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湯本求真

《皇漢醫學》~ 別論 (67)

回本書目錄

別論 (67)

1. 葶藶之醫治效用

《本草綱目》曰

葶藶子

【氣味】辛寒,無毒。

【主治】破堅逐邪,通利水道。(《本經》)

下膀胱水。…皮間邪水上出,目浮腫。…利小腸,久服令人虛。(《別錄》)

療肺壅上氣咳嗽,止喘促,除痰飲。(甄權)

【發明】

杲曰:「葶藶大降氣,與辛酸同用以導腫氣。」

《本草十劑》云:「泄可去閉,葶藶、大黃之屬也。」

據以上各說觀之,則葶藶為兼有緩下作用之利尿藥也。

白話文:

葶藶的醫療效用

《本草綱目》記載:

葶藶子

【氣味】味道辛辣、性寒,沒有毒性。

【主要功效】能破除堅硬的積塊、驅逐邪氣,使水道暢通。(出自《神農本草經》)

能使膀胱中的水排出。…能使皮膚間的邪水向上排出,消除眼睛浮腫。…能疏通小腸,但長期服用會使人虛弱。(出自《名醫別錄》)

能治療肺部氣壅導致的呼吸急促、咳嗽,平止喘息,消除痰液。(出自甄權的記載)

【功效闡述】

杲說:「葶藶能使氣往下走,與辛味、酸味的藥物一起使用,可以引導腫脹的氣消散。」

《本草十劑》中說:「宣洩可以去除閉塞,像葶藶、大黃這類的藥物就屬於此類。」

綜合以上各家說法來看,葶藶是一種兼具緩瀉作用的利尿藥。

2. 商陸之醫治效用

《本草綱目》曰

商陸根

【氣味】辛平,有毒。

【主治】療水腫,…腹滿洪腫,疏五臟,散水氣。(《別錄》)

瀉十種之水病。(甄權)

通大小腸,瀉蠱毒。(大明)

據以上各說觀之,則商陸為兼有峻下作用之利尿藥也。

白話文:

《本草綱目》記載:

商陸根

【氣味】味道辛辣,性質平和,但有毒性。

【主要功效】治療水腫,包括腹部脹滿、全身浮腫,能疏通五臟,消散體內的水氣。(出自《名醫別錄》)

能夠排除體內各種原因引起的水腫。(出自甄權的說法)

可以疏通大小腸,排除體內的蠱毒。(出自《大明本草》)

綜合以上各種說法來看,商陸是一種兼具強烈瀉下作用的利尿藥。

3. 海藻之醫治效用

《本草綱目》曰

海藻

【氣味】苦,鹹寒,無毒。

【主治】癭瘤結氣,散頸下硬核痛,癰腫,癥瘕,堅氣。…下十二水腫。(《本經》)

療皮間積聚,暴㿉瘤氣,結熱,利小便。(《別錄》)

治氣急心下滿,疝氣下墜,疼痛,卵腫。(甄權)

治奔豚氣,腳氣,水氣浮腫,宿食不消,五膈痰壅。(李殉)

據以上各說觀之,則海藻可謂為解凝性利尿藥也。

白話文:

海藻

【味道】苦,鹹,性寒,無毒。

【主要功效】能治療癭瘤(甲狀腺腫大)、氣結,能消散頸部下方堅硬的腫塊疼痛,也能治療癰腫、癥瘕(腹部腫塊),以及堅硬的氣塊。...還可以消除全身水腫。(出自《本經》)

能治療皮膚間的積聚,突然長出的瘤塊,以及氣結發熱,並有利尿的作用。(出自《別錄》)

能治療呼吸急促、胸悶腹脹,疝氣下墜疼痛、睾丸腫大。(出自甄權)

能治療奔豚氣(一種腹部氣逆上衝的病症),腳氣、水腫、消化不良、以及因痰阻塞引起的胸膈不適。(出自李殉)

綜合以上各種說法來看,海藻可以說是一種能夠化解凝結、有利尿作用的藥物。

4. 八味丸之注釋

崔氏八味丸,治腳氣上入,少腹不仁。(《金匱要略》)

【註】

不仁者,本係知覺麻痹之義,然少腹不仁,非唯下腹部知覺麻痹之意,寓有該部軟弱無力,恰如按棉花然之觸覺之意也。由余之實驗,則此腳氣與普通一般者不同,多現於孕產婦,尤以產後之婦人為特種之病證,俗稱血腳氣者是也。

虛勞腰痛,小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丸主之。(《金匱要略》)

【註】

小腹拘急者,以指撮下腹內部,有緊張狀的自覺之謂也。

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朮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金匱要略》)

【註】

尾臺氏曰:「短氣云云之二方,雖同為利小便,然其主治則不同。」

此方(余謂苓桂朮甘湯也)主心下之水飲,故施於此證(余曰:「指心下停飲,短氣之證也」)則有效。八味丸主少腹不仁,故用於心下停飲,短氣之證,絕無其效。夫少腹不仁者,不特僅因水毒,血亦不循也,此所以用八味丸之有效也。

此說雖當,然說明猶未充分,故補足之。凡水毒原因性之短氣,恒為淺在的力弱者,與熱毒原因性短氣(例如大承氣湯證之短氣是也)之深而有力者異。茯桂朮甘湯證比八味丸證則較實,故其短氣亦比之有力,是二方證可以判別矣。

《餐英館治療雜話》曰:「呼氣短者,水氣也。吸氣短者,腎虛也,為八味丸之適應證也。」

求真按:「此說可謂苓桂朮甘湯之短氣發於呼氣時,而八味丸之短氣生於吸氣時也。果然與否,須俟他日之研究。」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斗,小便亦一斗,腎氣丸主之。(《金匱要略》)

譯者按:「原本無『亦』字,茲從唐氏《金匱淺注補正本》增。」

【註】

消渴者,雖渴而飲水,然尿利少也,今反尿利多,故用「反」字。以飲一斗云云者,形容消渴,小便反多也。

古來醫家,雖因本條文而用本方以治糖尿病及尿崩證。然由余之經驗,現時該病之大半為石膏劑證也,不可眩惑於仲景所論之表面而輕忽誤治之。

問曰:「婦人病,飲食如故,煩熱不得臥,而反倚息者,何也?」師曰:「此名轉胞,不得溺也。以胞繫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則愈,宜腎氣丸主之。」(《金匱要略》)

【註】

飲食如故云者,飲食與平常無異,固為胃中無病,然是亦為陰證之徵。所謂煩熱者,於《觀證辨疑》云:「煩熱,虛熱也,為心中、手掌、足心之熱也。煩者,為無可奈何之狀。…血脫者,地黃主之。」

又《傷寒雜病辨證》曰:「煩熱者,因熱而苦煩也。其證心胸之間如蒸如焮,熱氣沸鬱,煩擾不安,故名煩熱。」成無己曰:「煩熱者,與發熱若同而實異也。發熱者,怫怫然發於肌表,有時而休也。煩熱者,因煩而熱,無時或歇者也。」二者均是表熱,而煩熱者,因熱而煩,發熱乃時發,無時或也,是得之矣。

白話文:

崔氏八味丸,用來治療腳氣病向上蔓延,導致小腹部位感覺麻木的狀況。(出自《金匱要略》)

【解釋】

所謂的「不仁」,本意是指知覺麻痺,但這裡說的「少腹不仁」,不只是下腹部知覺麻痺的意思,還包括那個部位軟弱無力,摸起來像按在棉花上的感覺。根據我的經驗,這種腳氣病和一般常見的不同,多發生在懷孕或剛生產完的婦女身上,特別是產後婦女更是常見,俗稱「血腳氣」。

虛勞導致的腰痛,伴隨小腹拘急、小便不暢,可以用八味丸來治療。(出自《金匱要略》)

【解釋】

「小腹拘急」是指用手指按壓下腹部內部時,會感覺到一種緊繃的自覺症狀。

如果患者出現呼吸短促,而且體內有少量的水液停留,應該從小便來排除,可以用苓桂朮甘湯或腎氣丸來治療。(出自《金匱要略》)

【解釋】

尾臺先生說:「雖然這兩個方子都是利小便,但它們治療的重點不同。」

苓桂朮甘湯主要針對的是心下部位的水液停滯,所以對於這種情況導致的呼吸短促才有效。而八味丸主要針對的是少腹不仁,如果用它來治療心下水飲導致的呼吸短促,效果就不好。少腹不仁的原因,不只是水液停滯,還有血液循環不暢的問題,這也是八味丸有效的原因。

雖然尾臺先生說得有道理,但還不夠詳細,我來補充說明一下:凡是因水液停滯導致的呼吸短促,通常是比較表淺而且比較無力的,和因熱毒導致的呼吸短促(例如大承氣湯證的呼吸短促)比較深而且有力不同。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證的狀況比八味丸證的狀況來得實,所以它的呼吸短促也比較有力,這可以作為區別這兩個方子的依據。

《餐英館治療雜話》說:「呼氣短促,是水氣的問題;吸氣短促,是腎虛的問題,適用八味丸。」

求真按:「這句話的意思是苓桂朮甘湯證的呼吸短促是在呼氣時發生,而八味丸證的呼吸短促是在吸氣時發生。是否真的是這樣,還有待日後研究。」

男子患有消渴病,小便反而增多,喝一斗水就排出一斗小便,可以用腎氣丸來治療。(出自《金匱要略》)

翻譯者註:「原文沒有『亦』字,這裡根據唐氏的《金匱淺注補正本》增加了這個字。」

【解釋】

消渴病,雖然口渴會喝水,但小便量是少的,現在卻反而是小便量增多,所以用了「反」字。「喝一斗水,就排出一斗小便」,是用來形容消渴病,小便反而增多的情況。

過去的醫家,根據這條條文用這個方子來治療糖尿病和尿崩症。但根據我的經驗,現在這種疾病大部分是因為體內有石膏藥性的問題,不能被仲景的表面論述所迷惑,而輕忽誤診。

有人問:「婦女患病,飲食和往常一樣,但覺得煩躁發熱,無法躺臥,只能靠著東西休息,這是什麼原因?」醫生回答:「這稱為轉胞,是排不出小便的狀況。因為膀胱附近的組織糾結扭曲,才會導致這個病,只要能順利排尿就會好轉,應該用腎氣丸來治療。」(出自《金匱要略》)

【解釋】

「飲食如故」的意思是,飲食和往常一樣,表示胃沒有疾病,但這也是陰證的表現。「煩熱」根據《觀證辨疑》的解釋是:「虛熱,是心中、手掌、腳底發熱。煩是無可奈何的樣子...血脫時,要用生地黃來治療。」

《傷寒雜病辨證》說:「煩熱是因為熱而感到煩躁。症狀是心胸之間像蒸一樣,熱氣沸騰,煩躁不安,所以稱為煩熱。」成無己說:「煩熱和發熱看起來相同,但實質不同。發熱是熱在皮膚表面,有時會停止。煩熱是因煩躁而發熱,沒有停歇的時候。」這兩者都是表熱,煩熱是因為熱而煩躁,而發熱則是有時發作,有時停止,這點是可以理解的。

...還有人說手掌、腳底發熱,這是取其煩擾無可奈何的意思。

但這種煩熱並不是這個方子特有的症狀,像是同樣含有大量生地黃的三物黃芩湯、炙甘草湯、黃土湯、芎歸膠艾湯、大黃蟅蟲丸等方子也都有出現,甚至沒有生地黃的梔子劑、小柴胡湯、小建中湯等方子也有出現。只有手掌、腳底的煩熱,在像是大黃牡丹皮湯、桃核承氣湯、桂枝茯苓丸、當歸芍藥散等這些驅瘀血的藥方中也有出現,所以不能只憑藉這個症狀來判斷是否適用這個方子。「倚息」指的是倚靠著東西來呼吸,也就是伴隨著呼吸短促。

轉胞的「胞」指的是膀胱。說轉胞的時候,雖然好像是說膀胱轉移了位置,但事實上並非如此,而是因為膀胱附近的組織糾結扭曲而造成的。「溺」是指排尿的意思。「胞繫」的「繫」是束縛、緊的意思。「了戾」是指彎曲旋轉的意思。如果膀胱好像被束縛住,那問題不是輸尿管或尿道的問題,這個彎曲旋轉的問題,應該是指輸尿管的問題。

所以這段文字的意思是:「有人問:『婦女飲食和往常一樣,但覺得煩熱而無法躺下,只能靠著東西呼吸,這是為什麼?』醫生回答:『這個病叫做轉胞,是因為輸尿管彎曲扭轉,導致無法排尿。』所以使用這個方子的目的是要讓輸尿管恢復正常,以便順利排尿。」

輸尿管之所以會彎曲扭轉,是因為組織的張力減弱,所以子宮下垂的問題,也多以這個方子來治療。

八味丸的配方:

生地黃3.5克,山茱萸、山藥各1.5克,澤瀉、茯苓、牡丹皮各1.3克,桂枝、附子各0.9克。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製成藥丸,每天分三次服用。如果是要煎煮成湯劑,除了附子以外,其他藥材都要加量到二倍以上,加水約60毫升,煎成約30毫升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