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會撰、劉瑾補輯

《神應經》~ 手足腰腋部 (2)

回本書目錄

手足腰腋部 (2)

1. 手足腰腋部

腰痛不能舉:僕參(二穴在跟骨下陷中,拱足取之。灸三壯)

膝以上病:灸環跳,風市

膝以下病:灸犢鼻,膝關,三里,陽陵

足踝以上病:灸三陰交,絕骨,崑崙

足踝以下病:灸照海,申脈

腿痛:寬骨

氣腳:一風市(百壯或五十壯),二伏兔(針三分,禁灸),三犢鼻(五十壯),四膝眼,五三里(百壯),六上廉,七下廉(百壯),八絕骨

腳轉筋,發時不可忍者:腳踝上(一壯),內筋急,灸內;外筋急,灸外。

腳轉筋,多年不愈,諸藥不效者:灸承山(二七壯)

白話文:

腰痛抬不起來:按壓僕參穴(位於腳跟骨下方凹陷處,腳弓起才能找到,艾灸三壯)。

膝蓋以上部位疼痛:艾灸環跳穴、風市穴。

膝蓋以下部位疼痛:艾灸犢鼻穴、膝關穴、三里穴、陽陵泉穴。

腳踝以上部位疼痛:艾灸三陰交穴、絕骨穴、崑崙穴。

腳踝以下部位疼痛:艾灸照海穴、申脈穴。

腿痛:艾灸寬骨穴。

腳氣:艾灸風市穴(艾灸一百壯或五十壯)、伏兔穴(針刺三分,禁止艾灸)、犢鼻穴(艾灸五十壯)、膝眼穴、三里穴(艾灸一百壯)、上廉穴、下廉穴(艾灸一百壯)、絕骨穴。

腳抽筋,發作時痛到無法忍受:在腳踝上方艾灸一壯,內側肌肉抽筋則灸內側,外側肌肉抽筋則灸外側。

腳抽筋多年未癒,各種藥物治療無效:艾灸承山穴(艾灸十四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