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突
位置:頸部,人迎與氣舍連線的中點;當胸鎖乳突肌前緣,與甲狀軟骨下緣相平處目錄
穴名介紹
水,指水液。突,上突、衝動之意。本穴在頸部胸鎖乳突肌前,結喉突起之旁,水飲或食物下嚥時,穴處可見上突衝動,故名。
解剖位置
有頸闊肌,在甲狀軟骨外側,胸鎖乳突肌與肩胛舌骨肌上腹的交叉點;外側為頸總動脈;布有頸皮神經,深層為交感神經發出的心上神經及交感幹。
穴道圖片
針刺方法
直刺0.3~0.5寸。
注意事項
不宜深刺,以免傷及頸總動脈和頸外動脈分支
穴道介紹
水突穴功效平喘利咽,理氣化痰, 主治咳逆上氣、喘息不得臥、咽喉腫痛、呃逆、扁桃體炎、甲狀腺腫、淋巴結核、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
常用配穴
- 水突穴配天突穴治咳嗽、氣喘。
- 水突穴配氣舍穴,天突穴,有利咽消腫的作用,治咽喉腫痛,氣喘
- 水突穴配風門穴,百會穴,氣戶穴,治咳嗽
- 水突穴配膻中穴,巨闕穴,關元穴,有降氣解痙的作用,治療發作性橫膈膜痙攣
穴道主治疾病
感染症與寄生蟲疾病
淋巴結腫大
百日咳
內分泌、營養與新陳代謝疾病
高血脂症(膽固醇過高)
甲狀腺腫
甲狀腺機能減退
甲狀腺亢進
呼吸系統疾病
氣喘
扁桃腺炎
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
支氣管炎
急性咽喉炎
消化系統疾病
慢性肝炎
肌肉骨骼系統與結締組織疾病
脖子(頸項)酸痛
症狀、徵候與實驗室異常發現疾病
氣喘
淋巴結腫大
咳嗽
打嗝呃逆
咽喉痛
腹瀉
全身性水腫
噁心反胃
傳統中醫症狀與疾病
脖子(頸項)酸痛
打嗝呃逆
咽喉痛
多痰
前側頸痛
夜間遺尿
噁心反胃
吞咽障礙
艾灸刮痧
艾條灸5-10分鐘,艾炷灸3-5壯
按摩推拿
正坐。用右手從左邊掐患人水突穴,有動脈應手,按定覺腋下微痛,膊肘引痛,手指酸麻。將大指輕輕抬起,覺熱氣從胳膊手指出。又用左手從患人右邊掐水突穴動脈,按法與上同,令四肢脈氣發散,不至閉塞也。
古代中醫典籍摘錄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