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醫辨》~ 卷之中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中 (1)

1. 傷飲食

大抵氣口脈緊盛者,宜下;尺脈絕者,宜吐。經曰:氣口脈盛傷於食,心胃滿而口無味。

白話文:

大致上,如果氣口的脈象緊而且旺盛,應該採用瀉下的方法;如果尺部的脈象消失,應該採用催吐的方法。根據經典所述,氣口的脈象旺盛通常是因為飲食過量,會感到心胃部位飽脹並且口中沒有味道。

口與氣口同,口曰坤者,口乃脾之候,故胃傷而氣口緊盛。夫傷有多少,有輕重。如氣口一盛,得脈六至,則傷於厥陰,乃傷之輕也,枳朮丸之類主之。氣口二盛,脈得七至,則傷於少陰,乃傷之重也,雄黃聖餅子、木香檳榔丸、枳殼丸之類主之。氣口三盛,脈得八至、九至,則傷太陰,填塞悶亂,則心胃大痛,備急丸、神保丸、消積丸之類主之。兀兀欲吐不已,俗呼食迷風是也。

白話文:

口腔和胸悶的氣口是相同的,口腔被稱為「坤」,是脾臟健康狀況的表徵。因此,當胃部受傷時,胸悶的氣口就會加劇。

氣口加重的程度有輕有重。如果氣口加重一次,脈搏為六至,則為厥陰受傷,傷勢較輕,可用枳朮丸等藥物治療。

如果氣口加重二次,脈搏為七至,則為少陰受傷,傷勢較重,可用雄黃聖餅子、木香檳榔丸、枳殼丸等藥物治療。

如果氣口加重三次,脈搏為八至或九至,則為太陰受傷,會導致胸悶腹脹,心胃劇痛,可用備急丸、神保丸、消積丸等藥物治療。

如果出現持續嘔吐不止的症狀,俗稱「食迷風」。

經曰: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吐不吐者死,瓜蒂散主之,如不能吐,是無治也。經曰:其高者,因而越之。此之謂也。或曰:盛食填塞,胸中痞亂,兩寸脈當用事,今反兩尺脈不見,其理安在?曰:胸中有食,是木鬱,宜達,故探吐之。食者物也,物者坤土也,是足太陰之號也。

白話文:

古醫書上說:如果上部(脈象)有脈象,而下部(脈象)沒有脈象,這種人會吐不出東西就會死去,可以使用瓜蒂散治療。如果吐不出來,那就沒有治療方法了。

古醫書還說:「(脈象)比較高的,可以藉由吐東西來消除。」這就是這個意思。

有人問:「如果大量進食後導致胸部痞滿不適,脈象上寸口脈應該要有力,但現在卻相反,尺脈反而無力,這是什麼道理?」

回答說:「胸中有食物,是木氣鬱結,應該要疏通,所以要讓病人催吐。食物是物質,物質屬於坤土,所以這是足太陰脈的現象。」

胸中者肺也,為物所塞。肺者手太陰金也,金主殺伐,與坤土俱在手上而旺於天。金能剋木,故肝木發生之氣伏於地下,非木鬱而何?吐去上焦陰土之物,木得舒暢則鬱結去矣。食塞於上,脈絕於下,若不明天地之道,無由達此至理。水火者,陰陽之徵兆,天地之別名也,故獨陽不生,獨陰不長。

白話文:

胸部指的是肺部,如果肺部被東西堵塞了。肺部屬於手太陰經金,金性主殺伐,和坤土同時存在於手上,但在天上更旺盛。金可以剋制木,所以肝木生長出來的氣分就伏在地底下,這不就是因為木氣鬱結嗎?如果把上焦陰土中的東西吐出來,肝木就能暢通舒展,鬱結就會消除了。食物堵塞在上焦,脈絡斷絕在下焦,如果不明白天地的道理,就無法領悟這個至理。水火是陰陽的標誌,也是天地陰陽的別名,所以只有陽氣不能生長,只有陰氣也不能長久。

天之用在於地下,則萬物生長;地之用在於天上,則萬物收藏,此乃天地交而萬物通也。此天地相根之道也。故陽火之根本於地下,陰水之源本於天上,故曰水出高源。故人五臟主有形之物,物者陰也,陰者水也,右三部脈主之,偏見於寸口。食塞於上,是絕五臟之源,源絕則水不下流,兩尺脈之絕,此其理也,何疑之有?然必視所傷之物冷熱,隨證加減。如傷冷物一分、熱物二分,則用寒藥二停、熱藥一停,隨時消息。

經云:必先歲氣,無伐天和。此之謂也。

白話文:

天地的作用在於地下的話,那麼萬物就會生長發育;地面的作用在於上天的話,那麼萬物就會收斂儲存,這是天地相交而萬物相通的道理。這是天地相依相存的道理。所以,陽氣的根源在於地下,陰水的來源在於天上,因此說水源於高處。因此,人的五臟主宰著有形之物,有形之物屬於陰,陰性屬水,右邊的三部脈絡主管它,只顯現在寸口的位置。飲食堵塞在上面,就是切斷了五臟的根源,根源斷絕了,水就不會向下流淌,兩尺脈象消失,就是這個道理,有什麼好懷疑的?但是,一定要看受傷之物是屬於寒還是熱,根據證狀加減用藥。比如,受傷於寒性之物一分,受傷於熱性之物二分,那麼就用寒藥二停,熱藥一停,隨時調整用藥的分量。

既有三陰可下之法,亦必有三陰可補之法,故曰內傷三陰可用溫劑。若飲冷內傷,雖云損胃,未知色脈各在何經?若面色青黑,脈浮沉不一,弦而弱者,傷在厥陰。若面色紅赤,脈浮沉不一,細而微者,傷在少陰。若面色黃潔,脈浮沉不一,緩而遲者,傷在太陰也。傷在厥陰肝之經,當歸四逆湯加吳茱萸生薑湯之類主之。

白話文:

既然有瀉下三陰的辦法,肯定也有補益三陰的辦法。所以說,內傷三陰可用溫補的方劑。如果喝了冷的東西而傷了內臟,雖然說是損傷了胃,但還不知道面色脈象屬於哪一個經絡。如果面色青黑,脈象時浮時沉,細而弱,說明是傷到了厥陰經。如果面色紅赤,脈象時浮時沉,細而微弱,說明是傷到了少陰經。如果面色黃潔,脈象時浮時沉,緩而遲緩,說明是傷到了太陰經。傷到厥陰肝經,可以用當歸四逆湯加上吳茱萸生薑湯一類的方劑治療。

傷在少陰腎之經,通脈四逆湯主之。傷在太陰脾之經,理中丸湯主之,大便軟者宜湯,結者宜丸。

白話文:

如果傷到了少陰腎的經絡,可以用通脈四逆湯治療。如果傷到了太陰脾的經絡,可以根據大便情況選擇治療方法:大便稀軟的適合用理中湯,大便乾結的適合用理中丸。

凡諸脾脈微洪,傷苦澀物,經曰:咸勝苦。微弦,傷冷硬物,經云:溫以克之。微澀,傷辛辣物,經云:苦勝辛。微滑,傷腥咸物,經云:甘勝咸。弦緊,傷酸硬物,經云:辛勝酸。洪緩,傷甜爛物,經云:酸勝甘。微遲,傷冷痰、積聚、惡物,溫胃化痰。單伏,主物不消化,曲糵、三稜、廣朮之類。

白話文:

若脈象呈現微洪,則容易因食用苦澀食物而受傷,因為「咸勝苦」。脈象微弦,則容易因食用冷硬食物而受傷,因為「溫以克之」。脈象微澀,則容易因食用辛辣食物而受傷,因為「苦勝辛」。脈象微滑,則容易因食用腥咸食物而受傷,因為「甘勝咸」。脈象弦緊,則容易因食用酸硬食物而傷,因為「辛勝酸」。脈象洪緩,則容易因食用甜爛食物而傷,因為「酸勝甘」。脈象微遲,則容易因食用冷痰、積聚、惡物而受傷,需要溫胃化痰。脈象單伏,則表示食物消化不良,可使用曲糵、三稜、廣朮等藥物調理。

浮洪而數,皆中酒,葛根、陳皮、茯苓。傷食作瀉不止,於應服藥中加肉豆蔻、益智仁以收固之。

白話文:

脈象浮大而跳動急速,這是因為酒後造成的,可以服用葛根、陳皮、茯苓。如果是因為飲食過度引起的腹瀉不止,可以在服用的藥物中加入肉豆蔻、益智仁,以止瀉固腸。

按:酒之為物,氣熱而質濕。飲之而昏醉狂易者,熱也,宜以汗去之。既酲,則熱去而濕留止,宜利小便而已,二者宜酌而用之,大抵葛花解醒湯備矣。

白話文:

酒性溫熱而質地濕潤。喝了酒後出現頭暈、醉倒、狂躁、失去理智等症狀,是酒的熱性所致,宜用發汗的方法化解。酒醒後,熱性消退但濕邪仍留,此時宜利小便以排出濕氣。這兩種方法應根據情況酌情使用。總的來說,葛花解醒湯可以應對這兩種情況。

飲食過多,脹痞不下,尋常率以破氣之藥投之,是食物既傷於前,藥劑又攻之於後,脾氣安得而健暢也。須以平補之藥為主,佐以他藥一升一降,使脾腎交通而水火既濟,自然腐化矣。

白話文:

飲食過量,導致腹部脹滿、消化不良。通常會使用散氣的藥物來治療,但這種治療方式會進一步損傷食物已經受傷的脾臟。

正確的治療方法應該是使用溫和補益脾胃的藥物為主,搭配其他藥物,一方面提升脾氣,一方面幫助脾腎協調,讓水火平衡。這樣一來,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自然會消失。

2. 中寒

中寒之證,身體強直,口噤不語,或四肢戰掉,或洒洒惡寒,或翕翕發熱,或卒然眩暈,身無汗者,此寒毒所中也。其異於傷寒何也?曰:傷寒發熱,而中寒不發熱也。仲景於傷寒詳之,而中寒不成熱者未之及,何也?曰:陽動陰靜,動則變生,靜則不變。寒雖陰邪,既鬱而成熱,遂從乎陽動,傳變不一,靡有定方,故極推其所主之病,不得不詳也。

白話文:

受寒後的症狀,包括身體僵直、無法言語,或者四肢不停顫抖、惡寒怕冷,或者發熱流汗、突然頭暈,但沒有出汗,這些都是寒毒造成的。它和傷寒有什麼不同?傷寒會發熱,而受寒則不會。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詳細分析了傷寒,但沒有提到寒毒不發熱的情況,為什麼呢?因為陽氣運行,陰氣靜止。陽氣運行就會產生變化,陰氣靜止就不會變化。寒氣雖然是陰邪,但它鬱積在體內就會產生熱,然後就跟隨陽氣運動,變化多端,沒有固定規律。因此,必須詳細探討寒毒導致的主要疾病,纔能有效治療。

其不成熱者,則是邪中於陰形之中,一定而移,不移則不變,不變則止在所中寒處而生病,是故略而不必詳也。治之先用酒調蘇合香丸,輕則五積散加香附一錢、麝香少許;重則用姜附湯。若人漸蘇,身體回暖,稍能言語,須更問其別有何證。寒脈遲緊,挾氣帶洪,攻刺作痛,附子理中湯加木香半錢。

白話文:

不會產生熱性的,是邪氣中於體內陰分的地方,固定不動,不動就不會變化,不變化就只會停留在寒邪入侵的部位而致病,所以可以簡略說明,不必詳述。治療時,先用酒調和蘇合香丸服用。輕微症狀者,可服五積散加香附一錢、麝香少許;嚴重症狀者,可服姜附湯。如果病人逐漸甦醒,身體回暖,能稍稍說話,那要立即詢問病人還有哪些其他症狀。寒證脈象遲緩而緊縮,夾雜氣滯和水腫,疼痛如刺,可以使用附子理中湯加木香半錢治療。

挾風帶浮,眩暈不仁,加防風一錢。挾濕帶濡,腫滿疼痛,加白朮一錢。筋脈牽急,加木瓜一錢。肢節疼痛,加桂一錢。亦可灸丹田穴,以多為妙。大抵中在皮膚則為浮,中在肉則為苛,為重,為聚液分裂而痛,或痛在四肢,或痛在胸脅,或痛在脛背,或痛在小腹引睪,或經脈引注臟腑之膜原為心腹痛,或注連於臟腑則痛死不知人。中於筋骨為筋攣骨痛,屈伸不利。

白話文:

挾風帶浮:伴有風邪,出現頭暈目眩、麻木不仁的症狀,可加防風一錢(約 1 克)。

挾濕帶濡 :伴有濕邪,出現腫脹疼痛的症狀,可加白朮一錢(約 1 克)。

筋脈牽急 :筋脈緊張僵硬,可加木瓜一錢(約 1 克)。

肢節疼痛 :四肢關節疼痛,可加桂皮一錢(約 1 克)。

亦可灸丹田穴,以多為妙 :還可以艾灸丹田穴,灸得越多越好。

大抵中在皮膚則為浮 :病邪侵犯皮膚層,表現為浮腫。

中在肉則為苛 :病邪侵犯肌肉層,表現為熱性瘡瘍。

為重 :病邪停留體內時間較久,導致氣血凝滯。

為聚液分裂而痛 :濕邪積聚,導致局部水腫疼痛。

或痛在四肢,或痛在胸脅,或痛在脛背,或痛在小腹引睪 :疼痛部位不定,可能出現在四肢、胸脅、小腿、腹部或睪丸等處。

或經脈引注臟腑之膜原為心腹痛 :痛感通過經脈牽引到臟腑的包膜,導致心腹疼痛。

或注連於臟腑則痛死不知人 :病邪深入臟腑,導致臟腑功能受損,出現劇烈疼痛,甚至可能導致昏迷。

中於筋骨為筋攣骨痛,屈伸不利 :病邪侵犯筋骨,導致筋縮骨痛,影響屈伸活動。

中入六腑五臟,則仲景述在《金匱要略》中。所以肺中寒者,吐濁涕。肝中寒者,兩臂不能舉,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而不得轉側,則吐而汗出也。心中寒者,其人苦心中如啖蒜狀,劇者心痛徹背,背痛徹心,如蟲注,其脈浮者,自吐乃愈。不言脾腎二臟中寒者,缺文也。

然所謂中臟者,乃中五臟所居畔界之郭,內阻隔其經,臟氣不得出入故病,真中臟則死矣。

白話文:

中醫認為,寒邪侵入六腑五臟,這個觀點記載在《金匱要略》中。

因此,如果寒邪侵入肺部,會出現吐濁痰。侵入肝部,會出現雙臂無法抬起、舌頭根部乾燥、經常嘆氣、胸痛且無法轉身,最後會吐痰出汗。侵入心臟,會感覺胸中像吞嚥蒜頭一樣疼痛,嚴重時心痛會貫穿背部,背痛會貫穿心臟,還會像蟲子在咬一樣。如果脈搏浮動,吐出痰後就能痊癒。

古文中沒有提到寒邪侵入脾臟和腎臟的情況,可能是因為文獻殘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