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女科證治準繩》~ 卷之三 (1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16)

1. 協熱下利

〔大〕,若下清水其色赤黃,或米穀不化,但欲飲冷,時時嘔逆,小便不利,得熱則極,心胸煩躁,脈虛大而數,此由乘虛熱入於胃,湊滲下焦,津液不分,並於大腸,謂之協熱下利。先用五苓散利小便,次以玉粉丹、四味阿膠丸。

〔薛〕,前證若胃氣虛弱,用補中益氣湯。肝木侮脾土,用六君子湯。鬱結傷脾土,用歸脾湯。命門火衰,用八味地黃丸。余參各論主之。一婦人五月間患痢,日夜無度,小腹墜痛,發熱惡寒。余以為脾氣虛弱,用六君子湯送香連丸,二服漸愈,仍以前湯送四神丸,四服全愈。至七月終,怠惰嗜臥,四肢不收,體重節痛,口舌乾燥,飲食無味,大便不實,小便頻數,灑淅惡寒,悽慘不樂,此肺與脾胃虛而陽氣不伸也,用升陽益胃湯而痊。

玉粉丹

蛤粉,硫黃(等分),

上同研細,白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飲下。

四味阿膠丸

黃連,赤茯苓(去皮,各一兩),芍藥(三兩),阿膠(炒燥,一兩),

上先將三味為末,卻以好醋熬阿膠成稀膏,丸如梧桐子大,米飲下三十丸。

《補遺》協熱而利,《活人書》黃芩湯、赤石脂丸,《局方》益元散皆可。

白話文:

【協熱下利】

大病時,如果排泄物如清水般且呈現赤黃色,或是食物無法消化,只想喝冷水,並且偶爾會有嘔吐,小便不通暢,遇熱情況更糟,心裡感覺煩躁,脈象虛大且跳動頻繁,這是由於虛弱時熱邪進入胃部,影響到下焦,導致津液無法正常分配,全部集中到大腸,稱之為協熱下利。首先使用五苓散來促進小便,再使用玉粉丹和四味阿膠丸。

【薛氏觀點】

先前所述病症如果胃氣虛弱,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若是肝臟功能過強而影響脾臟,可以使用六君子湯。若是心情鬱結影響脾臟,可以使用歸脾湯。若是腎臟功能衰退,可以使用八味地黃丸。其他病情則參照各種理論進行治療。

有一位女性在五月間得了痢疾,日夜不停,小腹墜痛,同時發燒且畏寒。我認為這是因為脾氣虛弱,使用六君子湯配合香連丸,服用兩次後病情逐漸好轉,之後再使用四神丸,服用四次後完全康復。到了七月底,她開始感到疲倦嗜睡,四肢無力,身體沉重且關節疼痛,口舌乾燥,對食物無興趣,大便不成形,小便頻繁,全身寒冷,情緒低落,這都是因為肺臟和脾胃虛弱,以及陽氣無法正常運行,使用升陽益胃湯後病情康復。

【玉粉丹】

成分包括蛤粉和硫磺(比例相同)。將這些成分研磨成細粉,用白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五十粒,用水送服。

【四味阿膠丸】

成分包括黃連、赤茯苓(去皮)、芍藥和阿膠(炒制乾燥)。首先將前三種成分磨成粉末,然後用醋熬煮阿膠成稠狀,再混合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三十粒。

《補遺》中提及協熱下利,《活人書》中的黃芩湯和赤石脂丸,《局方》中的益元散都可以作為治療選項。

2. 滯下

(男女痢治無異,已詳《雜病準繩》,此特摭遺耳。)

〔大〕,夫赤白痢疾者,古人名之滯下是也。究疾之原,皆因外感五邪之氣,內傷生硬冷熱之食。其證不一,有赤有白,有赤白相雜,有冷有熱,有虛有實。大抵四時皆以胃氣為本,未有不因外感寒暑燥濕風之氣而傷於脾胃,脾胃既虧,而又內傷飲食,飲食不能克化,致令積滯而成滯下。古人云:無積不成痢者此也。經云:春傷於風,夏生飧泄。蓋風喜傷肝,然春時肝木正旺而不受邪,反移氣克於脾土。然脾既受克,又不能忌慎口腹,恣食生冷黏硬之物,致令脾胃不能克化,因此積滯。又夏秋之間,或再感暑濕風冷之氣,發動而成痢也。其證必先臍腹㽲痛,洞泄水瀉,裡急後重,或有或無,或赤或白,或赤白相雜,日夜無度,如有此證,不問冷熱虛濕,但當先服神朮散,可以發散風冷寒濕之氣,次服五苓散分利水穀,兼用加巴感應丸,溫脾胃去積滯,或六神丸,未有不安者也。或曰:雖古人有言無積不成痢,亦不專以去積為先,豈有一歲之內,獨於夏秋之間,人皆有積而春冬無之。蓋風邪入胃,木來勝土,不為暴下則為痢疾,其神朮散要藥也。又有一方一郡之內,上下傳染,疾狀相似,或只有一家長幼皆然,或上下鄰里間相傳染,或有病同而證異,亦有證異而治同,或用溫劑而安,或用涼藥而愈,有如此等是毒疫痢也。治疫毒痢者,雖當察五運六氣之相勝,亦不可狎泥此說,且如運氣相勝,豈獨偏於一方一郡,而偏於一家一巷者乎?如有此證,當先察其虛實冷熱,首以敗毒散多加人參、甘草、陳米、薑、棗煎服,及三黃熟艾湯、黃連阿膠丸,五苓散、駐車丸,可選而用之。如下痢赤多,或純下鮮血,裡急後重,大便不通,身體壯熱,手足心熱,心煩躁渴,腹脅脹痛,小便赤澀,六脈洪大,或緊而數,或沉而實,此熱痢也。宜白頭翁湯及三黃熟艾湯、五苓散,可選而用之。若風痢下血太過,宜用胃風湯加木香、黑豆煎服。若夏秋之間,下痢或赤或白,或赤白相雜,臍腹㽲痛,裡急後重,憎寒發熱,心胸煩悶,躁渴引飲,嘔逆噁心,小便不利,及五心煩熱,六脈虛弱,此等脈證,正因伏暑而得此疾,宜服香薷散加黃連、甘草、當歸,酒水濃煎,沉冷(雜病傷暑。)頓服,仍急服酒蒸黃連丸,或小柴胡湯加人參煎服必愈。(沈內翰云:治痢之藥極多,然無如此藥之妙,蓋小柴胡湯能治暑毒。)如雜證一退,而痢尚未止,則以四物湯加膠,艾煎服,以調陰陽,未有不安者也。如水穀不分,小便不利,宜用五苓散,淡竹葉煎湯調服。如煩渴甚者,亦宜服之。若不明伏暑之證,但以脈虛而妄投硫、附、薑、桂、丹石之藥而殺之,深可嘆息。若下痢純白,狀如魚腦,臍腹冷痛,日夜無度,手足逆冷,或有嘔逆,全不入食,飲食欲溫而惡冷,六脈微細,此由臟腑虛冷之極,宜木香散加服四味理中湯及鍾乳健脾丸,甚者四肢逆冷,六脈沉絕,當一味峻補,兼灸氣海、丹田二穴,更以助胃之藥,此守而不攻之意也。宜四順附子湯、三建丹、白丹、加味參附湯、姜附湯,皆可選用。如年尊虛弱之人,或素來稟受怯弱,亦宜以此法詳酌調理。然大宜開胃進食為先,食可得入,則脾胃運化,糟粕便聚,糟粕既成垢膩,鮮血瘀滯,不患其不隕矣。如久痢不瘥,腸滑不禁,溏泄不止,諸藥無效,方可施之澀腸止痢之劑,亦宜先以龍骨、肉豆蔻、訶子、鍾乳、胡粉之藥。近人多用罌粟殼、地榆之屬,然此物性太緊澀,能損胃氣,如少壯之人,壯健者服之,間奏奇效。若是疫毒受暑受濕之證,及年尊之人,或稟受怯弱,服此莫不受其大害。若以固秘澀腸為先,則風寒暑濕之邪,非惟澀而不去,而胃管閉而不通,禁口不食。日見羸瘦,糟粕不入腸中,所患無由可除矣。若有此證,宜以參苓白朮散、四君子湯,及以石蓮、山藥之劑治之必愈。治痢欲投補藥,必須有溫通之意在焉。如四君子湯、理中湯、十全湯加木香、白豆蔻、茯苓、官桂、厚朴之屬,可以散風邪,可以分水道,可以開胃管,可以治纏擾,可以通秘澀,此攻守之意兩全也。大抵治痢之法,虛者補之,實者瀉之,滑者澀之,閉者通之,有積者推之,風則散之,暑則滌之,濕則燥之,熱則涼之,冷則溫之,冷熱者調之,以平為期,不可以過,此為大法。

祭酒林謙之說醫人劉從周治病有功,議論殊不凡,且有驗。云:大凡痢疾,不問赤白而為冷熱之證,若手足和暖則為陽,只須服五苓散,用粟米飲調下,次服感應丸二十丸即愈。若覺手足厥冷,則為陰,當服暖藥,如已寒丸、附子之類。如此治痢,無不效。此方親曾用有效。有人夏月患痢,一日六七十行,用五苓散兩服止。

〔薛〕,東垣云:太陰經受濕,水瀉變膿血,脾傳於腎者,謂之賊邪,難愈。先痢而後瀉者,謂之微邪,易痊。若厥陰經下痢,脈沉遲,手足厥逆,用麻黃小續命湯汗之。若身冷自汗,小便自利,脈微嘔吐,用漿水散溫之。若脈疾身動,下迫聲響,用白朮芍藥湯。脈沉身靜,飲食不入,用姜附湯。身體沉重,四肢不舉,用朮附湯。竊謂前證若飲食停滯,用六君子湯以補脾胃,消飲食。若胃氣下流,用補中益氣湯以補脾胃,升元氣。若風傷腸胃,宜用神朮散以補脾胃,解外邪。若痰積中焦,宜用六神丸以補脾胃,化痰滯。大凡脾胃虛弱,宜補中氣,調飲食。一老婦食後因怒患痢,裡急後重,肛門脫下,此脾氣下陷,用大劑六君加附子、肉蔻、煨木香各一錢,吳茱五分,骨脂、五味各一錢五分,二劑諸證悉退。惟小腹脹悶,此肝氣滯於脾也,與調中益氣加附子、木香五分,四劑而愈。後口內覺咸,此腎虛水泛,與六味地黃丸二劑頓愈。又以飲食失宜,大便不實,四肢逆冷,此脾胃復傷,與六君加附子五分及八味丸而愈。先太宜人仲夏患痢,腹痛去後無度,煩渴飲湯,手按腹痛稍止,脈鼓指而有力,此真氣虛而邪氣實也,急用人參五錢,白朮、茯苓各三錢,陳皮、炙草、升麻、附子各一錢,服之即睡,覺而索食,脈證頓退,再劑而安。此取證不取脈也。其時同患是證,服痢藥者俱致不起,惜哉。

〔陳〕,曾有一婦人病痢疾,閱四十日,服諸藥不愈。召予診之,六脈沉弱。大凡下痢之脈宜沉宜弱,但以十全大補湯、薑棗煎成,加白蜜半匙,再煎數沸,服之愈。甲子夏秋間,趙經略侄孫病痢甚重,召小方脈未至,命予診之,六脈平細,以證觀之,云是血痢,其實非也,只是血水而已。予記調中湯治狀,云治夏月初秋,忽有暴寒,折於盛熱,結入四肢,則壯熱頭痛,寒傷於胃,則下利或血、或水、或赤,壯熱冥困脈數,宜服此。遂合之,去大黃,服之而愈。又有一婦女泄瀉不止,似痢非痢,似血非血,其色如濁酒。召予診之,則六脈沉絕,眾用熱藥及丹藥服之,則發煩悶。僕先用敗毒散數服,加陳米煎,次用胃風湯加粟米煎服愈。又調中湯去大黃,亦療此證。

〔大〕白頭翁湯,治熱痢下血,連月不瘥。

白頭翁(二兩),黃連,黃柏皮,秦皮(各三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無時溫服。

神朮散,治春傷於風,夏生飧泄。大治傷風頭痛,項背拘急,鼻流清涕。

蒼朮(一斤),藁本,川芎(各六兩),羌活(四兩),粉草(二兩六錢),細辛(一兩六錢),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姜三片,煎七分,要出汗加蔥,去滓稍熱服,無時候。

六神丸,治赤白痢疾。

神麯(別為末,留作糊),麥芽,茯苓,枳殼,木香(煨,白痢倍之),黃連(赤痢倍之,各等分),

為末,用神麯末作糊為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赤痢甘草湯下,白痢乾薑湯下,赤白痢乾薑甘草湯下。東山堯殿講云:是京城醫官見傳。予詳此方有黃連可以解暑毒,和臟腑,厚腸胃。有木香能溫脾胃,逐邪氣,止下利。有枳殼能寬腸胃。有茯苓能利水道,有神麯、麥芽,可以消滯。真痢門之要藥也。

三黃熟艾湯,治傷寒四五日大下,熱痢時作,白通湯諸藥多不止,宜服此湯除熱止痢。亦有人作丸子,熟水吞下四五十丸,治時行毒痢良驗。

黃芩,黃連,黃柏(各二分),熟艾(半個,雞子大)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無時。

四順附子湯

生附子(去皮臍),白姜(炮),甘草,人參(各一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二盞,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服,吐瀉腹痛,加桂半兩。小便不利者,加茯苓半兩。大凡痢疾雖體寒手足逆冷,冷汗自出,六脈沉伏,不宜輕用附子。多因伏暑而得此疾,亦有冷汗自出,四肢逆冷,六脈虛弱,但背寒面垢,或面如塗油,齒乾煩冤,躁渴引飲,此伏暑證也。小柴胡湯、五苓散、酒蒸黃連丸必能奏效,學者宜精思耳。

三建丹

陽起石(煅飛,半兩),鍾乳粉(一兩),大附子(炮,取末半兩,入藥一半,作糊一半)

上用附子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至十丸,空心溫酒下。如渴,參湯下。

加味參附湯

大附子(二兩半,炮),大人參(五兩),

上二味㕮咀,每服四錢,水二盞,姜十片,丁香十五粒,米一撮,煎至七分,空心溫服。

香茸丸,治下痢危困。

麝香(半錢,別研,臨時入),鹿茸(一兩,火燎去毛,酥炙黃為末,入麝令勻)

上以燈心煮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繆立夫云:有醫者每料入滴乳香半兩尤有效。紹興中,患痢疾多往往而死,凡平時所用治痢如罌粟殼之類,不可向口,惟服此藥及沒石子丸愈。

調中湯

葛根,黃芩,芍藥,桔梗,藁本,赤茯苓,白朮,甘草(炙,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移時再服。

胃風湯,治風冷乘虛客於腸胃,以致水穀不化,泄瀉注下,或腸胃濕毒,下如豆汁,或下瘀血。

人參,白茯苓,芎藭,肉桂,當歸,白芍藥(炒),白朮(炒,各等分),

上每服三二錢,入粟米數粒,水煎空心食前熱服。

水煮木香丸,治久痢裡急後重,日夜無度。

罌粟殼(去穰,三兩),青皮(去白),甘草(炒,各二兩四錢),訶子(炮,去核,八兩),當歸,木香(各六兩),

上為末,煉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水煎化空心服。

戊己丸,治胃經受熱,泄痢不止,或飲食不入,腹痛不止。

黃連(炒),吳茱萸(去梗,炒),白芍藥(各五兩),

上為末,麵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米飲下。

升陽除濕防風湯,如大便閉塞,或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或有白膿,或兼下血,此鬱結而不通也。以此湯舉其陽,則陰氣自降矣,慎勿利之。

蒼朮(米泔浸,四錢),防風(二錢),白朮(炒),白茯苓,白芍藥(炒,各一錢),

先將蒼朮用水一盅半,煎至一盅,納諸藥同煎至八分,食前熱服。夫飲食入胃,其氣上升,輸精心肺,然後下降。若脾胃有傷,不能上升,下流肝腎而成泄利,法宜升補中氣,不可疏下。此東垣發前人所未論也。

三黃丸,治熱痢腹痛,或口舌生瘡,咽喉齒痛,及一切實火之證。

黃芩,黃連,黃柏(各等分),

上各另為末,水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白湯下。

芍藥湯,治熱痢便血後重。經曰:溲而便膿血,此氣行而血止也。行血則便膿自愈,調氣則後重自除。

芍藥(炒,一兩),當歸,黃連(炒,各半兩),檳榔,木香,甘草(炙,各二錢),桂(二錢五分),黃芩(炒,三錢),

上每服半兩,水煎。如不減,加大黃。此證外有因中氣虛弱,脾氣鬱結者。治當審察。

酒蒸黃連丸,姜附湯,小柴胡湯,參苓,白朮散蕷蓮飲,香薷散,敗毒散,理中丸,黃連阿膠丸,駐車丸,真人養臟湯,五苓散,感應丸(亦有用蘇合香丸和丸服,名蘇感丸。亦有外加黃蠟丸桐子大,十粒兼服。)

以上諸方,並見《證治類方》泄痢各門,不復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