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應經》~ 逐日人神所在
逐日人神所在
1. 逐日人神所在
一日在足大趾厥陰分,刺之,跗腫。
二日在足外踝少陽分,刺之,筋經緩。
三日在股內少陰分,刺之,小腹痛。
四日在腰太陽分,刺之,腰僂無力。
五日在口太陰分,刺灸之,舌強。
六日在手陽明分,刺之,咽喉不利。
七日在內踝少陰分,刺灸之,陰經筋急。
八日在手腕太陽分,刺灸之,腕不收。
九日在尻厥陰分,刺灸之,病急。
十日在腰背太陰分,刺灸之,腰背傴僂。
十一日在鼻柱陽明分,刺灸之,齒面腫。
十二日在髮際少陽分,刺灸之,令人重聽。
十三日在牙齒少陰分,刺灸之,氣寒。
十四日在胃脘陽明分,刺之,氣腫。
十五日在遍身,不宜補瀉,針灸大忌。
十六日在胸太陰分,刺之,逆息。
十七日在氣衝陽明分,刺之,難息。
十八日在股內少陰分,刺之,引陰氣痛。
十九日在足跗陽明分,灸之。
二十日在內踝少陰分,刺之,經筋攣。
二十一日在手小指太陽分,刺之,手不仁。
二十二日在足外踝少陽分,刺之,經筋緩。
二十三日在腰及足厥陰分,刺之,發轉筋。
二十四日在手陽明分,刺之,咽喉中不利。
二十五日在足陽明分,刺之,胃氣脹。
二十六日在胸太陰分,刺灸之,喘咳。
二十七日在膝陽明分,刺之,足經厥逆。
二十八日在陰少陰分,刺之,小腹急痛。
二十九日在膝脛厥陰分,刺之,筋痿無力。
三十日在足跗上陽明分,刺之,有傷胃氣。
考之砭足焫一科,雖有《資生經》、《針灸四書》,其間浩翰廣漠,不能窺其要妙,獨宏綱陳先生得梓桑君家傳之秘,乃篡其備要,編為是書,以便後學。今重校正,定其詳略,尤為切要,使天下後世咸躋於仁壽之域也。
白話文:
[逐日人神所在]
第一日,位於腳大拇指的厥陰部位,如果在此處施針,可能會導致腳掌腫脹。
第二日,在腳踝外側的少陽部位,若在此處施針,可能會引起筋絡鬆弛。
第三日,位於大腿內側的少陰部位,若在此處施針,可能會造成小腹疼痛。
第四日,在腰部的太陽部位,如果在此處施針,可能會導致腰部彎曲,力量減弱。
第五日,在口部的太陰部位,如果在此處進行針灸,可能會導致舌頭僵硬。
第六日,在手部的陽明部位,如果在此處施針,可能會影響咽喉的正常功能。
第七日,在腳踝內側的少陰部位,如果在此處進行針灸,可能會導致陰部的經脈緊張。
第八日,在手腕的太陽部位,如果在此處進行針灸,可能會導致手腕無法收縮。
第九日,在臀部的厥陰部位,如果在此處進行針灸,病情可能迅速惡化。
第十日,在腰部和背部的太陰部位,如果在此處進行針灸,可能會導致腰部和背部彎曲。
第十一日,在鼻子的陽明部位,如果在此處進行針灸,可能會導致牙齒和麪部腫脹。
第十二日,在髮際線的少陽部位,如果在此處進行針灸,可能會導致聽力下降。
第十三日,在牙齒的少陰部位,如果在此處進行針灸,可能會導致身體感覺寒冷。
第十四日,在胃部的陽明部位,如果在此處施針,可能會導致腹部腫脹。
第十五日,全身都不適合進行針灸,這是針灸的大忌。
第十六日,在胸部的太陰部位,如果在此處施針,可能會導致呼吸困難。
第十七日,在氣沖的陽明部位,如果在此處施針,可能會導致呼吸困難。
第十八日,在大腿內側的少陰部位,如果在此處施針,可能會引起下體的疼痛。
第十九日,在腳掌的陽明部位,適合進行灸療。
第二十日,在腳踝內側的少陰部位,如果在此處施針,可能會導致筋絡抽搐。
第二十一日,在小指的太陽部位,如果在此處施針,可能會導致手指麻木。
第二十二日,在腳踝外側的少陽部位,如果在此處施針,可能會導致筋絡鬆弛。
第二十三日,在腰部和腳部的厥陰部位,如果在此處施針,可能會引發抽筋。
第二十四日,在手部的陽明部位,如果在此處施針,可能會影響咽喉的正常功能。
第二十五日,在腳部的陽明部位,如果在此處施針,可能會導致胃部脹氣。
第二十六日,在胸部的太陰部位,如果在此處進行針灸,可能會導致喘息和咳嗽。
第二十七日,在膝蓋的陽明部位,如果在此處施針,可能會導致腳部的經脈反常。
第二十八日,在下體的少陰部位,如果在此處施針,可能會導致小腹劇烈疼痛。
第二十九日,在膝蓋和小腿的厥陰部位,如果在此處施針,可能會導致筋萎,力量減弱。
第三十日,在腳掌上的陽明部位,如果在此處施針,可能會對胃部產生不良影響。
經過仔細研究砭石和焫法,雖然有《資生經》和《針灸四書》等豐富的資料,但內容繁多,難以掌握其精髓,只有宏綱陳先生繼承了梓桑君家傳的祕訣,整理出其中的精華,編寫了這本書,以方便後學者學習。現在經過再次校正,確定其詳細程度,更加切合實際需求,讓後世的人們都能達到健康長壽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