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陰

位置:足小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1分處
  • 五俞穴:井穴
  • 可灸
最後更新日:2021-08-21

穴名介紹

至陰。至,極也。陰,寒也,水也。至陰名意指體內膀胱經的寒濕水氣由此外輸體表。本穴物質為來自體內膀胱經的寒濕水氣,它位於人體的最下部,是人體寒濕水氣到達的極寒之地,故名至陰。

解剖位置

有趾背動脈及趾蹠側固有動脈形成的動脈網;布有趾蹠側固有神經及足背外側皮神經。

穴道圖片

針刺方法

淺刺0.1寸

穴道介紹

本穴道為膀胱經井穴。在古代,灸至陰穴是能可以讓產婦正常生產的方法之一。因此,至陰穴是一個婦科要穴。凡是月經不止的人,只要灸至陰穴,或在此穴道放血,通常會快速改善。

雖然位於腳趾頭,但是卻可以改善頭痛、鼻塞,有機會的時候可以體驗一下。

Youtube影片

穴道主治疾病

本穴道可以改善56種症狀或疾病,在此隨機顯示48種。

感染症與寄生蟲疾病

  • 結膜炎

內分泌、營養與新陳代謝疾病

  • 高血脂症(膽固醇過高)
  • 月經不調

神經系統疾病

  • 頭痛

眼與附器疾病

  • 眼睛紅痛
  • 結膜炎
  • 角膜炎
  • 容易流眼淚
  • 夜盲

耳與乳突疾病

  • 暈眩
  • 耳聾
  • 耳鳴

消化系統疾病

  • 慢性肝炎
  • 腹股溝疝氣

皮膚與皮下組織疾病

  • 皮膚搔癢

肌肉骨骼系統與結締組織疾病

  • 背痛
  • 腰痛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 子宮崩漏
  • 尿道結石
  • 月經過多
  • 排尿困難
  • 尿道炎
  • 月經不調

症狀、徵候與實驗室異常發現疾病

  • 頭痛
  • 頻尿
  • 全身性水腫
  • 腹瀉
  • 暈眩
  • 肋間神經疼痛
  • 無尿及少尿
  • 排尿後有殘尿感
  • 咳嗽

傳統中醫症狀與疾病

  • 膝部腫大疼痛
  • 下背部疼痛
  • 腰骶痛
  • 流鼻血
  • 耳鳴
  • 腰痛
  • 小便渾濁不清
  • 排尿後有殘尿感
  • 眼睛乾澀
  • 夜間遺尿
  • 腳五趾(小腳趾)痛
  • 眼睛模糊
  • 鼻子乾燥
  • 吞咽障礙
  • 遺精

艾灸刮痧

艾條灸10-20分鐘,艾炷灸5-10壯

按摩推拿

用大拇指按揉至陰穴100~200次,每天堅持可治頭痛

古代中醫典籍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