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辨》~ 卷之中 (2)
卷之中 (2)
1. 傷暑
傷暑與熱病外證相似,但熱病脈盛,中暑脈虛,以此別之。又有濕溫與中暑同,但身涼不渴為異耳。
白話文:
傷暑和熱病的外部症狀相似,但是熱病的脈象強勁,中暑的脈象虛弱,可以由此來區分。另外,濕溫和中暑也相似,但濕溫的特徵是身體發涼並且沒有口渴的症狀。
《此事難知》傷暑有二:動而傷暑,心火大盛,肺氣全虧,故身脈洪大。動而火勝者,熱傷氣也,辛苦人多得之,白虎加人參湯。靜而傷暑,火勝金位,肺氣出表,故惡寒、脈沉疾。靜而濕盛者,身體重也,安樂之人多受之,白虎加蒼朮湯。
白話文:
這件事很難瞭解
中暑有兩種情況:
- **活動導致的中暑:**活動時中暑,心火過旺,肺氣全失,所以脈搏洪大。活動導致火氣過盛,熱氣損傷了肺氣,辛苦勞累的人容易得這種中暑,適用於白虎加人參湯治療。
- **安靜導致的中暑:**不活動時中暑,火氣壓制了肺金,肺氣外浮,所以畏寒,脈搏又沉又快。安靜時濕氣過重,身體沉重,安逸享樂的人容易得這種中暑,適用於白虎加蒼朮湯治療。
暑先入心者,心屬南方離火,各從其類。小腸為心之府,利心經,暑毒使由小腸中出。五苓散利小便,為治暑上劑也。
白話文:
當暑氣最先侵犯心臟時,因為心臟屬南方離火,暑氣會循著屬性而入。小腸是心的所在,能通利心經。暑毒會透過小腸排出體外。五苓散可以利尿,是治療暑氣上攻的良方。
傷暑而大汗不止甚,真元耗散,宜急收其汗,生料五苓散倍桂,加黃耆如術之數。
白話文:
由於暑熱導致嚴重、持續出汗,真氣大量流失,應緊急止汗。使用生料五苓散,加倍肉桂分量,並加入與手術書上所述同等數量的黃耆。
六七月之間濕令大行,子能令母實而熱旺。濕熱相合而刑庚大腸,故用寒涼以救之。燥金受濕熱之邪,絕寒水生化之源,源絕則腎虧,痿厥之病大作,腰以下痿軟,癱瘓不能動矣。步行不正,兩足欹側,以清燥湯主之。
白話文:
在六、七月間,濕氣盛行,濕氣會使母經鬱積,導致熱氣旺盛。濕熱結合會損傷金屬性的肺和大腸,因此要使用寒涼的藥物來救援。燥金受到濕熱之邪的侵襲,阻絕了水源生化的來源,來源斷絕則腎氣虧虛,痿厥之症就會顯著發作,腰部以下痿弱無力,癱瘓無法動彈。行走步態不正常,兩腳歪斜,可以用清燥湯來治療。
2. 傷濕
濕有天之濕,霧露雨是也。天本乎氣,故先中表之榮衛。有地之濕,水泥是也。地本乎形,故先傷皮肉、筋骨、血脈。有飲食之濕,酒水乳酪之類是也,胃為水穀之海,故傷於脾胃。有汗液之濕,汗液亦氣也,止感於外。有人氣之濕,太陰濕土之所化也,乃動於中。治天之濕,當同司天法,濕上甚而熱者,平以苦溫,佐以甘辛,以汗為效而止。
白話文:
潮濕有以下幾種類型:
- **天氣潮濕:**霧氣、露水、雨水等。由於天氣潮濕是由於空氣中濕氣多,所以首先會影響體表的氣血運行。
- **地氣潮濕:**泥土、水泥等。由於地氣潮濕是由於土壤中水分過多,所以首先會傷害皮膚、肌肉、骨骼、經脈。
- **飲食潮濕:**酒、水、牛奶、乳酪等。由於胃為水谷之倉,所以過度食用這些食物會傷害脾胃。
- **汗液潮濕:**汗液也是氣的一種,隻影響到體外。
- **人體內在潮濕:**脾土運化失常形成的,存在於體內。
治療天氣潮濕,應該效仿司天法的治法。如果濕氣上盛而伴有發熱,可以使用苦味溫陽的中藥,搭配甘味辛味的中藥,通過發汗來祛除濕氣。
如《金匱要略》諸條謂風濕相搏,身上疼痛者是也。治地之濕,當同在泉法,濕淫於內,治以苦熱,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治飲食之濕,在中奪之,在上吐之,在下引而竭之。汗液之濕,同司天者治。雖人氣屬太陰脾土所化之濕者,在氣交之分也,與前四治有同有異。
白話文:
就像《金匱要略》中記載的,風濕相結,導致身上疼痛。
對於地氣濕邪,應該像治療泉水之濕一樣,內濕則用苦熱藥,輔以酸淡藥,以苦味藥乾燥之,以淡味藥疏通之。
對於飲食濕邪,在中間奪取之,在上面催吐之,在下面導引排出之。
對於汗液之濕,則與司天之氣作用相同。
雖然脾屬太陰土,化生濕氣,但在氣交界處,與前面四種濕邪的治療方法既有相同,也有不同。
何者?土兼四氣,寒熱溫涼,升降浮沉,備在其中。脾胃者,陰陽異位,更實更虛,更逆更從,是故陽盛則木勝,合為風濕;至陽盛則火勝,合為濕熱;陰盛則金勝,合為燥濕;至陰盛則水勝,合為陰濕。為兼四氣,故淫泆上下中外,無處不到。大率在上則病嘔吐、頭重、胸滿,在外則身重、腫,在下則足脛跗腫,在中腹脹、中滿痞塞,當分上下中外而治,隨其所兼寒熱溫涼以為佐使。至若因乘克,以致脾虛津積而成濕者,則先治勝克之邪。
白話文:
何謂濕?土氣混合了寒熱溫涼四種性質,上升下降、浮沉,都包含在其中。脾胃的陰陽位置不同,時時充實時時虛弱,時時反抗時時順從,所以陽氣盛,則木氣勝,合稱為風濕;極陽盛,則火氣勝,合稱為濕熱;陰氣盛,則金氣勝,合稱為燥濕;極陰盛,則水氣勝,合稱為陰濕。因為濕氣兼備四種性質,所以無論上下中外,沒有它到不了的地方。大體上,在上面會引起嘔吐、頭重、胸悶;在外會引起身體沉重、腫脹;在下面會引起腿腳腫脹;在中間則會引起腹部脹滿、痞塞,應該根據上下中外的部位來治療,隨其兼具的寒熱溫涼來加減藥物。至於因為受到剋制,導致脾虛津液積聚而形成濕症的,則應該先治療剋制脾胃的邪氣。
或脾胃本自虛而生濕者,則用補虛為主。或鬱熱而成濕者,則以發熱為要。或脾胃之濕淫泆流於四臟、筋骨、皮肉、血脈之間者,大概濕主乎否塞,以致所受之臟澀不得通疏,本臟之病因而發焉。其筋骨、皮肉、血脈受之,則發為痿痹,緩弱痛重,不任為用。所治之藥各有所入,能入於此者,不能入於彼,且濕淫為病,《內經》所論疊出於各篇,《本草》治濕,亦不一而見,凡切於治功者,便是要藥。今丹溪書乃止歸重蒼朮一味,豈理也哉!
白話文:
如果是脾胃虛弱而產生的濕氣,就以補虛為主的治療方法。如果是氣滯化熱而產生的濕氣,就以清熱為主。如果是脾胃濕氣過盛,流注到四肢、筋骨、皮肉、血脈之間,那麼一般來說,濕氣會阻滯氣血運行,導致所涉及的臟器氣血不暢通,從而引發疾病。如果筋骨、皮肉、血脈受到濕氣影響,就會出現痿痹(軟弱無力)、肌肉萎縮、疼痛加重、不能活動的情況。不同的部位受濕氣影響,所需要的藥物也不同。能夠進入某一臟腑的藥物,不一定能進入其他臟腑。而且,濕氣引起的疾病非常多,《內經》中各篇文章都有提到,而本草綱目中記載的治濕藥物也不止一種。凡是對於治療濕氣有用的藥物,都是必備良藥。但現在丹溪的著作中,只強調蒼朮這味藥,難道這是合乎道理的嗎?
3. 傷勞倦
蓋人受水穀之氣以生,所謂清氣、營氣、運氣、衛氣、春升之氣,皆胃氣之別名也。夫胃氣為水穀之海,飲食入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若陰陽失節,寒溫不適,脾胃乃傷。
白話文:
人靠水穀之氣維持生命,所謂清氣、營氣、運氣、衛氣、春升之氣,都是胃氣的不同名稱。胃氣就像水穀之海,飲食進入胃部後,精氣散發,上交到脾臟,脾氣散佈精氣,再上達肺臟,調節水液通路,下達膀胱,水精分佈到全身,五臟經絡協調運作,與四季五行、臟腑陰陽變化相配合,維持正常狀態。如果陰陽失衡,寒熱不調,就會損傷脾胃。
喜怒憂恐,損耗元氣。脾胃氣衰,元氣不足,而心火獨盛。心火者,陰火也,起於下焦,其繫系於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包絡之火,元氣之賊也。火與元氣不兩立,一勝則一負。脾胃氣虛則下流,肝腎陰火得以乘其土位,故脾證始得則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其脈洪大而頭痛,或渴不止,其皮膚不任風寒而生寒熱。蓋陰火上衝則氣高喘而煩熱,為頭痛,為渴而脈洪。
白話文:
悲傷、憤怒、憂慮和恐懼會耗損元氣。當脾胃之氣衰弱,元氣不足時,心火就會獨強。心火屬於陰火,源自下焦,與心相連。當心不能主導,相火就會代替它。相火屬於包絡之火,是元氣的剋星。火與元氣無法並存,一方強則一方弱。脾胃之氣虛弱時,陰火就會乘機侵犯其土位。因此,脾病初期會出現氣喘、身熱煩躁的症狀,脈搏洪大、頭痛,或不停口渴,皮膚不能抵禦風寒,產生寒熱。這是因為陰火上衝,導致氣喘、煩熱,引發頭痛、口渴和脈洪。
脾胃之氣下流,使穀氣不得升浮,是春生之令不行,則無陽以護其榮衛,使不任風寒,乃生寒熱,此皆脾胃之氣不足所致也。然與外感風寒之證頗同而實異,內傷脾胃,乃傷其氣;外感風寒,乃傷其形。傷其外則有餘,有餘者瀉之;傷其內則不足,不足者補之。汗之、下之、吐之、克之之類,皆瀉也;溫之、和之、調之、養之之類,皆補也。
白話文:
脾胃運作時,氣向下流動,導致穀物的能量無法上升。這表示春天生機開始的命令無法執行,因此沒有陽氣保護身體的衛氣和營氣,導致身體無法抵禦風寒,進而產生寒熱症狀。這些症狀都是脾胃氣不足所造成的。
雖然此症狀與感受外在風寒的症狀很相似,但本質上仍有不同。內傷脾胃是損傷了氣;感受外在風寒則是損傷了身體。損傷外在導致過剩,所以需要瀉去多餘的部分;損傷內部導致不足,所以需要補益不足的部分。出汗、腹瀉、嘔吐、攻克等方式都是瀉的手法;溫和、調和、調理、滋養等方式都是補的手法。
內傷不足之病,苟誤認作外感有餘之證,而反瀉之,則虛其虛也。實實虛虛,如此死者,醫殺之耳。然則奈何?為當以辛甘溫劑補其中而升其陽,甘寒以瀉其火則愈矣。經曰:勞者溫之,損者溫之。又曰:溫能除大熱,大忌苦寒之藥損其脾胃,今立補中益氣湯主之。
白話文:
內傷虛弱的疾病,如果誤認為是外感邪氣過盛,反而用瀉法治療,就會讓虛弱的身體更虛弱。實則虛之,虛則實之,這麼一來,死者很可能是因為醫生不當的治療。那該怎麼辦呢?應該用辛甘溫補的藥物來補益內臟,提升陽氣,再用甘寒的藥物來瀉火,這樣病情就會好轉。經典著作中說:「勞累的人用溫補,虛損的人用溫補。」又說:「溫熱的藥物可以消除大熱,但要注意避免使用苦寒的藥物,以免損傷脾胃。」現在我制定「補中益氣湯」來治療這種疾病。
大抵治飲食勞倦所得之病,乃虛勞七損證也,當用溫平、甘多辛少之藥治之,是其本法也。如時上見寒熱病四時也,又或將理不如法,或酒食過多,或辛熱之食作病,或寒冷之食作病,或居大熱大寒之處益其病,當臨時制宜,暫用大寒大熱治法而取效。此從權也,不可以得效之故而久用之,必致夭橫矣。
白話文:
總的來說,治療飲食過度或勞累導致的疾病,屬於虛勞七損證候。應該使用溫和、甘味多、辛味少的藥物治療,這是基本原則。
如果出現寒熱病等時令性疾病,或者治療方法不當,或者過度飲酒進食,或者辛熱食物引起疾病,或者寒冷食物引起疾病,或者居住在極度炎熱或寒冷的地方加重了疾病,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調整,暫時採用寒熱性強的治療方法以取得效果。
這是權宜之計,不能因為取得效果就長期使用,否則將會導致身體虛弱甚至死亡。
4. 泄瀉
丹溪云:有濕,有氣虛、火、痰、食積。戴復庵云:瀉水,腹不痛者,濕也。飲食入胃,輒後之,完穀不化者,氣虛也。腹痛,瀉水,腸鳴,痛一陣瀉一陣者,火也。或瀉或不瀉,或多或少者,痰也。腹痛甚而瀉,瀉後痛減者,食積也。
白話文:
丹溪說:有濕氣、氣虛、火熱、痰飲、食積。戴復庵說:腹瀉不出痛,是濕氣。飲食入胃,馬上排泄,穀物未消化,是氣虛。腹痛、腹瀉、腸鳴,痛一陣瀉一陣的,是火熱。時瀉時不瀉,量多量少不定的,是痰飲。腹痛厲害伴有腹瀉,腹瀉後疼痛減輕的,是食積。
理中湯治泄瀉,加橘紅、茯苓各一兩,名補中湯,若溏泄不已者,於補中湯內加附子一兩,不喜飲食,水穀不化者,再加砂仁一兩,共成八味。
白話文:
理中湯用於治療腹瀉,加入橘紅、茯苓各一兩,稱為補中湯。如果腹瀉持續,在補中湯中再加入附子一兩。如果沒有食慾,食物難以消化,再加入砂仁一兩,合共八味藥。
濕瀉,脈濡細,乃太陰經脾土受濕,泄水虛滑,身重微滿,不知穀味,口不渴,久雨泉溢河溢,或運氣濕土司令之時,多有此疾。宜除濕湯吞戊己丸,佐以胃苓湯,重者朮附湯。
白話文:
濕瀉的患者,脈象濡濕細弱,這是因為脾臟受濕,導致泄瀉無力,身體重而微脹,食慾不振,口不渴。在雨季或河水氾濫等濕氣重的時期,容易出現這種疾病。
治療方法:
- **除濕湯:**具有祛濕消滯的功效。
- **戊己丸:**搭配除濕湯服用,增強健脾止瀉的效果。
- **胃苓湯:**輔助除濕湯,健脾胃、利水滲濕。
- **嚴重者:**可用朮附湯,溫補脾陽,祛濕止瀉。
濕兼寒瀉,《內經》曰:濕勝則濡泄。《甲乙經》云:寒氣客於下焦,傳為濡泄。夫脾者,五臟之至陰,其性惡寒濕。今寒濕之氣內容於脾,故不能裨助胃氣腐熟水穀,致清濁不分,水入腸間,虛莫能制,故洞泄如水,隨氣而下,謂之濡泄。法當除濕利小便也,治之以對金飲子。
濕兼熱瀉,益元散、參萸丸。
白話文:
如果濕氣和寒氣同時存在導致腹瀉,根據《黃帝內經》記載,濕氣太過就會導致濕瀉。而《甲乙經》也說,寒氣停留在下焦就會引起濕瀉。脾是五臟中陰氣最重的,最怕寒濕之氣。現在脾胃中有寒濕,導致脾胃不能幫助胃氣消化食物,因此無法區分清濁,水液進入腸道後,虛弱的身體無法控制水液,所以導致像水一樣稀薄的腹瀉,這種腹瀉會隨著氣往下走,稱為濕瀉。治療的方法應該是去除濕氣、利小便,可以使用對金飲子來治療。
寒瀉,脈沉細或弦遲,身冷,口不渴,小便清白,或腹中綿綿作疼,宜理中湯、附子溫中湯、漿水散。
白話文:
寒性腹瀉,脈象沉細或弦遲,身體寒冷,口不渴,小便清澈,或腹部隱隱作痛,應服用理中湯、附子溫中湯、漿水散等方劑。
暴泄如水,周身汗出,一身盡冷,脈沉而弱,氣少而不能語,甚者加吐,此謂緊病,宜以漿水散治之。
白話文:
腹瀉如水,全身冒汗,手腳冰冷,脈搏微弱,呼吸淺促無法言語,嚴重的還會合併嘔吐,這叫做「緊病」。治療上可以使用漿水散來調理。
戴云:寒瀉,寒氣在腹,攻刺作痛,洞下清水,腹內雷鳴,米飲不化者,理中湯或附子補中湯,吞大已寒丸,或附子桂香丸。畏食者,八味丸。元是冷瀉,因瀉而煩躁引飲,轉飲轉瀉者,參附湯、連理湯。
白話文:
戴雲:
**寒瀉:**腹中有寒氣,導致刺痛,排出清澈水樣便,腹中雷鳴,米粥消化不良。治療方法: 服用理中湯或附子補中湯,吞服大已寒丸或附子桂香丸。如果害怕進食,可服用八味丸。
**元是冷瀉:**本是寒性腹瀉,因腹瀉而煩躁口渴,多喝水導致更頻繁腹瀉。治療方法: 服用參附湯或連理湯。
熱瀉,脈數疾或洪大,口乾燥,身多動,音聲響亮,暴注下迫,益元散加芩、連、燈心、淡竹葉之屬。
白話文:
發熱、腹瀉,脈搏又快又急或滑大,口乾舌躁,身體不安分,聲音洪亮,症狀急劇發作,下陷症狀明顯,可以使用益元散加上黃芩、黃連、燈心草、淡竹葉等藥物。
泄而身熱,小便不利,口渴者,益元、五苓,若火多,四苓加木通、黃芩。
白話文:
大便稀溏、身體發熱、小便不通暢、口渴的人,可用益元湯、五苓散治療。如果火氣旺盛,可在四苓散中加入木通、黃芩。
戴云:熱瀉,糞色赤黃,彈響作疼,糞門焦痛,糞出穀道猶如湯熱,煩渴,小便不利,宜五苓散吞香連丸。
玉龍丸,治一切伏暑泄瀉神效。
白話文:
戴雲:發熱腹瀉,大便顏色赤黃,排便時彈射出響聲且劇烈疼痛,肛門灼熱疼痛,大便排出後腸道仍然灼熱,口渴,小便不利,宜服用五苓散與香連丸。
氣瀉,腸鳴氣走,胸膈痞悶,腹急而痛,瀉則腹下稍可,須臾又急,亦有腹急氣塞而不通者,此由中脘停滯,氣不流轉,水穀不分所致。戴法用大七香丸,入米煎服。久而不愈者,五膈寬中散吞震靈丹,仍佐以米飲調香附末。
白話文:
氣虛,腸子裡發出鳴叫並排出氣體,胸部和膈膜感到憋悶,腹中急促疼痛,拉肚子後腹部會稍微緩解一些,但很快又會急促起來,還有腹中急促但是氣體不通暢的情況。這是因為中脘部位氣血停滯,氣血運行不暢,導致水分和食物無法分開。戴法用大七香丸,放入米湯中煮服。如果長期治療不愈,可以使用五膈寬中散,配合震靈丹服用,再用米湯調服香附末。
氣虛瀉,用四君子湯加曲糵、升、柴,吞二神加木香丸。
白話文:
氣虛導致腹瀉,使用四君子湯,再加入曲糵、生薑、柴胡,用神曲丸加木香吞服。
傷食瀉,因飲食過多,脾胃之氣不足以運化而瀉。其人必噫氣如敗卵臭,宜治中湯加砂仁半錢,曲糵枳朮丸,或七香丸、紅丸子雜服。食積腹痛而瀉,不可遽用治中兜住,宜先用消導推蕩之藥。或因食一物過傷而瀉,後復食之即瀉者,以脾為所傷未復而然,宜大建脾湯(寒者可用),仍燒所傷之物存性,為末,三五錢重調服。
白話文:
傷食性腹瀉 是因為飲食過量,脾胃功能不足,無法消化食物而導致腹瀉。患者通常會打嗝,氣味像壞掉的雞蛋。建議使用治中湯,並加入 0.5 克砂仁。也可以使用曲糵枳朮丸或七香丸和紅丸子一起服用。
因食物積滯導致腹痛和腹瀉 ,不要急著使用治中湯止瀉,應該先使用消食導滯的藥物。
如果因為吃了一種食物過多而腹瀉 ,後來再吃這種食物時又腹瀉,是因為脾胃受損尚未恢復。建議使用大建脾湯(如果患者有寒氣,可以使用),同時將導致腹瀉的食物燒成灰燼,保留其藥性,磨成粉末,每次服用 3-5 克。
痰瀉,二陳湯、海石、青黛、黃芩、神麯、薑汁、竹瀝為丸,每服三五十丸。少者必用吐法,吐之方愈。
白話文:
治療痰泄的方子:將二陳湯、海石、青黛、黃芩、神曲、薑汁和竹瀝混合成丸藥。每次服用 30-50 粒。症狀較輕者,必須配合催吐法,將痰吐出來才能痊癒。
因傷於酒,每晨起必瀉者,宜理中湯加乾葛,吞酒煮黃連丸,或葛花解酲湯吞之。
白話文:
因過度飲酒受傷,每天早晨都會腹瀉的人,建議使用理中湯搭配乾葛,並吞服以酒烹煮的黃連丸;或者可以吞服葛花解酲湯來緩解症狀。
有人每五更將天明時必溏利一次,有人云:此名腎泄,服五味子散頓愈。有人久泄,早必泄一二行,泄後便輕快,脈滑而少弱,先與厚朴和中丸五十丸,大下之後,以白朮為君,枳殼、半夏、茯苓為臣,厚朴、炙甘草、芩、連、川芎、滑石為佐,吳茱萸十餘粒為使,生薑煎服,十餘帖而愈。
白話文:
有一些人每天天快亮的五更時就會腹瀉一次,有人說這是「腎虛滑泄」,吃了「五味子散」立刻就好。也有一些人長年腹瀉,每天早上必ず腹瀉一次或兩次,腹瀉後就會感覺輕鬆,脈象滑而微弱,首先給予「厚朴和中丸」五十丸,大便通暢後,以白朮為主藥,枳殼、半夏、茯苓為輔藥,厚朴、炙甘草、黃芩、黃連、川芎、滑石為佐藥,吳茱萸十幾粒為引藥,用生薑煎服,十幾劑就能痊癒。
二神丸合五味子散名為四神丸,治瀉尤妙。
白話文:
將「二神丸」與「五味子散」結合,稱為「四神丸」,在治療腹瀉方面特別有效。
小便不利而泄,若津液偏滲於大腸,大便瀉而小便少者,用胃苓散分利之。若陰陽已分而小便短少,此脾肺氣虛不能生水也,宜補中益氣湯加麥門、五味。陰火上炎而小便赤少,此肺氣受傷不能生水也,用六味地黃丸加麥門、五味。腎經陰虛,陽無所生,而小便短少者,用滋腎丸、腎氣丸。
白話文:
小便困難伴隨腹瀉。如果是津液過多流入大腸,導致腹瀉而小便減少,可以使用胃苓散來分利水濕。
如果陰陽已經失衡而小便減少,這是因為脾肺氣虛不能產生津液,應使用補中益氣湯加上麥門冬和五味子。
如果陰虛火旺導致小便赤黃且減少,這是因為肺氣受損不能生成津液,可以用六味地黃丸加上麥門冬和五味子。
如果腎陰虛,陽氣無法滋生,導致小便減少,可以使用滋腎丸或腎氣丸。
腎經陽虛,陰無所化,而小便短少者,用益氣湯、六味丸。若誤用滲泄分利,復傷陽氣,陰無所生,而小便益不利,則腫脹之證作而疾危矣。
白話文:
腎經陽氣虛弱,導致陰液不能轉化,出現小便量少的情況。可以用益氣湯和六味丸來治療。
但如果誤用了利尿排水的藥物,會進一步損傷陽氣,導致陰液不能生成,小便更加不利。這樣就會產生水腫,病情會十分危急。
泄而口渴引飲,此為津液內亡,用錢氏白朮散或補中益氣湯。腎水不足之人患泄,或過服分利之劑而渴者,加減八味丸。失治,必變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等危證矣。
白話文:
拉肚子後口渴、喝很多水,這是因為體內津液不足,可以用錢氏白朮散或補中益氣湯治療。腎水不足的人拉肚子,或服用過量瀉藥而口渴的人,可以使用加減八味丸。如果治療不當,很可能轉變為小便不利、水腫、腹脹等危險症狀。
趙以德云:昔聞先生言泄瀉之病,其類多端,得於六淫、五邪、飲食所傷之外,復有雜合之邪,似難執法而治。乃見先生治氣暴脫而虛,頓瀉,不知人,口眼俱閉,呼吸微甚,殆欲絕者,急灸氣海,飲人參膏十餘斤而愈。治陰虛而腎不能司禁固之權者,峻補其腎。治積痰在肺,致其所合大腸之氣不固者,湧出上焦之痰,則肺氣下降,而大腸之虛自復矣。
白話文:
趙以德說:以前聽老師說腹瀉的病症有很多種類,除了因六淫、五邪、飲食不當造成的之外,還有複雜混合的邪氣,很難確定病因對症治療。但我見老師治療氣虛嚴重脫落的人,突然腹瀉不止,失去知覺,緊閉口目,呼吸微弱極其微弱,快要斷氣了。老師便緊急灸治氣海穴,灌飲大量人參膏,最後治癒。治療陰虛、腎臟失去固攝功能的患者,老師會用強烈的藥物補腎。治療肺部積痰,導致與大腸相應的氣虛不固定的患者,老師會讓上焦的痰液排出,這樣肺氣才能下降,大腸虛弱的狀況也就自然恢復了。
治憂思太過,脾氣結而不能升舉,陷入下焦而成泄瀉者,開其鬱結,補其脾胃,使穀氣升發也。凡此之類,不可枚舉。因問:先生治病何其神也?先生曰:無他,圓機活法,具在《內經》,熟之自得矣。
白話文:
治療憂慮過度,導致脾氣鬱結,無法升發,下陥到下焦而造成腹瀉的,就要疏通鬱結,補益脾胃,讓穀物輸化的氣血升發。凡是類似的疾病,無法一一列舉。因此發問:先生的醫術為什麼如此神奇?先生說:沒有別的,就是圓活通變的治療方法,都記載在《內經》裡,只要熟讀研習,自然就能掌握了。
滑瀉。東垣云:中焦氣弱,脾胃受寒冷,大便滑泄,腹中雷鳴,或因誤下,末傳寒中,復遇時寒,四肢厥逆,心胃絞痛,冷汗不止,此腎之脾胃虛也,沉香溫胃丸治之。薛氏曰:前證若脾胃虛寒下陷者,用補中益氣湯加木香、肉豆蔻、補骨脂。若脾氣虛寒不禁者,用六君子湯加炮薑、肉桂。
白話文:
腹瀉
東垣說:如果中焦氣虛,脾胃虛寒,就會導致腹瀉,腹中雷鳴。或者因為誤服了寒性藥物,導致寒氣鬱積在中焦,又受到時寒的影響,四肢發冷,心胃絞痛,冷汗不止。這是因為腎氣虛,脾胃虛弱所致,可以用沉香溫胃丸治療。
薛氏說:如果上述證狀是脾胃虛寒下陷所致,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再加入木香、肉豆蔻、補骨脂。如果脾氣虛寒而不能固攝,可以用六君子湯,再加入炮薑、肉桂。
若命門火衰,脾土虛寒者,用八味丸。若脾腎氣血俱虛者,用十全大補湯送四神丸。若大便滑利,小便閉澀,或肢體漸腫,喘嗽唾痰,為脾腎虧損,宜金匱加減腎氣丸。
白話文:
如果腎陽虛衰,脾胃虛寒,應服用八味丸。如果脾腎氣血都虛弱,應服用十全大補湯送四神丸。如果大便稀溏,小便不通,或四肢逐漸腫脹,有咳嗽和痰液,是脾腎虧損所致,應服用金匱腎氣丸。
因傷面而瀉者,養胃湯加萊菔子(炒、研)一錢,痛者更加木香五分,瀉甚者去藿香,加炮姜如其數。
白話文:
對於因傷口而腹瀉的人,在養胃湯中加入炒過的萊菔子粉末一錢(約 3 克)。如果疼痛,再加入木香五分(約 1.5 克)。腹瀉嚴重者,去除藿香,加入等量的炮薑。
瀉已愈,至明年此月日時復發者,有積故也。脾主信,故至期復發。熱積,大承氣湯。寒積,感應丸。虛者,以保和丸加三稜、蓬朮之屬投之。
白話文:
腹瀉痊癒後,到了明年同月同日發作的,是體內有積滯的緣故。脾主信,所以到了這個時間點又復發了。熱積,可以用大承氣湯。寒積,可以用感應丸。體虛的病人,可以使用保和丸加上三稜、蓬朮等藥物。
脈細,皮寒氣少,泄利前後飲食不入,此謂五虛不治,若用參朮膏早救之,亦有生者。
白話文:
脈搏細弱,皮膚冰冷,體力虛弱,時常腹瀉,前後都有飲食不進食的情況,這種情況稱為「五虛不治」。如果早點使用人參、朮草製成的藥膏搶救,還可能救活一些人。
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
泄注,脈緩時小結者生,浮大數者死。
白話文:
病人拉肚子之後如果脈搏消失,手腳冰冷,但如果過了一天脈搏恢復,手腳回暖就能活下來,如果脈搏沒有恢復就會死亡。
拉肚子,手腳冰冷且摸不到脈搏的,即使施灸治療後仍不回暖,如果脈搏也沒有恢復,反而出現輕微喘息的情況,這種情況下會死亡。
腹瀉,如果脈搏緩慢並且偶爾稍微結滯的可以存活,如果是脈搏浮大且頻率高的就會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