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針秘傳》~ 六、十二經孔穴圖及歌括 (2)
六、十二經孔穴圖及歌括 (2)
1. (六)手太陽小腸經穴圖及歌括
小腸經諸穴歌
小腸穴,十九中。路從少澤,步前谷後谿之隆,道循腕骨,觀陽谷養老之崇,得支正於小海,逐肩貞以相從,值臑俞兮遇天宗,乘兼風兮曲垣中,肩外俞兮肩中俞,啟天窗兮見天容,匪由顴髎,曷造聽宮。
小腸經穴分寸歌
白話文:
小腸穴,在十九個穴道中。它的路徑從手掌小指的少澤穴開始,沿著前谷穴和後谿穴之間的隆起部位行走,經過腕骨,觀察到陽谷穴和養老穴之間的隆起部位,得到支正穴與小海穴之間的正確路徑,然後沿著肩貞穴行走,到達臑俞穴和天宗穴,再通過兼風穴和曲垣穴之間,到達肩外俞穴和肩中俞穴,最後到達天窗穴和天容穴。如果你不經過顴髎穴,怎麼能到達聽宮穴呢?
小指端外為少澤,前谷外側節前覓,節後捏拳取後谿,腕骨腕前骨陷側,兌骨下陷陽谷討,腕上一寸名養老,支正腕後量五寸,小海肘端五分好,肩貞胛下兩骨解,(曲胛下,兩骨解間,肩髃後陷中。)臑俞大骨下陷保,(大骨下,胛上廉,舉臂取之。)天宗秉風后骨中,秉風髎外舉有空,(天髎外,肩上小髃後,舉臂有空。
白話文:
小指尖端外側是少澤穴,在前谷外側節前尋找,在節後握拳,在腕骨和腕前骨陷側是兌穴,在兌穴下方凹陷處是陽谷穴,腕部一寸處是養老穴,在腕後五寸處是支正穴,小海穴在肘端五分處,肩貞穴在胛骨下方兩骨交界處,臑俞穴在大骨下陷處,天宗穴在秉風穴後骨中,秉風穴外側舉臂時有凹陷處。
)曲垣肩中曲胛陷,外俞胛後一寸從,(即外肩俞,肩胛上廉,去脊三寸陷中。)肩中二寸大杼旁,天窗扶突後陷詳。(頸大筋間,前曲頰下,扶突後,動脈應手陷中。)天容耳下曲頰後,顴髎面頄銳端量,聽宮耳端大如菽。(耳中珠子大,如赤小豆。)
白話文:
曲垣位於肩部,靠近肩胛骨凹陷的地方,外俞則在肩胛骨後方一寸的位置,也就是肩胛骨上緣,距離脊椎三寸凹陷處。肩中位於大杼穴旁兩寸,天窗則在扶突穴後方凹陷處,靠近頸部大筋之間,向前彎曲到下頜下方,扶突穴後方,脈搏跳動的地方。天容位於耳朵下方,靠近下頜骨後方,顴髎位於面頰骨突出的地方,聽宮位於耳朵前端,大小像顆小豆子。
2. (七)足太陽膀胱經穴圖及歌括
膀胱經諸穴歌
足太陽,六十三。睛明攢竹,詣曲差五處之鄉,承光通天,見絡卻玉枕之行,天柱高兮大杼抵,風門開兮肺俞當,厥陰心膈之俞,肝膽脾胃之臟,三焦腎兮大腸小腸,膀胱俞兮中膂白環,自從大杼至此,去脊中寸半之旁。又有上次中下四髎,在腰四空以相將。
白話文:
足太陽經,共有六十三個穴位。從睛明穴、攢竹穴開始,經過曲差穴、五處穴、承光穴、通天穴,再沿著絡卻穴、玉枕穴直至天柱穴,然後到高骨穴和外俞穴,再從風門穴經過肺俞穴,接著是厥陰心俞穴、肝俞穴、膽俞穴、脾俞穴、胃俞穴、三焦俞穴、腎俞穴、大腸俞穴、小腸俞穴,最後到膀胱俞穴和中膂穴、白環穴。自從外俞穴至此,這些穴位距離脊柱中間約一寸半的兩側。另外,在上髎穴、中髎穴、下髎穴和四髎穴這四個穴位,它們在腰部的四個空隙中,互相連接。
會陽居尻尾之側,始了背中二行,仍上肩胛而下,附分二椎之旁,三椎魄戶,四椎膏肓,神堂噫嘻兮鬲關,魂門兮陽綱,意舍兮胃倉,肓門志室,秩邊胞肓,承扶浮郄與委陽,殷門委中而合陽,承筋承山到飛揚,附陽崑崙到僕參,申脈金門,探京骨之場,束骨通谷,抵至陰小指之旁。
膀胱經穴分寸歌
白話文:
會陽穴位於臀部兩側的尾骨中央,在脊椎的兩側,延伸到肩胛骨,然後向下,沿著脊椎兩側,三椎是魄戶,四椎是膏肓,神堂是噫嘻穴,鬲關是魂門,神道是陽綱,意舍是胃倉,肓門是志室,秩邊是胞肓,承扶是浮郄,委陽是殷門,委中是合陽,承筋是承山,到飛楊,附陽是崑崙,到僕參,申脈是金門,探京骨之場,束骨是通谷,一直到小指外側的陰穴。
足太陽兮膀胱經,目內眥角始睛明,眉頭陷中攢竹取,曲差發際上五分,五處發止一寸是,承光發上二寸半,通天絡郄玉枕穴,相去寸五調勻看,玉枕夾腦一寸三,入發二寸枕骨現。天柱項後髮際中,大筋外廉陷中獻。
白話文:
足太陽膀胱經:
-
目內眥角:睛明穴,位於眼內角上方,瞳孔直上方。
-
眉頭陷中攢竹穴:位於眉毛內側端陷中。
-
曲差:位於發際上五分處。
-
承光:位於發際上二寸半處。
-
通天絡郄玉枕穴:位於枕骨正中,後髮際正中直上 1 寸 5 分處。
-
玉枕:位於枕骨正中,後髮際正中直上 1 寸 3 分處。
-
入發:位於枕骨正中,後髮際正中直上 2 寸處。
-
天柱:位於項後髮際中央,左右大筋外側陷中。
自此夾脊開寸五,第一大杼二風門,三椎肺俞厥陰四,心俞五椎之下論,膈七肝九十膽俞,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十四腎,大腸十六之下推,小腸十八膀十九,中膂內俞二十椎,白環廿一椎下當,以上諸穴可排之,更有上次中下髎,一二三四腰空好,會陽陰尾尻骨旁。
白話文:
從這裡開始,後背的脊柱旁,每一個椎骨間有一寸五分的距離,第一個是至陽穴、第二個是風門穴、第三個是肺俞穴、第四個是心俞穴,第五個椎骨以下稱作膈俞穴、第七個是肝俞穴、第九個是膽俞穴、第十一個是脾俞穴、第十二個是胃俞穴、第十三個是三焦俞穴、第十四個是腎俞穴,第十六個是大腸俞穴以下,第十八個是小腸俞穴、第十九個是膀胱俞穴,第廿個是中膂穴、內俞穴在第廿一個椎骨下,以上這些穴道都可以按壓推拿。另外還有上、中、下三個髎穴,第一、二、三、四個腰空穴很好,尾骨旁的會陽穴、陰穴、尻骨穴。
背部二行諸穴了,又從脊上開三寸,第二椎下為附分,三椎魄戶四膏肓,第五椎下神堂尊,第六噫嘻膈關七,第九魂門陽綱十,十一意舍之穴存,十二胃倉穴已分,十三肓門端正在,十四志室不須論,十九胞肓廿秩邊,背部三行諸穴勻。
白話文:
背部二行的穴位就結束了,接著從脊椎上開三寸,第二個椎骨下是附分穴,第三個椎骨魄戶穴,第四個椎骨是膏肓穴,第五個椎骨下是神堂穴,第六個椎骨是噫嘻穴,第七個椎骨是膈關穴,第九個椎骨是魂門穴,第十個椎骨是陽綱穴,第十一個椎骨是有意舍穴,第十二個椎骨是胃倉穴,第十三個椎骨是肓門穴,第十四個椎骨是志室穴,第十九個椎骨是胞肓穴,第二十個椎骨是秩邊穴。背部三行的穴位全部結束了。
又從臀下陰文取,承扶居於陷中主,浮郄扶下方六分,委陽扶下寸六數,殷門扶下六寸長,膕中外廉兩筋鄉,委中膝骨約紋里,此下三寸尋合陽,承筋腳跟上七寸,穴在腨腸之中央,承山腨下分肉間,外踝七寸上飛揚,輔陽外踝上三寸,崑崙後跟陷中央,僕參亦在踝骨下,申脈踝下五分張,金門申脈下一寸,京骨外側骨際量,束骨本節後陷中,通谷節前陷中強,至陰卻在小指側,太陽之穴始周詳。(計六十三穴,左右共一百二十六穴。
白話文:
從臀部下方陰部附近開始取穴,承扶穴位於臀部下方凹陷處,浮郄穴在承扶穴下方六分,委陽穴在承扶穴下方一寸六分,殷門穴在承扶穴下方六寸,膕中穴位於膝蓋外側兩條筋之間,委中穴位於膝蓋骨後方約一寸處,從委中穴向下三寸尋找合陽穴,承筋穴位於腳跟上方七寸,穴位位於腓腸肌中央,承山穴位於腓腸肌下端肉之間,外踝上方七寸處尋找飛揚穴,輔陽穴位於外踝上方三寸,崑崙穴位於腳後跟凹陷處中央,僕參穴也位於踝骨下方,申脈穴位於踝骨下方五分處,金門穴在申脈穴下方一寸,京骨穴位於外踝骨外側骨縫處,束骨穴位於腳踝後方本節凹陷處,通谷穴位於腳踝前下方凹陷處,至陰穴位於小指側,太陽穴的位置至此全部講解完畢。(共計六十三個穴位,左右兩側共一百二十六個穴位。)
另外從臀下隱密處取穴位,承扶穴位於臀部的凹陷處,是主穴位。浮郄穴位於承扶穴下方六分處。委陽穴位於承扶穴下方一寸六分處。殷門穴位於承扶穴下方六寸處。膕中穴位於小腿外側兩條肌肉的交界處。委中穴位於膝蓋骨的內側約一寸處。合陽穴位於委中穴下方三寸處。承筋穴位於腳跟上七寸處,穴位在腨腸的中央。承山穴位於腨骨下方肌肉的分界處。飛揚穴位於外踝上七寸處。輔陽穴位於外踝上三寸處。崑崙穴位於腳跟後側的凹陷處。僕參穴也位於腳踝骨下方。申脈穴位於腳踝骨下方五分處。金門穴位於申脈穴下方一寸處。京骨穴位於外側骨骼的交界處。束骨穴位於腳踝關節後側的凹陷處。通谷穴位於腳踝關節前側的凹陷處。至陰穴位於小指側。太陽穴位於頭部兩側太陽穴的中心處。
(總共有六十三個穴位,左右兩側加起來一共一百二十六個穴位。)
)
白話文:
除了臀部下方隱私處的穴位外,承扶穴位於臀部凹陷處,是主要穴位。浮郄穴位於承扶穴下方六分處,委陽穴位於承扶穴下方一寸六分處,殷門穴位於承扶穴下方六寸處。膕中穴位於小腿外側兩條肌肉交界處,委中穴位於膝蓋骨內側約一寸處,合陽穴位於委中穴下方三寸處。承筋穴位於腳跟上七寸處,穴位在腨腸中央。承山穴位於腨骨下方肌肉分界處,飛揚穴位於外踝上七寸處,輔陽穴位於外踝上三寸處,崑崙穴位於腳跟後側凹陷處。僕參穴也位於腳踝骨下方,申脈穴位於腳踝骨下方五分處,金門穴位於申脈穴下方一寸處,京骨穴位於外側骨骼交界處,束骨穴位於腳踝關節後側凹陷處,通谷穴位於腳踝關節前側凹陷處,至陰穴位於小指側。太陽穴位於頭部兩側太陽穴中心處。
(總共有六十三個穴位,左右兩側加起來一共一百二十六個穴位。)
3. (八)足少陰腎經穴圖及歌括
腎經諸穴歌
足少陰兮廿七,湧泉流於然谷,太谿大鐘兮水泉綠,照海復溜兮交信續,從築賓兮上陰谷,撩橫骨兮大赫麓,氣穴四滿兮中注,肓俞上通於商曲,守石關兮陰都寧,閉通谷兮幽門肅,步廊神封而靈墟存,神藏或中而腧府足。
腎經穴分寸歌
白話文:
足少陰經有二十七個穴位,湧泉穴位於足底前部,然谷穴位於足內踝後方,太谿穴位於足內踝尖下方,水泉穴位於足內踝後方,照海穴位於足內踝尖,復溜穴位於足內踝後方,交信穴位於足內踝後方,築賓穴位於足內踝後方,上陰谷穴位於足內踝後方,撩橫骨穴位於足內踝後方,大赫麓穴位於足內踝後方,氣穴穴位於足內踝後方,中注穴位於足內踝後方,肓俞穴位於足內踝後方,上通於商曲穴,守石關穴位於足內踝後方,陰都寧穴位於足內踝後方,閉通谷穴位於足內踝後方,幽門肅穴位於足內踝後方,步廊穴位於足內踝後方,神封穴位於足內踝後方,靈墟穴位於足內踝後方,神藏穴位於足內踝後方,或中穴位於足內踝後方,腧府穴位於足內踝後方。
足掌心中是湧泉,然骨踝下一寸前,(內踝前一寸。)太谿踝後跟骨上,大鐘跟後腫中邊,(足跟後腫中大骨上,兩筋間也。)水泉溪下一寸覓,照海踝下四寸安,復溜踝上前二寸,交信踝上二寸聯,一穴止隔筋前後,太陽之後少陰前。(前旁骨是復溜,後旁骨是交信,二穴止隔一條筋。
白話文:
-
足掌心中央是湧泉穴,足內踝骨前一寸是太谿穴。
-
腳踝後面的跟骨上是大鐘穴,跟骨後的腫脹部位中間是大骨上的兩條筋之間的水泉穴。
-
水泉穴下一寸是照海穴,位於腳踝下四寸。
-
復溜穴位於腳踝前面二寸。
-
交信穴位於腳踝上方二寸。
-
二穴之間隔著一條筋,太陽經的復溜穴在前面,少陰經的交信穴在後面。
)築賓內踝上踹分,陰谷膝下曲膝間,橫骨大赫並氣穴,四滿中注亦相連,各開中行止寸半,上下相去一寸便。上膈肓俞亦一寸,肓俞臍旁半寸邊,肓俞商曲石關來,陰都通谷幽門闢,各開中行五分俠,六穴上下一寸裁,步廊神封靈墟存,神藏或中俞府尊,各開中行計二寸,上下寸六六穴分,俞府璇璣旁二寸,取之得法自然真。
白話文:
-
築賓:位於內踝上,踹分穴的下方。
-
陰谷:位於膝下,曲膝穴的內側。
-
橫骨:位於大赫穴的下方,氣穴的旁邊。
-
四滿:位於中注穴的下方,與中注穴相連。
-
上膈肓俞:位於膈俞穴的上方,一寸之處。
-
肓俞:位於臍旁,半寸之處。
-
商曲:位於肓俞穴的下方,石關穴的旁邊。
-
陰都:位於通谷穴的下方,幽門穴的旁邊。
-
步廊:位於神封穴的下方,靈墟穴的旁邊。
-
神藏:位於或中俞穴的下方,府尊穴的旁邊。
11.俞府:位於璇璣穴的旁邊,二寸之處。
4. (九)手厥陰心包絡經穴圖及歌括
心包絡經諸穴歌
手厥陰心包之脈,計有九穴而終。自天池天泉為始,逐曲澤郄門而通,間使行於內關,大陵近乎勞宮,既由掌握,抵於中衝。
心包絡經穴分寸歌
白話文:
手厥陰心包經有一共有九個穴位。從天池、天泉穴開始,順著曲澤、郄門穴通到內關穴,靠近大陵穴,然後經過勞宮穴,再從手掌中走到中衝穴。
心包起自天池間,乳後一寸腋下三,(腋下三寸,乳後一寸。)天泉曲腋下二寸,曲澤屈肘陷中央,郄門去腕方五寸,(掌後去腕五寸。)間使腕後三寸量,內關去腕止二寸,大陵掌後兩筋間,勞宮屈中名指取,(屈中指無名指,兩者之間取之。)中指之末中衝良。
白話文:
心包經起自天池之間,由乳頭後一寸,腋下三寸。
天泉,位於曲腋之下二寸的少海穴附近。
曲澤位於手肘彎曲的中央,是一處明顯的凹陷。
郄門穴在手腕後方五寸處,即掌後五寸處。
間使穴位於腕後三寸處。
內關穴去手腕二寸處,在掌面的正中線。
大陵穴位於掌後兩條肌腱之間。
勞宮穴位於手心正中,屈中指和無名指時可以找到。
中衝穴位在中指尖端正中央。
5. (十)手少陽三焦經穴圖及歌括
三焦經諸穴歌
手少陽三焦之脈,二十三穴之間。關衝液門中渚,陽池外關通連,支溝會宗三陽絡,四瀆天井清冷淵,消濼臑會,肩髎相聯,天髎處天牖之下,翳風讓瘈脈居先,顱息定而角孫近耳,絲竹空而禾髎接焉,耳門已畢,經穴已全。
三焦經穴分寸歌
白話文:
手少陽三焦的脈絡,在二十三個穴位之間。關衝、液門、中渚、陽池、外關、通連、支溝、會宗、三陽絡、四瀆、天井、清冷淵、消濼、臑會、肩髎,這些穴位相連接。天髎穴位於天牖穴的下方,翳風穴讓瘈脈在前,顱息穴確定,角孫穴靠近耳朵,絲竹空穴空虛,禾髎穴與它相連。耳門穴已經結束,所有經穴都已經齊全。
無名之外端關衝,液門小次指陷中,中渚液下去一寸,陽池腕上之陷中,外關腕後方二寸,腕後三寸支溝容,腕後三寸內會宗,空中有穴用心攻,腕後四寸三陽絡,四瀆肘前五寸著,天井肘外大骨後,骨罅中間一寸摸,肘後二寸清冷淵,消濼對腋臂外落,臑會肩前三寸量,肩髎臑上陷中央,天髎缺盆陷處上,天牖天容之外旁,(天牖,頸大筋外缺盆上,天容後,天柱前,完骨下,髮際上。)翳風耳後尖角陷,(耳後尖角陷中,按之引耳中。
白話文:
-
無名小指外側的端點,在關衝穴。
-
液門穴,在小指無名指之間的指縫,靠近掌側。
-
中渚穴,在手腕掌側,中指和無名指的指縫,朝手掌方向一寸。
-
陽池穴,在手腕上,朝手掌方向的凹陷處。
-
外關穴,在手腕後方,二寸的位置。
-
支溝穴,在手腕後方,三寸的位置。
-
內會宗穴,在手腕後方,三寸的位置。
-
空中的穴位,用心攻治療。
-
三陽絡穴,在手腕後方,四寸的位置。
-
四瀆穴,在肘前,五寸的位置。
-
天井穴,在肘外,大骨後面,骨縫中間,一寸的位置。
-
清冷淵穴,在肘後,二寸的位置。
-
消濼穴,在腋下,臂外,落下的位置。
-
臑會穴,在前肩胛骨上,三寸的位置。
-
肩髎穴,在肩胛骨上,凹陷處的中央。
-
天髎穴,在缺盆穴上面,凹陷處的上方。
-
天牖穴,在天容穴的外側。天容穴,在頸後大筋外側,缺盆穴上面,天柱穴前面,完骨穴下面,髮際線上面。
-
翳風穴,在耳後尖角的凹陷處。
)瘈脈耳後青脈現,(耳本後雞足青絡脈。)顱囟亦在青絡脈,角孫耳廊中間上,耳門耳前起肉中,(耳前起肉,當耳缺陷中。)禾髎耳前動脈張,欲知絲竹空何在,眉後陷中仔細量。(計二十三穴,左右共四十六穴。)
白話文:
瘈脈的耳後有青筋顯現。(耳本後有雞足青筋絡脈。)頭頂的前囟和後囟也在青筋絡脈之中,角孫穴位於耳朵上端的耳廊中間,耳門穴在耳朵前方,從耳根旁起於肉中。(耳前從肉中起,在耳後部缺陷中央。)禾髎穴位於耳前,動脈顯現且略微脹起。想要知道絲竹空穴的位置,應該仔細量度眉毛後方的凹陷處。(耳後共有二十三穴,左右兩耳共四十六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