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cient Disease Acupuncture Treatment

古籍記載「咳逆」的經絡穴道清單(附原文)

咳嗽而氣上逆者。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諸病源候論.咳逆候》:「咳逆者,是咳嗽而氣逆上也。」「咳病由肺虛感微寒所成,寒搏於氣,氣不得宣,胃逆聚還肺,肺則脹滿,氣遂不下,故為咳逆。」證見咳嗽吐痰,或氣喘喉中有水雞聲等。《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並治》:「咳逆上氣,時時唾濁,但坐不得眠,皂莢丸主之。」又:「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射干麻黃湯主之。」《肘後備急方》卷三:「治小兒大人咳逆,短氣,胸中吸吸,咳出涕唾,嗽出臭膿涕粘,淡竹瀝一合,日三五服,大人一升。」中醫古代典籍中記載相關穴道如下:

雲門

雲門

1.《針灸大成》:「主傷寒四肢熱不已,咳逆,喘不得息,胸脅短氣,氣上衝心,胸中煩滿,脅徹背痛,喉痺,肩痛臂不舉,癭氣。」


孔最

孔最

1.《針灸大成》:「主熱病汗不出,咳逆,肘臂厥痛屈伸難,手不及頭,指不握,吐血,失音,咽腫頭痛。」


經渠

經渠

1.《針灸大成》:「主瘧寒熱,胸背拘急,胸滿膨,喉痺,掌中熱,咳逆上氣,傷寒,熱病汗不出,暴痺喘促,心痛嘔吐。」


少商

少商

1.《針灸大成》:「主頷腫喉閉,煩心善噦,心下滿,汗出而寒,咳逆,痎瘧振寒,腹滿,唾沫,唇乾引飲,食不下,膨膨,手攣指痛,掌熱,寒慄鼓頷,喉中鳴,小兒乳鵝。」

2.《子午流注說難》:「證治:煩心善噦。心下滿。汗出而寒。咳逆。痎瘧振寒。腹滿唾沫。唇乾引飲不下。膨膨。手攣指痛。寒慄鼓頷。喉中鳴。」


氣舍

氣舍

1.《針灸大成》:「主咳逆上氣,頸項強不得回顧,喉痺哽噎,咽腫不消,癭瘤。」

2.《針灸甲乙經》:「咳逆上氣,魄戶及氣舍主之。」


氣戶

氣戶

1.《針灸大成》:「主咳逆上氣,胸背痛,咳不得息,不知味,胸脅支滿,喘急。」


庫房

庫房

1.《針灸大成》:「主胸脅滿,咳逆上氣,呼吸不至息,唾膿血濁沫。」

2.《針灸甲乙經》:「胸脅榰滿,咳逆上氣,呼吸多喘,濁沫膿血,庫房主之。」


屋翳

屋翳

1.《針灸大成》:「主咳逆上氣,唾血多濁沫膿血,痰飲,身體腫,皮膚痛不可近衣,淫濼,瘛瘲不仁。」


乳根

乳根

1.《針灸大成》:「主胸下滿悶,胸痛膈氣,不下食,噎病,臂痛腫,乳痛,乳癰,淒慘寒痛,不可按抑,咳逆,霍亂轉筋,四厥。」


周榮

周榮

1.《針灸大成》:「主胸脅滿不得俯仰,食不下,喜飲。咳唾穢膿,咳逆,多淫。」


膈俞

膈俞

1.《針灸大成》:「主心痛,周痺,吐食,翻胃,骨蒸,四肢怠惰,嗜臥,痃癖,咳逆,嘔吐,膈胃寒痰,食飲不下,熱病汗不出,身重常溫。不能食,食則心痛,身痛腫脹,脅腹滿,自汗盜汗。」


肝俞

肝俞

1.《針灸大成》:「主多怒,黃疸,鼻酸,熱病後目暗淚出,目眩,氣短咳血,目上視,咳逆,口乾,寒疝,筋寒,熱痙,筋急相引,轉筋入腹將死。」


魄戶

魄戶

1.《針灸大成》:「主背膊痛,虛勞肺痿,三尸走疰,項強急不得回顧,喘息咳逆,嘔吐煩滿。」


步廊

步廊

1.《針灸大成》:「主胸脅支滿,痛引胸,鼻塞不通,呼吸少氣,咳逆嘔吐,不嗜食,喘息不得舉臂。」


神封

神封

1.《針灸大成》:「主胸滿不得息,咳逆,乳癰,嘔吐,洒淅惡寒,不嗜食。」

2.《針灸甲乙經》:「胸脅榰滿不得息,咳逆,乳癰,灑淅惡寒,神封主之。」


靈墟

靈墟

1.《針灸大成》:「主胸脅支滿,痛引胸不得息,咳逆,嘔吐,不嗜食。」


神藏

神藏

1.《針灸大成》:「主嘔吐,咳逆,喘不得息,胸滿,不嗜食。」

2.《針灸甲乙經》:「胸滿咳逆,喘不得息,嘔吐煩滿,不得飲食,神藏主之。」


彧中

彧中

1.《針灸大成》:「主咳逆喘息不能食,胸脅支滿,涎出多唾。」

2.《針灸甲乙經》:「咳逆上氣,涎出多唾,呼吸喘哮,坐臥不安,彧中主之。」


俞府

俞府

1.《針灸大成》:「主咳逆上氣,嘔吐,喘嗽,腹脹不下食飲,胸中痛久喘,灸七壯效。」

2.《針灸甲乙經》:「咳逆上氣,喘不得息,嘔吐胸滿,不得飲食,俞府主之。」


浮白

浮白

1.《針灸大成》:「主足不能行,耳聾耳鳴,齒痛,胸滿不得息,胸痛,頸項癭,癰腫不能言,肩臂不舉,發寒熱,喉痺,咳逆痰沫,耳鳴嘈嘈無所聞。」


頭竅陰

頭竅陰

1.《針灸大成》:「主脅痛,咳逆不得息,手足煩熱,汗不出,轉筋,癰疽,頭痛心煩,喉痺,舌強口乾,肘不可舉,卒聾,魘夢,目痛,小眥痛。」


行間

行間

1.《針灸大成》:「主嘔逆,洞泄,遺溺癃閉,消渴嗜飲,善怒,四肢滿,轉筋,胸脅痛,小腹腫,咳逆嘔血,莖中痛,腰疼不可俯仰,腹中脹,小腸氣,肝心痛,色蒼蒼如死狀,終日不得息,口喎,癲疾,短氣,四肢逆冷,嗌乾煩渴,瞑不欲視,目中淚出,太息,便溺難,七疝寒疝,中風,肝積肥氣,發痎瘧,婦人小腹腫,面塵脫色,經血過多不止,崩中,小兒急驚風。」

2.《針灸甲乙經》:「溺難,痛,白濁,卒疝,少腹腫,咳逆嘔吐,卒陰跳,腰痛不可以俯仰,面黑,熱,腹中䐜滿,身熱,厥痛,行間主之。」

3.《針灸易學》:「咳逆發噫:膻中、中脘、大陵、三里、肺俞、行間。」


巨闕

巨闕

1.《針灸大成》:「主上氣咳逆,胸滿短氣,背痛胸痛,痞塞,數種心痛,冷痛,蛔蟲痛,蠱毒貓鬼,胸中痰飲,先心痛,先吐,霍亂不識人,驚悸,腹脹暴痛,恍惚不止,吐逆不食,傷寒煩心,喜嘔發狂,少氣腹痛,黃疸,急疸,急疫,咳嗽,狐疝,小腹脹噫,煩熱,膈中不利,五臟氣相干,卒心痛,尸厥。妊娠子上衝心昏悶,刺巨闕,下針令人立蘇不悶,次補合谷,瀉三陰交,胎應針而落,如子手掬心,生下手有針痕,頂母心向前,人中有針痕,向後枕骨有針痕,是驗。」


紫宮

紫宮

1.《針灸大成》:「主胸脅支滿,胸膺骨痛,飲食不下,嘔逆上氣,煩心,咳逆吐血,唾如白膠。」


華蓋

華蓋

1.《針灸大成》:「主喘急上氣,咳逆哮嗽,喉痺咽腫,水漿不下,胸脅支滿痛。」

2.《針灸甲乙經》:「咳逆上氣,喘不能言,華蓋主之。」


璇璣

璇璣

1.《針灸大成》:「主胸脅支滿痛,咳逆上氣,喉鳴喘不能言,喉痺咽癰,水漿不下,胃中有積。」


前谷

前谷

1.《針灸大成》:「咳逆:支溝前谷大陵曲泉三里陷谷然谷行間臨泣肺俞。」


大陵

大陵

1.《針灸大成》:「咳逆:支溝前谷大陵曲泉三里陷谷然谷行間臨泣肺俞。」

2.《針灸易學》:「咳逆發噫:膻中、中脘、大陵、三里、肺俞、行間。」


支溝

支溝

1.《針灸大成》:「咳逆:支溝前谷大陵曲泉三里陷谷然谷行間臨泣肺俞。」


曲泉

曲泉

1.《針灸大成》:「咳逆:支溝前谷大陵曲泉三里陷谷然谷行間臨泣肺俞。」


然谷

然谷

1.《針灸大成》:「咳逆:支溝前谷大陵曲泉三里陷谷然谷行間臨泣肺俞。」


肺俞

肺俞

1.《針灸大成》:「咳逆:支溝前谷大陵曲泉三里陷谷然谷行間臨泣肺俞。」

2.《針灸易學》:「咳逆發噫:膻中、中脘、大陵、三里、肺俞、行間。」


陷谷

陷谷

1.《針灸大成》:「咳逆:支溝前谷大陵曲泉三里陷谷然谷行間臨泣肺俞。」


期門

期門

1.《針灸大成》:「咳逆:胸中氣不交也,水火相搏而有聲。期門(針)。」


心俞

心俞

1.《針灸甲乙經》:「寒熱心痛,循循然與背相引而痛,胸中悒悒不得息,咳唾血,多涎,煩中善饐,食不下,咳逆,汗不出,如瘧狀,目䀮䀮,淚出悲傷,心俞主之。」


扶突

扶突

1.《針灸甲乙經》:「咳逆上氣,咽喉鳴喝喘息,扶突主之。」


水突

水突

1.《針灸甲乙經》:「咳逆上氣,咽喉壅腫,呼吸短氣,喘息不通,水突主之(」


膻中

膻中

1.《針灸甲乙經》:「咳逆上氣,唾喘短氣不得息,口不能言,膻中主之。」

2.《針灸易學》:「咳逆發噫:膻中、中脘、大陵、三里、肺俞、行間。」


維道

維道

1.《針灸甲乙經》:「咳逆不止,三焦有水氣,不能食,維道主之。」


太淵

太淵

1.《針灸甲乙經》:「咳逆煩悶不得臥,胸中滿,喘不得息,背痛,太淵主之。」


尺澤

尺澤

1.《針灸甲乙經》:「咳逆上氣,舌乾脅痛,心煩肩寒,少氣不足以息,腹脹,喘,尺澤主之。」


中脘

中脘

1.《針灸易學》:「咳逆發噫:膻中、中脘、大陵、三里、肺俞、行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