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聚英》~ 卷二 (4)
卷二 (4)
1. 東垣針法
東垣針法。悉本素、難。近世醫者。止讀玉龍、金針、標幽等歌賦。而於先生之所以垂教者。廢而不講。宜其針之不古若。而病之不易瘳也。茲故表而出之。引伸觸類。應用不窮矣。
東垣曰。黃帝針經。胃病者。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飲食不下。取三里以補之。
脾胃虛弱。感濕成痿。汗大泄。妨食。三里、氣衝以三稜針出血。若汗不減。不止者。於三里穴下三寸上廉穴出血。禁酒濕面。
東垣曰。黃帝針經云。從下上者。引而去之。上氣不足。推而揚之。蓋上氣者。心肺上焦之氣。陽病在陰。從陰引陽。去其邪氣於腠理皮毛也。又云。視前痛者。當先取之。是先以謬刺。瀉其經絡之壅者。為血凝而不流。故先去之而治他病。
東垣曰。胃氣下溜。五臟氣皆亂。其為病互相出見。黃帝曰。五亂刺之有道乎。岐伯曰。有道以來。有道以去。審知其道。是謂身寶。帝曰。願聞其道。岐伯曰。氣在於心者。取之手少陰心主之輸神門、大陵。同精導氣。以復其本位。
氣在於肺者。取之手太陰滎足少陰輸魚際、太谿。成痿者。以導溫熱引胃氣出陽道。不令濕土克腎。其穴在太谿。
氣在於腸胃者。取之足太陰陽明。不下者。取之三里、章門、中脘。因足太陰虛者。於募穴中導引之於血中。有一說。腑輸去腑病也。胃虛而致太陰無所稟者。於足陽明之募穴中引導之。如氣逆為霍亂者。取三里。氣下乃止。不下復始。
氣在於頭。取之天柱、大杼。不足。取之足太陽滎輸通谷、束骨。先取天柱、大杼。不補不瀉。以導氣而已。取足太陽膀胱經中。不補不瀉。深取通谷、束骨。丁心火己脾土穴中以引導去之。
氣在於臂足。取之先去血脈。後取其陽明少陰之滎輸二間、三間。深取之。內庭、陷谷深取之。視其足臂之血絡盡取之。後治其痿厥。皆不補不瀉。從陰深取。引而上之。上者出也。去也。皆陰火有餘。陽氣不足。伏匿於地中者。榮血也。當從陰引陽。先於地中升奉陽氣。次瀉陰火。乃導氣同精之法。
帝曰。補瀉奈何。曰。徐入徐出。謂之導氣。補瀉無形。謂之同精。是非有餘不足也。亂氣之相逆也。帝曰。允乎哉道。明乎哉問。請著之玉版。命曰治亂也。
東垣曰。陰病治陽。陽病治陰。陰陽應象論云。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脈。各守其鄉。血實宜決之。氣虛宜掣引之。夫陰病在陽者。是天外風寒之邪。乘中而外入。在人之背上腑腧臟腧。是人之受天外客邪。亦有二說。中於陽。則流於經。此病始於外寒。
終歸外熱。故以治風寒之邪。治其各臟之俞。非止風寒而已。六淫濕暑燥火。皆五臟所受。乃筋骨血脈受邪。各有背上五臟腧以除之。傷寒一說。從仲景。中八風者。有風論。中暑者。治在背上小腸俞。中濕者。治在胃俞。中燥者。治在大腸俞。此皆六淫客邪有餘之病。皆瀉其背之腑俞。
若病久傳變。有虛有實。各隨病之傳變。補瀉不定。只治在背腑俞。別有上熱下寒。經曰。陰病在陽。當從陽引陰。必須先去絡脈經隧之血。若陰中火旺。上騰於天。致六陽反不衰而上充者。先去五臟之血絡。引而下行。天氣降下。則下寒之病自去矣。慎勿獨瀉其六陽。此病陽亢。
乃陰火之邪滋之。只去陰火。只損脈絡經隧之邪。勿誤也。陽病在陰者。病從陰引陽。是水穀之寒熱。感則害人六腑。又曰。飲食失節。及勞役形質。陰火乘於坤土之中。致穀氣、營氣、清氣、胃氣、元氣不得上升。滋於六腑之陽氣。是五陽之氣先絕於外。外者天也。下流伏於坤土陰火之中。
皆先由喜怒悲憂恐為五賊所傷。而後胃氣不行。勞役飲食不節。繼之則元氣乃傷。當從胃俞合三里穴中。推而揚之。以伸元氣。故曰從陰引陽。若元氣愈不足。治在腹上諸腑之募穴。若傳在五臟。為九竅不通。隨各竅之病。治其各臟之募穴於腹。故曰五臟不平。乃六腑元氣閉塞之所生也。
又曰。五臟不和。九竅不通。皆陽氣不足。陰氣有餘。故曰。陽不勝其陰。凡治腹之募。皆為元氣不足。從陰引陽。勿誤也。若錯補四末之腧。錯瀉四末之腧。皆非也。錯瀉者。差尤甚矣。按岐伯所說。只取穴於天上。天上者。人之背上。五臟六腑之俞。不當瀉而瀉。豈有生者乎。
興言及此。寒心切骨。若六淫客邪。及上熱下寒。筋骨皮肉血脈之病。苟錯取穴於胃之合。及諸腹之募者必危。亦岐伯之言。下工豈可不慎哉。
東垣曰。三焦元氣衰王。黃帝針經云。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傾。目為之瞑。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腸為之苦鳴。下氣不足。則為痿厥心悗。補足外踝。留之。
東垣曰。一富者前陰臊臭。又因連日飲酒。腹中不和。求先師治之。曰。夫前陰足厥陰之脈絡。循陰器出其挺末。凡臭者。心之所主。散入五方為五臭。入肝為臊。此其一也。當於肝經中瀉行間。是治其本。後於心經中瀉少衝。乃治其標。
2. 治例
3. 傷寒
4. 發熱
風寒客於皮膚。陽氣怫鬱所致。此表熱也。陽氣下陷入陰分蒸熏。此裡熱也。
汗不出。悽悽惡寒。取玉枕、大杼、肝俞、鬲俞、陶道。身熱惡寒。後谿。身熱汗出足厥冷。取大都。身熱頭痛食不下。取三焦俞。汗不出。取合谷、後谿、陽池、厲兌、解谿、風池。身熱而喘。取三間。餘熱不盡。取曲池。煩滿汗不出。取風池、命門。汗出寒熱。取五處、攢竹、上脘。
煩心好嘔。取巨闕、商丘。身熱頭痛汗不出。取曲泉。身熱進退頭痛。取神道、關元、懸顱。(以上出針經)
六脈沉細。一息二三至。灸氣海、關元。少陰發熱、灸太谿。
白話文:
風寒侵襲皮膚,導致體內陽氣鬱悶不暢,這是屬於表層的發熱。若陽氣下陷到體內陰分,蒸騰熏灼,就屬於裡層的發熱。
不出汗,感到寒冷且怕冷,可以針刺玉枕穴、大杼穴、肝俞穴、膈俞穴、陶道穴。身體發熱又怕冷,針刺後谿穴。身體發熱、出汗且腳冰冷,針刺大都穴。身體發熱、頭痛且吃不下東西,針刺三焦俞穴。不出汗,針刺合谷穴、後谿穴、陽池穴、厲兌穴、解谿穴、風池穴。身體發熱且喘氣,針刺三間穴。餘熱未退盡,針刺曲池穴。煩躁、胸悶且不出汗,針刺風池穴、命門穴。出汗且時冷時熱,針刺五處穴、攢竹穴、上脘穴。
煩躁、想嘔吐,針刺巨闕穴、商丘穴。身體發熱、頭痛且不出汗,針刺曲泉穴。身體發熱時好時壞且頭痛,針刺神道穴、關元穴、懸顱穴。(以上出自《針經》)
六脈沉細,一息之間跳動二三次,可以艾灸氣海穴、關元穴。少陰經發熱,可以艾灸太谿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