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辨》~ 卷之中 (2)
卷之中 (2)
1. 傷暑
傷暑與熱病外證相似,但熱病脈盛,中暑脈虛,以此別之。又有濕溫與中暑同,但身涼不渴為異耳。
《此事難知》傷暑有二:動而傷暑,心火大盛,肺氣全虧,故身脈洪大。動而火勝者,熱傷氣也,辛苦人多得之,白虎加人參湯。靜而傷暑,火勝金位,肺氣出表,故惡寒、脈沉疾。靜而濕盛者,身體重也,安樂之人多受之,白虎加蒼朮湯。
暑先入心者,心屬南方離火,各從其類。小腸為心之府,利心經,暑毒使由小腸中出。五苓散利小便,為治暑上劑也。
傷暑而大汗不止甚,真元耗散,宜急收其汗,生料五苓散倍桂,加黃耆如術之數。
六七月之間濕令大行,子能令母實而熱旺。濕熱相合而刑庚大腸,故用寒涼以救之。燥金受濕熱之邪,絕寒水生化之源,源絕則腎虧,痿厥之病大作,腰以下痿軟,癱瘓不能動矣。步行不正,兩足欹側,以清燥湯主之。
白話文:
[中暑]
中暑和熱病的外部症狀看起來很相似,但是兩者有著脈象的不同。熱病患者的脈象會特別強烈,而中暑者的脈象卻是虛弱的,這就是兩者區別的地方。另外,濕溫病和中暑也有類似之處,但濕溫病患者通常不會感到口渴,身體溫度也較低。
根據古籍《此事難知》記載,中暑可分為兩種情況:一是活動過度導致的中暑,這種情況下,心臟功能亢進,肺部氣息損失,因此脈象會顯得非常大。這是因為過度活動導致的火氣過剩,常見於勞動力工作者,治療此類中暑可用白虎加人參湯。另一種是靜態下的中暑,這時火氣過剩,肺氣浮出表面,所以患者會感到寒冷,脈象也會呈現深且快的特徵。這種中暑常見於生活安逸的人,治療方法是使用白虎加蒼朮湯。
如果暑氣首先進入心臟,因為心臟屬南方離火,暑氣會順著心臟的特性進入。小腸是心臟的附屬器官,可以幫助排毒,因此暑毒會通過小腸排出。五苓散有利尿作用,是治療中暑的好藥。
中暑導致大量出汗不止,會嚴重消耗體內的元氣,此時應立即止汗,可使用五苓散並增加肉桂的份量,同時加入黃耆,其份量等同於蒼朮。
在六月和七月這兩個月,濕氣盛行,子孫可以使母親變得更強壯,因而使得熱氣旺盛。濕氣和熱氣結合,影響到大腸,因此需要用寒涼的食物來緩解。當燥金受到濕熱邪氣影響,就會阻斷了寒水的生化源頭,源頭被截斷,腎臟就會受到損傷,這時就可能出現萎縮和麻痺的疾病,下半身會變得無力,甚至無法行走。走路姿勢也會變得歪斜,對於這種情況,可以使用清燥湯進行治療。
2. 傷濕
濕有天之濕,霧露雨是也。天本乎氣,故先中表之榮衛。有地之濕,水泥是也。地本乎形,故先傷皮肉、筋骨、血脈。有飲食之濕,酒水乳酪之類是也,胃為水穀之海,故傷於脾胃。有汗液之濕,汗液亦氣也,止感於外。有人氣之濕,太陰濕土之所化也,乃動於中。治天之濕,當同司天法,濕上甚而熱者,平以苦溫,佐以甘辛,以汗為效而止。
如《金匱要略》諸條謂風濕相搏,身上疼痛者是也。治地之濕,當同在泉法,濕淫於內,治以苦熱,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治飲食之濕,在中奪之,在上吐之,在下引而竭之。汗液之濕,同司天者治。雖人氣屬太陰脾土所化之濕者,在氣交之分也,與前四治有同有異。
何者?土兼四氣,寒熱溫涼,升降浮沉,備在其中。脾胃者,陰陽異位,更實更虛,更逆更從,是故陽盛則木勝,合為風濕;至陽盛則火勝,合為濕熱;陰盛則金勝,合為燥濕;至陰盛則水勝,合為陰濕。為兼四氣,故淫泆上下中外,無處不到。大率在上則病嘔吐、頭重、胸滿,在外則身重、腫,在下則足脛跗腫,在中腹脹、中滿痞塞,當分上下中外而治,隨其所兼寒熱溫涼以為佐使。至若因乘克,以致脾虛津積而成濕者,則先治勝克之邪。
或脾胃本自虛而生濕者,則用補虛為主。或鬱熱而成濕者,則以發熱為要。或脾胃之濕淫泆流於四臟、筋骨、皮肉、血脈之間者,大概濕主乎否塞,以致所受之臟澀不得通疏,本臟之病因而發焉。其筋骨、皮肉、血脈受之,則發為痿痹,緩弱痛重,不任為用。所治之藥各有所入,能入於此者,不能入於彼,且濕淫為病,《內經》所論疊出於各篇,《本草》治濕,亦不一而見,凡切於治功者,便是要藥。今丹溪書乃止歸重蒼朮一味,豈理也哉!
白話文:
[對於濕氣的傷害]
濕氣可分為三種:天之濕、地之濕以及飲食之濕。天之濕,例如霧、露、雨等,它源自於氣,因此首先影響的是人體表面的榮衛系統。地之濕,像是泥水,它源自於地,所以首先會傷害到人的皮膚、肌肉、筋骨和血脈。飲食之濕,像酒、水、乳酪等,因為胃是水穀之海,所以飲食之濕主要影響脾胃。
汗液之濕和人氣之濕也是濕的一種。汗液之濕源自於外,而人氣之濕則是太陰濕土轉化而來,影響人體內部。治療天之濕,應遵循自然界的規律,如果濕氣過盛伴隨著熱,應該使用苦溫的藥物,輔以甘辛,以出汗達到治療效果。
《金匱要略》提到風濕相搏,身體疼痛的情況,就是治療天之濕的例子。治療地之濕,應遵循在泉法,如果濕氣過盛在內,應使用苦熱的藥物,輔以酸淡,用苦來燥濕,用淡來利尿排濕。
飲食之濕的治療,如果在中焦就用藥去除,如果在上焦就嘔吐排除,如果在下焦就引導排盡。汗液之濕的治療,遵循自然界的規律。人氣之濕,屬於太陰脾土所產生的濕氣,這是在氣交的分界,與前面四種濕的治療方式有些相同,有些不同。
為什麼呢?因為土包含了四季的氣候,寒、熱、溫、涼,升、降、浮、沉,都在其中。脾胃是陰陽的不同位置,會更實或更虛,更逆或更順。因此,如果陽氣過盛,木氣就會勝出,形成風濕;如果至陽過盛,火氣就會勝出,形成濕熱;如果陰氣過盛,金氣就會勝出,形成燥濕;如果至陰過盛,水氣就會勝出,形成陰濕。
因為包含了四季的氣候,所以濕氣可以無孔不入,無處不到。通常,如果濕氣在上焦,就會導致嘔吐、頭重、胸滿;如果在外焦,就會導致身體沉重、浮腫;如果在下焦,就會導致腳腫;如果在中焦,就會導致腹脹、痞塞。應根據濕氣所在的位置進行治療,並根據寒、熱、溫、涼的特性選擇輔助藥物。
如果是因為剋制導致脾虛,津液積聚成為濕氣,應先治療剋制的邪氣。如果是脾胃本身虛弱而產生濕氣,應以補虛為主。如果是鬱熱產生濕氣,應以發汗為主要治療方法。如果是脾胃的濕氣流竄到其他臟腑、筋骨、皮膚、血脈,一般來說,濕氣會導致堵塞,使得受影響的臟腑功能失調,進而導致疾病。如果筋骨、皮膚、血脈受到影響,就會產生痿痹、緩弱、疼痛、沉重等症狀,無法正常運作。
治療濕氣的藥物各有其作用部位,能夠進入這個部位的,可能無法進入另一個部位。而且,《黃帝內經》對濕氣的討論,各篇都有提及,《本草綱目》治療濕氣的方法,也不只一種。對於實際治療有效的藥物,都是重要的藥物。然而,丹溪的書籍卻僅強調蒼朮一味藥物的功效,這是不合乎道理的!]
3. 傷勞倦
蓋人受水穀之氣以生,所謂清氣、營氣、運氣、衛氣、春升之氣,皆胃氣之別名也。夫胃氣為水穀之海,飲食入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若陰陽失節,寒溫不適,脾胃乃傷。
喜怒憂恐,損耗元氣。脾胃氣衰,元氣不足,而心火獨盛。心火者,陰火也,起於下焦,其繫系於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包絡之火,元氣之賊也。火與元氣不兩立,一勝則一負。脾胃氣虛則下流,肝腎陰火得以乘其土位,故脾證始得則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其脈洪大而頭痛,或渴不止,其皮膚不任風寒而生寒熱。蓋陰火上衝則氣高喘而煩熱,為頭痛,為渴而脈洪。
脾胃之氣下流,使穀氣不得升浮,是春生之令不行,則無陽以護其榮衛,使不任風寒,乃生寒熱,此皆脾胃之氣不足所致也。然與外感風寒之證頗同而實異,內傷脾胃,乃傷其氣;外感風寒,乃傷其形。傷其外則有餘,有餘者瀉之;傷其內則不足,不足者補之。汗之、下之、吐之、克之之類,皆瀉也;溫之、和之、調之、養之之類,皆補也。
內傷不足之病,苟誤認作外感有餘之證,而反瀉之,則虛其虛也。實實虛虛,如此死者,醫殺之耳。然則奈何?為當以辛甘溫劑補其中而升其陽,甘寒以瀉其火則愈矣。經曰:勞者溫之,損者溫之。又曰:溫能除大熱,大忌苦寒之藥損其脾胃,今立補中益氣湯主之。
大抵治飲食勞倦所得之病,乃虛勞七損證也,當用溫平、甘多辛少之藥治之,是其本法也。如時上見寒熱病四時也,又或將理不如法,或酒食過多,或辛熱之食作病,或寒冷之食作病,或居大熱大寒之處益其病,當臨時制宜,暫用大寒大熱治法而取效。此從權也,不可以得效之故而久用之,必致夭橫矣。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人體如何藉由飲食獲取能量來維持生命,文中提到的清氣、營氣、運氣、衛氣、春升之氣等,都是胃氣的不同稱呼。胃氣被比喻為水穀之海,食物進入胃部後,會產生精氣,再通過脾臟向上傳遞,脾氣散發精華,再送到肺部,調節水分,向下輸送至膀胱,水分和精華均勻分佈全身,五臟六腑共同運作,符合四季與五臟的陰陽變化,這是正常的人體生理機能。
然而,如果陰陽失調,冷暖不適,脾胃就會受到傷害。情緒的波動,如喜怒憂慮恐懼,也會耗損元氣,導致脾胃功能減弱,元氣不足,心火獨旺。心火是由下焦起始,與心臟相關,但心臟不能控制,於是相火代替。相火,即包絡之火,是元氣的敵人。火與元氣無法同時存在,一方強勢,另一方就會削弱。脾胃氣虛,肝腎的陰火就可能侵襲脾胃的位置,導致呼吸急促,身體熱且煩躁,脈搏洪大,頭痛,口渴不止,皮膚對風寒敏感,出現寒熱交錯的情況。
脾胃氣虛,谷氣無法上升,春季的生長機能受阻,缺乏陽氣保護榮衛,導致無法抵抗風寒,產生寒熱交錯,這都是脾胃氣虛所導致的。然而,這種內傷脾胃的病症,與外感風寒的症狀雖然相似,實際上卻不同。內傷脾胃,是氣虛;外感風寒,是體表受傷。外傷導致的過剩,需要排除;內傷導致的不足,需要補充。出汗、排泄、催吐、抑制等方法,都是排除;溫暖、和諧、調節、滋養等方法,都是補充。
對於內傷氣虛的疾病,如果誤診為外感風寒的過剩病症,反而進行排除,就會讓虛弱更加虛弱。過度治療虛弱或實症,這種情況下導致死亡,可謂是醫生殺死了病人。那該怎麼辦呢?應該使用辛辣甘甜溫和的藥物補充脾胃,提升陽氣,用甘寒的藥物清除火氣,病情就會好轉。經典說:勞累者需溫補,受損者需溫補。又說:溫暖可以消除大熱,嚴禁使用苦寒的藥物傷害脾胃。現在我們制定補中益氣湯來主導治療。
總的來說,對於因飲食、勞累、疲倦而得的疾病,屬於虛勞七損的病症,應該使用溫和、甘甜多於辛辣的藥物來治療,這是基本的治療原則。如果季節變化出現寒熱病,或是飲酒過量,食用辛辣或冷食引發病症,或是居住在極端的冷熱環境加劇病情,應根據當時情況靈活調整,暫時使用極寒或極熱的治療方法來取得效果。這是應變的方法,不能因為短期有效就長期使用,否則可能會導致早逝。
4. 泄瀉
丹溪云:有濕,有氣虛、火、痰、食積。戴復庵云:瀉水,腹不痛者,濕也。飲食入胃,輒後之,完穀不化者,氣虛也。腹痛,瀉水,腸鳴,痛一陣瀉一陣者,火也。或瀉或不瀉,或多或少者,痰也。腹痛甚而瀉,瀉後痛減者,食積也。
理中湯治泄瀉,加橘紅、茯苓各一兩,名補中湯,若溏泄不已者,於補中湯內加附子一兩,不喜飲食,水穀不化者,再加砂仁一兩,共成八味。
濕瀉,脈濡細,乃太陰經脾土受濕,泄水虛滑,身重微滿,不知穀味,口不渴,久雨泉溢河溢,或運氣濕土司令之時,多有此疾。宜除濕湯吞戊己丸,佐以胃苓湯,重者朮附湯。
濕兼寒瀉,《內經》曰:濕勝則濡泄。《甲乙經》云:寒氣客於下焦,傳為濡泄。夫脾者,五臟之至陰,其性惡寒濕。今寒濕之氣內容於脾,故不能裨助胃氣腐熟水穀,致清濁不分,水入腸間,虛莫能制,故洞泄如水,隨氣而下,謂之濡泄。法當除濕利小便也,治之以對金飲子。
濕兼熱瀉,益元散、參萸丸。
寒瀉,脈沉細或弦遲,身冷,口不渴,小便清白,或腹中綿綿作疼,宜理中湯、附子溫中湯、漿水散。
暴泄如水,周身汗出,一身盡冷,脈沉而弱,氣少而不能語,甚者加吐,此謂緊病,宜以漿水散治之。
戴云:寒瀉,寒氣在腹,攻刺作痛,洞下清水,腹內雷鳴,米飲不化者,理中湯或附子補中湯,吞大已寒丸,或附子桂香丸。畏食者,八味丸。元是冷瀉,因瀉而煩躁引飲,轉飲轉瀉者,參附湯、連理湯。
熱瀉,脈數疾或洪大,口乾燥,身多動,音聲響亮,暴注下迫,益元散加芩、連、燈心、淡竹葉之屬。
泄而身熱,小便不利,口渴者,益元、五苓,若火多,四苓加木通、黃芩。
戴云:熱瀉,糞色赤黃,彈響作疼,糞門焦痛,糞出穀道猶如湯熱,煩渴,小便不利,宜五苓散吞香連丸。
玉龍丸,治一切伏暑泄瀉神效。
氣瀉,腸鳴氣走,胸膈痞悶,腹急而痛,瀉則腹下稍可,須臾又急,亦有腹急氣塞而不通者,此由中脘停滯,氣不流轉,水穀不分所致。戴法用大七香丸,入米煎服。久而不愈者,五膈寬中散吞震靈丹,仍佐以米飲調香附末。
氣虛瀉,用四君子湯加曲糵、升、柴,吞二神加木香丸。
傷食瀉,因飲食過多,脾胃之氣不足以運化而瀉。其人必噫氣如敗卵臭,宜治中湯加砂仁半錢,曲糵枳朮丸,或七香丸、紅丸子雜服。食積腹痛而瀉,不可遽用治中兜住,宜先用消導推蕩之藥。或因食一物過傷而瀉,後復食之即瀉者,以脾為所傷未復而然,宜大建脾湯(寒者可用),仍燒所傷之物存性,為末,三五錢重調服。
痰瀉,二陳湯、海石、青黛、黃芩、神麯、薑汁、竹瀝為丸,每服三五十丸。少者必用吐法,吐之方愈。
因傷於酒,每晨起必瀉者,宜理中湯加乾葛,吞酒煮黃連丸,或葛花解酲湯吞之。
有人每五更將天明時必溏利一次,有人云:此名腎泄,服五味子散頓愈。有人久泄,早必泄一二行,泄後便輕快,脈滑而少弱,先與厚朴和中丸五十丸,大下之後,以白朮為君,枳殼、半夏、茯苓為臣,厚朴、炙甘草、芩、連、川芎、滑石為佐,吳茱萸十餘粒為使,生薑煎服,十餘帖而愈。
二神丸合五味子散名為四神丸,治瀉尤妙。
小便不利而泄,若津液偏滲於大腸,大便瀉而小便少者,用胃苓散分利之。若陰陽已分而小便短少,此脾肺氣虛不能生水也,宜補中益氣湯加麥門、五味。陰火上炎而小便赤少,此肺氣受傷不能生水也,用六味地黃丸加麥門、五味。腎經陰虛,陽無所生,而小便短少者,用滋腎丸、腎氣丸。
腎經陽虛,陰無所化,而小便短少者,用益氣湯、六味丸。若誤用滲泄分利,復傷陽氣,陰無所生,而小便益不利,則腫脹之證作而疾危矣。
泄而口渴引飲,此為津液內亡,用錢氏白朮散或補中益氣湯。腎水不足之人患泄,或過服分利之劑而渴者,加減八味丸。失治,必變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等危證矣。
趙以德云:昔聞先生言泄瀉之病,其類多端,得於六淫、五邪、飲食所傷之外,復有雜合之邪,似難執法而治。乃見先生治氣暴脫而虛,頓瀉,不知人,口眼俱閉,呼吸微甚,殆欲絕者,急灸氣海,飲人參膏十餘斤而愈。治陰虛而腎不能司禁固之權者,峻補其腎。治積痰在肺,致其所合大腸之氣不固者,湧出上焦之痰,則肺氣下降,而大腸之虛自復矣。
治憂思太過,脾氣結而不能升舉,陷入下焦而成泄瀉者,開其鬱結,補其脾胃,使穀氣升發也。凡此之類,不可枚舉。因問:先生治病何其神也?先生曰:無他,圓機活法,具在《內經》,熟之自得矣。
滑瀉。東垣云:中焦氣弱,脾胃受寒冷,大便滑泄,腹中雷鳴,或因誤下,末傳寒中,復遇時寒,四肢厥逆,心胃絞痛,冷汗不止,此腎之脾胃虛也,沉香溫胃丸治之。薛氏曰:前證若脾胃虛寒下陷者,用補中益氣湯加木香、肉豆蔻、補骨脂。若脾氣虛寒不禁者,用六君子湯加炮薑、肉桂。
若命門火衰,脾土虛寒者,用八味丸。若脾腎氣血俱虛者,用十全大補湯送四神丸。若大便滑利,小便閉澀,或肢體漸腫,喘嗽唾痰,為脾腎虧損,宜金匱加減腎氣丸。
因傷面而瀉者,養胃湯加萊菔子(炒、研)一錢,痛者更加木香五分,瀉甚者去藿香,加炮姜如其數。
瀉已愈,至明年此月日時復發者,有積故也。脾主信,故至期復發。熱積,大承氣湯。寒積,感應丸。虛者,以保和丸加三稜、蓬朮之屬投之。
脈細,皮寒氣少,泄利前後飲食不入,此謂五虛不治,若用參朮膏早救之,亦有生者。
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
泄注,脈緩時小結者生,浮大數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