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穴名介紹
下,下方之意。廉,指邊側,又指形如菱角之狀,本穴握拳曲肘,在前臂撓側外緣,曲池下4寸,上廉下1寸,此處肌肉隆起,狀如菱狀,穴當菱狀側邊,故名。
解剖位置
在橈骨的橈側,橈側有腕伸短肌及腕伸長肌,深層有旋後肌;有橈動脈分支;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及橈神經深支。
穴道圖片
針刺方法
直刺0.5~1寸
穴道介紹
下廉穴功效:「理氣通腑,通利關節」,主治頭痛、目痛、暈眩、半身不遂、腹痛、腹脹、上肢庥木,肘臂痛。現代研究針刺下廉穴可治療急性腰扭傷,效果顯著。
常用配伍
- 配肩髃、合谷,治上肢麻木,肘臂疼痛,半身不遂
- 配足臨泣、少澤,治乳廱
- 配丘墟,治胸脅滿引腹
- 配五處、神庭、頭維,治頭痛、目痛
穴道主治疾病
感染症與寄生蟲疾病
肺結核
痢疾
精神(心智)與行為疾病
神經性厭食症
神經系統疾病
半身不遂
梅尼爾氏病
上肢手部麻木
頭痛
眼與附器疾病
眼睛紅痛
耳與乳突疾病
暈眩
呼吸系統疾病
氣喘
支氣管炎
消化系統疾病
消化不良
腹中有鳴叫聲
胃及十二指腸炎
腸炎
肌肉骨骼系統與結締組織疾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
脖子(頸項)酸痛
手肘外側痛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乳腺炎
症狀、徵候與實驗室異常發現疾病
氣喘
暈眩
肋間神經疼痛
上腹胃脘痛
下腹部痛(小腹痛)
腹痛
胃腸脹氣
腹瀉
頭痛
肚臍周圍腹痛
傳統中醫症狀與疾病
腹中有鳴叫聲
脖子(頸項)酸痛
手肘外側痛
肋間神經疼痛
上腹胃脘痛
胃腸脹氣
多痰
眼睛紅痛
膝蓋外側前側痛
手肘窩痛
大便膿血
大便溏(稀薄)
肚臍周圍腹痛
眼睛乾澀
艾灸刮痧
艾條灸5-10分鐘,艾炷灸3-5壯
古代中醫典籍摘錄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