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漢醫學》~ 別論 (413)
別論 (413)
1. 拾掇篇
又原南陽之《醫事小言》痘瘡條云:「釀膿以反鼻為最,古書所不載,今加於葛根湯有神驗。又治諸惡瘡,癰疔,兼用伯州散,脹陷之效極速,因發書於四方友人而報告之,非他藥所可及也。」
余亦有二三奇驗。其人年二十餘,右大腿外側發腫痛,請治於中西醫者,殆三十日無少效,反增苦惱,遂求余診。其人稟質本虛弱不足,加以數日之煩惱,而身體大羸瘦,見貧血證,脈力軟弱,且試其患部,腿之外側頗漫腫,毫無赤色,當深底處覺少有流動,應於指下(求真按:「流動,波動也」),是將成膿之兆,至難證也。然不使膿早泄而遷延之,恐終陷於危險,是以治法催其釀膿外無他策。
以補益劑(托裡消毒散)加反鼻,使煎服之(求真按:「宜隨證撰方加反鼻,或兼用伯州散,無托裡消毒散之必要」)。七八日,反於目的不成膿而更腫痛,其他諸證日漸輕快,僅二十餘日而痊愈,可謂意外之幸福矣,蓋亦反鼻之功也。
未幾,又得一相似之患者,一男子年十八,性格虛弱,腰骨部近橫腹處發漫腫,焮熱疼痛,諸藥無效。經二十日許,脈虛數,身熱疲勞,舌苔微黃,食味不進,時時惡寒,發熱盜汗,腫上稍隆起而痛加甚,殆將成膿之兆。衰弱證而呈此候,頗屬危險。偶思前例,出強壯一方(桂耆湯)加反鼻(求真按:「宜隨證撰用適方,無桂耆湯加反鼻之必要」)。二三日,腫痛漸減,四五日,發熱盜汗亦止,漸漸輕快。
十餘日僅有腫勢耳,故去反鼻,仍與前方。七八日後,患者對余云:「近日毫無消散之效,何也?」余思再加反鼻,又四五日,順快而愈。余從來之用反鼻,主以催膿為目的,今由此二人之經驗,而知有消散腫瘍之效焉。
去年夏,又有一患者,年三十餘,自右頸部耳下至結喉間,焮熱腫痛甚,身亦有熱,不想其可能消散也。與伯州散,使不日化膿,數日,於頸動脈前部之最甚處,欲以針破之,但先試壓之,築動至甚,想部位外及膿中無有動脈之理,或受頸動脈之波動乎?但無論如何必有多少之惡影響,是以躊躇下手焉,且皮膚少有皺縮,是膿氣未充滿也。於是再問其經過,彼云:「此前日漸次軟低矣。
」暗想消散亦難測乎?與前方使歸而不再來。數日後,其舅送謝禮來云,怖於破針,幸不自潰,未幾即消散而不遺瘢痕,誠幸福也。可謂僥幸矣,實亦反鼻之功力也。爾後凡以消散為目的者,無不屢試屢驗。大人之腋瘍及小兒之股瘍,雖屬輕證,然可消散,而恐用針者,最便利也。
又便毒未呈赤色者,使連用再造散,消散後無少有殘害者,既起焮赤者,有催膿之速效也(由求真之經驗,橫玄未呈赤色者,及已起焮痛者,用葛根加大黃湯,或大黃牡丹皮湯兼用伯州散時,多數不至於化膿而消散,故余否認用再造散之必要)。
白話文:
《醫事小言》提到,痘瘡化膿最嚴重的情況是膿液倒流回鼻子,這是古書沒有記載的,但如果在葛根湯中加入「反鼻」,效果非常神奇。另外,治療各種惡瘡、癰和疔,搭配伯州散使用,消腫化膿的效果非常快速,因此我向各地的朋友分享這個經驗,這是其他藥物無法比擬的。
我也有兩三個類似的奇特經驗。有個人二十多歲,右大腿外側腫痛,看了許多中西醫,將近一個月都沒效果,反而更加痛苦,於是來找我診治。這個人體質本來就虛弱,加上這幾天煩惱,身體變得非常消瘦,有貧血的現象,脈搏無力。我檢查他的患部,大腿外側腫脹,但沒有發紅,在深處感覺到有液體在流動,按壓時有波動感,這是即將化膿的徵兆,非常難以判斷。如果不讓膿液儘早排出而拖延,恐怕會陷入危險,所以治療方法是促進化膿,沒有其他辦法。
我開了補益的藥方(托裡消毒散),並加入「反鼻」,讓他煎服。(求真按:應該根據病情開方,加入「反鼻」,或者搭配伯州散,不一定要用托裡消毒散)七八天後,反而沒有化膿,而是更腫痛,但其他症狀都逐漸減輕,大約二十多天就痊癒了,可說是意外的幸福,這也是「反鼻」的功效。
不久後,我又遇到一個類似的患者,是個十八歲的年輕男子,體質虛弱,腰部靠近腹部的地方腫脹,發熱疼痛,用了很多藥都沒有效果。經過二十多天,脈搏虛弱且頻數,身體發熱疲勞,舌苔微黃,食慾不振,時常感到怕冷,發熱盜汗,腫脹的地方稍微隆起,疼痛加劇,幾乎要化膿了。虛弱的體質出現這種情況,非常危險。我偶然想到之前的案例,開了強壯的藥方(桂耆湯),並加入「反鼻」。(求真按:應該根據病情開方,不一定要用桂耆湯加「反鼻」)兩三天後,腫痛逐漸減輕,四五天後,發熱盜汗也停止了,身體漸漸好轉。
十幾天後,只剩下腫脹的感覺,於是就停用「反鼻」,仍然服用原來的藥方。七八天後,病人對我說:「最近都沒有消腫的跡象,是怎麼回事?」我考慮再加入「反鼻」,又過了四五天,果然順利痊癒。我過去使用「反鼻」主要是為了促進化膿,但從這兩人的經驗來看,才知道「反鼻」也有消腫散瘀的功效。
去年夏天,又有一個三十多歲的患者,從右頸部耳下到喉結之間,發熱腫痛非常嚴重,身體也發熱,我認為這恐怕難以消散。我讓他服用伯州散,想讓它盡快化膿。過了幾天,腫脹最嚴重的地方在頸動脈前面,我本來想用針刺破,但先試著按壓,感覺到很強烈的跳動,我認為膿包裡面不可能有動脈,可能是受到頸動脈的波動影響?但無論如何都會有不良影響,所以我猶豫不決。而且皮膚沒有皺縮,表示膿液還沒有充滿。於是,我再問他的情況,他說:「前幾天已經漸漸變軟了。」我心想難道要消散了嗎?就讓他服用原來的藥方,讓他回家了。幾天後,他的舅舅來送謝禮,說他很害怕針刺,幸好沒有潰爛,沒多久就消腫了,而且沒有留下疤痕,真是幸運,這也是「反鼻」的功勞。之後,我凡是把消散作為治療目標,都屢次嘗試屢次有效。大人腋下的膿瘡和小孩子的腿部膿瘡,雖然算是輕微的病症,但也可以用消散的方法治療,對於害怕用針的人來說,這是最方便的方法。
另外,對於還沒有發紅的便毒,連續服用再造散,消散後不會留下任何後遺症,對於已經發紅的便毒,有促進化膿的快速效果(根據求真的經驗,對於還沒有發紅以及已經發紅腫痛的病症,使用葛根加大黃湯或大黃牡丹皮湯,搭配伯州散,大多不會化膿而是消散,所以我認為沒有使用再造散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