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補名醫方論》~ 卷六 (1)
卷六 (1)
1. 刪補名醫方論(六)
桂枝,治風寒在表,脈浮弱,自汗出,頭痛發熱,惡風惡寒,鼻鳴乾嘔等證,及雜
證自汗、盜汗、虛損、虛瘧亦可用。若脈浮緊,汗不出者,酒客病風寒而汗出者,禁用。
白話文:
「桂枝」,用於治療風寒在外,脈象浮弱,自汗、頭痛發熱、畏風畏寒、鼻塞乾嘔等症狀,以及自汗、盜汗、虛弱、虛性瘧疾等情況。若脈象浮緊且無汗,或是嗜酒者風寒感冒而有汗的情況,則禁用。
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生薑(三兩),甘草(炙,二兩),大棗(十二枚)
白話文:
桂枝 (18 克),芍藥 (18 克),生薑 (18 克),甘草 (炙,12 克),紅棗 (12 顆)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服一升,覆令微汗,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服一升,汗出病痊,不必盡劑。服已,更啜稀粥一盞,以助藥力。
白話文:
把藥材上等的五味藥材,加水七升,煎煮直到剩三升,每次服用一升,蓋上被子微微出汗,不可像水一樣流汗,否則疾病無法消除。如果服用一升後,出汗後疾病痊癒,就不必服用完剩下的藥劑。服藥後,再喝一碗稀粥,以幫助藥效。
【注】凡風寒在表,脈浮弱自汗出者,皆屬表虛,宜桂枝湯主之。名曰桂枝湯者,君以桂枝也。桂枝辛溫,辛能散邪,溫從陽而扶衛。芍藥酸寒,酸能斂汗,寒走陰而益營。桂枝君芍藥,是於發散中寓斂汗之意;芍藥臣桂枝,是於固表中有微汗之道焉。生薑之辛,佐桂枝以解肌表;大棗之甘,佐芍藥以和營里。
白話文:
當風寒表邪(風邪和寒邪侵襲體表)出現脈搏浮弱、自出汗的症狀時,都屬於表虛證。宜採用桂枝湯治療,因為桂枝湯以桂枝為主藥。
桂枝湯中:
- 桂枝:性辛溫,辛味能驅散邪氣,溫性順應陽氣,扶助衛氣。
- 芍藥:性酸寒,酸味能收斂汗液,寒性通於陰,增強營血。
桂枝為君藥,芍藥為臣藥,在發散邪氣的同時兼顧收斂汗液;芍藥輔助桂枝,在固守表衛的同時也能微微出汗。
生薑辛甘,輔助桂枝疏解肌表;大棗甘甜,輔助芍藥和營養胃。
甘草甘平,有安內攘外之能,用以調和中氣,即以調和表裡,且以調和諸藥矣。以桂、芍之相須,薑、棗之相得,借甘草之調和陽表陰里,氣衛血營,並行而不悖,是剛柔相濟以為和也,而精義在服後須臾啜熱稀粥以助藥力,蓋穀氣內充,不但易為釀汗,更使已人之邪不能少留,將來之邪不得復入也。又妙在溫服令一時許,漐漐微似有汗,是授人以微汗之法。
白話文: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內外之功效,可用來調和中氣,亦能調和表裡,並調和各種藥物。就像桂枝和芍藥相輔相成,生薑和大棗相得益彰,藉由甘草調和陽表陰裡,氣血運行順暢,互不衝突,達到剛柔相濟的和諧狀態。服藥後不久喝點熱稀粥,有助於增強藥效。因為穀氣內充,不僅容易發汗,還能讓體內的風邪不能久留,也防止未來的風邪入侵。特別之處在於溫服後約一個小時,微出薄汗,幫助人體學會微微出汗的方法。
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禁人以不可過汗之意也。此方為仲景群方之冠,乃解肌、發汗、調和營衛之第一方也。凡中風、傷寒,脈浮弱汗自出而表不解者,皆得而主之。其他但見一、二證即是,不必悉具。故麻、葛、青龍發汗諸劑,咸用之也。
白話文:
不可讓汗水像水般流淌,否則疾病無法痊癒,這是告誡病人不可過度出汗。這個方劑是仲景眾多方劑中的首要,是緩解肌肉僵硬、發汗、調節營氣和衛氣的最佳方劑。所有中風、傷寒,脈浮弱且自然出汗而表證不退的患者,都可以用這個方劑治療。即使患者只出現其中一、兩個症狀也可以使用,不必症狀齊全。因此,麻黃、葛根、青龍等發汗藥劑都包含了這個方劑。
若汗不出麻黃證也,脈浮緊者麻黃脈也,固不可與桂枝湯,然初起無汗,當用麻黃髮汗,如汗解後復煩,脈浮數者,與下後脈仍浮、氣上衝者,及下後下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皆用此以解外。何也?蓋此時表雖不解,腠理已疏,邪不在皮毛而在肌肉,且經汗下,津液已傷,故脈證雖同麻黃,而主治當屬桂枝矣。粗工妄謂桂枝湯專治中風,不治傷寒,使人疑而不用;又謂專發肌表不治他病。
白話文:
如果沒有出汗,這就是麻黃證。脈象浮緊的是麻黃脈,因此不能使用桂枝湯。但是,如果一開始沒有出汗,應該使用麻黃發汗。如果出汗後又感到煩躁,脈象浮數;或者瀉下後脈象仍然浮起,有氣上衝的症狀;或者瀉下後腹瀉停止,但身體疼痛依然持續;這些情況都可以使用麻黃來解表。為什麼呢?因為此時雖然表證沒有解除,但腠理已經疏通,邪氣不在皮毛而在肌肉。而且經過發汗和瀉下,津液已經受傷,所以脈證雖然與麻黃相同,但主治應當屬於桂枝才對。一些粗心的醫生錯誤地認為桂枝湯只治療中風,不治療傷寒,讓人產生懷疑而不敢使用;還有人認為它只發散肌表,不治療其他疾病。
不知此湯倍芍藥、生薑加人參,名桂枝新加湯,用以治營表虛寒,肢體疼痛;倍芍藥加飴糖,名小建中湯,用以治裡虛心悸,腹中急痛;再加黃耆,名黃耆建中湯,用以治虛損虛熱,自汗盜汗。因知仲景之方,可通治百病也。
白話文:
不知道這個湯加入了大量芍藥、生薑和人參,名叫桂枝新加湯,用來治療營表虛寒、四肢疼痛;加入大量芍藥和飴糖,名叫小建中湯,用來治療裡虛心悸、腹中劇痛;再加入黃耆,名叫黃耆建中湯,用來治療虛損發熱、自汗盜汗。因此知道仲景的藥方,可以通用於治療各種疾病。
麻黃,治太陽風寒在表,頭項強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痛,惡風寒無汗,胸
滿面喘,其脈浮緊或浮數者,用此發汗,雖有是證,若脈浮而弱,汗自出,或尺中脈微與遲者,俱不可用。風、寒、濕成痹,肺經壅塞,昏亂不語,冷風哮吼最宜。
麻黃(去節,三兩),桂枝(二兩),甘草(炙,一兩),杏仁(去皮尖,六十枚)
白話文:
麻黃可以治療太陽經風寒表證,症狀包括頭項強痛發熱、身體疼痛、腰痛、骨節痛、怕風寒無汗、胸悶喘不過氣,脈象浮緊或浮數。可以用麻黃來發汗治療,但如果脈象浮弱,已經自汗,或尺脈微弱遲緩,則不可使用。風寒濕邪引起的痺證,肺經阻塞,昏迷不語,冷風哮喘,也最適合用麻黃治療。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溫覆取微汗,不須啜粥。一服汗出,停後服。汗出多者,溫粉撲之。
白話文:
以上四味藥材,用九升水。先煮麻黃,煮到水減少兩升,除去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繼續煮,直到剩餘兩升半。過濾掉藥渣,趁溫熱服用八合。用溫被覆蓋,發出微汗,無需喝粥。服一次藥後,出汗後再服。如果出汗過多,可以用溫粉撲撲在身上。
【注】凡風寒在表,脈浮緊數無汗者,皆表實也,宜麻黃湯主之。名曰麻黃湯者,君以麻黃也。麻黃性溫,味辛而苦,其用在迅升,桂枝性溫,味辛而甘,其能在固表。證屬有餘,故主以麻黃必勝之算也。監以桂枝制節之妙也。杏仁之苦溫佐麻黃逐邪而降逆;甘草之甘平,佐桂枝和內而拒外。
白話文:
凡是因風寒而導致的身體表面症狀,脈象浮動、緊繃、跳動快速,且沒有出汗的,都屬於表實證,應以麻黃湯為主藥。之所以命名為「麻黃湯」,是因為其中最重要的藥材是麻黃。
麻黃的性質溫和,味道辛辣微苦,它的作用是疏散風寒,發散表邪。桂枝的性質溫和,味道辛辣微甘,它的作用是固表止汗。這個證型屬於有餘證,所以必須以麻黃為君藥,以強大的祛邪之力壓制病邪。而桂枝則作為臣藥,用來制約麻黃的燥性,使之不會傷津。
杏仁味道苦溫,可以幫助麻黃驅逐邪氣,並且能降逆氣;甘草味道甘平,可以幫助桂枝調和內部,抵禦外邪。
飲入於胃,行氣於元府,輸精於皮毛,斯毛脈合精,溱溱汗出,在表之邪必盡去而不留,痛止喘平,寒熱頓解。不須啜粥而藉汗於谷也。其不用薑、棗者,以生薑之性橫散於肌,礙麻黃之迅升,大棗之性泥滯於膈,礙杏仁之速降,此欲急於直達,稍緩則不迅,橫散則不升矣。然則為純陽之劑,過於發散,如單刀直入之將,用之若當,一戰成功,不當則不戢而召禍。
白話文:
藥物服入胃中,能行氣於胸腹間,輸布精氣於皮毛。此時,皮膚腠理疏通,精氣充盈,汗液淋漓而出,外邪必定全部排出而不殘留。疼痛停止,氣喘平息,寒熱頓時解除。不必再喝粥,而是依靠發汗來消化藥效。不用薑和棗的原因是:生薑性溫,能擴散於肌肉,會阻礙麻黃快速上升,大棗性滋膩,會滯留於膈膜,阻礙杏仁急速下降。而治療需要迅速達效,稍有延緩則效果不佳,擴散則無法上達。所以,這是一個純陽之劑,發散力過強,就像單刀直入的將領,使用得當,一戰功成;使用不當,則難以控制,反招禍患。
故可一而不可再,如汗後不解,便當以桂枝代之。此方為仲景開表逐邪發汗第一峻藥也。庸工不知其制在溫覆取汗,若不溫覆取汗,則不峻也。世謂麻黃專能發表,不治他病。不知此湯合桂枝湯,名麻桂各半湯,用以和太陽留連未盡之寒熱。去杏仁加石膏合桂枝湯,名桂枝二越婢一湯,用以解太陽熱多寒少之寒熱。
白話文:
因此,只能服用一次,不可重複服藥。如果出汗後症狀沒有改善,就應該改用桂枝。這個方劑是張仲景研發出來的驅趕病邪、發汗解表的首要劇烈用藥。平庸的醫生不知道發汗需要溫暖覆蓋,如果不溫暖覆蓋發汗,就不會劇烈。世間的人都說麻黃只能發汗,不能治療其他疾病。不知道這個湯劑結合了桂枝湯,稱為麻桂各半湯,用於緩解太陽經寒熱未完全消退的症狀。去掉杏仁加入石膏,與桂枝湯合用,稱為桂枝二越婢一湯,用於緩解太陽經熱多寒少引起的寒熱症狀。
若陽盛於內而無汗者,又有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以散太陰肺之邪。若陰盛於內而無汗者,又有麻黃附子細辛甘草湯,以溫散少陰腎家之寒。《金匱要略》以此方去桂枝,《千金方》以此方桂枝易桂,皆名還魂湯,用以治邪在太陰,卒中暴厥,口噤氣絕,下咽奏效,而皆不溫覆取汗。是知麻黃湯之峻與不峻,而溫覆與不溫覆。
此仲景用方之心法,豈常人所能得而窺耶!
白話文:
如果陽氣盛於體內,沒有出汗的症狀,可以用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來驅散太陰肺部邪氣。如果陰氣盛於體內,沒有出汗的症狀,可以用麻黃附子細辛甘草湯來溫散少陰腎部寒氣。《金匱要略》中的這個方子沒有桂枝,《千金方》中的這個方子將桂枝改為桂心,都叫做還魂湯,用來治療邪氣在太陰,突然中風、暴厥、口不能說話、氣息微弱的病症,藥物下嚥就能奏效,但都不用溫覆發汗的方法。所以知道麻黃湯的峻烈與不峻烈,以及溫覆與不溫覆的區別。
大青龍湯,治太陽風寒兩傷,營衛同病。傷寒之脈而見中風之證,中風之脈而見傷寒
之證,二證俱不出汗而煩躁者,用此兩解發汗。雖有是證,若脈微弱,自汗出者,不可服之,服必亡陽。
白話文:
大青龍湯 ,用於治療同時受到風寒侵襲而導致的傷寒和中風,且營衛二氣同時受損。
如果傷寒脈象出現中風症狀,或者中風脈象出現傷寒症狀,都可以使用大青龍湯。
麻黃(去節,六兩),桂枝(二兩),杏仁(去皮尖,四十個),甘草(炙,二兩),生薑(切,三兩),大棗(擘,十二枚),石膏(碎,綿囊,如雞子大)
白話文:
麻黃(去掉梗,六兩) 桂枝(兩兩) 杏仁(去皮去尖,四十顆) 甘草(炙過,兩兩) 生薑(切片,三兩) 大棗(剖開,十二顆) 石膏(研碎,裝入棉布袋中,如雞蛋大小)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汗。汗出多者,溫粉撲之。一服汗者,停後服。汗多亡陽,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白話文:
這七味藥,用九升水,先煮麻黃,水煮成七升後,去掉浮沫,加入其他藥材,繼續煮成三升。去掉藥渣,趁溫熱喝一升,達到微微出汗的效果。汗出過多的人,可以用溫和的爽身粉撲到身上。出汗後暫停服用,再次出汗後再服用。汗出過多會耗損陽氣,虛弱易受風寒,導致煩躁不安、失眠。
【注】何以知風寒兩傷、營衛同病、以傷寒之脈而見中風之證,中風之脈而見傷寒之證也。名大青龍湯者,取龍興雲雨之義也。治風不外乎桂枝,治寒不外乎麻黃,合桂枝麻黃二湯以成劑,故為兼風寒中傷者主之也。二證俱無汗,故減芍藥、不欲其收也。二證俱煩躁,故加石膏以解其熱也。
白話文:
【註解】如何知道風寒同時傷害身體,營氣衛氣共同發病,從傷寒的脈象可以看出中風的症狀,從中風的脈象可以看出傷寒的症狀。之所以稱呼它為大青龍湯,是取用龍興雲致雨的意思。治療風證離不開桂枝,治療寒證離不開麻黃,將桂枝湯和麻黃湯兩種藥方合併成方劑,所以適用於同時受到風寒侵襲的人。這兩種病症都沒有出汗,所以減少芍藥,避免它的收斂作用。這兩種病症都煩躁不安,所以加入石膏以解除發熱的症狀。
設無煩躁,則又當從事於麻黃桂枝各半湯也。仲景於表劑中加大寒辛甘之品,則知麻黃證之發熱,熱全在表;大青龍證之煩躁,兼肌里矣。初病太陽即用石膏者,以其辛能解肌熱,寒能清胃火,甘能生津液,是預保陽存津液之先著也。粗工疑而畏之,當用不用,必致熱結陽明,斑黃狂冒,紛然變出矣。
白話文:
如果沒有煩躁不安的症狀,那麼還可以服用麻黃桂枝各半湯。張仲景在治療外感發熱的藥方中,加入了大寒、辛甘之品,由此可知麻黃證的發熱,熱邪完全在體表;大青龍證的煩躁不安,已經涉及到了肌肉組織和胃腸道了。初發的太陽病就用石膏,是因為它的辛味能解表肌熱,寒味能清胃火,甘味能生津液,這是保全陽氣和津液的早期治療措施。醫術不精的人對此方法存疑和畏懼,不能正確使用,必然導致熱邪積聚到陽明經,出現黃疸、神志昏亂等症狀。
觀此則可知石膏乃中風傷寒之要藥,得麻、桂而有青龍之名,得知草而有白虎之號也。服後取微汗,汗出多者,溫粉撲之。一服得汗,停其後服,蓋戒人即當汗之證,亦不可過汗也。所以仲景桂枝湯中不用麻黃者,是欲其不大發汗也;麻黃湯中用桂枝者,恐其過汗無制也。若不慎守其法,汗多亡陽,變生諸逆,表遂空虛而不任風,陰盛格陽而更煩躁不得眠也。
白話文:
從這段文字中可以發現,石膏是治療中風和傷寒的重要藥物。它與麻黃、桂枝同用,所以有「青龍」之名;與知母同用,所以有「白虎」之稱。服用石膏後需要微微出汗,如果出汗過多,可以用溫粉撲拭。服一劑藥後出汗了,就不要繼續服用了。這是提醒人們,即使有出汗的症狀,也不可以出汗過多。
所以仲景的桂枝湯中不使用麻黃,是為了避免大量出汗;麻黃湯中使用桂枝,是擔心出汗過多而無法控制。如果不仔細遵守藥方的用法,出汗過多會導致陽氣流失,出現各種逆症狀,表(皮)會變得很虛弱無法抵禦風邪,陰盛而阻礙陽氣,導致更加煩躁不安而無法入睡。
小青龍湯,治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
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及雜病膚脹、水腫證,用此發汗而利水。
白話文:
「小青龍湯」用於治療傷寒,症狀包括表證未解、心窩有積水、乾嘔發熱、咳嗽。可能伴有口渴、腹瀉、噎嗝或小便不利。
麻黃(去節,三兩),芍藥(三兩),五味子(半升),甘草(炙,三兩),乾薑(二兩),半夏(洗,半升),桂枝(三兩),細辛(三兩)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白話文:
麻黃 (去除節點,三兩)、芍藥 (三兩)、五味子 (半升)、甘草 (炙烤,三兩)、乾薑 (二兩)、半夏 (洗淨,半升)、桂枝 (三兩)、細辛 (三兩)
若渴者,去半夏加括姜根三兩,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炮)一枚。若小便不利少腹滿者,去麻黃加茯苓四兩。若喘者,去麻黃加杏仁(去皮尖)半升。若微利者,去麻黃加蕘花如雞子(熬令赤色)。
白話文:
- **口渴者:**移除半夏,加入三兩薑根。
- **咽喉梗阻者:**移除麻黃,加入一顆炮製附子。
- **小便不利、小腹部脹滿者:**移除麻黃,加入四兩茯苓。
- **喘息者:**移除麻黃,加入半升去皮杏仁。
- **輕微腹瀉者:**移除麻黃,加入一顆熬製成紅色的蕘花(大小如雞蛋)。
【按】「加蕘花如雞子,熬令赤色」,此必傳寫之訛。蓋《本草》蕪花即芫花類也,用之攻水,其力甚峻,五分可令人卞行數十次,豈有治停飲之微利,而用雞子大之蕘花者乎?當改加茯苓四兩。
白話文:
【備註】「加入蕘花如雞蛋大小,熬煮至赤色」,這肯定是傳抄時的錯誤。原來的《本草》中記載的蕪花就是芫花一類,用於治療消除水腫,藥效很強,五分就可以讓人大便數十次。怎麼可能用來治療停飲症這種微小的症狀,而加入雞蛋大小的蕘花呢?應該改為加入四兩茯苓。
【注】太陽停飲有二:一中風,表虛有汗,五苓散證也;一傷寒,表實無汗,小青龍湯證也。表實無汗,故合麻桂二方以解外。去大棗者,以其性泥也。去杏仁者,以其無喘也,有喘者加之。去生薑者,以有乾薑也,若嘔者仍用。佐乾薑、細辛,極溫極散,使寒與水俱從汗而解。
白話文:
太陽中風證分為兩種:
- **一種是中風表虛有汗的,**這是五苓散適用的證型。
- **另一種是傷寒表實無汗的,**這是小青龍湯適用的證型。
表實無汗,所以需要合用麻黃和桂枝兩味藥,以解表驅寒。
去除大棗,因為它的性質黏膩。
去除杏仁,因為患者沒有喘息症狀,如有喘息,可酌情添加。
去除生薑,因為有乾薑在內,但如果有嘔吐症狀,仍然可以使用生薑。
加入乾薑和細辛,它們極為溫熱,可以發散寒氣和水氣,使寒邪和水分通過汗液排出。
佐半夏逐痰飲,以清不盡之飲。佐五味收肺氣,以斂耗傷之氣,若渴者,去半夏加花粉,避燥以生津也。若微利與噎,小便不利,少腹滿,俱去麻黃,遠表以就里也。加附子以去噎散寒,則噎可止。加茯苓以利水,則微利少腹滿可除矣。此方與越婢湯同治水飲溢於表,而為膚脹、水腫,宜發汗外解者,元不隨手而消。
白話文:
加入半夏來排出痰飲,以清除未排盡的飲。加入五味來收斂肺氣,以聚攏耗散的氣。如果感到口渴,則去掉半夏,加入花粉,避免燥熱而生津。如果感到輕度腹瀉或噎住,小便不利,小腹脹滿,則去掉麻黃,疏遠外邪以顧護內臟。加入附子,以散寒去噎,就可以止噎。加入茯苓,以利尿,就可以消除輕度腹瀉和小腹脹滿。這個方劑與越婢湯同樣用於治療水飲溢於表,而導致皮膚腫脹、水腫,宜發汗將外邪解除,不可能隨手就能消除了。
越婢治有熱者,故方中君以石膏以散陽水也。小青龍治有寒者,故方中佐以薑、桂以消陰水也。
變病,治太陽、陽明兩經合病,頭項強痛,背亦牽強,脈浮元汗惡風者,及表不
解,下利而嘔者,並宜服此發汗。
白話文:
越婢湯適用於有熱症的情況,因此方中以石膏為主藥以散除體內的陽水。小青龍湯適用於有寒症的情況,因此方中輔以薑、桂來消除體內的陰水。
「變病湯」,用於治療太陽經和陽明經同時受病,表現為頭頸部僵硬疼痛、背部亦感緊繃,脈象浮而無汗且畏風的情況,以及表證未解、腹瀉並伴隨嘔吐的情況,都適合服用此方以發汗。
葛根(四兩),麻黃(去節,三兩),桂枝(二兩),芍藥(二兩),甘草(炙,二兩),生薑(切,二兩),大棗(擘,十二枚)
白話文:
葛根(160 克),麻黃(去節,120 克),桂枝(80 克),芍藥(80 克),炙甘草(80 克),生薑(切片,80 克),大棗(掰開,12 顆)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沫,內諸藥,煮取三升,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
白話文:
以上七味藥,加入一斗水,先煮麻黃和葛根,煮到減少兩升,去掉浮沫,再加入其他藥物,繼續煮取三升,溫熱服用一升。蓋上被子,微微出汗即可,不需要喝粥。其他方面按照桂枝湯的方法休息和禁忌。
【注】是方也,即桂枝湯加麻黃、葛根。麻黃佐桂枝發太陽營衛之汗,葛根君桂枝解陽明肌表之邪。不曰桂枝湯加麻黃、葛根,而以葛根命名者,其意重在陽明,以嘔利屬陽明多也。二陽表急,非溫服覆而取汗,其表未易解也。或嘔或利,里已失和,雖啜粥而胃亦不能輸精於皮毛,故不須啜粥也。
白話文:
這個方子就是桂枝湯加上麻黃、葛根。麻黃協助桂枝發散表層營衛之氣的汗,葛根輔助桂枝疏解表層肌肉的邪氣。不直接稱其為桂枝湯加麻黃、葛根,而以葛根命名,是因其主要針對陽明經,因為嘔吐、腹瀉等徵狀多屬於陽明經。表層的二陽經症狀急劇,如果不溫服藥物,讓其發汗,很難緩解表層症狀。若有嘔吐或腹瀉,表示內臟已經失調,即使喝粥,胃也不能輸送精氣到皮膚,所以不需要喝粥。
柯琴曰:此證身不疼、腰不疼、骨節不疼、不惡寒,是骨不受寒矣。頭項強痛,下連於背,牽動不寧,是筋傷於風矣。不喘不煩躁,不幹嘔,是里不病,元汗惡風,病只在表。若表病而兼下利,則是表實裡虛矣。比麻黃、青龍二證較輕,然項強連背拘強,更甚於項強無汗,不失為表。
白話文:
柯琴說:這個病人身體、腰部、骨節不痛,也不畏寒,說明骨頭沒有受寒。頭頸疼痛明顯,延伸到背部,牽動不已,說明筋脈是被風邪所傷。不喘不煩渴,也沒有乾嘔,說明身體內部沒有問題,出汗怕風,說明病只在表層。如果表層有病,同時還有腹瀉,那麼就是表實裡虛。將此病證與麻黃湯和青龍湯所治的病證比較,則此病較輕。但是項部疼痛明顯,延伸到背部,拘緊難動,比項部疼痛但不出汗的病證更嚴重,仍然屬於表層病證。
但脈浮不緊,故不從乎麻黃,而於桂枝方加麻黃倍葛根以去實,小變麻桂之法也。蓋葛根為陽明主藥,凡太陽有陽明者,則佐入太陽藥中;凡少陽有陽明者,則佐入少陽藥中,無不可也。李杲定為陽明經藥。張潔古云:未入陽明者、不可便服。豈二人未讀仲景書乎?要知葛根、桂枝,俱是解肌和里之藥,故有汗、無汗,下利、不下利,俱可用,與麻黃之專於發表者不同也。
《金匱》治太陽病無汗,小便反少,氣上衝胸,口噤不得語,欲作剛痙。
白話文:
但是脈象浮而不緊,所以不用麻黃,而是在桂枝湯中加入加倍於麻黃的葛根來去除實症,略微改變麻桂湯的用法。葛根是陽明經的主藥,凡太陽病挾有陽明證的,就在太陽藥中配伍葛根;凡少陽病挾有陽明證的,就在少陽藥中配伍葛根,沒有不可行的。李杲認為葛根是陽明經的藥物。張潔古說:還沒進入陽明的,不可隨便服用葛根。難道他們二人沒讀過仲景的書嗎?要知道葛根、桂枝,都是解肌和裏的藥物,所以無論是否有汗、是否下利,都可以使用,這與麻黃專門用於發表的用法不同。
【集註】喻昌曰:傷寒項背𠘧𠘧,無汗惡風者,用葛根湯。此證亦用之者,以其邪在太陽、陽明兩經之界。兩經之熱並於胸中,必傷肺金清肅之氣,故水道不行,小便少,津液不布而無汗。陽明之筋內結胃口,外行胸中,過人迎環口,熱並陽明,斯筋脈牽引,口噤不得語。然剛痙無汗,必從汗解,況濕邪內郁,必以汗出如故而止。
故用此湯合解兩經之濕熱,與風寒之表,法無害其同也。
白話文:
喻昌說:傷寒時後背發硬,沒有汗且怕風的,使用葛根湯。之所以使用這個方劑,是因為邪氣在太陽經和陽明經的交界處。兩個經脈的熱氣同時上攻胸中,必定會損傷肺金的清氣,因此水道不通,小便少,津液不能佈散而沒有汗。陽明經的筋脈內部連接胃口,外部經過胸中,超過了人迎穴和環口穴。熱氣同時上攻陽明經,這條筋脈就被牽引,導致口不能張開而說不出話來。然而,剛強的痙攣沒有出汗,一定要發汗才能解除,況且濕邪內伏,必定要出汗才能痊癒。
桂枝麻黃各半湯,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
白話文:
桂枝和麻黃各半的湯劑,用於治療太陽病。發病大約八九天後,症狀類似瘧疾,發熱惡寒,發熱時間長,惡寒時間短,患者不嘔吐,神志清醒。
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
白話文:
若大便順暢,但仍一天發作兩三回,脈象微弱緩慢,這是病情好轉的跡象。若脈象微弱且畏寒,表示陰陽兩虛,不能再發汗、瀉下或催吐。若面色反而呈現紅熱,表明病情尚未好轉,由於無法得到細微的汗出,身體可能會感到瘙癢,適合服用桂枝麻黃各半湯。
桂枝(一兩六銖),芍藥(一兩),麻黃(去節,一兩),生薑(一兩),甘草(炙,一兩),大棗(擘,四枚),杏仁(去皮尖,二十四個)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溫服六。
白話文:
- 桂枝:50 克
- 芍藥:50 克
- 麻黃(去節):50 克
- 生薑:50 克
- 炙甘草:50 克
- 大棗(擘開):4 個
- 杏仁(去皮尖):24 個
【注】太陽病,得之八九日,有如瘧狀之寒熱。熱多寒少者,其人不嘔,小便清白,此里和不受邪,雖為欲自愈;然必審其如瘧狀寒熱,一日二、三度,輕輕而發,診其脈微而且緩,則知邪衰正復,表裡將和,始為欲愈也。若脈微不緩,正未復也,更惡寒者,邪未衰也,雖不能自愈,但已為前之汗、吐、下虛其表裡,故不可更發汗、更吐、更下也。
白話文:
太陽病,發病約八九天,出現類似瘧疾般的寒熱。如果發熱多過寒戰,病人不嘔吐,小便清澈,這表示體內正氣強,不被邪氣侵犯。這種情況下,雖然病人有自愈的趨勢,但仍需仔細檢查其瘧疾般的寒熱。如果一天發作兩、三次,發作時症狀較輕,脈象微弱而緩,則表明邪氣減弱,正氣恢復,表裡將和,開始好轉。
但如果脈象微弱不緩,說明正氣尚未恢復;如果寒戰加重,說明邪氣未衰。儘管這種情況下病人無法自愈,但之前進行的發汗、嘔吐、瀉下已經使表裡虛弱,因此不能再次發汗、嘔吐、瀉下。
脈微惡寒,表裡俱虛,面色當白,今色反赤,是猶有表邪怫鬱,不能得小汗出宣發陽氣,故面赤身癢,未欲解也,宜桂枝麻黃各半湯,小小汗之以和營衛,自可愈也。
白話文:
脈搏微弱並伴有畏寒,表明身體表裡虛弱。面色應該蒼白,但現在卻發紅,說明體表邪氣鬱結,無法通過出小汗來發散陽氣,所以面紅身癢,病情尚未緩解。此時應使用桂枝麻黃各半湯,讓身體微微出汗以調和營氣和衛氣,這樣病情便可以痊癒。
桂枝二麻黃一湯,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如瘧,日再
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白話文:
桂枝二麻黃一湯
如果服用桂枝湯後,出現大量出汗,脈搏洪大,就按照前面桂枝湯的方法再次服用。如果症狀類似瘧疾,每天發作兩次,則採用桂枝二麻黃一湯。
桂枝(一兩十六銖),芍藥(一兩六銖),麻黃(去節,十六銖),甘草(一兩二銖),杏仁(去皮尖,十六個),生薑(一兩六銖),大棗(擘,五枚)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
白話文:
桂枝(64 克),芍藥(40 克),麻黃(去節,40 克),甘草(32 克),杏仁(去皮尖,24 顆),生薑(40 克),大棗(掰開,15 顆)
【注】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不解,若煩渴者,則表邪已入陽明,白虎湯證也。今脈雖洪大而不煩渴,則為表邪無在太陽,故與桂枝湯如前法也。若脈不洪大,壯熱亦減,惟寒熱如瘧,日再發者,雖屬輕邪,然終為微寒所持,非汗出必不解也,宜桂枝二麻黃一湯,小發營衛之汗。不用麻黃桂枝各半湯者,蓋因已大汗出,不欲其發營衛汗,欲其和營衛汗也。
白話文:
服用了桂枝湯之後大量出汗,但是脈象強而有力,且沒有改善,如果出現煩渴的症狀,那麼表示表證邪氣已經進入陽明經,這是白虎湯的證型。現在雖然脈象強而有力,但是沒有煩渴的症狀,說明表證邪氣不在太陽經,所以繼續使用桂枝湯,方法同上。如果脈象不再強而有力,壯熱也減輕了,只是寒熱交替出現,像瘧疾一樣,每天發作兩次,雖然算是輕微的邪氣,但是仍然受到輕微的寒邪影響,如果不發汗,症狀是無法改善的,應該使用桂枝二麻黃一湯,以輕度發出營衛之汗。不使用麻黃桂枝各半湯,是因為已經大量出汗,不希望再發出營衛之汗,而希望調理營衛之汗。
桂枝二越婢一湯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更汗。宜
桂枝二越婢一湯。
白話文:
「桂枝二越婢一湯」,適用於太陽病,表現為發熱畏寒,熱多寒少的情況。若脈象微弱,表示體內無陽,不宜再發汗。適合服用桂枝二越婢一湯。
桂枝(一兩六銖),芍藥(一兩),甘草(炙,一兩三銖),石膏(二十四銖),麻黃(十六銖),大棗(擘,五枚),生薑(切,一兩六銖)
白話文:
桂枝:1 兩 6 銖 芍藥:1 兩 甘草(炙製):1 兩 3 銖 石膏:24 銖 麻黃:16 銖 大棗(破開):5 枚 生薑(切片):1 兩 6 銖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本方當裁為越婢湯、桂枝湯,各飲一升,今合為一方,桂枝二越婢一湯。
白話文:
以上七味藥材,加入五公升的水中,將麻黃煮沸一兩次,去除浮沫,放入其他藥材,繼續煮沸取兩公升的藥湯,去掉渣滓,溫熱服用一公升,每天服用兩次。
本方可分為越婢湯和桂枝湯,各服一公升,現在將它們合而為一,稱為「桂枝二越婢一湯」。
【注】桂枝二越婢一湯,即大青龍以杏仁易芍藥也,名雖越婢輔桂枝,實則大青龍之變制也。去杏仁惡其從陽而辛散,用芍藥以其走陰而酸收。以此易彼,裁而用之,則主治不同也。以桂枝二主之,則不發汗,可知越婢一者,乃麻黃石膏二物,不過取其辛涼之性,佐桂枝二,中和表而清熱,則是寓微汗於不發之中,亦可識也。非若大青龍以石膏佐麻黃而為發汗驅熱之重劑也。
白話文:
桂枝二越婢一湯,其實就是把大青龍湯中的芍藥換成了杏仁,雖然名字裡有「越婢輔桂枝」,但本質上還是大青龍湯的變通。
去掉杏仁是因為它辛散,從陽,容易發散,而用芍藥是因為它酸收,走陰。用酸收來代替辛散,改變了湯藥的功效。
以桂枝為主藥,不發汗,可以知道越婢一,應該是麻黃和石膏,只取它們辛涼的性質,幫助桂枝調和表虛,清熱。這樣,就達到了不發汗而微出汗的效果。
不像大青龍湯,用石膏配麻黃,是發汗驅熱的重劑。
桂枝二麻黃一湯,治若形如瘧,日再發者,汗出必解,而無熱多寒少,故不用石膏之涼也。桂枝麻黃各半湯,治如瘧狀,熱多寒少,而不用石膏更倍麻黃者,以其面有怫鬱熱色,身有皮膚作癢,是知熱不向里而向表,令得小汗以順其勢,故亦不用石膏之涼里也。桂枝二越婢一湯,治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而用石膏者,以其表邪寒少,肌裡熱多,故用石膏之涼,佐麻桂以和營衛,非發營衛也。今人一見麻桂,不問輕重,亦不問溫覆不溫覆,取汗不取汗,總不敢用。
白話文:
桂枝二麻黃一湯
治療症狀:類似瘧疾,每天發作兩次,出汗後症狀會緩解,但沒有發熱,反而寒氣較多。因此,不用石膏這種寒涼藥物。
桂枝麻黃各半湯
治療症狀:類似瘧疾,熱氣較多,寒氣較少。雖然不用石膏,但會增加麻黃的劑量。這是因為患者的面色發紅發熱,身體皮膚發癢,表明熱氣不在體內,而是在體表。因此,讓患者輕微出汗,順應身體狀況,不用石膏這種寒涼藥物來降低內部溫度。
桂枝二越婢一湯
治療症狀:發熱怕冷,熱氣較多,寒氣較少,但使用了石膏。這是因為患者表層的邪寒較少,肌體內的熱氣較多。因此,使用石膏這種寒涼藥物來降低溫度,並配合麻黃和桂枝來調節營衛之氣,而不是發散營衛之氣。
總結
現在有人一看到麻黃和桂枝,不論病情輕重、是否保暖、是否要出汗,都不敢使用。
皆因未究仲景之旨,麻桂只是營衛之藥。若重劑溫覆取汗,則為發營衛之藥;輕劑不溫覆取汗,則為和營衛之藥也。
白話文:
由於沒有深入探究張仲景的理論,麻桂只是用於治療營衛層面的藥物。如果使用大劑量並溫熱敷用以發汗,那就是發散營衛的藥物;如果使用小劑量不溫熱敷用以發汗,那就是和解營衛的藥物。
越婢湯,治風水惡風,一身悉腫,脈浮不渴,續自汗出,無大熱者。又治里水,一
身面目黃腫,其脈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令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朮湯主之。
麻黃(六兩),石膏(半斤),生薑(切,三兩),大棗(擘,十五枚),甘草(一兩),
惡風加附子(炮)一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麻黃,去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三服。
白話文:
越婢湯用於治療風水惡風,全身浮腫,脈象浮而無渴,持續自汗,但沒有明顯發熱的情況。也可用於治療里水,表現為全身及臉部發黃腫脹,脈象沉而小便不利,導致水腫。如果小便通暢,則表示體內津液流失,導致口渴。這種情況則需要用越婢加朮湯治療。
方劑包含麻黃六兩、石膏半斤、生薑三兩切片、大棗十五枚去核、甘草一兩。如果患者伴有惡風,則需加入炮製過的附子一枚。
將以上藥材用水六升煮沸,先煮麻黃,去除浮沫後,加入其他藥材,煮至三升,分三次服用。
【集註】喻昌曰:越婢湯者,示微發表於不發之方也,大率取其通調營衛。麻黃、石膏二物,一甘熱,一甘寒,合而用之。脾偏於陰則和以甘熱,胃偏於陽則和以甘寒。乃至風熱之陽,水寒之陰,凡不和於中土者,悉得用之何也?中土不和,則水穀不化其精悍之氣,以實營衛。營衛虛,則或寒、或熱之氣,皆得壅塞其隧道,而不通於表裡。
白話文:
【註解】喻昌說:越婢湯的方法是微微發散而不致發病,大多是用來通調營衛。麻黃性甘熱,石膏性甘寒,兩種藥合在一起用。如果脾偏於陰虛,就用麻黃的甘熱來調和;如果胃偏於陽盛,就用石膏的甘寒來調和。甚至風熱之陽,水寒之陰,凡是不調和於脾胃的,都可以用這個方子。為什麼呢?脾胃不調和,水穀就不能化生出精純的氣血,以充實營衛。營衛虛弱,那麼寒氣或熱氣都可以壅塞經絡,而不能通達於表裡。
所以在表之風水用之,而在裡之水兼渴,而小便自利者,咸必用之,無非欲其不害中土耳。不害中土,自足消患於方萌矣。
白話文:
因此,外感風水時用它,內在水濕並口渴,小便通暢的人,都必須用它,目的都是讓水濕不傷害脾胃。脾胃不受傷害,就能在病情初期消除疾病。
趙良曰:五臟各一其陰陽,獨脾胃居中而兩屬之。故土不獨成四氣,土亦從四維而後成,不惟火生而已。於是四方有水寒之陰,即應於脾,風熱之陽,即應於胃,飲食五味之寒熱,凡入於脾胃者亦然。一有相干,則脾氣不和,胃氣不清,而水穀不化其精微,以行營衛,以實陰陽也。
白話文:
趙良說:五臟各自有不同的陰陽屬性,只有脾和胃位於中間,與兩者都有關係。所以土不單獨生成四氣,土也需要四方的氣後才能生成,不只是由火生出來的。於是,四方有水寒的陰氣,就歸屬於脾;風熱的陽氣,就歸屬於胃;飲食五味的寒熱,凡是進入脾胃的都一樣。一旦有任何一項出現問題,那麼脾氣就會不調和,胃氣就不清爽,然後水穀就不能化生成精微,用來運行營衛,充實陰陽。
甘者,土之本味,所以脾氣不和,和以甘熱,胃氣不清,清以甘寒。麻黃之甘熱,走手足大陰經,連於皮膚,行氣於三陰,以祛陰寒之邪;石膏之甘寒,走手足陽明經,達於肌肉,行氣於三陽,以祛風熱之邪。既用其味甘以入土,用其寒熱以和陰陽,用其性善走以發越脾氣,更以甘草和中緩急,二藥相協而成功。大棗之甘,補脾中之血;生薑之辛,益胃中之氣。
白話文:
甘味是土的原始味道,所以脾氣不合(脾氣失調),用甘味溫熱的藥材調理;胃氣不清(胃氣失調),用甘味寒涼的藥材調理。
麻黃味甘、性溫熱,走手足大陰經,與皮膚連通,在三條陰經中運行氣血,以祛除陰寒邪氣;石膏味甘、性寒涼,走手足陽明經,到達肌肉,在三條陽經中運行氣血,以祛除風熱邪氣。
由於這些藥材都用甘味來入土(歸入脾經),用寒熱來調理陰陽,用它們容易運行的好處來發散脾氣,另外再用甘草調和緩解急症,兩味藥相互協調而成效。
大棗味甘,能補脾中的血;生薑味辛,能益胃中的氣。
惡風者陽虛,故加附子以益陽。風水者,則加朮以散皮膚間風水,氣發穀精以宣營衛,與麻黃、石膏偽使,引其入土也。越婢之名,不亦宜乎!
【按】喻昌所論明析,趙良之說,能細剖其理,開悟後學,故兩錄之。
白話文:
害怕風寒的人是陽氣不足,所以要加附子來補陽。患有風水(濕氣)的人,要加朮來散掉皮膚中的風水,讓氣血暢通,與麻黃、石膏配合,讓濕氣下降入土。越婢這個草藥名取得很好,「越」有讓風濕之氣下行的意思,「婢」有輔佐的意思,可見它的作用。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治溫熱內發,表裡俱熱,頭痛身疼,不惡寒反惡熱,元汗而
白話文: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治療:內部發作的溫熱病,表裡都發熱,頭痛身痛,不畏寒反而畏熱,出汗但(熱度)不減。
喘,大煩大渴,脈陰陽俱浮者,用此發汗而清火。若脈浮弱沉緊,沉細惡寒,自汗出而不渴者,禁用。
麻黃(去節,四兩),杏仁(去皮尖,五十枚),甘草(炙,二兩),石膏(碎,綿裹,半斤)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
白話文:
患者呼吸急促,烦躁口渴,脉象浮而虚实并存,可以用此方发汗解热。但如果脉象浮弱沉紧,脉搏细小,畏寒,自汗出而不渴,则禁用此方。
将麻黄去除节,取四两;杏仁去除皮尖,取五十枚;甘草炙后,取二两;石膏研碎用棉布包裹,取半斤。
将以上四味药放入水七升中,先煎煮麻黄,减去二升,去除浮沫,再加入其他药物,煮至二升,去渣,温服一升。
【集註】柯琴曰:石膏為清火之重劑,青龍、白虎皆賴以建功,然用之不當,適足以召禍。故青龍以元汗煩躁,得薑、桂以宣衛外之陽也;白虎以有汗煩渴,須粳米以存胃中之液也。此但熱無寒,故不用薑、桂,喘不在胃而在肺,故不須粳米。其意重在存陰,不必慮其亡陽也,故於麻黃湯去桂枝之監製,取麻黃之專開,杏仁之降,甘草之和,倍石膏之大寒,除內外之實熱,斯溱溱汗出,而內外之煩熱與喘悉除矣。
白話文:
《集註》中的柯琴說:石膏是清除火氣的重磅藥物,青龍湯、白虎湯都靠它來發揮效用。但使用石膏不當,反而會惹禍上身。因此,青龍湯用於高燒煩躁,加入生薑、桂枝疏散體表的陽氣;白虎湯用於有汗煩渴,需要加入粳米來儲存胃中之液。
這種情況下只有熱沒有寒,所以不用生薑、桂枝;喘氣不在胃部而在肺部,所以不用粳米。它的用意主要在於保存陰氣,不必擔心陽氣會喪失。因此,麻黃湯中去掉了桂枝的溫熱,取用麻黃專門疏通,杏仁止咳,甘草調和,倍量石膏的大寒,排除體內外的實熱,這樣就會出微微細汗,體內外的煩熱和喘氣都會消除。
麻黃附子細辛湯,治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二三日無里證者。
麻黃(一兩),附子(炮,一枚),細辛(二兩),
熱微者,以甘草易細辛微發汗。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沫,內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麻黃附子細辛湯用於治療少陰病初期,出現反覆發熱,脈象沉沉,且持續兩三天沒有出現正常的汗出等症狀的患者。處方包括麻黃一兩,炮製後的附子一枚,細辛二兩。如果患者發熱不嚴重,可以用甘草代替細辛來微微發汗。將三味藥材加水一斗,先煮麻黃,煮至水量減少兩升,去除藥液表面的泡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煮至剩下三升,去除藥渣,溫服一升,每天服用三次。
【集註】柯琴曰:少陰主裡,應無表證;病發於陰,應有表寒。今少陰始受寒邪而反發熱,是有少陰之裡,而兼有太陽之表也。太陽之表脈應不沉,今脈沉者,是有太陽之證,而見少陰之脈也。故身雖熱而脈則沉也。所以太陽病而脈反沉,便用四逆以急救其里;此少陰病而表反熱,便於表劑中加附子以預固其里。夫發熱無汗,太陽之表不得不開,沉為在裡,少陰之樞又不得不固。
白話文:
柯琴說,少陰主裡,不應該出現表證;疾病發於陰,應該有表寒。現在少陰剛受寒邪卻反倒發熱,這是少陰的裡證,又兼有太陽的表證。太陽表證的脈象不應該沉,現在脈沉,是有太陽的證狀,卻見少陰的脈象。所以身體雖然發熱,脈象卻沉。因此太陽病而脈反沉,就用四逆來急救裡證;現在少陰病而表反熱,就在表劑中加附子來預防裡證。發熱無汗,太陽的表證不得不開,脈沉代表在裡,少陰的樞紐又不得不固。
設用麻黃開腠理,細辛散浮熱,而無附子以固元陽,則少陰之津液越出,太陽之微陽外亡,去生便遠。惟附子與麻黃並用,則寒邪雖散,而陽不亡;此里病及表,脈沉而當發汗者,與病在表脈浮而發汗者徑庭也。若表微熱,則受寒亦輕,故以甘草易細辛而微發其汗,甘以緩之,與辛以散之者,又少間矣。
白話文:
使用麻黃來打開肌膚腠理,細辛來驅散表層浮熱,但是沒有附子來鞏固身體裡的陽氣,那麼陰陽之津液就會外溢,陽氣就會向外擴散,離康復就遠了。唯有將附子和麻黃一起使用,才能既驅散寒邪,又不至於損耗陽氣。這種情況是病邪既在裡又在外,脈象沉細,需要發汗治療,與病邪只在表,脈象浮大而發汗治療的情況截然不同。如果表層只有微微發熱,受的寒氣較輕,那就用甘草代替細辛,微微發汗即可。用甘草緩和,用辛散,這兩者的區別也比較小。
桂枝加附子湯,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
此方主之。
桂枝湯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煎服法同,不須啜粥。
白話文:
桂枝加附子湯
太陽病(受風寒外邪)發汗後,汗流不止,患者怕風、小便困難,四肢略微僵硬,伸屈不利。
【集註】柯琴曰:發汗太過,陽無所止息,而汗出不止矣。汗多亡陽,元府不閉,風乘虛入,故復惡風;津液外泄,不能潤下,故小便難。四肢者,諸陽之本;陽氣者,柔則養筋,開闔不得,風寒從之,故筋急而屈伸不利也。是方以附於加入桂枝湯中,大補表陽也;表陽密,則漏汗自止,惡風自罷矣。
白話文:
柯琴說:發汗太過的話,陽氣無法安定,導致汗出不止。過度出汗會損耗陽氣,元府(身體的根本)無法閉合,風寒就會趁虛而入,所以容易再次怕風;體液外洩,無法滋潤,所以小便困難。四肢是諸陽之本;陽氣柔順才能滋養筋骨,如果開合不正常,風寒就會趁虛而入,導致筋骨僵硬和屈伸不利。這個方劑裡加入了附子和桂枝湯,用意是大大補益表陽;表陽充足,漏汗就會自然停止,怕風也會自動消失。
汗止津回,則小便自利四肢自柔矣。汗漏不止,與大汗出同,而從化變病則異。服桂枝、麻黃後,大汗出而大煩渴,是陽陷於裡,急當救陰,故用白虎加人參湯。服桂枝、麻黃湯,大汗出遂漏不止,是陽亡於外,急當救陽,故用桂枝加附子湯。要知發汗之劑,用桂枝不當,則陽陷於裡者多;用麻黃不當,則陽亡於外者多。
白話文:
當體內能發汗的津液回復時,小便自然通暢,四肢也會變得柔軟。但是,如果汗水一直流不止,這和大量出汗的情況相同,然而因為身體變化而導致疾病卻不一樣。
如果在服用桂枝、麻黃等藥物後,出現大量出汗和嚴重口渴,表示陽氣陷入了體內,這時必須急著救陰,因此會使用白虎加人參湯。
如果服用桂枝、麻黃湯後,雖然大量出汗,但汗水卻一直流不止,表示陽氣流失到體外,這時必須急著救陽,因此會使用桂枝加附子湯。
要知道,使用發汗藥劑時,如果桂枝使用不當,則陽氣陷於體內的狀況較多;如果麻黃使用不當,則陽氣流失到體外的狀況較多。
因桂枝湯有芍藥而無麻黃,故雖汗大出,而元府尚能自閉,多不致亡陽於外耳。
芍藥甘草附子湯,發汗病解,反惡寒者,虛故也,此方主之。
芍藥(三兩),甘草(炙,二兩),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服。
白話文:
因為桂枝湯含有芍藥,卻沒有麻黃,所以即使出汗很多,元氣還是能保持在體內,很少會因為汗出過多而導致陽氣外泄。芍藥甘草附子湯用於發汗後病症解除,卻反而畏寒的患者,這是因為身體虛弱的緣故,此方可以治療這種情況。芍藥三兩,甘草(炙,二兩),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將以上三味藥材,以五升水煮成一升五合,去渣,分溫服。
【集註】柯琴曰:發汗病解而反惡寒,比未汗時更甚,其陽虛可知矣。夫太陽、少陰為表裡,太陽之病,本由少陰之虛,不能藏精而為陽之守也。今惡寒反見於發汗病解後,是寒邪已從汗解,太陽陽虛不能衛外而為陰之使也,則陽亡之兆已見於此。若無以桂枝湯攻表,非以扶陽反以亡陽也。
白話文:
柯琴說:發汗後病情減輕,但反而更怕冷,比沒有發汗之前更嚴重,這說明身體的陽氣虛弱了。太陽經和少陰經是表裡關係,太陽經的疾病,本源於少陰經的虛弱,導致少陰經不能儲藏精氣來守護陽氣。現在在發汗後病情減輕的情況下,反而出現怕冷,說明寒邪已經通過發汗排出,而太陽經陽氣虛弱,不能衛護體外,被陰氣所控制,這意味著陽氣衰竭的徵兆已經顯現。如果不使用桂枝湯治療表證,就不是扶助陽氣,反而會導致陽氣更加衰敗。
故以芍藥收少陰之精氣,甘草緩陰邪之上行,附子補坎宮之少火,但使腎中元陽得位,在表之虛陽惡寒自解耳。
桂枝甘草湯,治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
桂枝(四兩),甘草(炙,二兩),
上二味,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
白話文:
所以用芍藥收攝少陰經的精氣,甘草緩和陰邪向上蔓延,附子補益腎臟的少火,只要讓腎臟的元陽歸位,表面的虛陽寒症自然就會消除。
桂枝甘草湯用來治療發汗過度,病人叉手捂住胸口,心悸,想要人按壓的症狀。
桂枝四兩,甘草(炙)二兩。
將以上兩種藥材用水三升煎煮至一升,一次服下。
【集註】柯琴曰:汗出多,則心液虛,中氣餒,故悸。叉手自冒,則外有所衛,得按則內有所依,如此不堪之狀,望之而知其虛矣。桂枝本營分藥,得麻黃,則令營氣外發而為汗,從辛也;得芍藥,則收斂營氣而止汗,從酸也;得甘草,則補中氣而養血,從甘也。故此方以桂枝為君,獨任甘草為佐,以補陽氣生心液。
甘溫相得,斯氣血和而悸自平。不須附子者,以汗雖多而未至於陽亡。不須芍藥者,以汗已止而嫌其陰斂也。
白話文:
柯琴說:流汗太多,會造成心液虧虛,中氣不足,因此會心悸。叉手自抱,表示外有保護,得到按壓則內有依靠,如此虛弱的狀態,一看就知道體虛了。桂枝這味藥,原本是平衡營氣的藥物,加上麻黃,就會使營氣外發而發汗,這是因為辛味;加上芍藥,就會收斂營氣而止汗,這是因為酸味;加上甘草,就會補中氣而養血,這是因為甘味。所以這個方子以桂枝為君藥,只用甘草做佐藥,以補陽氣、生心液。
桂枝加芍藥加大黃湯,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而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
白話文:
桂枝加芍藥加大黃湯
此乃太陽病治療方法。如果誤投瀉下藥,導致腹脹疼痛,則屬於太陰病。此時宜用桂枝加
芍藥湯主之。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
桂枝加芍藥湯方
於桂枝湯方內,更加芍藥三兩,隨前共六兩,余依桂枝湯法。
桂枝加大黃湯方
即桂枝加芍藥湯方內,更加大黃一兩。
白話文:
芍藥湯主治一般疼痛,如果疼痛嚴重,則用桂枝加大黃湯。
桂枝加芍藥湯,是在桂枝湯的基础上,加入三两芍药,共六两,其他按桂枝汤的用法。
桂枝加大黃湯,是在桂枝加芍藥湯的基础上,再加入一两大黄。
【集註】柯琴曰:腹滿為大陰、陽明俱有之證,然位同而職異。太陰主出,太陰病則腐穢之出不利,故滿而時痛;陽明主內,陽明病則腐穢燥而不行,故大實而痛。大實痛是陽明病,不是太陰病。仲景因表證未解,陽邪已陷入於太陰,故倍芍藥以益脾調中,而除腹滿時痛,此用陰和陽法也。若表邪未解,而陽邪陷入於陽明,則加大黃以潤胃通結,而除其大實痛,此雙解表裡法也。
白話文:
柯琴說:腹滿是太陰(脾)和陽明(胃)都有的證狀,但它們的位置相同,功能不同。太陰主導輸瀉,太陰病則排泄不暢,所以腹滿時常伴有疼痛;陽明主導消化吸收,陽明病則食物消化不良,所以腹脹疼痛難忍。腹脹疼痛明顯的是陽明病,不是太陰病。仲景認為表邪尚未解除,陽邪已侵入太陰,所以加倍芍藥來補脾益氣,解除腹滿疼痛,這是陰和陽的方法。如果表邪尚未解除,而陽邪侵入陽明,就加大黃以潤腸通便,解除腹脹疼痛,這是表裡雙解的方法。
凡妄下必傷胃氣,胃氣虛則陽邪襲陰,故轉屬太陰;胃液涸則兩陽相搏,故轉屬陽明。屬大陰則腹滿時痛而下實,陰道虛也;屬陽明則腹滿大實而痛,陽道實也。滿而時痛,是下利之兆,大實而痛,是燥屎之徵。故倍加芍藥,小變建中之劑,少加大黃,微示調胃之方。
白話文:
如果盲目瀉下,必定會損傷胃氣。胃氣虛弱,陽邪就會侵犯陰分,所以轉屬太陰脾經;胃液乾涸,兩陽(膽經和胃經)相爭,所以轉屬陽明胃經。
如果轉屬大陰經,會出現腹脹、時而疼痛、大便實的症狀,這是陰道虛弱的表現;如果轉屬陽明胃經,會出現腹脹、大便實、疼痛的症狀,這是陽道實熱的表現。
腹脹而時而疼痛,是腹瀉的徵兆;大便實且疼痛,是便祕的徵兆。
因此,可以在建中湯的方劑中加倍芍藥,起到補益脾胃的作用;再略微加大黃的劑量,可以幫助調和胃氣。
小建中湯,治傷寒表未解,或心悸而煩,
或腹中急痛,而脈陽澀陰弦者。
桂枝(三兩),芍藥(六兩),生薑(切,三兩),甘草(二兩),膠飴(一斤),大棗(擘,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內膠飴,更上火消解,日三服,嘔家不可用建中湯,以甜故也。
白話文:
建中湯用於治療傷寒初期症狀未消,或伴隨心悸煩躁,或腹部劇烈疼痛,且脈象呈現陽氣不足、陰氣偏盛的患者。配方包括桂枝、芍藥、生薑、甘草、膠飴和大棗,以水煎煮,去渣後加入膠飴,再加熱融化。每日服用三次,但嘔吐患者不適合使用建中湯,因為它具有甜味,容易加重嘔吐症状。
【注】是方也,即桂枝湯倍芍藥加膠飴。名曰小建中,謂小小建立中氣,以中雖已虛,表尚未和,不敢大補也。故以桂葶湯仍和營衛,倍芍藥加膠飴調建中州,而不啜稀粥溫服令汗,蓋其意重在中虛,而不在傷寒之表也。中虛建立,營衛自和,津液可生,汗出乃解,煩悸可除矣。
白話文:
這個方劑,就是桂枝湯加倍芍藥和膠飴。名稱叫做「小建中」,意思是稍微建立中氣,因為中氣雖然已經虛弱,但表邪尚未調和,不敢大力補益。所以仍然用桂枝湯來調和營衛,加倍芍藥和膠飴來調養中州(脾胃),但是不喝稀粥,溫服後發汗,因為重點在於中氣虛弱,而非傷寒表證。中氣建立後,營衛自然調和,津液能夠產生,汗液就會停止,煩躁悸動也會消除。
傷寒浮得脈澀,營衛不足也,沉得脈弦,木入土中也。營衛不足則表虛,木入士中則裡急,表虛里急,故亦以此湯主治也。嘔家不可用,謂凡病嘔者不可用,恐甜助嘔也。
白話文:
傷寒患者浮脈澀滯,是營衛虧虛所致;沉脈弦緊,是肝氣鬱結在脾胃之中。營衛不足,則表氣虧虛;肝氣鬱結,則裡急。表虛裡急,所以可以使用這個方子治療。
但是,嘔吐患者不可使用這個方子,因為凡是嘔吐的患者都不可以使用,擔心甘藥會加重嘔吐。
炙甘草湯,治傷寒脈結代,心動悸者。又治肺痿,咳吐多,心中溫溫液液者。
白話文:
炙甘草湯
功效:
- 治療傷寒脈搏結代,心悸。
- 治療肺結核,咳嗽咳痰多,心中溫熱潮濕。
甘草(炙,四兩),生薑(切,三兩),桂枝(三兩),麥門冬(半升),麻子仁(半升),大棗(擘,十二枚),人參(一兩),阿膠(二兩),生地黃(一斤)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內膠,烊消盡,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甘草(經過炙烤,四兩),生薑(切片,三兩),桂枝(三兩),麥門冬(半升),麻子仁(半升),紅棗(掰開,十二顆),人參(一兩),阿膠(二兩),生地黃(一斤)
【集註】柯琴曰:仲景於脈弱陰弱者,用芍藥以益陰,陽虛者,用桂枝以通陽,甚則加人參以生脈,未有用地黃、麥冬者。豈以傷寒之法義重扶陽乎?抑陰無驟補之法歟?此以心虛脈結代,用生地黃為君,麥冬為臣,峻補真陰,開後學滋陰之路也。
白話文:
柯琴說:仲景對於脈象虛弱、陰虛的人,用芍藥來滋補陰液;陽虛的人,用桂枝來疏通陽氣;情況嚴重時加用人參來生發脈氣。但是沒有用 生地黃、麥冬的情況。難道是傷寒治療法更重視扶助陽氣嗎?還是因為陰液不能一下子補得太猛呢?這裡用生地黃作為君藥、麥冬作為臣藥取代心虛脈結的人參, 大量補益真陰,開創了後世滋補陰液的新途徑。
地黃、麥冬,味雖甘而氣則寒,非發陳、蕃莠之品,必得人參、桂枝以通陽脈,生薑、大棗以和衛營,阿膠補血,酸棗安神,甘草之緩,不使速下,清酒之猛,捷於上行,內外調和,悸可寧而脈可復矣。酒七升水八升,只取三升者,久煎之則氣不峻,此虛家用酒之法。且知地黃、麥冬得酒最良。
白話文:
地黃和麥冬,雖然味道甘甜,但藥性卻是寒冷的。它們並非能發揮「陳」和「蕃」效用的藥物,必須加入人參和桂枝來疏通陽脈,並加入生薑和大棗來調和衛氣和營氣。阿膠可以補血,酸棗仁可以安神,甘草的緩和作用可以防止藥效過快發揮,而清酒的辛烈特性可以幫助藥效迅速上行。內外調和之下,心悸可以平息,脈搏也可以恢復正常。酒七升、水八升,只取三升煎煮,長時間煎煮後藥性不會太猛烈,這是治療虛證時使用酒的方法。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地黃和麥冬與酒的配合效果最佳。
此證當用酸棗仁,肺痿用麻子仁可也。如無真阿膠,以龜版膠代之。
白話文:
這個病應該使用酸棗仁治療,肺結核可以使用麻子仁。如果沒有真正的阿膠,可以使用龜板膠代替。
桂枝人參、葛根黃芩黃連二湯合論:太陽外證未解,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表裡不解,脈微弱,心不痞硬者,桂枝人參湯主之。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其脈促喘而汗出者,葛根黃連黃芩湯主之。
白話文:
桂枝人參湯和葛根黃連黃芩湯合論:
如果患者出現太陽病外證未解的情況,卻反覆瀉下,導致體內熱氣和津液過度流失,腹瀉不止,表裡證狀都不能解除。在此情況下,脈象微弱,心中不感覺悶結,可用桂枝人參湯治療。
如果患者符合桂枝證的症狀,但醫生卻錯誤地使用了瀉法治療,導致腹瀉不止、脈搏急促、氣喘和出汗的症狀,則應使用葛根黃連黃芩湯治療。
枝枝人參湯
桂枝(四兩),甘草(四兩),人參(三兩),白朮(三兩),乾薑(三兩),
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內桂更煮三升,日再服,夜一服。
葛根黃芩黃連湯
葛根(半斤),黃連(三兩),黃芩(三兩),甘草(炙,二兩),
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內諸藥,煮二升,分溫再服。
白話文:
桂枝四兩,甘草四兩,人參三兩,白朮三兩,乾薑三兩,水九升,先把桂枝、甘草、人參、白朮、乾薑煮沸,取五升藥汁,再加入桂枝,煮到剩下三升,每天喝兩次,晚上喝一次。
葛根半斤,黃連三兩,黃芩三兩,甘草炙過,二兩,水八升,先把葛根煮沸,減到六升,再加入黃連、黃芩、甘草,煮到剩下兩升,分開溫熱後再喝。
【集註】柯琴曰:外熱不除,是表不解,下利不止,是里不解,病因則同。一以微弱之脈而心下痞硬,是脈不足而證有餘;一以脈促而喘,反汗自出,是脈有餘而證不足,表裡虛實,當從脈而辨證矣。弱脈見於數下後,則痞硬為虛。故用理中之辛甘溫補,止利消痞硬,又加桂枝以解表。
白話文:
【註解】柯琴說:體外發熱不退,表示表證未解;腹瀉不止,表示裡證未解,病因都是相同的。
一種是脈搏虛弱,但心窩痞硬,這是脈虛證實;另一種是脈搏急促,呼吸急促,同時自汗,這是脈實證虛。表裡虛實,應該根據脈象來辨證。
如果在多次腹瀉後出現脈搏虛弱,那麼痞硬就是虛證。因此,使用理中的辛、甘、溫補藥物,止瀉消痞硬,再加桂枝解表。
先煮四味後內桂枝,和中之力饒,而解肌之氣銳,是於兩解中寓權宜法也。桂枝證脈本緩,誤下後而反促,陽氣重,可知邪束於表,陽擾於內。故喘而汗出,利遂不止者,是麻黃,屬於熱也。故君氣清質輕之葛根,以解肌而止利;佐苦寒清肅之芩連,以止汗而除喘;又加甘草以和中。先煮葛根後內諸藥,解肌之力緩,而清中之氣銳,又與補中逐邪者殊法矣。
白話文:
先煮這四種藥,之後再加入桂枝。桂枝有調和中氣的作用,能緩和四種藥的寒性,同時也能增強解肌表的功效。這是兼顧兩方面作用的權宜之計。
桂枝證的脈象本來是緩和的,但如果誤用瀉下藥後,脈象就會變得急促。這表明陽氣過於旺盛,說明邪氣束縛在體表,陽氣在體內擾動。因此,患者會出現氣喘和出汗,腹瀉也不能停止。這是因為麻黃性熱導致的。
所以,用性質清涼、質地輕盈的葛根來解肌止瀉;用苦寒清肅的黃芩和連翹來止汗止喘;再加甘草來調和中氣。先煮葛根,然後再加入其他藥物,這樣解肌的作用會比較緩和,而清中氣的作用會比較強。這與補中氣驅邪氣的方法完全不同。
又曰:上條脈證是陽虛,雖協熱於外,而里則虛寒;下條脈證是陽盛,雖下利不止,而表裡俱實。同一協熱利,同是表裡不解,而寒熱虛實攻補不同。前方理中加桂枝,而冠桂枝於人參之上;後方瀉心加葛根,而冠葛根於芩連之首。不名理中瀉心者,總為表未解故耳。補中亦能解表,涼中亦能散表,補中亦能散痞,涼中亦能止利。
白話文:
另一種說法:上面說的脈象是陽氣虛弱,雖然外表有熱,但內部卻虛寒;下面說的脈象是陽氣過盛,雖然腹瀉不止,但表裡都是實熱。同樣都是有熱、腹瀉,同樣都是表裡不解,但寒熱虛實不同,治療方法也不一樣。前半部分方子在理中湯的基礎上加了桂枝,而且桂枝的劑量比人參大;後半部分方子在瀉心湯的基礎上加了葛根,而且葛根的劑量比黃芩、黃連大。沒有稱它們為理中湯或瀉心湯,是因為表症還沒有解除的緣故。補中湯也能解除表證,涼中湯也能散表邪,補中湯也能散積滯,涼中湯也能止腹瀉。
仲景制兩解方,神化如此。
白虎湯,治陽明證,汗出渴欲飲水,脈洪大浮滑,不惡寒反惡熱。
石膏(碎,綿裹,一斤),知母(六兩),甘草(二兩),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仲景所制定的兩種解表方,藥效神奇,令人驚嘆。
白虎湯,用於治療陽明經的病症,患者會出汗口渴,想喝水,脈象洪大浮滑,不畏寒反而怕熱。
藥材:石膏(碎成小塊,用棉布包裹,一斤),知母(六兩),甘草(二兩),粳米(六合)
以上四味藥材,用一斗水,煮至米粒熟透,湯汁濃稠,去渣,溫熱服用一升,一天服三次。
【集註】柯琴曰:陽明邪從熱化,故不惡寒而惡熱;熱蒸外越,故熱汗自出;熱爍胃中,故渴欲飲水:邪盛而實,故脈滑,然猶在經,故兼浮也。蓋陽明屬胃,外主肌肉,雖有大熱而未成實,終非苦寒之味所能治也。石膏辛寒,辛能解肌熱,寒能勝胃火,寒性沉降,辛能走外,兩擅內外之能,故以為君。
白話文:
[集註] 柯琴說:陽明經的邪氣是由熱邪化生的,所以不畏寒而畏熱;熱氣蒸發外透,所以會自出熱汗;熱氣灼燒胃中,所以會口渴想要喝水;邪氣盛而實,所以脈象會滑,但仍然在經絡之中,所以兼有浮脈。因為陽明經屬胃,主管體表的肌肉,即使有很強的熱邪,但還未完全實化,因此不能用苦寒的藥物來治療。石膏味辛性寒,辛味可以解肌肉的熱,寒性可以抑制胃火,寒性可以沉降,辛味可以走外,既能內治也能外治,所以將它作為君藥。
知母苦潤,苦以瀉火,潤以滋燥,故以為臣。用甘草、粳米調和於中宮,且能土中瀉火,作甘稼穡,寒劑得之緩其寒,苦藥得之平其苦,使沉降之性,皆得留連於味也。得二味為佐,庶大寒之品無傷損脾胃之慮也。煮湯入胃,輸脾歸肺,水精四布,大煩大渴可除矣。白虎為西方金神,取以名湯,秋金得令而炎暑自解矣。
白話文:
知母味苦微寒,具有瀉火滋潤的功效,因此作為君藥。加入甘草、粳米調和於胃脘處,既能瀉胃中的熱火,又能滋潤肺中津液,寒性藥物與之配伍可以減輕寒性,苦味藥物與之配伍可以緩和苦味,讓藥物的沉降性質都得以在甘味中停留。有了甘草和粳米這兩味佐藥,就不必擔心大寒藥物損傷脾胃了。煮沸後服用,湯液入胃,輸送到脾肺,水液充盈全身,嚴重的煩熱口渴症狀就可以緩解了。白虎是西方金神,取其名作為此湯的名字,秋季金氣旺盛,炎熱的暑氣自然會消散。
更加人參以補中益氣而生津,協和甘草、粳米之補,承製石膏,知母之寒,瀉火而土不傷,乃操萬全之術者。
白虎加人參湯,治太陽中熱,汗出惡寒,身熱而渴者,暍是也。
石膏(一斤),知母(六兩),甘草(二兩),粳米(六合),人參(三兩),
上五味,以水如前煮服法。
白話文:
白虎加人參湯主要是用來治療陽明經熱證,症狀表現為發汗、怕冷、發燒且口渴,這屬於中暑的表現。方子中的人參可以補益中氣,生津止渴,與甘草、粳米共同起到補益的作用;石膏和知母則具有清熱瀉火的作用,可以避免清熱過度而傷及脾胃。這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方子,能夠清熱解暑、益氣生津,對於中暑患者十分有效。
方劑組成:石膏一斤,知母六兩,甘草二兩,粳米六合,人參三兩。
用法:將以上藥材加水煎煮服用。
【集註】趙良曰:汗出惡寒,身熱而不渴者,中風也。汗出惡寒,身熱而渴者,中暍也。其證相似,獨以渴不渴為辨。然傷寒、中風,皆有背微惡寒與時時惡風而渴者,亦以白虎人參湯治之。蓋為火爍肺金,肺主氣者也。肺傷則衛氣虛,衛虛則表不足,由是汗出身熱惡寒。《內經》曰:斛移熱於肺,傳為膈消。
白話文:
趙良說:如果出汗同時怕冷,身體發熱但不口渴,這是中風。如果出汗同時怕冷,身體發熱且口渴,這是中暑。這兩種疾病的症狀相似,只有口渴與否可以區分。
然而,傷寒和中風都可能出現輕微後背發冷以及經常怕風且口渴的情況,這時也用白虎人參湯治療。這是因為火氣灼傷了肺部的金氣,而肺主管人體的氣息。肺部受傷,就會導致衛氣虛弱,衛氣虛弱,就會導致身體表層虛弱,因此出現出汗、發熱、怕冷的症狀。《內經》說:熱氣從斛穴傳到肺部,就會形成膈肌消耗。
膈消則渴,皆相火傷肺所致,可知其要在救肺也。石膏能治三焦火熱,功多於清肺,退肺中之火,故用為君。知母亦就肺中瀉心火,滋水之源,人參生津益所傷之氣而為臣。粳米、甘草補土以資金為佐也。
白話文:
如果隔膜功能減弱、消瘦,就會口渴,這些都是相火傷害肺造成的,所以治療的關鍵在於保護肺。石膏能夠治療三焦的火熱,清肺的效果比較好,可以減退肺中的火,所以用它作為藥方中的主藥。知母也能夠在肺部清除心火,滋養腎水,人參生津,滋補受傷的氣,用來作為臣藥。粳米、甘草能夠補益脾胃,用來作為佐藥。
豬苓湯,治陽明病,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
得眠者。
白話文:
豬苓湯
治法:
- 陽明病:脈象浮浮發熱,口渴想喝水。
- 少陰病:腹瀉六七天,伴隨咳嗽嘔吐口渴,心煩不安。
豬苓(去皮),茯苓,阿膠,滑石,澤瀉(各一兩),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內下阿膠,烊消,溫服七合,日三服。
白話文:
豬苓(去皮)、茯苓、阿膠、滑石、澤瀉(以上各一兩)
【集註】趙羽皇曰:仲景制豬苓一湯,以行陽明、少陰二經水熱。然其旨全在益陰,不專利水。蓋傷寒表虛最忌亡陽,而裡熱又患亡陰。亡陰者,亡腎中之陰與胃家之津液也。故陰虛之人,不但大便不可輕動,即小水亦忌下通。蓋陰虛過於滲利,則津液反致耗竭。方中阿膠質膏養陰而滋燥,滑石性滑去熱而利水,佐以二苓之滲瀉,既疏濁熱而不留其瘀壅,亦潤真陰而不苦其枯燥,是利水而不傷陰之善劑也。故太陽利水用五苓者,以太陽職司寒水,故加桂以溫之,是暖腎以行水也。
白話文:
趙羽皇註解: 趙羽皇說,仲景創製「豬苓湯」,用意是通利陽明經和少陰經的水熱症狀。但它的根本目的是滋陰,而不單純是利水。因為傷寒表虛最怕陽氣不足,而體內有熱又怕陰虛。陰虛就是腎陰和胃液不足。所以陰虛的人,不僅不能隨便瀉大便,小便也不宜通利。因為陰虛的人如果過度滲利,津液會消耗殆盡。本方中的阿膠性滋潤,能養陰補虛;滑石性滑利,能清熱利水;輔以茯苓和豬苓的滲利作用,既能疏通濁熱,又不留瘀阻;又能滋潤真陰,不使陰液枯竭。所以本方是利水而不傷陰的良方。而針對太陽經的水熱證,使用五苓湯,是因為太陽經主理寒水,所以加入桂枝溫暖它,也就是溫腎以利水。
陽明、少陰之用豬苓,以二經兩關津液,特用阿膠、滑石以潤之,是滋養無形以行有形也。利水雖同,寒溫迥別,惟明者知之。
白話文:
使用豬苓治療陽明和少陰經,是因為這兩條經絡是津液聚積的地方。特別使用阿膠和滑石來滋潤它們,這是通過滋養看不見的東西來運行看得見的東西。雖然利尿的作用是相同的,但性質卻截然不同,只有明智的人才能明白。
五苓散(附:茵陳五苓散),治脈浮小便不利,熱微消渴者。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中風
白話文:
五苓散
用於尿液排泄不順、脈搏浮小、微熱口渴等症狀。
茵陳五苓散
用於出汗後脈搏浮數、煩渴等症狀。
中風
中風後出現的症狀。
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
茯苓(十八銖),豬苓(十八銖),白朮(十八株),澤瀉(一兩),桂(半兩),
上五味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服暖水,汗出愈。
白話文:
發熱六七天仍不退,伴有煩躁,有表裡同病的症狀,口渴想喝水,但喝水後會嘔吐。
配方包括 「茯苓」(十八銖)、「豬苓」(十八銖)、「白朮」(十八銖)、「澤瀉」(一兩)、「桂枝」(半兩)。
將以上五種藥材磨成粉末,每次用溫開水調服一匙,每日三次,多喝溫水直至出汗即可痊癒。
【注】是方也,乃太陽邪熱入腑,水氣不化,膀胱表裡藥也。一治水逆,水入則吐;一治消渴,水入則消。夫膀胱者,津液之府,氣化則能出矣。邪熱入之,若水盛則水壅不化而水蓄於上,膀胱之氣化不行,致小便不利也。若熱盛則水為熱耗,而水消於上,膀胱之津液告竭,致小便不利也。
白話文:
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太陽經邪熱入侵內臟,導致水液不能正常運化,膀胱出現裡虛表熱的症狀。一個是治療水逆,水喝下去就吐出來;另一個是治療消渴,水喝下去就消散。膀胱是津液儲藏的地方,氣化後才能排出。邪熱入侵膀胱,如果水液過多就會瘀滯不化,積聚在上面,導致膀胱氣化失常,小便不利。如果熱邪過盛,水液就會被熱氣耗乾,消散在上面,導致膀胱津液枯竭,小便不利。
水入吐者,是水盛於熱也;水入消者,是熱盛於水也。二證皆小便不利,故均得而主之。然小便利者不可用,恐重傷津液也。由此可知五苓散非治水熱之專劑,乃治水熱小便不利之主方也。君澤瀉之鹹寒,咸走水府,寒勝熱邪。佐二苓之淡滲,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並瀉水熱也。
白話文:
喝水後嘔吐,是因為體內水液過多,火熱旺盛;喝水後腹瀉,是因為火熱過盛,水液偏少。這兩種情況都會導致小便不利,所以五苓散都能夠用來治療。但是,小便通暢的人不能使用,以免損傷津液。由此可知,五苓散並非專治水熱的藥方,而是治療水熱引起小便不利的常用方劑。
五苓散中的澤瀉性味鹹寒,鹹味能引導水液歸於腎臟,寒性能克服火熱邪氣。搭配兩味苓藥,性質淡滲,可以疏通水利管道,讓水液流入膀胱,同時也能夠瀉掉水熱。
用白朮之燥濕,健脾助土,為之堤防以制水也。用桂之辛溫,宣通陽氣,蒸化三焦以行水也。澤瀉得二苓下降,利水之功倍,小便利而水不蓄矣。白朮須桂上升,通陽之效捷,氣騰津化渴自止也。若發熱表不解,以桂易桂枝,服後多服暖水,令汗出愈。是此方不止治停水小便不利之裡,而猶解停水發熱之表也。
白話文:
使用白朮能祛除濕氣,健脾益土,就像堤防一樣控制水勢。使用桂枝溫辛,宣通陽氣,蒸化三焦疏導水分。澤瀉配上茯苓,利水效果更好,小便通暢,積水消散。白朮需要桂枝配合,通陽效果更佳,氣血上騰,津液化解,口渴自然消失。如果發燒,外在症狀未解,可以用桂枝代替桂枝,服用後多喝溫水,幫助發汗以治癒。所以這個方子不僅能治療小便不利的水停,還能解決發熱的水停症狀。
加人參名春澤湯,其意專在助氣化以生津。加茵陳名茵陳五苓散,治濕熱發黃,表裡不實,小便不利者,無不克也。
白話文:
添加人蔘的名稱春澤湯,其目的旨在促進氣的化生,以產生津液。添加茵陳的名稱茵陳五苓散,可以治療濕熱發黃、表裡不實、小便不利的症狀,沒有不能治癒的。
桂枝湯去芍藥加茯苓白朮湯,治服桂枝湯或下之,無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
白話文:
桂枝湯去掉芍藥,加入茯苓白朮湯,適用於:服用桂枝湯後,或者下瀉,頭項部沒有強烈的疼痛,有輕微發熱,沒有汗,心中
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芍藥加茯苓白朮湯主之。
桂枝去芍藥加茯苓白朮湯方
於桂枝湯方內,去芍藥加茯苓、白朮各三兩,余依桂枝湯法煎服。小便利則愈。
白話文:
如果下腹脹滿,微痛,小便不順暢,可以用桂枝去芍藥加茯苓白朮湯治療。這個方子是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去掉芍藥,加入茯苓和白朮各三兩,其他的藥材和煎煮方法都跟桂枝湯一樣。小便通暢後,病情就會好轉。
【注】服桂枝湯已汗也,或下之已下也,今無有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之表;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停飲之裡;無汗表不解,心下有水氣,當用小青龍汗之。今無汗表不解,有水氣,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而不用小青龍者,以其已經汗下,表裡俱虛也。故仍用桂枝湯以解表,去芍藥之酸收,避無汗心下之滿;加茯苓之燥滲,因水停小便不利也。余依桂枝湯法煎服,謂依桂枝湯法取汗也。
白話文:
服用桂枝湯已經發汗了,或者已經腹瀉了,現在沒有頭頸僵硬疼痛、體溫微升但不汗出的症狀(不熱不冷);心中略有脹痛,小便不利、積水的症狀(體內有水氣);不熱不冷的症狀未解,心裡有水氣,應該使用小青龍湯來發汗。現在不熱不冷的症狀未解,有水氣,心中略有脹痛,小便不利,但不能用小青龍湯,這是因為病人已經發汗或腹瀉過,表裡虛弱。所以仍用桂枝湯來解表,去除芍藥的酸收之性,避免不熱不冷的症狀時心中脹滿;加上茯苓的燥滲之性,因為體內有水氣導致小便不利。我按照桂枝湯的煎服方法,說是按照桂枝湯的方法來發汗。
小便利則愈,謂飲病輸水道則愈也。此方即桂苓甘術湯而有生薑、大棗。其意專在解肌,利水次之,故用生薑、大棗佐桂枝,以通津液取汗也。桂苓甘術湯不用生薑、大棗而加茯苓,其意專在利水,扶陽次之,故倍加茯苓君桂枝,於利水中扶陽也。故方後不曰依服桂枝湯方也。
白話文:
如果患者頻尿症狀改善,就表示疾病的熱氣已排出體外,經由水液代謝而康復。這個方劑(指桂苓甘術湯)與桂枝湯相似,但額外添加了生薑和大棗。主要目的是散寒解肌,利尿為輔。因此,使用生薑、大棗來輔助桂枝,暢通體內水液並發汗。桂苓甘術湯沒有使用生薑和大棗,但添加了茯苓。主要目的是利尿,同時扶助陽氣為輔。因此,倍加茯苓來佐桂枝,在利尿的同時扶助陽氣。所以這個方劑的後面不寫「依據桂枝湯的處方服用」。
十棗湯,治太陽中風表解,漐漐汗出而不惡寒,里有水氣,小便不利,嘔逆短氣,心
下至脅痞滿硬痛者。此治水之急方也。
白話文:
十棗湯,治療太陽中風表虛,出汗淋漓但不怕冷,體內有水氣,小便不利,嘔吐、氣短,心緒煩躁。
大棗(擘,十枚),甘遂,大戟,芫花(熬,各等分),
白話文:
紅棗(掰成十片),甘遂,大戟,芫花(熬製,各取等量)
上三味,各別搗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棗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內藥末,強人一錢,羸人服半錢,平旦溫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再服,加半錢。得快下後,糜粥自養。
白話文:
把以上三種藥材分別搗碎成粉末,用一升半的水,先煮十枚又大又肥的大棗,取八合水,去掉渣滓,加入藥粉,身體強壯的人服用一錢,體質虛弱的人服用半錢,清晨溫服。如果排便很少,症狀不見好轉,第二天再服用一次,增加半錢藥粉。排便順暢後,以稀粥滋養身體。
【集註】柯琴曰:仲景治水之方,種種不同,此其最峻者也。凡水氣為患,或喘或咳,或悸或噎,或吐或利,病在一處而止。此則水邪留結於中,心腹脅下痞滿硬痛,三焦升降之氣阻隔難通。此時表邪已罷,非汗散之法所宜,里飲實盛,又非淡滲之品所能勝,非選逐水至峻之品以折之,則中氣不支,束手待斃矣。
白話文:
柯琴說:張仲景治療水病的方法很多,但這種方法是最厲害的。凡是水氣造成的病症,有的喘悶,有的咳嗽,有的心悸,有的食道阻塞,有的嘔吐,有的腹瀉,這些病症只侷限於某個部位。而這種情況是水邪停留並結聚在人體內部,導致心腹脇下脹滿、疼痛變硬,三焦的氣機升降受到了阻礙,難以暢通。此時,外邪已經解除,不適合用發汗散邪的方法來治療。體內的飲邪很重,單靠利尿滲濕的藥物也無法治癒。此時,必須選擇強力利水的藥物來攻破,否則人體的正氣會被壓垮,只能坐以待斃。
甘遂、芫花、大戟三味,皆辛苦氣寒而稟性最毒,並舉而用之,氣味相濟相須,故可夾攻水邪之巢穴,決其瀆而大下之,一舉而患可平也。然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以毒藥香邪,必傷及脾胃,使元沖和甘緩之品為主宰,則邪氣盡而大命亦隨之矣。然此藥最毒,參朮所不能君,甘草又與之相反,故選十棗之大而肥者以君之,一以顧其脾胃,一以緩其峻毒。得快利後,糜粥自養,一以使穀氣內充,一以使邪不復作。
此仲景用毒攻病之法,盡美又盡善也。昧者惑於甘能中滿之說,而不敢用,豈知承製之理乎?
白話文:
甘遂、芫花、大戟這三味藥,性質都辛苦而寒涼,而且毒性最強。如果將它們一起使用,它們的氣味可以互相協調,互相補充,所以可以齊心夾攻水邪巢穴,打開水邪的通道,讓其大量排出,一舉將病情平定。但是,邪氣聚集的地方,往往氣血虛弱;用毒藥清除邪氣,必定會傷及脾胃,所以必須使用具有補益中和作用的和緩藥物來做主藥,這樣才能在清除邪氣的同時,不至於損傷元氣。但是,這三味藥毒性極強,參朮不能夠控制它們,甘草又與它們性質相反,所以我們選擇十顆又大又肥的棗子來做主藥,一方面保護脾胃,一方面緩解毒藥的峻烈。在瀉下之後,應以糜粥調理身體,一方面讓身體補充穀氣,一方面防止邪氣再次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