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

ST19

英文名稱Burong

位置上腹部,臍中上6寸(巨闕)旁開2寸,當肋弓下緣凹陷處

所屬經絡足陽明胃經

可灸

最後更新日:2023-08-31

穴名介紹


胃經的地部經水由此通過。不容,胃經的氣血物質本穴不為容納也。本穴位處乳之下部,所受氣血乃胃經上部區域脾土中的外滲水液,至本穴後因無外界之熱使其氣化轉變,其運行只是單純的循經下傳,故名不容。

解剖位置


  • 位於腹部,具體在腹直肌以及其外層的鞘膜處。
  • 深層可觸及到腹橫肌。
  • 此處有來自第7肋間的動脈和靜脈分支,以及腹壁上的動脈和靜脈。
  • 在第7肋間神經的分支區域。

針刺方法


直刺0.5~0.8寸。過飽者禁針,肝大者慎針或禁針,不宜做大幅度提插。 

穴道介紹


不容穴有調中和胃,理氣止痛的作用,主治胃痛,腹脹,嘔吐,納呆,噫酸,以及急、慢性胃炎,胃下垂,消化性潰瘍,膽絞痛等。

不容穴的具體功效與主治如下:

  • 調中和胃:不容穴位於胃經,胃主消化,不容穴可以調理胃氣,促進消化。
  • 理氣止痛:不容穴可以理氣化痰、行氣止痛,適用於胃痛、腹脹、嘔吐、納呆、噫酸等症。

穴道配伍


不容穴,位於足陽明胃經,屬土,具有疏通胃經氣血、和胃止痛的功效。其配穴多與胃部疾患相關,主要體現其治療胃痛、胃脹等症的臨牀價值。

1. 不容穴配中脘穴:

  • 原理: 中脘穴為胃之募穴,位於上腹部,是胃氣聚集之處,具有理氣和胃、降逆止嘔的功效。不容穴則位於足陽明胃經的循行路線上,能疏通胃經氣血運行。二穴合用,一則疏通經絡,促進胃部氣血運行,二則調和胃氣,從而達到和胃止痛、消脹止痛的效果。此配伍適用於胃痛、胃脹、胃脘脹滿等症,尤其以氣滯血瘀、胃氣阻滯者為宜。

2. 不容穴配中脘穴、公孫穴:

  • 原理: 此配伍在原基礎上加入了公孫穴。公孫穴為脾經原穴,具有健脾益胃、行氣活血的功效。脾胃為後天之本,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腐熟。脾胃功能正常,才能保證氣血生化充足。因此,加入公孫穴,可以增強脾胃功能,更好地促進胃部氣血運行,更全面地解決胃病問題。 此配伍適用於胃炎、胃潰瘍等病症,尤其以脾胃虛弱、氣滯血瘀、兼見胃痛、腹脹等症狀者更為合適。 三穴合用,從疏通經絡、調理脾胃、和胃止痛三個方面入手,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Youtube影片


載入中...

穴道主治疾病


內分泌、營養與新陳代謝疾病

  • 高血脂

精神(心智)與行為疾病

  • 神經性厭食症

眼與附器疾病

  • 夜盲

循環系統疾病

  • 心絞痛
  • 心臟病

呼吸系統疾病

  • 氣喘

消化系統疾病

  • 消化不良
  • 腹中有鳴叫聲
  • 胃潰瘍
  • 慢性肝炎
  • 胃及十二指腸炎
  • 胃下垂
  • 胃酸食道逆流

艾灸刮痧


不容穴艾灸或遠紅外線加熱方法:

艾灸方法:

  1. 準備: 準備艾條、艾灸盒、艾灸針、酒精棉球等。
  2. 消毒: 用酒精棉球消毒不容穴周圍皮膚。
  3. 點燃艾條: 將艾條點燃,待艾條燃燒穩定後,將艾條置於艾灸盒中。
  4. 施灸: 將艾灸盒置於不容穴上,保持一定距離,以患者感覺溫熱舒適為宜。
  5. 時間: 每次施灸10-15分鐘,每天1-2次。
  6. 觀察: 施灸過程中注意觀察患者的反應,如出現皮膚發紅、灼熱等,應立即停止施灸。

遠紅外線加熱方法:

  1. 準備: 準備遠紅外線神燈、毛巾等。
  2. 消毒: 用酒精棉球消毒不容穴周圍皮膚。
  3. 調整角度: 將神燈放置在適當的位置,調整角度使光束照射到不容穴上。
  4. 加熱: 將神燈打開,保持一定距離,以患者感覺溫熱舒適為宜。
  5. 時間: 每次加熱10-15分鐘,每天1-2次。
  6. 觀察: 加熱過程中注意觀察患者的反應,如出現皮膚發紅、灼熱等,應立即停止加熱。

注意事項:

  • 施灸或加熱時,應保持穴位清潔乾燥。
  • 施灸或加熱過程中,患者應保持舒適的姿勢,避免過度運動。
  • 施灸或加熱後,應注意保暖,避免受涼。
  • 孕婦、月經期婦女、皮膚破損者、嚴重心血管疾病患者等不適合艾灸或遠紅外線加熱。
  • 施灸或加熱過程中如有任何不適,應立即停止,並諮詢專業醫生。

按摩推拿


按摩不容穴步驟:

  1. 準備姿勢: 舒適地平躺,雙手自然放於身體兩側。
  2. 定位: 找到上腹部,臍中上6寸(巨闕)旁開2寸,當肋弓下緣凹陷處。
  3. 按壓: 用雙手手指端輕輕按壓不容穴,力度較輕。
  4. 環狀運動: 以手指為中心,進行環狀運動,持續約3分鐘。
  5. 重複: 每日進行2次,每次約3分鐘。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