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四七湯中包含半夏,主要原因如下:
- 降逆止嘔: 半夏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降逆止嘔之效。四七湯多用於治療脾胃不和、痰飲阻滯導致的嘔吐,半夏可以溫中止嘔,化痰降逆,起到標本兼治的作用。
- 燥濕化痰: 半夏能燥濕化痰,而四七湯常用於治療痰飲阻滯、胸悶氣短等症,半夏可以幫助化解痰飲,疏通氣道,達到改善呼吸、消除胸悶的效果。
總之,半夏在四七湯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其降逆止嘔、燥濕化痰的功效,可以有效緩解脾胃不和、痰飲阻滯等症狀,達到治療效果。
四七湯中包含茯苓,主要是因為其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功效,與方劑的整體作用相輔相成。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能利水滲濕,消除體內濕氣,改善水腫等症狀。四七湯主治婦女經期不調,血塊瘀積,而茯苓的利水滲濕作用,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化解瘀血,改善經血流通不暢的問題。
此外,茯苓還有健脾寧心之效,有助於緩解因氣血不足引起的頭暈目眩、心悸失眠等症狀,進一步改善患者整體狀態。
四七湯中使用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行氣消積:厚朴味辛、性溫,具有行氣消積、燥濕止瀉的功效。四七湯主要用於治療食積氣滯,脘腹脹滿、噯氣吞酸、大便不暢等症狀。厚朴可助於疏肝理氣、消食導滯,緩解腸胃不適。
- 降逆止嘔:厚朴還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四七湯中,厚朴可配合其他藥物,緩解食積引起的嘔吐、噁心等症狀,幫助恢復正常消化功能。
總而言之,厚朴在四七湯中發揮了行氣消積、降逆止嘔的作用,與其他藥物配合,有效地治療食積氣滯所引起的諸多症狀。
四七湯中加入紫蘇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解表散寒:紫蘇葉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解表散寒、行氣寬中之功效。四七湯多用於治療風寒感冒,而紫蘇葉可幫助驅散體表寒邪,解除感冒初期症狀。
- 疏風止咳:紫蘇葉還具有疏風止咳的作用,可緩解風寒所致的咳嗽、鼻塞等症狀。四七湯中配合其他藥物,可增強止咳效果,使患者更快恢復健康。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四七湯」主要用於調理七種氣,包括臟腑之氣、經絡之氣、元氣、宗氣、衛氣、營氣和津液之氣。這些氣質在人體中扮演著各自獨特而重要的角色,保持它們的平衡對健康至關重要。以下是本方劑的主要成分及其功效介紹:
半夏: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它能溫暖肺氣,化解痰液,鎮咳祛痰,消除嘔吐,適用於治療咳嗽、哮喘、嘔吐、腹脹、水腫等症狀。
茯苓: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它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能促進小便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治療水腫、尿路感染、腎炎等症。
厚朴:中藥厚朴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厚朴能夠祛除體內濕氣,緩解腸胃脹氣、腹瀉等症狀。它能增強胃腸蠕動和分泌功能,促進消化吸收。
紫蘇葉:紫蘇葉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等功效。紫蘇葉能有效舒緩外感風寒引起的症狀,同時也有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的作用。
總結:「四七湯」是一種針對調理七種氣的中藥方劑,其組成藥材綜合了溫化、止咳、利水、祛風等多重功效,對於保持身體氣血平衡、增強免疫力、改善多種症狀有顯著效果。在使用時,應諮詢合格的中醫師,根據具
傳統服藥法
半夏1兩(湯泡7次),厚朴5錢(薑制),赤茯苓5錢,紫蘇葉2錢,甘草2錢,香附子5錢。
上(口父)咀。分作4服,每服水2盞,加生薑5片,煎至7分,去滓,加琥珀末1錢調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燥濕化痰、和胃降逆的功效,適合痰飲、食積、氣滯、寒凝、濕阻、熱結、血瘀等七種病症。但本方性味辛溫,有燥烈之性,陰虛火旺、津液不足者不宜使用。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四七湯, 出處:《百一》卷四。 組成:人參2兩,茯苓2兩,半夏2兩(生),厚朴(薑汁制)3兩。 主治:七種氣。
四七湯, 出處:《治痧要略》。 組成:桃仁1錢,銀花1錢,紅花1錢,五靈脂1錢,香附1錢,山楂1錢,木通5分。 主治:痧因血滯而痛者。
四七湯, 出處:《國醫宗旨》卷二。 組成:紫蘇2錢,厚朴3錢(薑汁炒),白茯苓4錢,半夏(薑制)5錢,檳榔(堅實,內白花者)2錢。 主治:七情所感,喉間梅核氣,心腹痛。
四七湯, 出處:《普濟方》卷三二一引《瑞竹堂方》。 組成:半夏1兩(湯泡7次),厚朴5錢(薑制),赤茯苓5錢,紫蘇葉2錢,甘草2錢,香附子5錢。 主治:婦人女子,小便不順,甚含陰戶疼痛。
四七湯, 出處:《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四。 組成:蘇葉1錢,半夏1錢,厚朴1錢,赤茯苓1錢,陳皮1錢,枳實1錢,南星1錢,砂仁1錢,神曲1錢,青皮7分,蔻仁6分,檳榔3分,益智仁3分。 主治:梅核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