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漢醫學》~ 別論 (68)
別論 (68)
1. 八味丸之注釋
…又有謂手掌、足心煩熱者,蓋取諸煩擾無可奈何之義也。
然此煩熱,非本方證之特有,而同本方含大量地黃之三物黃芩湯、炙甘草湯、黃土湯、芎歸膠艾湯、大黃蟅蟲丸等證亦有發現者,又無地黃之梔子劑、小柴胡湯、小建中湯等證亦有發現者。僅手掌、足蹠之煩熱,於驅瘀血劑之大黃牡丹皮湯、桃核承氣湯、桂枝茯苓丸、當歸芍藥散等證亦有發現者,故憑此一證之存在,不可為本方證之特徵也。倚息者,倚懸於物而呼吸之意,即伴短氣以呼吸也。
轉胞之胞,即指膀胱,稱轉胞時,雖為膀胱轉移之意,其實不然,是由以下之胞繫了戾而來之病名也。溺者,排尿之意。胞繫之繫,繫或緊之義。了戾者,為屈曲旋轉之意。膀胱如繫之緊者,非輸尿管與尿道之外而發病,則此屈曲旋轉者,即輸尿管也。
故全文之意:「有人問曰:『婦人飲食如平常,然煩熱而不得橫臥,倚懸於物而呼吸者,何故?』師答之曰:『此病稱轉胞,因輸尿管曲捻,不能排尿之結果也。』故與本方以整復輸尿管而使利尿之意也。」
輸尿管之屈曲捻轉,因組織之緊張力減退,則由此原因之子宮下垂證,亦多以本方為主治也。
八味丸方
地黃3.5克,山茱萸、薯蕷各1.5克,澤瀉、茯苓、牡丹皮各1.3克,桂枝、附子各0.9克。
上研細末,以蜂蜜為丸,一日分三回服。若作煎劑時,除附子外,諸藥須增量至二倍以上,以水三合,煎成一合服。
白話文:
有人說,手掌和腳心感到煩熱,這大概是因為煩躁不安、無可奈何的緣故。
然而,這種煩熱並非只有八味丸證才獨有,其他像含有大量地黃的三物黃芩湯、炙甘草湯、黃土湯、芎歸膠艾湯、大黃蟅蟲丸等方劑的證候中也有出現,甚至不含地黃的梔子劑、小柴胡湯、小建中湯等方劑的證候中也有出現。另外,僅僅是手掌和腳心感到煩熱,在活血化瘀的大黃牡丹皮湯、桃核承氣湯、桂枝茯苓丸、當歸芍藥散等方劑的證候中也有發現。因此,單憑這個症狀的存在,並不能作為八味丸證的特徵。至於「倚息」,是指靠著東西呼吸,也就是伴隨著呼吸短促的現象。
「轉胞」的「胞」指的是膀胱,稱之為「轉胞」,雖然字面上像是膀胱移位的意思,但其實不是這樣,而是因為膀胱的繫帶扭曲所造成的疾病。「溺」指的是排尿的意思。「胞繫」的「繫」,有繫住或繃緊的意思。「了戾」是指彎曲旋轉的意思。膀胱的繫帶如果過於繃緊,除了輸尿管和尿道的問題之外,其他地方不會有問題,所以這個彎曲旋轉的地方,指的就是輸尿管。
因此,這段文字的意思是:「有人問:『婦人飲食正常,卻感到煩熱而不能平躺,需要靠著東西才能呼吸,這是什麼原因?』醫生回答:『這種病叫做轉胞,是因為輸尿管扭曲,導致無法排尿的結果。』所以使用八味丸,目的是要調整輸尿管,使其通暢而利尿。」
輸尿管之所以會彎曲扭轉,是因為組織的張力減退,所以因為同樣原因造成的子宮下垂症,也多以八味丸作為主要治療的方劑。
八味丸的組成:
熟地黃3.5克,山茱萸、山藥各1.5克,澤瀉、茯苓、牡丹皮各1.3克,桂枝、附子各0.9克。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蜂蜜調和製成藥丸,一天分三次服用。如果製成湯劑,除了附子之外,其他藥材的劑量都要增加到兩倍以上,用水煎成一碗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