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經疏證》~ 本經疏證 (11)
本經疏證 (11)
1. 本經疏證第一卷
若徒云「蕩」,則「動搖放散」之謂矣。況蕩練者,能徧五臟六腑;蕩滌者,猶及腸胃;徒蕩,則僅去胃中積聚寒熱耳。且開通閉塞巴豆,推陳致新大黃,皆實有物堵於其間。今若但曰「積聚」,則尚似有其物者。乃積聚之下,即緊承曰「寒熱」,是決以有氣無形視之矣。去有氣無形者,而命之曰蕩,謂非「動搖放散」之義可乎!故復足其詞,曰「益精氣」。
明係滓穢去,而清光來,斷斷不容與巴豆、大黃,一往無前者,同日而語。雖然胃中積聚寒熱,何由知其不從大便去,而從小便洩也。夫曰「積聚」,則非一朝一夕之故矣。寒熱已久畱,若能從大便去,則亦因洩澼,而病可愈。旣洩澼而仍身熱,尚非當必從小便去耶?所以用滑石者,為滑石初如泥,而旋堅結,為以土化金。主肅降者,於土中行肅降,此所謂「利小便」,一也。
金性凝重,其得下流,必從火化。滑石初出如泥,正以地中氣煖。今即借積聚寒熱所化之身熱,為滑石之煖氣,又焉得不氣變柔而下流。迨其下流,氣已變柔,則必不從大便去,此所謂「主身熱洩澼」,二也。色白為金,味甘為土。氣寒則降,土隨金降。非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而何?此所謂「益精氣」,三也。
乳者,色白味甘,化於血而性寒,恰有合於滑石。非氣歸精,精歸化而何?此所謂「主女子乳難癃閉」,四也。然《別錄》曰「通六腑九竅津液」,何也?夫通者,有無相濟之詞也。觀上文,《本經》之所主洩澼者,有餘於大腸,不足於膀胱。乳難者,有餘於胃,不足於乳,皆津液之變,而不循其常也。
使之輸其有餘,以濟不足,不謂之通,而何?曰「令人利中」,何也?夫壅於大腸,涸於膀胱,艱於乳,滯於胃,非中之不利耶?通膀胱而小便利,乳道利而胃中和。則雖不謂之「利中」,不可。曰「通九竅六腑津液」,滑石之能也。曰「令人利中」,滑石之功也。惟其有能,乃得建功。
仲景於「陽明病,衇浮,發熱,渴欲飲水」,豬苓湯中用滑石。則誠所謂「胃中積聚,寒熱,身熱,口渴,小便不利」矣。其治他病,不能若是之備也,亦有說以通之歟?夫亦惟細意較量其證,而可得之矣。豬苓湯證在少陰,即不云有身熱。然曰「心煩,不得眠」,則雖不熱於表,其裏之熱,不可謂不劇。
況兼下利而渴,尚非身熱、洩澼耶?風引湯治「熱癱,癇縱,無身熱」,亦不能謂非熱證。滑石代赭湯與百合同用。夫百合,固主「邪氣、腹脹、心痛」者,亦焉能因病體之如寒無寒,如熱無熱,而謂「旣遭攻下,必不得有熱」哉!矧「皮水,衇浮,胕腫,按之沒指,不惡風」,其中豈得無熱?中有熱而四肢復厥,其為熱,能不更甚耶?其治小便不利,觀其或合蒲灰,或合亂髮、白魚,均非溫熱之品。則必謂「無熱」,所不能矣。
白話文:
如果只是說「蕩」,那意思就是「動搖散開」。況且「蕩練」的作用可以遍及五臟六腑;「蕩滌」的作用還能到達腸胃;單純的「蕩」,就只能去除胃中積聚的寒熱而已。而且,像開通閉塞的巴豆,以及推陳出新的大黃,都是因為有實質的東西堵塞在其中。如果只說「積聚」,那還好像是說有實質的東西存在。但「積聚」之後,緊接著說「寒熱」,這就確定是將其視為有氣無形的東西了。要去除這種有氣無形的東西,而用「蕩」這個字來形容,難道不是「動搖散開」的意思嗎!所以又補充說明,說它能「益精氣」。
明明是汙濁的東西被去除,清淨的光明自然到來,這絕對不能和巴豆、大黃這種一去不復返的瀉藥相提並論。雖然胃中積聚的寒熱,怎麼知道它不是從大便排出,而是從小便排出呢?所謂的「積聚」,就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寒熱已經積留很久,如果能從大便排出,也會因為腹瀉而痊癒。既然已經腹瀉卻仍然發熱,難道不應該是從小便排出嗎?所以使用滑石,是因為滑石最初像泥一樣,然後逐漸變堅硬,這是以土轉化為金。主管肅降的,在土中進行肅降,這就是所謂「利小便」的第一層意思。
金的性質是凝重,它能下行,必定是藉由火的作用。滑石剛出來的時候像泥土,正是因為地下的氣是溫暖的。現在就藉由積聚寒熱所轉化的體熱,來作為滑石的溫熱之氣,怎麼能不使氣變得柔順而下行呢?等到它下行時,氣已經變得柔和,就一定不會從大便排出,這就是所謂「主身熱洩澼」的第二層意思。顏色白色屬金,味道甘甜屬土。氣寒則下降,土隨金下降。這不正是味道歸於形體,形體歸於氣,氣歸於精華嗎?這就是所謂「益精氣」的第三層意思。
乳汁顏色白,味道甘甜,由血液化生而性質寒涼,正好與滑石的性質相合。這不正是氣歸於精,精歸於轉化嗎?這就是所謂「主女子乳難、小便不通」的第四層意思。然而,《別錄》說「通六腑九竅的津液」,又是為什麼呢?所謂的「通」,是有餘與不足相互濟助的意思。觀察上面的文字,《本經》所說的「洩澼」,是指大腸有餘,膀胱不足。而乳難,是指胃有餘,乳汁不足,這些都是津液的變異,沒有按照正常的途徑運行。
使有餘的津液輸送給不足的地方,這不就叫做通嗎?又說「使人腸胃通利」,又是為什麼呢?堵塞在大腸,乾涸在膀胱,乳汁難以分泌,滯留在胃,這不就是中焦不利嗎?疏通膀胱而小便通暢,乳道通利而胃氣平和。即便不說它能「利中」,也不行啊。說「通九竅六腑的津液」,是滑石的功能。說「使人腸胃通利」,是滑石的功效。正是因為它有這樣的功能,才能建立這樣的功效。
張仲景在治療「陽明病,脈浮,發熱,口渴想喝水」的豬苓湯中使用了滑石。這確實是所謂的「胃中積聚,寒熱,發熱,口渴,小便不利」。他治療其他疾病,雖然不能像這樣完備,也應該有可以解釋的道理吧?這也只有仔細衡量病證,才能夠理解其中的道理。豬苓湯證屬於少陰,雖然不說有身熱,但說「心煩,不能入睡」,這雖然不是表面發熱,但內在的熱,不能說不嚴重。
更何況兼有下痢和口渴,這難道不是發熱、腹瀉的表現嗎?風引湯治療「熱癱、癲癇、沒有發熱」,也不能說不是熱證。滑石代赭湯和百合一起使用。百合本來是主治「邪氣、腹脹、心痛」的,怎麼能因為病體看起來好像不冷不熱,就說「已經攻下後,一定不會有熱」呢!更何況「皮膚水腫,脈浮,腳腫,按下去會凹陷,但不怕風」,這其中怎麼會沒有熱呢?體內有熱而四肢反而冰涼,這熱不是更加嚴重嗎?它治療小便不利,看它有時搭配蒲灰,有時搭配亂髮、白魚,這些都不是溫熱的藥物。所以一定不能說它「沒有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