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謙

《刪補名醫方論》~ 卷七 (1)

回本書目錄

卷七 (1)

1. 刪補名醫方論(七)

大承氣湯,治陽明病,潮熱,手足濈然汗出,諺語汗出多,胃燥獨語,如見鬼狀,喘

白話文:

大承氣湯

適應於: 胃熱病證 症狀:

  • 潮熱
  • 手腳出汗(嚴重時如水流)
  • 舌燥,自言自語
  • 如同見鬼狀
  • 氣喘

冒不能臥,腹滿痛,脈滑實。又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又少陰病初得之,口燥咽乾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痛,口燥舌乾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

大黃(酒洗,四兩),厚朴(半斤),枳實(炙,五枚),芒硝(三合)

白話文:

大黃(洗淨後用酒浸泡,四兩) 厚朴(半斤) 枳實(用火烤炙,五枚) 芒硝(三兩)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內大黃,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再上火微煮一二沸,分溫再服。得下即停後服。

白話文:

以上四種藥材,用一斗水,先煮乾薑和桂心,取水五升,然後加入大黃,再煮取二升,去掉雜質;加入芒硝,再加熱小火煮一兩沸,分兩次溫熱服用。拉肚子後就停止後續服用。

小承氣湯

大黃(四兩),厚朴(炙,去皮,二兩),枳實(三枚)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三服。初服湯當大便,不爾再服,以利為度。得便即止服。

【集註】柯琴曰:諸病皆因於氣,穢物之不去,由於氣之不順也。故攻積之劑,必用氣分之藥,因以承氣名湯。方分大、小者,有二義焉:厚朴倍大黃,是氣藥為君,名大承氣;大黃倍厚朴,是氣藥為臣,名小承氣。味多性猛,制大其服,欲令大泄下也,因名曰大,味寡性緩,制小其服,欲微和胃氣也,因名曰小。

白話文:

【注釋】柯琴說:各種疾病都是由氣鬱造成的,穢物無法排出,也是因為氣機不暢通。因此,治療積滯的藥方,必定會使用氣分藥,所以名為承氣湯。藥方分為大承氣和(小)承氣,有兩種意義:厚朴用量比大黃多,表示氣藥為主,稱為大承氣;大黃用量比厚朴多,表示氣藥為輔,稱為小承氣。味道濃烈、藥性猛烈的藥,劑量要大一點,目的是讓它大瀉;味道淡、藥性緩和的藥,劑量要小一點,目的是緩和胃氣,所以稱為小承氣。

且煎法更有妙義,大承氣用水一斗,煮積樸,取五升,去滓,內大黃,再煮取二升,內芒硝,何哉?蓋生者氣銳而先行,熟者氣純而和緩,仲景欲使芒硝先化燥屎,大黃繼通地道,而後積、樸除其痞滿。若小承氣以三味同煎,不分次第,同一大黃,而煎法不同,此可見仲景微和之意也。

白話文:

煎煮中藥也有巧妙的道理。大承氣湯用一斗水煮積樸,取五升,去掉渣滓,放入大黃,再煮取二升,加入芒硝。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生的大黃藥性猛烈,會先起作用,而煮熟的大黃藥性溫和緩慢,張仲景想要讓芒硝先化解乾燥的宿便,大黃接著打通腸道,最後積樸再清除痞滿。而小承氣湯是用三種藥材一起煎煮,不分先後順序,雖然都是大黃,但煎煮的方法不同,由此可見張仲景精細和緩的用藥風格。

喻昌曰:《金匱》治痙為病,胸滿口噤,臥不著席,腳攣急必齡齒,可與大承氣湯,乃死中求生之法也。《靈樞》謂熱而痙者死,腰折、瘛瘲、齒齡也。茲所云臥不著席,即腰折之變文。腳攣急,即瘛瘲之變文。且斷齒加以胸滿口禁,上、中、下三焦熱邪充斥,死不旋踵矣。

白話文:

喻昌說:《金匱要略》中記載,治療痙病時,如果患者胸滿、口不能說話,躺臥不住,腳抽筋並咬牙切齒,可以服用大承氣湯,這是從死亡邊緣挽救生命的辦法。《靈樞》說,熱而痙攣者會死亡,會出現腰折、抽搐、咬牙切齒的症狀。這裡所說的「臥不著席」,就是「腰折」的變異表現。腳抽筋,就是「瘛瘲」的變異表現。再加上咬牙切齒和胸滿口禁,上中下三焦的熱邪充滿,患者很快就會死亡。

在傷寒證腹滿可下,胸滿則不可下,然投是湯者,須知所謂胸滿,謂其邪尚在表,故不可下。此證入里之熱,極深極重,匪可比倫,況陽熱深極,陰血立至消亡,即小小下之,尚不足以勝其陽救其陰。故取此湯以承領其一線之陰氣,陰氣不盡為陽熱所劫,因而得生者多矣。「可與」二字甚活,臨證酌而用之,初非定法也。

白話文:

在傷寒證中,腹部脹滿可以下泄通便,但胸部脹滿則不能下泄。然而,使用此湯劑時,必須明白所說的「胸滿」,是指邪氣仍在體表,所以不能下泄。這種證型屬於熱邪入侵裏部,熱勢極深極重,不可等閒視之。更何況陽熱如此深重,陰血就會迅速消耗。即使稍微下泄,也不足以抵抗陽熱,救助陰血。因此,使用此湯劑來維持體內僅存的一線陰氣。只要陰氣不被陽熱完全劫奪,就能救活很多病人。「可與」兩個字很靈活,需要根據具體的症狀來酌情使用,並不是固定的定律。

既有下之重傷其陰之大戒,復有下之急救其陰之活法,學者欲為深造,端在此矣。

謂胃承氣湯,治表解有汗,裡熱不除,胃因不和,而不作解者。

大黃(酒洗,四兩),甘草(炙,二兩),芒硝(半斤)

上三味,以水三升,先煮二味,取一升,去滓,內芒硝,微煮令沸,少少溫服之。

【注】三承氣湯之立名,而曰大者,制大其服,欲急下其邪也;小者,制小其服,欲緩下其邪也。曰調胃者,則有調和承順胃氣之義,非若大、小專攻下也。經曰:熱淫於內,治以鹹寒;火淫於內,治以苦寒。君大黃之苦寒,臣芒硝之鹹寒,二味並舉,攻熱瀉火之力備矣。更佐甘草之緩,調停於大黃、芒硝之間,又少少溫服之,使其力不峻,則不能速下而和也。

白話文:

關於三承氣湯的名稱,之所以稱為「大」承氣湯,是因為藥量較大,目的是快速排出體內的邪氣;「小」承氣湯則是藥量較小,目的是緩慢排出邪氣。而「調胃」這個名稱,則表示它具有調節順應胃氣的作用,並非像「大承氣湯」和「小承氣湯」那樣專門攻下。

《黃帝內經》中說:體內熱氣過盛,可用鹹寒之物治療;火氣過盛,可用苦寒之物治療。因此,這副湯劑採用了苦寒的大黃和鹹寒的芒硝這兩種藥材,雙管齊下,具有攻熱瀉火的作用。此外,還加入了緩和作用的甘草,調和了大黃和芒硝的藥性。並且稍稍溫服,使湯劑的藥性不那麼猛烈,從而既能通便又能調和胃氣。

更衣丸,治津液不足,腸胃乾燥,大便不通。

硃砂(研如飛面,五錢),蘆薈(研細,生用,七錢),

白話文:

硃砂(研磨成粉末,如同滑石粉,5 錢),蘆薈(研磨成細粉,生用,7 錢),

滴好酒少許,和丸。每服一錢二分,好酒下。

【集註】柯琴曰:胃為後天之本,不及固病,太過亦病。然太過復有陽盛陰虛之別焉。兩陽合明而胃家實,仲景制三承氣湯以下之;三陽燥結而津液亡,前賢又制更衣丸以潤之。古人入廁必更衣,故以此命名也。硃砂以汞為體,性寒重墜下達;蘆薈以液為質,味苦膏潤下滋。

白話文:

【註解】柯琴說:胃是後天(營養)的根本,(胃)功能不足會生病,過度勞累也會生病。然而,過度勞累又分為陽氣旺盛和陰液虛弱兩種情況。陽明兩經(胃腑)同時亢盛,胃中津液過多,仲景制定了三承氣湯來瀉下;三陽經燥熱結滯,津液枯竭,前人又制定了更衣丸來滋潤。古人如廁時必須更換衣服,因此將此丸命名為更衣丸。硃砂是以水銀為主要成分,性寒沉降,可以下達;蘆薈是以液體為主要成分,味苦油潤,可以下滋潤。

兼以大寒大苦之性味,能潤燥結,從上導下而胃關開矣。合以為丸,兩者相須,得效最宏,奏功甚捷,誠匪夷所思矣。

白話文:

加上寒涼苦澀的藥性,可以滋潤乾燥的阻塞處,從上往下導通,胃口就打開了。把這些藥材合起來做成丸子,兩者相互配合,療效顯著,見效非常快,真是令人驚歎。

麻仁丸(又名脾約丸),治腸胃燥熱,大便秘結,小便數多。

白話文:

麻仁丸(又稱脾約丸)

用於治療腸胃燥熱、大便乾結、小便頻繁的情況。

麻子(二升),芍藥(半斤),枳實(半斤),大黃(去皮,一斤),厚朴(去皮,一斤),杏仁(去皮煎熬,碾脂,一升)

白話文:

麻仁(兩升),芍藥(半斤),枳實(半斤),大黃(去皮,一斤),厚朴(去皮,一斤),杏仁(去皮,熬煎後壓榨出杏仁油,一升)

上六味為末,煉蜜為丸,桐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漸加,以利為度。

【集註】成無己曰:約者,約結之約,又約束也。經曰: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今胃強脾弱,約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輸膀胱,小便數而大便硬,故曰脾約。麻仁甘平而潤,杏仁甘溫而潤。經曰: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

白話文:

【翻譯】

成無己說:「約」指約束或緊縮。經典說:喝進胃裡的液體會散發精氣,上輸送至脾,脾氣散發精氣,上傳至肺,調節水道,下輸至膀胱,水精分佈全身,五經同時運行。現在胃強脾弱,約束津液,無法分佈全身,只能輸往膀胱,所以小便次數多而大便乾硬,這就是脾約病。麻仁甘平且潤,杏仁甘溫且潤。經典說:脾喜歡放鬆,所以要用甘味食物來緩和它。

本草曰:潤可去燥。是以麻仁為君,杏仁為臣。枳實破結,厚朴瀉滿,故以為佐。芍藥調中,大黃通下,故以為使。

白話文:

本草經記載:潤澤可以去除乾燥。因此,以麻仁為主藥,杏仁為輔臣。枳實打破積滯,厚朴瀉下積滿,所以作為佐藥。芍藥調和中氣,大黃通暢大便,所以作為使藥。

朱震亨曰:既云脾約,血枯火燔津竭,理宜滋陰降火,津液自生,何秘之有?此方惟熱甚而稟實者可用,熱微而虛者,愈致燥涸之苦矣。

白話文:

朱震亨說:既然說到脾臟收縮,血液枯竭,火氣旺盛,津液耗盡,那麼治療方法應該是滋陰降火,這樣津液就會自然產生,有什麼好隱瞞的呢?這個方子只有對於熱氣非常旺盛、體質健壯的人才可以用。如果熱氣微弱,身體虛弱的人用了,只會讓他們更加乾燥枯竭。

桃仁承氣湯,治血結胸中,手不可近,或中焦蓄血,寒熱胸滿,漱水不欲咽,善忘,昏

白話文:

桃仁承氣湯用於治療胸中氣血鬱結,舉手困難;或中焦(胃脘部)有瘀血,導致寒熱交替、胸悶氣促、不想喝水、健忘、神昏。

迷如狂者。此方治敗血留經,通月事。

桃仁(去皮尖,五十個),桂枝(三兩),大黃(四兩),芒硝(二兩),甘草(二兩),

白話文:

  • 桃仁:50 顆(去皮和尖)
  • 桂枝:3 兩
  • 大黃:4 兩
  • 芒硝:2 兩
  • 甘草:2 兩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溫服五合;日三服,當微利。

抵當湯並丸,治傷寒蓄血,並治癥瘕,追蟲攻毒甚佳。

水蛭(熬,三十個),虻蟲(熬,去頭足,三十個),大黃(三兩),桃仁(去皮尖,三十個)

白話文:

水蛭(煮沸,30 隻) 牛虻(煮沸,去除頭足,30 隻) 大黃(150 克) 桃仁(去皮尖,30 顆)

上四味為散,以水五升,煮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下再服,利為度。

水蛭(熬,二十個),虻蟲(熬,去翅,二十五個),桃仁(去皮尖,二十個),大黃(三兩),

上四味杵,分為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九,取七合服。晬時當下血,若不下更服。

【集註】柯琴曰:膀胱為水府,血本無所容蓄者也。少腹者,膀胱之室也,熱結硬滿,當小便不利,而反利者,是病不在膀胱內而在少腹內也。可知其隨經之營血,因瘀熱而結於少腹之裡,而非膀胱之裡也。故小便雖利,而硬滿急結,蓄血仍瘀於少腹也。熱淫於內,神魂不安,故發狂。

白話文:

柯琴認為:膀胱就像水的儲藏庫,血液不能在裡面停留。下腹部是膀胱的空間,如果出現熱氣積聚導致堅硬滿脹,本來應小便不暢,但卻反而通暢,說明這個疾病不在膀胱內部,而在下腹部。可以推測,隨著經絡運行的營養血氣,由於瘀血和熱氣而凝結在下腹部的深處,而不是膀胱裡面。因此,即使小便通暢,但堅硬脹滿和急結的症狀依然存在,說明瘀血仍然滯留在下腹部。熱氣在身體內肆虐,導致神魂不安,因此產生狂躁的症狀。

血瘀不行,則營不運,故脈微而沉,營不運,則氣不宣,故沉而結也。營氣不周於身,則身黃。消穀善飢者,胃火熾盛也。大便反易者,血之濡也,色黑者,蓄血滲入也。善忘者,血不榮、智不明也。此皆瘀血之徵兆,非至峻之劑,不足以抵其巢穴而當此重任,故立抵當湯。

白話文:

血液瘀堵無法運行,營血也無法運轉,所以脈搏微弱且深沉。營血無法運轉,氣血也不通暢,因此脈搏深沉且結塊。營氣不能全身運行,就會導致身體發黃。容易消化食物且經常感到飢餓,是因為胃火過旺。大便不成形,是因為血液濕潤。大便顏色發黑,是因為積蓄的血液滲入所致。容易健忘,是因為血液不足,頭腦不清楚。這些都是瘀血的徵兆,必須使用非常猛烈的藥方,才能徹底治療,因此製定了抵當湯。

蛭,蟲之善飲血者,而利於水。虻,蟲之善吮血者、而猛於陸。並取水陸之善取血者以攻之,同氣相求,更佐桃仁之苦甘,推陳致新,大黃之苦寒,盪滌邪熱,故名抵當也。若熱雖盛而未狂,少腹滿而未硬,宜小其制,為丸以緩治之。若外證已解,少腹急結,其人如狂,是轉屬陽明,用調胃承氣加桃仁、桂枝之行血者於其中,以微利之,胃和則愈矣。此桃仁承氣為治之緩也。

白話文:

水蛭是擅長吸血的蟲子,生活在水中。虻是擅長吸食血液的蟲子,生活在陸地上。取用這兩種擅長吸取血液的蟲子來攻治疾病,是「同氣相求」的原理,再配合苦甘味道的桃仁,讓陳舊的血液排出,促進新血生成;苦寒味道的大黃,可以清熱解毒,所以稱為「抵當湯」。如果熱證嚴重,但還沒有發狂,小腹脹滿,但還沒變硬,可以用小劑量的抵當湯,製成丸劑,緩慢治療。如果外在症狀已經緩解,小腹急結,病人像發狂一樣,表示熱證轉化為陽明經的證候,應使用「調胃承氣湯」,再加入桃仁和桂枝這兩味活血的藥物,輕微瀉下,胃氣調和後,即可痊癒。這是「桃仁承氣湯」治療較緩的病情的用法。

梔子豉湯(附:加減諸湯),治陽明病,脈浮而

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煩躁,心中憒憒,怵惕懊憹,目疼鼻乾,不得臥。

梔子(擘,十四枚),香豉(綿裹,四合)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止後服。

若少氣者,加甘草二兩。若嘔者,加生薑三兩。若下後心煩腹滿、起臥不安者,去香豉加厚朴四兩、枳實四枚。若醫以丸藥下之,身熱不去,心中結痛,去香豉加乾薑二兩。若身熱發黃者,去香豉加甘草一兩、黃柏二兩。

白話文:

如果氣虛者,加入二兩甘草。如果嘔吐者,加入三兩生薑。如果大便後心煩、腹部脹滿、臥牀不安者,去除香豉,加入四兩厚朴和四枚枳實。如果用丸藥瀉下後,身體發熱不退,心中有結痛,去除香豉,加入二兩乾薑。如果身體發熱黃疸,去除香豉,加入一兩甘草和二兩黃柏。

【集註】柯琴曰:太陽以心腹為里,陽明以心腹為表。蓋陽明之裡是胃實,不特發熱惡熱、目痛鼻乾、汗出身重謂之表。一切虛煩虛熱,咽燥口苦舌苔,腹滿煩躁不得臥,消渴而小便不利,凡在胃之外者,悉是陽明之表也。仲景制汗劑,是開太陽表邪之出路,制吐劑是引陽明表邪之出路。

白話文:

柯琴說:太陽經的裡證在心腹,陽明經的裡證也在心腹。因為陽明經的裡證是胃有實熱,不僅會發燒怕熱、眼睛痛、鼻子乾、出很多汗,這些是被認為是表證。凡是身體虛弱、虛熱、咽喉乾燥、口苦、舌苔黃、腹部脹滿、煩躁不安、睡不著、口渴卻小便不利,這些不在胃裡面的證狀,全都是陽明經的表證。仲景發明的讓病人出汗的藥方,是打開太陽經表邪的出去通道;發明的讓病人嘔吐的藥方,是引導陽明經表邪的出去通道。

所以太陽之表宜汗不宜吐,陽明之表當吐不當汗。太陽當汗而反吐之,便見自汗出不惡寒,飢不能食,朝食暮吐,欲食冷食,不欲近衣等證,此太陽轉屬陽明之表法,當梔子豉湯吐之。陽明當吐而不吐,反行汗下,溫針等法,以致心中憒憒,怵惕懊憹,煩躁舌苔等證,然仍在陽明之表,仍當梔子豉湯主之。梔子苦能湧泄,寒能勝熱,其形象心,又赤色通心,故主治心中上、下一切證。

白話文:

因此,太陽經表證應該發汗而不宜嘔吐,陽明經表證應該嘔吐而不宜發汗。太陽經本該發汗卻反而嘔吐,就會出現自汗、不惡寒、飢餓卻不能吃、早晨吃飯晚上吐、想吃冷食、不願穿衣服等症狀,這是太陽經轉變為陽明經表證的表現,應使用梔子豉湯催吐。陽明經本該嘔吐卻沒有嘔吐,反而使用發汗、瀉下、溫針等方法,就會導致心中煩悶、心神不寧、煩躁、舌苔黃等症狀,但仍屬於陽明經表證,仍應以梔子豉湯為主。梔子味苦,能宣泄氣鬱,寒涼能剋制熱性,與心臟形狀相似,又因其顏色發紅而與心臟相通,因此能治療心臟上下的一切證狀。

豆形象腎,又黑色入腎,制而為豉,輕浮上行,能使心腹之濁邪上出於口,一吐而心腹得舒,表裡之煩熱悉解矣。所以然者,急除胃外之熱,不致胃家之實,即此梔豉湯為陽明解表之聖劑矣。熱傷氣者少氣,加甘草以益氣。虛熱相摶者多嘔,加生薑以散邪。若下後而心腹滿,起臥不安,是熱已入胃,便不當吐,故去香豉。

白話文:

豆類的形狀像腎,又因為黑色能入腎,加工成豆醬後具有輕浮上行的性質,可以將心腹的濁邪從口中排出。 一旦吐出,心腹就會感到舒暢,裡外煩熱的感覺也會消除。

這是因為豆醬湯可以快速清除胃外的熱氣,而不至於使胃裡有積滯。因此,豆醬湯是陽明經解表的良方。

如果熱邪損傷了氣,導致氣虛,可以加入甘草來補氣。如果虛熱相互搏結,容易嘔吐,可以加入生薑來散邪。

不過,如果在瀉下後,心腹仍感到腹滿,起臥不安,說明熱邪已經進入胃中,就不適合再催吐。因此,這種情況下需要去除豆醬。

屎未燥硬,不宜復下,故只用梔子以除煩,佐枳樸以泄滿,此兩解心腹之妙,又小承氣之輕劑也。若以丸藥下之,身熱不去,知表未解也,心中結痛,知寒留於中也。表熱裡寒,故任梔子之苦以除熱,倍乾薑之辛以逐寒,而表熱自解,裡寒自除。然非吐不能達表,故用此以探吐之。

白話文:

大便乾燥,不宜再瀉,所以只用梔子來去除煩熱,配用枳實、厚朴來瀉除腹脹。這兩種藥物能很好地調理心腹,也是小承氣湯的簡化版。如果用丸劑瀉下,身體熱度不退,說明表症未解;心中結痛,說明寒邪停留在體內。表熱裡寒,所以用苦味的梔子來清熱,加倍用辛味的乾薑來散寒,這樣表熱自解,裡寒自除。但是不嘔吐不能宣通表症,所以用它們來引發嘔吐。

此又寒熱並用,為和中解表之劑矣。內外熱熾,肌肉發黃,必須苦甘之劑以調之,柏皮、甘草色黃而潤,助梔子以除內煩而解外熱。形色之病,無假形色以通之。此皆用梔豉加減以御陽明表證之變幻也。夫梔子之性,能屈曲下行,不是上湧之劑,惟豉之腐氣上蒸心肺,能令人吐耳。

白話文:

這是一種同時使用寒熱藥物的方劑,用於調和內外,解表散熱。如果內外熱氣旺盛,肌肉發黃,就必須使用苦甜的藥物來調節,柏樹皮和甘草顏色黃潤,可以幫助梔子消除內熱和解表熱。治療形色病,不能單靠形色相通的方法。這些都是根據陽明表證的變化,加減使用梔子、豆豉而成。梔子本身具有向下行的性質,並非會上湧的藥物,但是豆豉的腐臭之氣會蒸騰到心肺,會讓人嘔吐。

瓜蒂散必用豉汁和服,是吐在豉而不在梔也。梔子乾薑湯去豉用姜,是取其橫開。梔子厚朴湯,以積樸易豉,是取其下泄。似皆不欲上越之義,雖苦亦能作湧,然非探吐不能吐也。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則梔子之性自明矣。

白話文:

服用「瓜蒂散」時,一定要用豉汁調服,這是因為梔子本身沒有吐瀉作用,而是豉汁讓梔子產生了吐瀉反應。

「梔子乾薑湯」中不加豉汁而使用薑,是因為薑可以促進橫向擴散作用。「梔子厚朴湯」中用積厚朴取代豉汁,是因為厚朴具有瀉下作用。

這些方劑都避免了向上吐瀉,即使藥物很苦,也能產生湧吐作用,但這種作用不是通過探吐獲得的。對於之前有過輕微腹瀉的患者,不能服用「梔子湯」,這也說明瞭梔子的性質偏於瀉下。

瓜蒂散,治胸中痞硬痰飲,一切實邪,及氣衝咽不得息者,用此吐之。

瓜蒂(熬黃,一分),赤小豆(一分),

上二味,各別搗篩,為散已,合治之。取一錢匕,以香豉一合,熱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溫,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服,得快吐乃止。

白話文:

上述兩種藥材,分別搗碎篩過成粉,然後混合。取一錢的粉末,加入一合香豉和七合熱湯,熬成稀粥,去掉渣滓,取出湯汁與藥粉混合。加熱後,一次性服用。如果沒有嘔吐,就少量增加服用量,直到嘔吐止住為止。

【注】胸中者,清陽之府,諸邪入胸,皆阻陽氣不得宣達,以致胸滿痞硬,熱氣上衝,燥渴心煩,溫溫欲吐,脈數促者,熱鬱結也。胸滿痞硬,氣上衝咽喉不得息,手足寒冷,欲吐不能吐,脈遲緊者,寒鬱結也。凡胸中寒熱與氣與飲鬱結為病,諒非汗下之法所能治,必得酸苦湧瀉之品,因而越之,上焦得通,陽氣得復,痞硬可消,胸中可和也。瓜蒂極苦,赤豆味酸,相須相益,能除胸胃中實邪,為吐劑中第一品也。

白話文:

胸部是清陽之氣聚集的地方。各種邪氣進入胸部,都會阻礙陽氣的流通,導致胸部氣滿、腫硬,熱氣上衝,出現口渴、心煩、嘔吐感,脈搏又快又急,這是熱邪鬱結造成的。

胸部氣滿、腫硬,氣息衝到喉嚨卻無法緩解,手腳發冷,想吐卻吐不出來,脈搏又慢又緊,這是寒邪鬱結造成的。

治療胸部寒熱、氣滯和水飲鬱結導致的疾病,不能只採用發汗和瀉下的方法。必須使用酸苦味的藥物使之嘔吐,從而疏通上焦,讓陽氣恢復,才能消除腫硬,使胸部氣血調和。

瓜蒂非常苦,赤豆味道酸,兩者相輔相成,可以清除胸胃中的邪氣,是治療嘔吐疾病的最佳藥物。

而佐香豉粥汁合服者,藉穀氣以保胃氣也。服之不吐,少少加服,得快吐而即止者,恐傷胃中元氣也。此方奏功之捷,勝於汗下。所以三法鼎立,今人不知岐伯、仲景之精義,置之不用,可勝惜哉!

白話文:

使用香豉粥湯輔助服用的目的,是用穀物的氣息保護胃氣。如果服用後不嘔吐,可以少量增加服藥量。但是,如果服用後很快嘔吐,而且無法控制,則擔心會損傷胃中的元氣。這個方法起效的速度很快,優於發汗和吐法。因此,三種方法並列使用,但現在的人不瞭解岐伯和仲景的精要,不予採用,實在可惜啊!

小陷胸湯,治心下痞,按之則痛,脈浮

滑者。

黃連(一兩),半夏(半升),栝蔞實(大者,一個)

白話文:

黃連(30克),半夏(150克),栝蔞(一個大個)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蔞實,取三升,去滓,內諸藥,煮取二升,分溫三服。

【集註】程知曰:此熱結未深者,在心下,不似大結胸之高在心上。按之痛,比手不可近為輕。脈之浮滑又緩於沉緊,但痰飲素盛,挾熱邪而內結,所以脈見浮滑也。以半夏之辛散之,黃連之苦瀉之,栝蔞之苦潤滌之,皆所以除熱散結於胸中也。先煮栝蔞,分溫三服,皆以緩治上之法。

白話文:

程知註解說:這種熱氣鬱結較輕淺,位於心窩部位,不像嚴重胸悶的症狀會位於心窩上方。用手按壓會產生疼痛,如果疼痛感比手的觸壓輕微,就屬於較輕的症狀。脈象浮滑,比沉緊的脈象緩和,但痰液較多,夾雜熱邪而內鬱結,所以脈象表現為浮滑。使用半夏的辛散作用,黃連的苦瀉作用,栝蔞的苦潤清滌作用,都是為了消除胸中的熱氣並散結。先煮煮栝蔞,分三次服下溫熱的湯藥,都是採用緩慢治療上焦的方法。

程應旄曰:黃連滌熱,半夏導飲,栝蔞潤燥,合之以開結氣,亦名曰陷胸者,攻雖不峻,而一皆直瀉,其胸裡之實邪,亦從此奪矣。

白話文:

程應旄說:黃連可以清熱,半夏可以化痰,栝蔞可以滋潤,將它們合在一起可以打開結滯之氣,這種病也叫陷胸,雖然治療不會過於激烈,但都是直接瀉下,把胸中的實邪也從此排除體外。

大陷胸湯,主治傷寒發熱,不發汗而反下之,表熱乘虛入於胸中,與不得為汗之

白話文:

大陷胸湯丸

主治:

傷寒發熱,沒有出汗,反而腹瀉,表面的熱邪趁虛進入胸中,與無法出汗的邪氣相互作用。

水氣結而不散,令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其人身無大熱,但頭汗出,或潮熱燥渴,脈沉緊者。如水腫、腸澼,初起形氣俱實者,亦可用。

大黃(六兩),芒硝,苦葶藶子,杏仁(去皮,各半升),甘遂(為末,一錢),

白話文:

  • 大黃:6兩
  • 芒硝
  • 苦葶藶子
  • 杏仁(去皮,各半升)
  • 甘遂(研磨成粉末,1錢)

上五味,以水先煮大黃、杏、藶,去滓,內芒硝,煮一二沸,內甘遂末,溫服,得快利止後服。如未劇者,加白蜜二合,作丸如彈子大,水煮一丸,服過宿乃下,如不下更服。

白話文:

將這五味藥材放入水中,先煮大黃、杏仁、藶茲三味藥,去掉藥渣,加入芒硝,再煮一兩沸,然後加入甘遂粉末,溫服,直到腹瀉止痛後再服用。如果不嚴重的話,可以加入兩勺白蜜,做成彈珠大小的丸劑,用開水煮一丸後服用。服用隔夜才會見效,如果還沒有見效,可以繼續服用。

【集註】柯琴曰:胸中者,宗氣之所出,故名氣海。氣為陽,故屬太陽之部。氣為水母,氣清則水精四布,氣熱則水濁而壅結矣。水結於胸,則津液不下,無以潤腸胃,故大便必燥,不下輸膀胱,故水道不通。大黃、芒硝善滌腸胃之熱實,此病在胸中而亦用以為君者,熱淫於內,當治以苦寒,且以潤陽明之燥,是實則瀉子之法,補膀胱之寒,亦制之以其所畏也。任甘遂之苦辛,所以直攻其水結。

白話文:

柯琴說:胸中是宗氣(身體最原始的氣)的源頭,所以稱為「氣海」。氣屬陽,因此屬於太陽經脈的循行範圍。

「氣為水母」的意思是,氣的清澈會讓水液遍佈全身,而氣的熱度則會讓水液混濁凝聚。水液在胸中凝聚,體內津液就會無法下行,導致腸胃乾燥;水液無法輸送至膀胱,導致水道不通。

大黃和芒硝可以清熱解毒,去除腸胃中的熱毒。雖然這個疾病在胸中,但也要使用這些藥材作為君藥,因為熱毒蔓延於內,需要用苦寒藥物治療,同時也能滋潤胃經的乾燥。這其實是「實則瀉」的治法,而用藥材來補充膀胱的虛寒,也是用其所畏來制衡它。

任甘遂的苦辛之味,可以直達胸中,攻破水液的凝聚。

然水結因於氣結,必佐杏仁之苦溫,以開其水中之氣,氣行而水自利矣。水結又因於氣熱,必佐葶藶之大寒,以清其氣分之熱,源清而流自潔矣。若胸中水結而未及中焦者,當小其制,而復以白蜜之甘以緩之,使留戀於胸中,過宿乃下,但解胸心之結滯,而保腸胃之無傷,是又以香劑為和劑也。

白話文:

體內水腫是由於氣滯所致,因此必須輔以杏仁的苦溫之性,來疏通體內的水氣,氣運行順暢了,水腫自然就會消散。水腫也可能是由氣熱引起的,因此必須輔以葶藶的大寒之性,來清熱解毒,源頭清淨了,水流自然就會潔淨。如果胸中水腫還沒有波及到中焦,就應該減輕藥方的劑量,並加入白蜜的甘甜之味來緩解病情,讓水腫暫時停留於胸中,過了一夜後再緩慢消散,這樣既可以解除胸中的鬱結,又可以保護腸胃不受損害,這就是以溫和的藥材作為緩和藥劑的做法。

是方為利水攻積之劑,故治水腫、痢疾之初起者甚捷,然必視其人壯實,可以一戰成功,如平昔素虛弱與病久而不任攻伐者,當念虛虛之戒矣。

白話文:

這個藥方對於利水、攻破水腫有很好的效果,所以治療水腫、痢疾初期非常有效。但是一定要考慮患者的身體是否強壯,能否承受劇烈的治療。如果平日身體虛弱或病情久治不癒,無法承受劇烈治療的,就要注意避免虛弱的後果。

三物白散,治傷寒,寒實結胸無熱證者,及胸膈寒實痰水內結等證。

桔梗(三分),貝母(三分),巴豆(去皮,熬黑,研如泥,一分)

白話文:

桔梗(15克),貝母(15克),巴豆(去皮、熬黑、研磨成泥,5克)

上杵二味為末,內巴豆於臼中杵之,以白飲合服。強人一錢,羸者減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進熱粥一杯,利過不止,進冷粥一杯。

白話文:

將前面準備好的兩種藥材搗碎成粉末,再把巴豆放入臼中搗碎,用白開水調和後服用。身強體壯的人服用一錢(約3克),身體虛弱的人酌情減少。如果病在胸口以上,服用後會出現嘔吐,在胸口以下則會導致腹瀉。如果沒有腹瀉,可以喝一杯熱粥。如果腹瀉不止,可以喝一杯冷粥。

【注】是方治寒實痰水結胸,極峻之藥也。君以巴豆極辛極烈,攻寒逐水,斬關奪門,所到之處無不破也。佐以貝母開胸之結,使以桔梗為之舟楫,載巴豆搜逐胸邪。膈上者必吐,膈下者必利,使其邪悉盡無餘矣。然惟知任毒以攻邪,不量強羸,鮮能善其後也,故羸者減之,不利進熱粥,利過進冷粥,蓋巴豆性熱,得熱則行,得冷則止。不用水而用粥者,藉穀氣以保胃也。

白話文:

【注】這個方劑是治療寒實痰水引起的胸痛,是一種非常強烈的藥物。君藥巴豆極辛極烈,攻逐寒水,猶如破門而入,所到之處無堅不摧。佐以貝母,開胸化結;桔梗為舟楫,載著巴豆攻逐胸中的邪氣。膈上的邪氣會通過嘔吐排出,膈下的邪氣會通過大便排出,這樣邪氣就能徹底清除乾淨。但是,這種治療方法只知道強力攻逐邪氣,不考慮患者的體質強弱,鮮少有人能妥善後續調理。所以體質弱的患者應減量服用,大便不暢時服用熱粥,大便過於通暢時服用冷粥。這是因為巴豆性熱,得熱則發揮作用,得冷則停止。不用水而用粥,是藉助穀物的氣息來保護胃。

大黃黃連瀉心湯,治傷寒表解,心下痞,按之不軟,其脈關上浮者。

大黃(二兩),黃連(一兩),

上二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分溫再服。

【注】痞硬虛邪而用大黃、黃連,能不起後人之疑耶?仲景使人疑處,正是妙處。蓋因後人未嘗細玩,不得其法,皆煎而服之,大悖其旨矣。觀乎用氣薄之麻沸湯漬大黃、黃連,須臾去滓,僅得其無形之氣,不重其有形之味,是取其氣味俱薄,不大瀉下。雖曰攻痞,而攻之之妙義無窮也。

白話文:

【解說】痞硬虛邪而使用大黃、黃連,難道不會引起後人的疑慮嗎?仲景讓人疑慮的地方,正是巧妙的地方。因為後人沒有仔細研究,不得其法,都煎煮後服下,大大違背了仲景的旨意。看看使用氣味淡薄的麻沸湯浸泡大黃、黃連,片刻後去掉殘渣,只取其無形的氣,不重視其有形的味,是取其氣味都很淡薄,不致於大瀉。雖然說是攻痞,但攻痞的妙義是無窮的。

附子瀉心湯,治傷寒表解,心下痞,惡寒汗出者。

大黃(二兩),黃連(一兩),黃芩(一兩),附子(炮去皮,別煮汁,一枚)

白話文:

大黃:2 兩 黃連:1 兩 黃芩:1 兩 附子:炮製去皮,另煮汁,1 枚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內附子汁,分溫再服。

【注】心下硬痛,結胸也;硬而不痛,心下痞也。惡寒而復汗出,非表不解,乃表陽虛也。故以大黃、黃連、黃芩瀉痞之熱,附子溫表之陽,合內外而治之。其妙在以麻沸湯漬三黃,須臾絞去滓,內別煮附子汁,義在瀉痞之意輕,扶陽之意重也。

白話文:

【翻譯】當胸口有硬塊疼痛,那是胸部有積聚;硬塊沒有疼痛,那是心窩發脹。怕冷卻又發汗,並不是外感沒有解除,而是表面的陽氣不足。所以用大黃、黃連、黃芩來瀉除心窩積滯的熱氣,用附子來溫暖表面的陽氣,裡外一起治療。精妙之處在於用麻沸湯浸泡三黃,過一會兒擰去藥渣,再另煮附子汁加入,這是因為瀉除積滯的目的是輕微的,而扶助陽氣的目的纔是重要的。

甘草瀉心湯,治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

白話文:

甘草瀉心湯

治療傷寒中風,但如果醫生用錯了藥讓病人瀉下,病人就會大便稀溏,一天多達幾十次,食物不能消化,肚子裡雷鳴般響,心煩。

下痞硬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

甘草(四兩),黃芩(三兩),黃連(一兩),乾薑(三兩),半夏(洗,半升),大棗(擘,十二枚)

白話文:

甘草:四兩 黃芩:三兩 黃連:一兩 乾薑:三兩 半夏:清洗後,半升 大棗:剝開,十二顆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注】毋論傷寒、中風,表未解,總不可下,醫反下之,因而成痞。其人下利日數十行,水穀不化,腹中雷鳴者,誤下胃中空虛也。心下痞硬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者,乘虛客邪上逆也。醫見心下痞硬,謂下之不盡,又復下之,其痞益甚。但此非結熱之痞,亦非寒結之痞,乃乘胃空虛,客氣上逆,陽陷陰凝之痞也。

白話文:

無論得了傷寒還是中風,體表的病邪沒有解除,都絕對不能急於用瀉藥。如果醫生錯誤地使用了瀉藥,可能會導致腹滿痞塞。

病人腹瀉的次數很多,超過十次,進食的水穀無法消化,腹中如雷鳴一般,這是因為瀉藥誤下導致胃中空虛所致。

病人胸腹部位痞硬而飽滿,乾嘔心煩而感到不安,這是因為虛邪乘虛而上逆所致。

如果醫生見到病人胸腹痞硬,就認為瀉藥沒有用盡​​,再次使用瀉藥,那麼痞塞會更加嚴重。

但是,這種痞塞並不是熱邪凝聚,也不是寒邪凝聚所致,而是因為胃空虛,外邪乘虛上逆,導致陽氣下陷,陰氣凝結而形成。

方以甘草命名者,取和緩之意。用甘草、大棗之甘溫,補中緩急,治痞之益甚。半夏之辛,破客逆之上從。芩、連瀉陽陷之痞熱,乾薑散陰凝之痞寒。緩急破逆,瀉痞寒熱,備乎其治矣。

白話文:

方劑之所以取名「甘草」,是因為它具有調和緩和的作用。使用甘草、大棗的甘溫性,可以補益中氣,緩解急痛,對於治療食積痞滿的效果非常好。半夏辛溫,可以升發化痰,祛除客邪上逆。黃芩、黃連瀉火除熱,治療陽氣下陷導致的痞熱。乾薑辛溫發散,化解陰寒導致的痞寒。緩解急痛、破除逆氣、清除痞滿寒熱,方劑的治療功效非常全面。

生薑瀉心湯,治傷寒汗出解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乾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

白話文:

生薑瀉心湯,用於治療傷寒出汗後,胃部不適,心下痞硬,乾嘔口臭,脅下有水氣,腹脹。

中雷鳴下利者。

甘草(炙,二兩),人參(三兩),乾薑(一兩),半夏(洗,半升),黃芩(三兩),黃連(一兩),生薑(切,四兩),大棗(擘,十二枚)

白話文:

甘草(經過炙烤,60 克),人參(90 克),乾薑(30 克),半夏(經過清洗,300 克),黃芩(90 克),黃連(30 克),生薑(切片,120 克),紅棗(掰開,12 顆)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注】傷寒汗出之後,餘邪轉屬陽明,心下痞滿硬痛不大便者,此其人胃素燥熱,因而成實,攻之可也。今其人平素胃虛,兼脅下有水氣,即不誤下,餘熱乘虛入里,結成痞硬不痛,胃虛不能消化水穀,則乾噫食臭也。胃中寒熱不和,則腹中雷鳴下利也。名生薑瀉心湯者,其義重在散水氣之痞也。

白話文:

傷寒病出汗後,殘餘病邪轉移到胃部,導致胃部痞滿、疼痛,大便不通。這類型病人通常胃本身就偏燥熱,因此病邪侵入後才會形成實證,可以使用攻下法治療。

但現在這種病人平時胃部虛弱,肋骨下方還有水氣。如果誤用攻下法,殘餘的病熱就會乘虛進入內臟,形成痞硬,但不會疼痛。因為胃虛,所以無法消化食物,就會出現打嗝、口臭等症狀。胃中寒熱不調,就會腹中雷鳴、腹瀉。而「生薑瀉心湯」這個方劑,其主要目的就是散水氣造成的痞滿症狀。

生薑、半夏散脅下之水氣,人參、大棗補中州之土虛,乾薑、甘草以溫裡寒,黃芩、黃連以瀉痞熱。備乎虛水寒熱之治,胃中不和下利之痞,未有不愈者也。

白話文:

生薑、半夏可以去除肋骨下的水氣,人參、大棗可以補益脾胃的虛弱,乾薑、甘草可以溫暖體內的寒氣,黃芩、黃連可以瀉除體內的熱氣。這些藥物可以治療脾胃虛弱引起的腹瀉、腹痛等症狀,幾乎沒有治不好的。

半夏瀉心湯,治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柴胡證具,而以他藥下之,但滿不痛,心下

白話文:

半夏瀉心湯

治療傷寒五、六天,嘔吐且發熱,符合柴胡證,但用其他藥物下瀉後,腹部脹滿但不疼痛,心中不適。

痞者。

半夏(洗,半升),黃芩(三兩),乾薑(三兩),人參(三兩),黃連(一兩),甘草(炙,三兩),大棗(擘,十二枚)

白話文:

半夏(洗淨,半升) 黃芩(三兩) 乾薑(三兩) 人參(三兩) 黃連(一兩) 甘草(炙烤過,三兩) 大棗(剖開,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集註】王又原曰:傷寒五六日,柴胡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成痞。即用小柴胡湯,以乾薑易生薑,以黃連易柴胡。彼以和表裡,此以徹上下。而必推半夏為君者,痞從嘔得來,半夏之辛以破結而止嘔也。

白話文:

【白話文】王又原說:傷寒發病五六天,柴胡湯的證候齊全,但是用其他藥物導致腹瀉,而形成腹部積塊。這時就要用小柴胡湯,把生薑換成乾薑,把柴胡換成黃連。柴胡湯調和表裡,小柴胡湯貫通上下。一定要把半夏作為君藥,因為腹脹是由於嘔吐引起的,半夏的辛味可以化解積結,止嘔。

旋覆代赭石湯,治汗、吐、下解之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

旋覆花(三兩),人參(二兩),代赭石(一兩),半夏(洗,半升),生薑(切,五兩),甘草(炙,三兩),大棗(擘,十二枚)

白話文:

旋覆花(150 克),人參(100 克),代赭石(50 克),半夏(洗淨,250 克),薑(切片,250 克),甘草(烤製,150 克),大棗(劈開,12 個)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集註】羅謙甫曰:汗、吐、下解後,邪雖去而胃氣已虧矣。胃氣既虧,三焦因之失職,清無所歸而不升,濁無所納而不降,是以邪氣留滯,伏飲為逆,故心下痞硬,噫氣不除。方中以人參、甘草養正補虛,薑、棗和脾養胃,所以安定中州者至矣。更以代赭石之重,使之斂浮鎮逆,旋覆花之辛,用以宣氣滌飲,佐人參以歸氣於下,佐半夏以蠲飲於上。

白話文:

註釋: 羅謙甫說:發汗、嘔吐、瀉下後,邪氣雖然排出,但胃氣已經虧損。胃氣虧虛後,三焦也就失職了,清氣無處歸屬而不能升,濁氣無處收納而不能降,因此邪氣殘留,伏飲成逆,所以心下痞硬,噫氣不除。方子中用人蔘、甘草調理身體、補充虛弱,生薑、大棗調和脾胃,因此調理中焦、穩定脾胃的功效極佳。再用代赭石的重性,使其收斂表邪、鎮壓逆氣,旋覆花的辛味,用來疏通氣機、滌除伏飲,輔佐人蔘歸補下焦之氣,輔佐半夏化解上焦之飲。

濁降痞硬可消,清升噫氣自除,觀仲景治少陰水氣上凌,用真武湯鎮之;治下焦滑脫不守,用赤石脂禹餘糧固之。此胃虛氣失升降,復用此法理之,則胸中轉否為泰,其為歸元固下之法,各極其妙如此。

白話文:

濁氣下降,痞硬可以消退;清氣上升,打嗝自然消除。觀察仲景治療少陰水氣上沖的方法,用真武湯來鎮壓。治療下焦滑脫不固的方法,用赤石脂禹餘糧來固攝。這是由於胃氣虛弱,升降失常,重新用這種方法來調理,就能讓胸中的不良狀況轉為良好。歸元固下的方法,各方面都妙到極處。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治傷寒表不解,瘀熱在裡發黃者。

白話文: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用於治療外感寒邪未解,熱邪積於體內導致黃疸的病症。

麻黃(二兩),赤小豆(一升),杏仁(去皮尖,四十枚),生薑(切,一兩),大棗(擘,十二枚),甘草(炙,一兩),生梓白皮(一升),連軺(二兩),

白話文:

麻黃 (100 克),紅豆 (500 克),杏仁 (去皮尖,20 顆),生薑 (切片,50 克),大棗 (掰開,6 顆),甘草 (炙,50 克),生梓白皮 (500 克),連翹 (100 克)

以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黃,再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半日則盡。

【注】濕熱發黃無表裡證,熱盛者清之,小便不利者利之,裡實者下之,表實者汗之,皆無非為病求去路也。用麻黃以開其表,使黃從外而散。去桂枝者避其濕熱也,佐薑棗者和其營衛也,加連軺、梓皮以瀉其熱,赤小豆以利其濕,同成表實發黃之效也。連軺即連軺,無梓皮以茵陳代之,成無己曰:煎以潦水者,取其味薄不助濕熱也。

白話文:

如果濕熱導致黃疸,不分表證和裡證,熱盛的用清熱藥,小便不利的用利尿藥,裡實的用瀉下藥,表實的用發汗藥,目的都是幫助疾病排解出去。

用麻黃發汗,將黃疸從體表排出。不使用桂枝,因為它助濕熱;加入薑棗,調和營衛;加上連翹、梓皮瀉熱,赤小豆利濕,這些藥一起發揮作用,治療表實性黃疸。如果沒有梓皮,可用茵陳代替。成無己說:用滲水煎藥,是因為它的味道淡薄,不會助長濕熱。

梔子柏皮湯,治傷寒身黃髮熱,無表裡證者。

梔子(擘,十五枚),甘草(一兩),黃柏(一兩),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再服。

【注】傷寒身黃髮熱者,若有無汗之表,以麻黃連軺赤小豆湯汗之;若有成實之裡,以茵陳蒿湯下之。今外無可汗表證,內無可下里證,惟有黃熱,宜以梔子柏皮湯清之可也。此方之甘草當是茵陳,傳寫之誤也。

白話文:

對於傷寒發熱、皮膚發黃的患者,如果沒有表邪發汗的症狀,可以用麻黃連軺赤小豆湯來發汗治療;如果體內有實證(指有具體病證),可以用茵陳蒿湯來瀉下治療。現在患者既沒有可以發汗治療的表證,也沒有可以瀉下治療的裡證,只有發黃發熱的症狀,適合用梔子柏皮湯來清熱治療。此方的甘草應該是指茵陳,可能是抄寫錯誤。

茵陳蒿,陽明病發熱,但頭汗出,身無汗,小便不利,渴飲水漿,此為瘀熱在裡,

白話文:

茵陳蒿湯針對陽明經發燒,但頭部出汗,身體不出汗,小便不利,口渴想喝水的情況。這是因為熱邪滯留在體內所致。

身必發黃,腹微滿者,本方主之。

茵陳蒿(六兩),梔子(擘,十四枚),大黃(二兩)

上三味,以水二斗,先煮茵陳,減六升,內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小便當利,如皂角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去也。

白話文:

將茵陳、甘草、大棗三種藥材,放入兩鬥水(約4公升)中,先煮茵陳,待水量減少六升(約1.2公升),再加入甘草和大棗,繼續煮至水量剩下三升(約600毫升)即可。濾去藥渣,將藥液分為三份,溫熱後服用。服藥後,小便應當通暢,類似皁角汁的樣子,呈鮮紅色。睡一晚後,腹脹會減輕,黃疸會隨著小便排出。

【集註】柯琴曰:太陽、陽明俱有發黃證,但頭汗出而身無汗,則熱不外越。小便不利,則熱不下泄,故瘀熱在裡。然里有不同,肌肉是太陽之裡,當汗而發之,故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為涼散法。心胸是太陽陽明之裡,當寒以勝之,用梔子柏皮湯,乃清火法。腸胃是陽明之裡,當瀉之於內,故立本方,是逐穢法。

白話文:

《集註》中柯琴說:太陽經和陽明經都有發黃的症狀,但如果只有頭部出汗而身體沒有出汗,說明熱氣沒有散發到體外。小便不通暢,說明熱氣沒有從下焦排出,所以瘀熱鬱結在體內。但是內部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表現,肌肉是太陽經的內部,應該通過發汗來治療,所以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這是清涼發散的方法。心胸是太陽經和陽明經的內部,應該用寒涼之藥來治療,用梔子、柏皮湯,這是清火的方法。腸胃是陽明經的內部,應該從內部瀉熱,所以設立本方,這是逐出穢物的治療方法。

茵陳稟北方之氣,經冬不調,傲霜凌雪,偏受大寒之氣,故能除熱邪留結,率梔子以通水源,大黃以調胃實,令一身內外瘀熱,悉從小便而出,腹滿自減,腸胃無傷,乃合引而竭之之法,此陽明利水之聖劑也。

白話文:

茵陳具有北方寒涼之性,即使在冬季也不會枯萎,能在霜雪中傲然挺立,因而特別受到寒氣的影響。因此,它具有清除體內熱邪積滯的作用。

使用梔子作為輔助藥物,可以疏通水液的運行;使用大黃可以調理胃部實證。這樣一來,就能讓體內外積存的熱邪,通過小便排出體外,腹部脹滿的症狀自然會減輕,而且不會損傷腸胃。

這種治療方法是採取引導並徹底清除熱邪的方式。茵陳湯就是治療陽明熱證而導致水腫的良方。

又曰:仲景治陽明渴飲有四法:本太陽轉屬者,五苓散微發汗以散水氣:大煩燥渴小便自利者,白虎加參清火而生津;脈浮發熱小便不利者,豬苓湯滋陰而利水;小便不利腹滿者,茵陳蒿湯以泄滿,令黃從小便出,病情治法,胸有成竹矣。每思仲景利小便必用氣化之品,通大便必用承氣之品。

白話文:

又說:張仲景治療陽明熱渴,有四種方法:

  • 屬於太陽經陽氣轉移到陽明經的,用五苓散微微發汗,以散發水氣。
  • 高熱煩躁口渴,小便自利(尿量多)的,用白虎湯加上人參,清熱生津。
  • 脈象浮而熱,小便不利(尿量少)的,用豬苓湯滋陰利水。
  • 小便不利,腹滿的,用茵陳蒿湯疏泄腹中積滿,使黃疸從小便排出。

張仲景治病的方法和用藥原則非常清楚,每每想到他強調利尿必用具有氣化作用的藥物,通大便必用具有攻下作用的藥物。

故小便不利者,必加茯苓,甚者兼用豬苓,因二苓為氣化之品,而小便由於氣化也。茲小便不利,不用二苓者何?本論云: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複利小便故也。斯知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用,則汗不出而渴者,津液先虛,更不可用明矣。

白話文:

如果小便不利,一定要加上茯苓,嚴重的話還要再加上豬苓,因為茯苓和豬苓都有氣化的作用,而小便也是靠氣化產生的。現在小便不利,為什麼不用茯苓和豬苓呢?《傷寒論》說:陽明病,出汗多且口渴的患者,不能服用豬苓湯,因為出汗多會導致胃中乾燥,豬苓湯會再次利尿。由此可知,陽明病出汗多且口渴的患者不能用豬苓湯,那麼出汗不多但口渴的患者,津液本來就已經虛弱,更不能用了。

此以推陳致新之茵陳,佐以屈曲下行之梔子,不用枳、樸以承氣,與芒硝之峻利,則大黃但可以潤胃燥,而大便之不遽行可知。故必一宿而腹始減,黃從小便去而不由大腸去,仲景立法神奇,匪夷所思耳。

白話文:

用能促進新陳代謝的金銀花,搭配能引導下降的梔子,不用具瀉下作用的枳實、厚朴和芒硝之類的猛烈藥物,則大黃只能滋潤胃部乾燥,而大便並不會很快排出。所以必須放置一晚後腹部才會開始減輕,黃色的物質從小便排出,而不是從大腸排出。仲景的治病方法神奇,令人難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