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經的地部水液由此流入地之地部。
1.肩井穴。肩,穴在肩部也。井,地部孔隙也。肩井穴名意指膽經的地部水液由此流入地之地部。本穴物質為膽經上部經脈下行而至的地部經水,至本穴後,經水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流入地之地部,故名肩井穴。
2.肩解穴。肩,指穴在肩部。解,散也。肩解名意指膽經的地部經水在此散解分流。本穴物質為膽經上部經脈下行而至的地部經水,至本穴後,經水一是循本穴的地部孔隙流入地之地部,二是未能流入地之地部的經水循地之表部溢流膽經之外,經水在此如同散解一般,故名肩解。
3.膊井穴。膊,膀子,大肉塊之意。井,地部孔隙也。膊井名意指膽經下行至此的經水一部分滲入脾土肌肉之中。本穴位於肩上肌肉豐滿之處,為人體局部重力場的最高點,脾土中的水濕容易滲流外出,穴內的肌肉層中水濕因而稀少,由膽經上部經脈下行至此的地部經水也就不斷地滲入其中,故名膊井。
4.手少陽陽維之會。本穴氣血為地部經水,氣血主要集中在地之表部,天部層次氣血因而處於空虛之狀,陽維脈的氣血及手少陽經天髎穴吸熱上行的氣血因此匯入穴內,故本穴為手少陽陽維之會。
穴名介紹
解剖位置
有斜方肌,深部為肩胛提肌與岡上肌;有頸橫動、靜脈分支;布有腋神經分支,深部上方為橈神經。
穴道圖片
針刺方法
刺0.3~0.5寸
Youtube影片
穴道主治疾病
本穴道可以改善76種症狀或疾病,在此隨機顯示55種。
耳與乳突疾病
- 耳鳴
循環系統疾病
- 原發性高血壓
- 心絞痛
- 腦中風
皮膚與皮下組織疾病
- 禿頭
感染症與寄生蟲疾病
- 淋巴結腫大
- 肺結核
內分泌、營養與新陳代謝疾病
- 高血脂症(膽固醇過高)
精神(心智)與行為疾病
- 神經衰弱症
神經系統疾病
- 梅尼爾氏病
- 上肢手部麻木
- 半身不遂
- 小兒麻痺後症候群
呼吸系統疾病
- 扁桃腺炎
消化系統疾病
- 牙齦腫脹
- 慢性肝炎
肌肉骨骼系統與結締組織疾病
- 腰痛
- 肩痛(肩關節)
- 背痛
- 脖子(頸項)酸痛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 月經腹痛
- 子宮發炎
- 乳腺炎
妊娠、生產期疾病
- 產後乳汁不足
症狀、徵候與實驗室異常發現疾病
- 心悸
- 全身性水腫
- 流鼻血
- 淋巴結腫大
- 暈眩
- 咳嗽
- 氣喘
傳統中醫症狀與疾病
- 牙齦出血
- 眼睛乾澀
- 夜間遺尿
- 小便疼痛
- 肩痛(肩井穴附近)
- 手腳冰冷
- 多痰
- 側頸痛
- 腰痛
- 肩痛(肩頸交接處)
- 頭頂痛
- 心胸煩熱
- 耳鳴
- 月經腹痛
- 心臟痛
- 肩痛(肩背交接處)
- 肩痛(肩中部)
- 肩痛(肩後部)
- 子宮崩漏
- 下背部疼痛
- 流鼻血
- 牙齒痛
- 脖子(頸項)酸痛
艾灸刮痧
艾條灸5-10分鐘,艾炷灸3-5壯
按摩推拿
按摩肩井穴位的按摩力度不要過重、過久,尤其有血壓高或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不可久按重按
古代中醫典籍摘錄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