥物,再加入溫補藥物,這是順應病情,隨症治療,調和氣血使之平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