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

《針灸聚英》~ 卷一下 (2)

回本書目錄

卷一下 (2)

1. 手厥陰心包絡經

手厥陰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下鬲。歷絡三焦。

手厥陰受足少陰之交。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由是下鬲。歷絡於三焦之上脘中脘。及臍下一寸下焦之分也。

其支者。循胸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下循臑內。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

白話文:

手厥陰經脈從胸部開始,穿過心包,向下到達腹部,沿著三焦經脈走行。

手厥陰經脈與足少陰經脈相交,從胸部開始,穿過心包,向下到達腹部,沿著三焦經脈走行,經過上脘、中脘,在臍下一寸處分為下焦。

手厥陰經脈的支脈,沿著胸部走行,從腋窩下三寸處穿出,向上到達腋窩下,向下沿著大腿內側走行,經過太陰經、少陰經之間,進入肘部。

脅上際為腋。自屬心包上循胸出脅。下腋三寸天池穴。上行抵腋下。下循臑內之天泉穴。以介手太陰、少陰兩經之中間。入肘中之曲澤也。

白話文:

脅的上緣就是腋下。從心包上沿著胸部走向脅部。腋下三寸處是天池穴。天池穴往上延伸到腋下。向下沿著上手臂內側的天泉穴。處於手太陰肺經和手少陰心經之間。進入肘中部的曲澤穴。

下臂行兩筋之間。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由肘中下臂。行臂兩筋之間。循郄門、間使、內關、大陵入掌中勞宮穴。循中指出其端之中衝云。

其支別者。從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白話文:

經脈從肘部下行到前臂,沿著前臂的兩條肌腱之間走行,進入手掌中,沿著食指到達指尖。

從肘部中點下行前臂,沿著前臂的兩條肌腱之間,經過郄門、間使、內關、大陵進入手掌中的勞宮穴,再沿著食指到達指尖的中衝穴。

它的分支則是從手掌中出來,沿著小指旁邊的無名指到達指尖。

小指次指。無名指也。自小指而逆數之。則為次指。云其支別者。自掌中勞宮穴別行。循小指次指出其端。而交於手少陽也。

此經多血少氣。戌時氣血注此。受足少陰之交。凡九穴。左右共一十八穴。

白話文:

小指旁邊的手指。叫做無名指。從小指倒數過來,就是無名指。說它有支別分出,是指從手掌勞宮穴分出一條支線。這條支線沿著小指、無名指,通到指尖,與手少陽經相交。

天池(一名天會),腋下三寸。乳後一寸。著脅直腋橛肋間。手足厥陰、少陽之會。銅人。灸三壯。針二分。甲乙。針七分。主胸中有聲。胸膈煩滿。熱病汗不出。頭痛。四肢不舉。腋下腫。上氣。寒熱痃瘧。

白話文:

天池穴(別名天會穴):

  • 位於腋下三寸。
  • 在乳頭後一寸。
  • 在肋間,接近腋窩的肋骨處。
  • 屬於手足少陰心腎經和手足少陽膽經的交會穴。

銅人取穴法:

  • 艾灸三壯。
  • 針刺深度二分。

甲乙經取穴法:

  • 針刺深度七分。

主治功效:

  • 胸中有喘鳴聲。
  • 胸膈煩悶、脹滿。
  • 發熱出汗減少。
  • 頭痛。
  • 四肢無力。
  • 腋下腫脹。
  • 氣逆。
  • 冷熱交替發作的瘧疾。

天泉(一名天濕),曲腋下二寸。舉臂取之。銅人。針六分。灸三壯。主目䀮䀮不明。惡風寒。心病。胸脅支滿。咳逆。膺背胛臂內廉痛。

白話文:

天泉穴(又名天濕)

  • 位置:脇部下兩寸處。
  • 取穴方法:舉起手臂,在腋窩下方取穴。
  • 針刺深度:六分。
  • 灸法:三壯。

主治病症:

  • 眼睛昏花,視力不清。
  • 怕冷怕風。
  • 心臟疾病。
  • 胸肋脹滿。
  • 咳嗽、反胃。
  • 胸、背、肩胛、手臂內側疼痛。

曲澤,肘內廉下陷中。屈肘得之。心包絡脈所入為合。水。銅人。灸三壯。針三分。留七呼。主心痛善驚。身熱煩渴。口乾。逆氣嘔涎血。心下澹澹。身熱。風胗。臂肘手腕善搖動。頭清汗出不過肩。傷寒逆氣嘔吐。

白話文:

曲澤穴

位於肘部內側,肘內彎的凹陷處。彎曲肘部就能找到。是心包絡經脈的合穴,屬水。

銅人記載:

  • 灸3壯
  • 針刺深度3分
  • 留針7個呼吸

主治:

  • 心痛、易受驚嚇
  • 身體發熱、口渴
  • 口乾
  • 胸悶逆氣、嘔吐血痰
  • 心窩空虛感
  • 身體發熱
  • 風胗(風引起的疾病)
  • 手臂、肘部、手腕易搖動
  • 頭部出汗但只到肩膀
  • 傷寒引起的逆氣嘔吐

郄門,掌後去腕五寸。手厥陰心包絡脈郄。銅人。針三分。灸五壯。主嘔血衄血。心痛嘔噦。驚恐畏人。神氣不足。

白話文:

郄門穴:位於手背,距手腕五寸。屬手厥陰心包經郄穴。銅人經記載:針刺深度為三分,灸療壯數為五壯。主治嘔血、衄血,心痛、嘔吐呃逆,驚恐畏人,精神不振。

間使,掌後三寸兩筋間陷中。心包絡脈所行為經。金。素注。針六分。留七呼。銅人。針三分。灸五壯。明堂。七壯。甲乙。三壯。主傷寒結胸。心懸如飢。卒狂。胸中澹澹。惡風寒。嘔沫怵惕。寒中少氣。掌中熱。腋腫肘攣。卒心痛。多驚。中風氣塞。涎上昏危。喑不得語。咽中如梗。鬼邪。霍亂乾嘔。婦人月水不調。血結成塊。小兒客忤。

白話文:

間使穴

位置:後背上,位於肩胛骨下角後方,距脊椎三寸,兩條筋之間的凹陷處。

經絡:心包絡脈循行於此。

五行屬性:金。

《素問》記載:針刺六分深,留針七個呼吸。

《銅人》記載:針刺三分深,灸五壯。

《明堂》記載:灸七壯。

《甲乙經》記載:灸三壯。

主治:

  • 傷寒結胸
  • 心慌如飢
  • 突然發狂
  • 胸中虛空無力
  • 惡風寒
  • 嘔吐泡沫,驚嚇不安
  • 寒中氣短
  • 手掌心發熱
  • 腋下腫脹,肘部攣縮
  • 突然心痛
  • 多驚
  • 中風氣塞
  • 涎水上湧,昏迷危重
  • 失語
  • 咽喉中如有梗阻
  • 鬼邪作祟
  • 霍亂乾嘔
  • 婦女月經不調
  • 血塊凝結
  • 小兒客忤

內關,掌後去腕二寸兩筋間。與外關相對。手心主之絡。別走少陽。銅人。針五分。灸三壯。主手中風熱。失志。心痛。目赤。支滿肘攣。實則心暴痛。瀉之。虛則頭強。補之。

白話文:

內關穴位於手掌後方,距離手腕兩寸,位於兩條肌腱之間。與外關穴相對。掌心主心經的絡脈。另外與少陽經相通。銅人記載:針灸深度為五分。灸法為三壯。主治手部中風導致的熱症、心煩意亂、心痛、眼睛發紅、手肘及手臂抽搐。實症表現為劇烈的心痛,可用瀉法治療。虛症表現為頭部僵硬,可用補法治療。

大陵,掌後骨下兩筋間陷中。手厥陰心包絡脈所注為俞。土。心包絡實。瀉之。銅人。針五分。素注。針六分。留七呼。灸三壯。主熱病汗不出。手心熱。肘臂攣痛腋腫。善笑不休。煩心。心懸若飢。心痛掌熱。喜悲泣驚恐。目赤目黃。小便如血。嘔噦無度。狂言不樂。喉痹口乾。

白話文:

大陵穴

位置:手掌後方,手腕關節兩條肌腱中間的凹陷處。

主治:

  • 心包絡經絡的俞穴:心包絡經絡中,氣血聚集的地方。
  • 心包絡經絡氣血鬱結時,可用此穴瀉其氣血。
  • **針刺:**針刺五分(銅人針法)或六分(素問注)。
  • **留針:**七次呼吸的時間。
  • **艾灸:**三壯。

主治病症:

  • 熱病不發汗。
  • 手心發熱。
  • 手肘、手臂抽搐疼痛、腋窩腫脹。
  • 愛笑不止。
  • 心煩焦慮。
  • 心裡懸空,飢餓感。
  • 心痛,手心發熱。
  • 情緒多變,悲傷哭泣,恐懼驚嚇。
  • 眼睛發紅發黃。
  • 小便如血。
  • 嘔吐、乾嘔不止。
  • 胡言亂語,不開心。
  • 喉嚨痛,口乾。

身熱頭痛。短氣。胸脅痛。瘑瘡疥癬。東垣曰。胃氣下溜。五臟氣亂。在於心者。取之心主之俞大陵。同精導氣。以復其本位。

白話文:

發燒頭痛,呼吸急促,胸痛,皮膚潰瘍和疥癬。劉完素說:這是胃氣下行,五臟功能紊亂。針對心臟的影響,取心臟俞穴大陵穴。同時使用導氣針灸法,讓氣血回歸本位。

勞宮(一名五里,一名掌中),掌中央動脈。銅人。屈無名指取之。資生。屈中指取之。滑氏云。以今觀之。屈中指無名指兩者之間取之為允。心包絡脈所溜為滎。火。素注。針三分。留六呼。銅人。灸三壯。明堂。針二分。得氣即瀉。只一度。針過兩度。令人虛。禁灸。灸令人息肉日加。

白話文:

勞宮穴(又稱五里穴、掌中穴)位於手掌中央的動脈處。

取穴方法:

  • 屈曲無名指,取穴於無名指根部。
  • 屈曲中指,取穴於中指根部。
  • 根據《滑氏針灸》的記載,正確的取穴位置應介於中指和無名指之間。

穴位屬性:

  • 心包絡經絡上的榮穴。
  • 五行屬火。

針灸方法:

  • 針刺深度三分。
  • 留針時間六個呼吸。
  • 《銅人針灸經》記載:可灸三壯。
  • 《明堂灸法》記載:針刺深度二分,得氣後立即出針,只能針刺一次,超過兩次會讓人虛弱。
  • 禁灸,因灸之會加重肉贅。

主中風。善悲笑不休。手痹。熱病數日汗不出。怵惕。脅痛不可轉側。大小便血。衄血不止。氣逆嘔噦煩渴。食飲不下。大小人口中腥臭。口瘡。胸脅支滿。黃疸目黃。小兒齦爛。

白話文:

主治中風。經常悲傷笑個不停。手部麻痺。持續發熱數日不出汗。心神不寧、恐懼。肋骨疼痛,無法轉身側睡。大小便帶血。鼻子流血不止。氣息逆流,嘔吐、噯氣、口渴。進食吞嚥困難。大小便和口中都有一股腥臭味。口腔潰瘍。胸口和肋骨兩側脹滿。黃疸,眼睛發黃。小兒牙齦腐爛。

中衝,手中指端去爪甲角如韭葉陷中。心包絡脈所出為井。木。心包絡虛。補之。銅人。針一分。留三呼。明堂。灸一壯。主熱病煩悶汗不出。掌中熱。身如火。心痛煩滿。舌強。

白話文:

中衝穴

位於中指尖,去指甲約韭葉寬。是心包絡經脈的井穴。屬木。

功效:

  • 調理心包絡虛弱。

取穴方法:

  • 針刺深度一分,留針三口氣。
  • 艾灸一壯。

主治:

  • 高燒煩悶,不出汗。
  • 手掌發熱。
  • 身體發燙如火。
  • 心痛煩悶,心悸。
  • 舌頭僵硬。

三焦者。水穀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上焦者。在心下下鬲。在胃上口。主內而不出。其治在膻中。玉堂下一寸六分。兩乳間陷者中是也。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穀。其治在臍旁。下焦者。當膀胱上口。主分別清濁。主內而出以傳道。其治在臍下一寸。故名三焦。

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

白話文:

三焦,是水穀運行和氣息終始的道路。上焦,在心臟下面,隔膜上面,主要作用是內斂,不外散。它的治病穴位在膻中,位於玉堂穴下一寸六分,在兩乳之間的凹陷處。中焦,在胃的中間,不上不下,主要作用是消化和吸收水穀。它的治病穴位在臍旁。下焦,在膀胱的上口,主要作用是分離清濁,並將氣息傳送出去。它的治病穴位在臍下一寸。因此,這三部分合稱「三焦」。

滑氏曰。三焦。相火也。火能腐熟水穀。萬物焦從火。火亦腐物之氣。命名取義。或有在於此歟。三焦有名無形。又曰。三焦者。於鬲腹脂膏之內。五臟五腑之隙。水穀流化之關。其氣融會於其間。熏蒸鬲膜。發達皮膚分肉。運行四旁上中下。各隨其所屬部分而名之。實元氣之別使也。是故雖無其形。倚內外之形而得名。雖無其實。合內外之實而為位者也。

白話文:

滑氏說:三焦就是相火。火能腐爛消化食物,天地萬物都有火性。火也能腐蝕萬物,或許命名時就取了這個意思。三焦有其名,卻沒有具體形狀。又說:三焦位於膈膜和腹腔脂肪內,是五臟六腑之間的縫隙,是食物消化流化的關口。三焦之氣在這些縫隙中匯集,燻蒸膈膜,使皮膚和肌肉得到滋養。三焦氣運行在身體的四面上下,各個部位的名稱都根據其所在位置而得名。三焦實際上是元氣的一部分,是元氣的使者。所以,雖然三焦沒有固定的形狀,但卻依附於身體內外各個部位的形狀而得名。雖然三焦本身沒有固定的位置,但卻根據內外各個部位的分佈而確定其位置。

三因方云。古人謂左為腎臟。其腑膀胱。右為命門。其腑三焦。三焦者。有脂膜如手大。正與膀胱相對。有二白脈自中出。夾脊而上貫於腦。所以經云男子藏精。女子系胞。以此推之。三焦當如此說。有形可見為是。扁鵲乃云。三焦有位無形。而叔和輩失其旨意。遽云無狀有名。

白話文:

《三因方》中記載,古人認為左邊代表腎臟,它的腑是膀胱;右邊代表命門,它的腑是三焦。三焦像一塊脂肪膜,和手掌一樣大,正好與膀胱相對。有三條白色脈絡從三焦中間出來,沿著脊椎向上貫通到腦部。因此經文說,男子儲藏精華,女子繫結胞胎。從這個角度來看,三焦應該是這樣的說法,有形狀可以看見。扁鵲卻說,三焦有位置但沒有形狀。而叔和等人誤解了扁鵲的本意,就急著說三焦沒有形狀,只有名稱。

俾後學承謬不已。且名以召實。無實奚名。果無其形。尚何藏精系胞為哉。其所謂三焦者何也。上焦在膻中。內應心。中焦在中脘。內應脾。下焦在臍下。即腎間動氣。分布人身。有上中下之異。方人湛寂。欲想不興。則精氣散在三焦。榮華百脈。及其想念一起。欲火熾然。

白話文:

讓後學承受如此謬論,真是不勝其煩。但有名稱才能召來實體,沒有實體,名稱又從何而來?如果真的沒有這個形體,又怎麼藏納精氣,繫住胞衣?所謂的三焦指的是什麼呢?上焦在膻中,與心臟相應。中焦在中脘,與脾臟相應。下焦在肚臍下方,也就是腎臟之間,動氣並分佈於全身,區分為上、中、下三部分。當人處於靜默狀態,不起任何念頭時,精氣散佈在三焦中,滋養著全身百脈。一旦心生念頭,慾火熾盛,

翕撮三焦精氣流溢。並於命門輸瀉而去。故號此府為三焦耳。世承叔和之弊而不悟。可為長太息也。初甚異其說。及為齊從事。(以下醫說。載之龍川志。)有一舉子徐遁者。石守道之婿也。少嘗醫療病。有精思。曰。齊嘗大飢。群丐相臠而食。有一人皮肉盡而骨脈全者。視其五臟。

白話文:

聚集三焦的精氣,讓它們流溢並輸瀉到命門,因此稱這個臟腑為三焦。醫界世世代代沿襲叔和的錯誤說法而不醒悟,真是令人長嘆。

最初我非常驚訝於他的說法。後來擔任齊國的從事官時(以下內容載於《龍川志》),有一個舉子名叫徐遁,是石守道的女婿。他年輕時曾練習醫術,很有見識。他說,齊國曾經發生大饑荒,乞丐們互相殘殺充饑。有一個人的皮肉都被吃光了,只剩下骨頭和脈絡。我觀察他的內臟。

見右腎之下。有脂膜如手大者。正與膀胱相對。有二白脈。自其中出。夾脊而上貫腦。意此則導引家所謂夾脊雙關者。而不悟脂膜如手大者之為三焦也。所見默合。可以證古人之謬。

丹溪朱氏曰。三焦以焦。而下焦司肝腎之分。皆陰而主乎下者也。天非此火不能以生物。人非此火不能以有生。

白話文:

在右腎下方,有一層脂肪膜,大小如手,正對著膀胱。此膜上分出兩條白色的脈絡,沿著脊椎兩側向上穿過腦部。

而《導引養生經》中所說的「夾脊雙關」指的就是這兩條脈絡。但是古人不知道這一層脂肪膜就是三焦。

我的觀察與古書記載相符,可以證明古人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