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介紹
膽經的水濕之氣在此吸熱上行。「陽輔穴」。「陽」指陽氣,「輔」為輔佐之意。陽輔名意指膽經的水濕之氣在此吸熱上行。本穴物質為懸鐘穴外散而來的濕冷水氣,至本穴後因受外界之熱而升溫上行,本穴如輔佐膽經氣血向上蒸升的作用,故名「陽輔穴」。本穴為膽經經穴。
解剖位置
- 關於足少陽膽經上的陽輔穴,它的位置在腳部一個特定的地方:
- 具體地說,是在趾長伸肌和腓骨短肌這兩塊肌肉之間。
- 在這個穴位附近,有來自脛前動脈和靜脈的分支通過。
- 另外,這裡也有腓淺神經分布,負責傳遞感覺信號。
針刺方法
直刺0.5~0.7寸
穴道介紹
陽輔穴功效:疏風清熱、通經活絡。主治:偏頭痛、目外眥痛、咽喉腫痛、瘰癧、胸脅脹痛、腳氣、下肢萎痹、半身不遂、瘧疾、腋下痛、下肢外側痛、頸淋巴結炎、頸淋巴結核、坐骨神經痛、扁桃體炎。
穴道配伍
1. 祛風止痛 (偏頭痛):陽輔穴配風池穴、太陽穴
- 原理: 風池穴位於頸後,太陽穴位於額顳部,皆為頭部經絡要穴,與膽經密切相關。偏頭痛多因風邪侵襲頭部經絡,氣血阻滯所致。陽輔穴作為膽經穴位,具有疏通膽經、平肝熄風的作用;配合風池、太陽穴,可協同祛風解表,疏通頭部經絡,改善氣血循環,從而達到止痛的效果。
2. 活絡消腫 (腋下腫):陽輔穴配足臨泣穴、丘墟穴
- 原理: 腋下腫痛多與經絡不通,濕熱瘀滯有關。足臨泣穴位於足少陽膽經,丘墟穴位於足少陽膽經,皆具有清熱利濕、活血化瘀的功效。陽輔穴配合此二穴,可加強疏通膽經及肝經氣血,清利濕熱,消散腫痛。
3. 舒筋活絡 (下肢外側痛):陽輔穴配陽陵泉穴、環跳穴
- 原理: 陽陵泉穴、環跳穴均位於下肢,分別屬膽經與足太陽膀胱經。下肢外側疼痛多因經絡不通,氣血瘀滯所致。陽輔穴配合陽陵泉、環跳穴,可加強疏通膽經及膀胱經氣血,鬆解筋脈,舒筋活絡,從而緩解疼痛。
4. 治下肢痿痹癱之足內翻畸型:陽輔穴配陵後穴、飛揚穴、金門穴
- 原理: 此配伍針對下肢痿痹癱瘓及足內翻畸形,屬於較為複雜的病症。陵後穴、飛揚穴、金門穴的具體位置及功能需更多資訊才能更精確分析,但其與陽輔穴合用,應是從多個經絡角度入手,協同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改善肌肉功能,以達到治療效果。
Youtube影片
載入中...
穴道主治疾病
感染症與寄生蟲疾病
- 淋巴結腫大
內分泌、營養與新陳代謝疾病
- 高血脂
神經系統疾病
- 半身不遂
- 偏頭痛
眼與附器疾病
- 眼睛紅痛
循環系統疾病
- 心絞痛
- 心臟病
- 原發性高血壓
呼吸系統疾病
- 扁桃腺炎
消化系統疾病
- 慢性肝炎
肌肉骨骼系統與結締組織疾病
- 類風濕性關節炎
- 膝蓋痛
- 肩關節痛
- 腰痛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 腎及輸尿管結石
艾灸刮痧
陽輔穴艾灸或遠紅外線加熱方法:
艾灸:
- 準備:
- 艾條:選擇品質好的艾條,例如陳艾條。
- 艾灸盒/艾灸器:可選用防燙安全材質的艾灸盒或艾灸器。
- 灸具:如艾灸盒、艾灸器或三棱灸針。
- 擦拭用品:消毒棉球或酒精。
- 燃點工具:打火機或火柴。
- 消毒: 用酒精或消毒棉球擦拭艾灸盒/艾灸器以及周圍皮膚。
- 定位: 將艾灸盒/艾灸器置於陽輔穴位置。
- 點燃: 使用打火機或火柴點燃艾條,待其燃燒穩定後,放置於艾灸盒/艾灸器上。
- 灸法:
- 溫灸: 艾條距離穴位約2-3釐米,溫熱感舒適即可。
- 雀啄灸: 艾條每次在穴位上停留1-2秒,然後提起,重複操作。
- 迴旋灸: 艾條沿著穴位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緩慢移動。
- 時間: 每個穴位灸10-15分鐘,每天灸一次或隔日一次。
- 觀察: 灸治過程中觀察皮膚狀況,若出現紅腫、灼痛等異常反應,應立即停止灸治。
- 收尾: 灸治結束後,用毛巾輕輕擦拭殘留的艾灰,並注意保暖。
遠紅外線加熱:
- 準備:
- 遠紅外線神燈:選擇功率合適的遠紅外線神燈。
- 防護眼鏡:避免遠紅外線照射眼睛,需佩戴防護眼鏡。
- 定位工具:可以使用棉籤或其他定位工具。
- 消毒: 用酒精或消毒棉球擦拭神燈以及周圍皮膚。
- 定位: 將神燈照射在陽輔穴位置。
- 加熱: 根據個人耐受程度,調整神燈與穴位的距離和照射時間,一般保持10-15分鐘即可。
- 觀察: 加熱過程中,觀察皮膚狀況,若出現紅腫、灼痛等異常反應,應立即停止照射。
- 收尾: 加熱結束後,用溫水輕輕擦拭皮膚,並注意保暖。
注意事項:
- 艾灸和遠紅外線加熱治療前,請諮詢專業醫師或針灸師,確定適宜性。
- 孕婦、月經期女性、皮膚過敏者、患有嚴重疾病者慎用艾灸和遠紅外線加熱。
- 艾灸和遠紅外線加熱時,應注意防燙,避免灼傷皮膚。
- 如有不適,應立即停止治療,並諮詢專業人士。
按摩推拿
陽輔穴按摩方法
-
準備:
- 坐姿或站姿,將小腿放鬆,保持舒適狀態。
- 可使用指腹、拇指或按摩棒進行按摩。
-
定位:
- 找到小腿外側部,外踝尖上四寸的位置(約四根手指寬)。
- 在此位置,腓骨前緣稍前方凹陷處即為陽輔穴。
-
按摩手法:
- 指壓: 用拇指或食指指腹,垂直按壓陽輔穴,力度適中,以感到酸脹感為宜,每次按壓5-10秒,重複5-10次。
- 揉按: 用拇指或食指指腹,以旋轉的方式揉按陽輔穴,力度適中,每次揉按1-2分鐘,可重複2-3次。
- 推拿: 用拇指或食指指腹,沿著陽輔穴周圍,以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推拿,力度輕柔,每次推拿1-2分鐘,可重複2-3次。
-
注意事項:
- 按摩過程中,如有疼痛感,請立即停止。
- 孕婦、經期女性、患有嚴重疾病者,請勿自行按摩。
- 建議每天按摩一次,每次10-15分鐘。
- 按摩後,可適當休息,或喝杯溫水。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