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

《針灸聚英》~ 卷二 (5)

回本書目錄

卷二 (5)

1. 惡寒

有熱惡寒者。發於陽。無熱惡寒者。發於陰。

背惡寒。口中和。灸關元。

白話文:

有發熱並且怕冷的情況,是由於陽氣發病。沒有發熱但怕冷的情況,是由於陰氣發病。

背部感覺怕冷,而且口中的感覺正常,應該施灸於關元穴。

2. 惡風

有汗為中風衛病。無汗惡風為寒傷榮。

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葛根湯。

白話文:

有出汗的是中風表症。沒有出汗而怕風的是寒邪傷了營分。

先針刺風池、風府穴。然後給予桂枝葛根湯。

3. 胸脅滿

邪氣自表侵里。必先自胸脅。以次入心腹胃。

胸脅滿兼譫語。刺期門。

白話文:

邪氣從體表侵入體內,必定先影響到胸脅部位,然後再逐步影響到心、腹和胃。

如果出現胸脅脹滿並且伴有胡言亂語的情況,應該針刺期門穴。

4. 結胸

臟氣閉而不流布也。按之痛為小結。不按自痛為大結。

白話文:

臟器的氣機阻塞而不流通。按壓時會感到疼痛的是小結。不按壓也會自行疼痛的是大結。

刺期門。刺肺俞。(嚴仁庵)婦人因血結胸。熱入血室。刺期門。又以黃連、巴豆七粒。作餅子。置臍中。以火灸之。得利為度。

白話文:

刺期門穴。刺肺俞穴。(出自《嚴仁庵針灸學》)婦女因血塊瘀結在胸中。熱氣侵入血室。刺期門穴。另外用黃連、巴豆各七粒。碾碎做成餅狀。放置在肚臍上。用火灸。以利便為度。

5. 咳逆

胸中氣不交也。水火相搏而有聲。故咳逆也。

刺期門。

白話文:

有實證和虛證,有寒氣、滯阻、死血、積熱、風濕、痰驚、痰食、瘡、痧、疝。

實證的疼痛適合針刺放血。常用穴位有太衝、三陰交、太白、太淵、大陵。邪氣侵入經絡,藥物不能達到時,適合灸氣海、關元、中脘。

這條經絡多血少氣,午時(中午11點至下午1點)時氣血流注於此。接受足太陰脾經的交會。共有九個穴位,左右兩側合計十八個穴位。

極泉穴位於手臂內側腋下筋肉間,有動脈進入胸部。針刺三分,灸七壯。主治手臂肘部厥冷、四肢厥冷、心痛、乾嘔煩滿、脅痛悲愁。

屬於熱結,痰氣不順,胞宮寒濕,老年人氣虛。

灸三陰交穴。

有因寒、因氣、因濕熱痰積導致的下瀉。

灸大敦、三陰交穴。小腹下方橫紋斜尖處灸一壯。

針刺太衝、大敦、絕骨穴。

足太陽膀胱經脈,起於眼內角,向上至額部,交會於頭頂。

用於治療男女性行為後的勞復。

使用韭根、豭鼠糞,用水兩杯煎至八分,隨時服用。

用於治療陰陽易病新瘥後的性行為。

使用梔子、雄鼠糞、枳殼,用水兩杯,蔥白兩寸,香豉十五粒,煎至八分,不限時服用。

足陽明胃經脈,起於鼻子,交會於額部中央,旁邊約束太陽經脈,向下沿鼻子外側,上至牙齒中,再回到口外側,環繞嘴唇,向下交會於承漿穴。

第四,下疳:這是發生在生殖器上的瘡。由於肝經濕熱或因性行為不潔,導致邪毒之氣侵蝕成瘡。治療應疏肝導濕。可用龍膽瀉肝湯,或防風通聖散加減使用外搽藥。

這條支脈,從肺部分出絡心,注入胸中。

兩乳間為胸部。這條支脈從心包別出,繞心,注入胸中膻中部位,與手厥陰心包經交會。

這條經絡多血少氣,酉時(下午5-7點)時氣血流注於此。接受足太陽膀胱經的交會。

總共有二十七個穴位,左右兩側合計五十四個穴位。針刺深度二分,留針時間為兩次呼吸。

方見於傷寒門,用於治療少陽經病寒熱交作。治療溫疟感受時氣,先熱後寒,需加減使用。

從踝骨上八寸處,交出太陰經後方,向上沿膕內側。

从中封穴开始向上过踝骨,经过三阴交,经过蠡沟、中都穴,再向上一寸,交出太阴经之后,向上沿膕内侧,到达膝关、曲泉穴。

沿着大腿进入阴部,环绕生殖器,抵达小腹,挟着胃属肝络胆。

这路支脉,从目系下行到颊里,环于唇内。

在此之前连接目系上出额头,这路支脉从目系下行在任脉之外,本经的里面,下至颊里,交环绕于唇口之内。

这路支脉,再从肝脏别出贯穿膈肌,向上注入肺。

6. 小腹滿

物聚而滿。上為氣。下為溺與血。小腹硬。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血證也。當出不出。積而為滿。

中痧腹虛脹。或腹中急痛。刺括委中。或奪命穴等處。

白話文:

東西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滿的狀態。上面是氣,下面是小便和血液。小腹部位變硬,但是小便卻很順暢。這個人的精神狀態像發狂一樣。這是血液方面的問題,應該排出的沒有排出,積聚起來形成了滿的症狀。

中了痧症後腹部會虛脹,或者腹部突然劇烈疼痛。這種情況下可以針刺委中穴,或者是奪命穴等位置。

7. 煩躁

邪氣在裡。煩為內不安。躁為外不安。

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俞穴。

白話文:

邪氣在身體內部。內心煩亂是因為體內不舒適。焦躁是因為外界的不適應。

患傷寒六七天後,脈搏微弱,手腳冰冷,心情煩躁,應該灸療厥陰俞穴。

8. 蓄血

熱毒流於下而瘀血者。

少陰證下利。便膿血者。可刺。陽明病。下血譫語。必熱入血室。頭汗出者。當刺期門。

白話文:

熱毒流到下部並有瘀血的情況。

少陰症出現下痢,伴有膿血的情況,可以進行針刺治療。陽明病患者如果出現便血並且說胡話,一定是熱邪進入血室,如果頭部出汗,應當針刺期門穴。

9. 嘔吐

表邪傳裡。裡氣上逆。則為嘔吐。

口中和。脈微澀弱。皆灸厥陰。脈經、千金翼林氏本曰。灸厥陰五十壯。

白話文:

如果體表的邪氣傳入內臟,內臟的氣機上逆,就會出現嘔吐的情況。

如果口腔感覺舒適,但是脈象微弱而沉澀,應該灸治厥陰部位。

根據《脈經》和《千金翼方》的記載,應該灸治厥陰部位五十壯。

10. 戰慄

戰者正氣勝。慄者邪氣勝。邪與正爭。心戰而外慄。為病欲解也。

心氣內盛。正氣大虛。心慄而鼓頷。身不戰者。已而遂成寒逆者。宜灸之。

白話文:

戰勝的是正氣,顫抖的是邪氣占上風。邪氣和正氣在爭鬥,心中戰慄而外表顫抖,這是疾病快要痊癒的徵兆。

如果心氣旺盛,但正氣非常虛弱,心中顫慄並且下巴抖動,身體沒有戰慄的人,隨後會形成寒逆的症狀,應該使用灸法治療。

11. 四逆

四肢逆冷而不溫。積涼成寒。六腑氣絕於外。四肢手足寒冷。足脛寒逆。少陰也。四肢厥冷。身寒者。厥陰也。

四逆灸氣海、腎俞、肝俞。

白話文:

四肢冰冷而不溫暖,長期積累的寒涼導致身體外部的六腑氣息衰竭,手腳也都感到寒冷,小腿更是寒冷逆冷,這是少陰的表現。如果四肢冰冷且全身感到寒冷,這是厥陰的現象。

對於這類情況,可以灸治氣海、腎俞和肝俞穴。

12.

手足逆冷。陽氣伏陷。熱氣逆伏而手足冷也。

刺內庭、大都。

龐氏曰。脈促而厥者。灸之。

白話文:

手腳冰冷。這是因為陽氣被困在體內,熱氣向內聚集所以導致手腳冰冷。

針刺內庭穴和大都穴。

龐氏說,如果脈搏急促並且有逆冷的症狀,應該用艾灸治療。

13. 鬱冒

郁為氣不舒。冒為神昏不清。即昏迷是也。多虛極乘寒所致。或吐下使然。

鬱冒。刺太陽、少陽。並病頭痛。或冒悶。如結胸狀。當刺大椎第一間。及肺肝二俞。慎不可汗。

白話文:

情緒壓抑是因為氣不通暢。昏迷不清是指精神混亂或失去意識,這大多是由極度虛弱加上受寒引起的,也可能是因爲嘔吐或瀉痢造成的。

對於情緒壓抑和昏迷不清的情況,應針刺太陽穴和少陽穴,並且伴有頭痛或者頭部昏悶,像胸中有憋悶感的,應該針刺大椎穴以及肺俞穴和肝俞穴,千萬不可以發汗。

14. 自利

不經攻下自溏泄。

下利脈微澀。嘔而汗出。必更衣。反小者。當溫上。灸之。以消陰。

小便自利。手中不冷。反發熱。脈不至。灸少陰太谿穴。

少陰下利。便膿血者。可刺之。宜通用之。

白話文:

如果不需使用瀉下藥自然就有腹瀉的情況。

如果腹瀉時脈象微弱且帶有澀感,伴有嘔吐和出汗,必定會頻繁如廁,若是尿量反而減少,應該溫暖上身,並進行灸療來消除陰寒。

如果小便通暢,手部溫暖而非冰冷,反而發熱,脈搏微弱,應灸療少陰經的太谿穴。

如果是少陰病引起的腹瀉,並且伴有膿血便的情況,可以進行針刺治療,適合採用綜合方法治療。

15. 熱入血室

男子由陽明而傷。下血譫語。婦人則隨經而入。月水適來。邪乘虛入。

白話文:

男人因為傷到陽明經而出現便血和說胡話的情況。女人則是在月經來潮時,邪氣趁虛而入。

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胸脅滿。如結胸狀。譫語。此熱入血室。刺期門。用甘草芍藥湯。不已。刺隱白。

白話文:

發燒經過七八天退燒後,脈搏變慢。胸脅滿脹,好像得結胸病一樣。胡言亂語。這是熱氣進入血脈裡。針刺期門穴。服用甘草芍藥湯。如果病情沒有好轉,針刺隱白穴。

16. 霍亂

上吐下利。揮霍撩亂。邪在中焦。胃氣不治。陰陽乖隔。遂上吐下利。躁擾煩亂也。

乾霍亂或腹中急痛絞刺。宜刺委中及奪命穴。

白話文:

上面吐下面拉肚子。病情來勢洶湧紊亂。病邪影響中焦。胃氣失調。陰陽失和。於是出現上吐下瀉。心情煩躁不安。

乾霍亂或者腹部突然劇烈絞痛。應該針刺委中穴以及奪命穴。

17. 腹痛

有實有虛。寒熱燥屎舊積。按之不痛為虛。痛為實。合灸不灸。令病人冷結。久而彌困。氣衝心而死。刺括委中穴。

白話文:

有的病症有實證,有的有虛證。實證包括寒、熱、燥、宿便積聚。按壓時不痛的是虛證,按壓時痛的是實證。

如果實證不灸治,會導致病人身體內冷氣鬱結。時間久了,會越來越嚴重,導致氣息衝擊心臟而死亡。此時應針灸或刮痧委中穴。

18. 陰毒陰證

陰病盛。則微陽消於上。故沉重。四肢逆冷。臍腹築痛。厥逆或冷。六脈沉細。

陰毒灸關元、氣海。

白話文:

如果體內的陰寒之氣過盛,那麼體內的一點微弱陽氣就會在上方消散,因此人會感到身體沉重,四肢冰冷,肚臘部位會有劇烈的疼痛,甚至會出現肢體厥冷的症狀,脈搏也會變得沉細。

若是這種陰寒之毒,應當施灸於關元穴和氣海穴。

19. 太陽少陽並病

刺肺俞肝俞,如頭痛刺大椎。

白話文:

刺肺俞穴和肝俞穴,如果頭痛就刺大椎穴。

20. 小便不利

邪蓄於內。津液不行。

陰寒甚。下閉者。灸之。陰證。小便不利。必陰囊縮入小腹。痛欲死者。灸石門。

白話文:

邪氣蓄積在體內,津液不能正常運行。

體內陰寒很重,下焦閉塞的情況,應該使用灸法治療。屬於陰證的小便不順,一定會伴有陰囊收縮進入小腹,疼痛到極點的情況,這種情況應該灸石門穴。

21. 不仁

不柔和。癢痛寒熱皆不知。正氣為邪氣閉伏。鬱而不散。血氣虛少故也。

白話文:

不柔順。癢、痛、冷、熱都沒有感覺。這是因為正氣被邪氣抑制,鬱結而不能散開。這是血氣虛弱的緣故。

若越人入診虢太子屍厥。以鬱冒不仁為可治。刺之而濟痊者。神醫之診也。設脈浮洪。汗如油。喘不休。體不仁。越人其能治哉。(以上見劉氏傷寒治例)

白話文:

如果「越人」被請到虢國太子的府中診治太子的屍厥症。他認為這是因為鬱結阻塞而導致意識不清,因此可治。針刺後,太子康復了。這正是神醫的診斷。如果脈象浮大洪盛,汗出如油,喘氣不止,身體麻木不仁,越人能治得好嗎?(以上記載見於劉氏的傷寒治例)

22.

大率主血虛氣虛。火與濕。多痰。

中風神闕、風池、百會、曲池、翳風、風市、環跳、肩髃。皆可灸之。以鑿竅疏風。又針以道氣。

白話文:

大概是因為血虛和氣虛,加上火氣和濕氣,造成多痰。

中風可以灸療的穴位有神闕、風池、百會、曲池、翳風、風市、環跳、肩髃,這些都可以用來疏通風邪,再用針刺來引導氣機。

23.

見傷寒。

陰寒及陷下脈絕者。宜灸之。

白話文:

看到有傷風感冒的情況,如果是屬於陰寒或者是氣機下沉導致脈象消失的情況,應該使用灸法來治療。

24. 發熱

有寒熱、潮熱、煩熱、往來熱。

熱病汗不出。商陽、合谷、陽谷、俠谿、厲兌、勞宮、腕骨以導氣。熱無度不止。陷谷。血以泄熱。

白話文:

有發冷發熱、潮熱、心中煩熱、來回發熱。

熱病出汗不暢。可針刺商陽、合谷、陽谷、俠谿、厲兌、勞宮、腕骨來引導氣機。如果熱邪沒有程度地持續不止,則針刺陷谷。放血來泄熱。

25. 腹痛

有實有虛。有寒氣、滯、死血、積熱、風濕、痰驚、痰食、瘡、痧、疝。

實痛宜刺瀉之。太衝、三陰交、太白、太淵、大陵。邪客經絡。藥不能及者。宜灸氣海、關元、中脘。

白話文:

有實證和虛證,有寒氣、滯阻、死血、積熱、風濕、痰驚、痰食、瘡、痧、疝。

實證的疼痛適合針刺放血。常用穴位有太衝、三陰交、太白、太淵、大陵。邪氣侵入經絡,藥物不能達到時,適合灸氣海、關元、中脘。

這條經絡多血少氣,午時(中午11點至下午1點)時氣血流注於此。接受足太陰脾經的交會。共有九個穴位,左右兩側合計十八個穴位。

極泉穴位於手臂內側腋下筋肉間,有動脈進入胸部。針刺三分,灸七壯。主治手臂肘部厥冷、四肢厥冷、心痛、乾嘔煩滿、脅痛悲愁。

屬於熱結,痰氣不順,胞宮寒濕,老年人氣虛。

灸三陰交穴。

有因寒、因氣、因濕熱痰積導致的下瀉。

灸大敦、三陰交穴。小腹下方橫紋斜尖處灸一壯。

針刺太衝、大敦、絕骨穴。

足太陽膀胱經脈,起於眼內角,向上至額部,交會於頭頂。

用於治療男女性行為後的勞復。

使用韭根、豭鼠糞,用水兩杯煎至八分,隨時服用。

用於治療陰陽易病新瘥後的性行為。

使用梔子、雄鼠糞、枳殼,用水兩杯,蔥白兩寸,香豉十五粒,煎至八分,不限時服用。

足陽明胃經脈,起於鼻子,交會於額部中央,旁邊約束太陽經脈,向下沿鼻子外側,上至牙齒中,再回到口外側,環繞嘴脣,向下交會於承漿穴。

第四,下疳:這是發生在生殖器上的瘡。由於肝經濕熱或因性行為不潔,導致邪毒之氣侵蝕成瘡。治療應疏肝導濕。可用龍膽瀉肝湯,或防風通聖散加減使用外搽藥。

這條支脈,從肺部分出絡心,注入胸中。

兩乳間為胸部。這條支脈從心包別出,繞心,注入胸中膻中部位,與手厥陰心包經交會。

這條經絡多血少氣,酉時(下午5-7點)時氣血流注於此。接受足太陽膀胱經的交會。

總共有二十七個穴位,左右兩側合計五十四個穴位。針刺深度二分,留針時間為兩次呼吸。

方見於傷寒門,用於治療少陽經病寒熱交作。治療溫瘧感受時氣,先熱後寒,需加減使用。

從踝骨上八寸處,交出太陰經後方,向上沿膕內側。

從中封穴開始向上過踝骨,經過三陰交,經過蠡溝、中都穴,再向上一寸,交出太陰經之後,向上沿膕內側,到達膝關、曲泉穴。

沿着大腿進入陰部,環繞生殖器,抵達小腹,挾着胃屬肝絡膽。

這路支脈,從目系下行到頰裏,環於脣內。

在此之前連接目繫上出額頭,這路支脈從目系下行在任脈之外,本經的裏面,下至頰裏,交環繞於脣口之內。

這路支脈,再從肝臟別出貫穿膈肌,向上注入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