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陣 (2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陣 (24)

1. 和陣

五加皮,地骨皮,大腹皮,茯苓皮,生薑皮(等分)

上咀。每服三錢,水一大鐘,煎七分,熱服無時。

(《澹寮》),五皮散,治病後身面四肢浮腫,小便不利,脈虛而大。此由諸氣不能運行,散漫於皮膚肌腠之間,故令腫滿,此藥最宜。

大腹皮,陳皮,生薑皮,桑白皮(炒),赤茯苓皮(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五、六錢,水一大鐘,煎八分,不拘時溫服,日三次。忌生冷、油膩、堅硬之物。

沉香琥珀丸,治水腫一切小便不通難治之證。

沉香,郁李仁(去皮),葶藶(炒,各兩半),琥珀,杏仁(去皮尖),紫蘇,赤茯苓,澤瀉(各半兩),橘紅,防己(各七錢半)

上為細末,煉蜜丸,梧子大,以麝香為衣。每服二十五丸,漸加至五、七十丸,空心人參湯送下,量虛實增減。

法制陳皮,消食化氣,寬利胸膈,美進飲食。

茴香(炒),甘草(炙,各二兩),青鹽(炒,一兩),乾薑,烏梅肉(各半兩),白檀香(二錢半)

上六味,共為末,外以廣陳皮半斤,湯浸去白,淨取四兩,切作細條子。用水一大碗,煎藥末三兩,同陳皮條子一處慢火煮,候陳皮極軟,控干,少時用餘剩干藥末拌勻,焙乾。每服不拘多少,細嚼溫薑湯下,無時。

(《家秘》),祛痛散,治諸般心氣痛,或氣滯不行,攻刺心腹,痛連胸脅,小腸吊疝,及婦人血氣刺痛。此方屢用,無不神效。

青皮,五靈脂(去石),川楝子,穿山甲,大茴香(各二錢),良薑(香油炒),玄胡索,沒藥檳榔(各錢半),沉香(一錢),木香(錢二分),砂仁(少許)

上咀,用木鱉子仁一錢二分,同前藥炒令焦燥,去木鱉不用,共為細末。每服一錢,加鹽一星,用酒或滾水送下。

調痛散,治脾痛氣膈。

木香,丁香,檀香,大香附,臺烏藥,莪朮,肉桂,片薑黃,白生薑,白豆蔻,砂仁,炙甘草(等分)

上咀。每服二錢半,加紫蘇四葉,煎湯服。

丁香止痛散,方在熱陣。治心痛。

(《良方》),烏藥散,治血氣壅滯,心腹作痛。

烏藥,莪朮(醋浸炒),桂心,桃仁,當歸,青皮,木香(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熱酒調下。

(《奇效》),手拈散,治心脾氣痛。

延胡索,五靈脂,草果,沒藥(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三錢,不拘時,熱酒調下。

(《良方》),遊山散,治心脾痛。此藥極奇,葉石林遊山,見一小寺頗整潔,問僧所以仰給者,則曰:素無田產,亦不苦求,只貨數藥以贍,其脾疼藥最為流布。有詩云:

草果玄胡索,靈脂並沒藥。

酒調一、二錢,一似手拈卻。

上等分為末。每服三錢,不拘時溫酒調下。

舒筋湯,一名如神湯。治閃肭血滯,腰腹㽲痛,及產後血滯作痛者更妙。

白話文:

和陣

五皮散

將五加皮、地骨皮、大腹皮、茯苓皮、生薑皮,各取等量,稍微搗碎。每次服用三錢,用一大碗水煎煮至七分,趁熱隨時服用。

這個方子,又名五皮散,可以治療疾病痊癒後,身體、臉部、四肢出現浮腫,小便不順暢,脈象虛弱而大的情況。這是由於體內氣機無法正常運行,散漫在皮膚和肌肉之間,導致腫脹。這個藥方最適合這種情況。

五皮散 (改良版)

取大腹皮、陳皮、生薑皮、炒過的桑白皮、赤茯苓皮,各取等量,稍微搗碎。每次服用五到六錢,用一大碗水煎煮至八分,不拘時間溫服,每天服用三次。服用期間要忌食生冷、油膩、堅硬的食物。

沉香琥珀丸

這個藥丸可以治療各種因水腫導致小便不通,難以治癒的疾病。

將沉香、去皮的郁李仁、炒過的葶藶子,各取二兩半;琥珀、去皮尖的杏仁、紫蘇、赤茯苓、澤瀉,各取半兩;橘紅、防己,各取七錢半。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蜂蜜煉製成丸,大小如梧桐子。再用麝香做為外衣。每次服用二十五丸,可以逐漸增加到五、七十丸,在空腹時用人參湯送服,根據身體虛弱情況調整用量。

法制陳皮

這個方子可以幫助消化,調理氣機,使胸膈舒暢,增進食慾。

將炒過的茴香、炙甘草,各取二兩;炒過的青鹽,取一兩;乾薑、烏梅肉,各取半兩;白檀香,取二錢半。將以上六味藥材磨成粉末。另外取廣陳皮半斤,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部分,取淨四兩,切成細條。用一大碗水,煎煮三兩藥末和陳皮條,用小火慢煮,直到陳皮變得極軟,撈出瀝乾,稍後用剩餘的藥末拌勻,烘乾。每次服用不拘多少,細嚼後用溫熱的生薑湯送服,服用時間不限。

祛痛散

這個方子可以治療各種心氣痛,或因氣滯不通導致的胸腹刺痛,甚至疼痛蔓延至胸脅,以及小腸疝氣疼痛、婦女血氣刺痛。這個方子多次使用,效果都非常顯著。

取青皮、去除石塊的五靈脂、川楝子、穿山甲、大茴香,各取二錢;用香油炒過的良薑、玄胡索、沒藥、檳榔,各取一錢半;沉香,取一錢;木香,取一錢二分;砂仁,取少量。將以上藥材稍微搗碎,再加入一錢二分的木鱉子仁,一同炒至焦燥,去除木鱉子仁不用,將剩餘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加入少許鹽,用酒或開水送服。

調痛散

這個方子可以治療脾臟疼痛和氣滯不通。

取木香、丁香、檀香、大香附、臺烏藥、莪朮、肉桂、片薑黃、白生薑、白豆蔻、砂仁、炙甘草,各取等量,稍微搗碎。每次服用二錢半,加入紫蘇四片,煎湯服用。

丁香止痛散

這個方子記載在治療熱證的藥方中,可以治療心痛。

烏藥散

這個方子可以治療因血氣壅滯導致的心腹疼痛。

將烏藥、用醋浸泡後炒過的莪朮、桂心、桃仁、當歸、青皮、木香,各取等量,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熱酒調服。

手拈散

這個方子可以治療心脾氣痛。

將延胡索、五靈脂、草果、沒藥,各取等量,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三錢,不拘時間,用熱酒調服。

遊山散

這個方子可以治療心脾疼痛。據說這個藥方非常神奇。葉石林遊歷山中時,看到一座小寺廟非常整潔。詢問僧人如何維持生活,僧人說:寺廟沒有田產,也不強求,只是靠販賣一些藥材來維持生計。其中治療脾痛的藥最為流行。有一首詩說:

草果玄胡索,靈脂並沒藥。

酒調一、二錢,一似手拈卻。

將以上藥材等分磨成末。每次服用三錢,不拘時間,用溫酒調服。

舒筋湯,又名如神湯

這個方子可以治療扭傷導致的瘀血滯留,腰腹疼痛,對於產後因瘀血滯留引起的疼痛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