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介紹
「前」,前部也。「頂」,擠頂也。該穴名意指前面督脈的上行之氣在此被頂撞而不能上行。本穴物質來自於百會穴傳來的天部陽氣和囟會穴傳來的天部水濕之氣,百會穴傳來的陽氣至本穴時是散熱冷縮的變化,而囟會穴的水濕之氣在上行至本穴時則是吸熱蒸升的變化,二氣在本穴相會後,降行的氣血頂住了上行的氣血,故名「前頂穴」。
解剖位置
在帽狀腱膜中;有左右顳淺動、靜脈吻合網;布有額神經分支及枕大神經分支。
穴道圖片
針刺方法
橫刺0.3~0.5寸
Youtube影片
穴道主治疾病
感染症與寄生蟲疾病
- 結膜炎
精神(心智)與行為疾病
- 睡眠障礙
神經系統疾病
- 癲癇
- 小兒驚巒
- 半身不遂
- 梅尼爾氏病
- 睡眠障礙
- 偏頭痛
- 頭痛
眼與附器疾病
- 麥粒腫
- 結膜炎
- 眼睛紅痛
耳與乳突疾病
- 暈眩
循環系統疾病
- 腦中風
- 原發性高血壓
呼吸系統疾病
- 慢性鼻炎
- 鼻竇炎
症狀、徵候與實驗室異常發現疾病
- 暈眩
- 頭痛
- 全身性水腫
傳統中醫症狀與疾病
- 癲癇
- 麥粒腫
- 頭頂痛
- 眼睛紅痛
- 鼻部疼痛
- 面色發紅
- 眼睛乾澀
穴道配伍
艾灸刮痧
艾條灸5-10分鐘,艾炷灸3-5壯
古代中醫典籍摘錄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