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資生經》~ 針灸資生經第七 (11)
針灸資生經第七 (11)
1. 風疹(癮疹)
曲澤、治風疹。臂肘腕善動搖。(銅)肩髃、治熱風癮疹。(明云。刺風風虛。)曲池、治刺風癮疹。湧泉、(明同。)環跳、(見膝。)治風疹。下崑崙、療刺風疹風熱風冷痹。(明)曲池、療刺風疹疼痛。(見偏風。)伏兔、(見風勞。)療癮疹。合谷、曲池、療大小人遍身風疹。(下)
千金方云、人有風疹多必眼暗。先攻其風。其暗自瘥。然則人之目暗。亦有因風疹多而得者。風疹可不先治乎。
千金翼、灸風熱赤疹癢。搔之逐手作瘡法。以一條艾蒿長者。以兩手極意尋之。著壁立。兩手並蒿竿拓著壁。伸十指。當中指頭以大艾炷灸蒿竿上。令蒿竿斷即止。灸十十瘥。瘥後重發。更依法灸。永瘥。癮疹。曲池、灸隨年壯。頭痛癮疹。天窗、七壯。
白話文:
[風疹(癮疹)]
在中醫觀點中,曲澤穴可用於治療風疹,對臂肘和手腕的搖晃問題也有幫助。肩髃穴可用於治療由熱風引起的癮疹。曲池穴能治療刺風導致的癮疹。湧泉穴同樣適用於此。環跳穴也能用來治療風疹。下崑崙穴則能治療刺風疹、風熱、風冷以及風濕。曲池穴還能緩解由刺風疹引起的疼痛。伏兔穴對癮疹也有療效。合谷穴與曲池穴皆適合用於治療大人和小孩全身的風疹。
根據千金方記載,若風疹頻繁發生,可能會導致視力模糊,因此應先治療風疹,視力模糊的問題便會自然好轉。由此可見,風疹是可能導致視力模糊的原因之一,故應優先治療風疹。
千金翼方則提供了一種灸療方法,可用於治療由風熱引起的紅色風疹及瘙癢,且抓撓後易形成傷口的情況。具體方法為:取一條長艾條,將其直立靠在牆上,雙手持艾條緊貼牆面,十指伸直,以大艾炷在艾條中央,即中指所對位置進行灸療,直到艾條燃盡為止,通常灸十次就能見效。即使癒後再次發病,也可依此法再行灸療,最終可達到持久痊癒的效果。對於癮疹,可以選擇灸曲池穴,灸壯數隨年齡增長而增加。若出現頭痛伴隨癮疹的情況,則可以灸天窗穴,灸壯數為七壯。
2. 歷節風
飛揚、湧泉、頷厭、後頂、主歷節汗出。(千見頸項。)飛揚、治歷節風。足指不得屈伸。頭目眩逆氣。(銅)
麝香丸尤治白虎歷節。諸風疼痛。遊走無定。狀如蟲行。晝靜夜劇。許叔微在歙川。有一貴家婦人遍身走注疼痛。至夜則發。如蟲齧其肌。多作鬼邪治。予曰、此正歷節病也。三服愈。(見本事方。)舉體痛癢如蟲齧。搔之皮便脫作瘡。灸曲池。(見疔瘡。)
良方服治癩藥半月。兩膝眼灸二七壯。丞相長安公醫人無數。麻風惡疾。千金諸方藥甚多。或效或不效。惟兼絲葉細末地暴米糊丸梧子大。日二三服。每服四五十丸。茶湯下。調藥末服。效尤速。只難服爾。病去後。亦宜服。屢施與人神效。若更灸曲池合谷三里絕骨等穴尤佳。予與人按此等穴皆痠疼故也。
白話文:
[歷節風]
這段文字主要講述了中醫治療歷節風(一種類似於關節炎的疾病)的方法。飛揚、湧泉、頷厭、後頂等穴位,可以作為治療歷節風的主要針灸點,對於關節疼痛、汗出等症狀有改善效果。
飛揚穴特別適用於治療歷節風引起的腳趾不能屈伸以及頭暈目眩等症狀。麝香丸對於治療白虎歷節(一種嚴重的關節炎)非常有效,能緩解因風邪引起的遊走性疼痛,這種疼痛在夜晚時會加重。
有個案例是,許叔微在歙川遇到一位貴族婦女,她全身各處不定期出現劇烈疼痛,夜晚疼痛更加劇烈,彷彿有蟲子在啃咬肌肉。很多人誤以為她是被邪靈纏身,但許叔微診斷這是典型的歷節風病症,並用藥物治療,患者在服用了三次藥後就痊癒了。
另一種情況是,患者全身皮膚痛癢,像有蟲子在咬,抓撓後皮膚會剝落形成傷口。這種情況可以通過灸曲池穴來緩解。
良方中提到,服用治癩藥半個月,再灸兩膝眼(膝蓋內側的穴位)十四次,對治療麻風病有奇效。丞相長安公曾使用大量藥物治療麻風病,但效果不一。最終,他發現將絲葉細末和地暴米糊混合製成梧桐籽大小的丸藥,每日分兩到三次服用,每次服用四五十粒,用茶湯送服,效果非常顯著。即使疾病痊癒後,繼續服用此藥也能起到鞏固療效的作用。他多次將此方法分享給他人,效果神奇。如果同時灸曲池、合谷、三里、絕骨等穴位,效果會更好。當人們按摩這些穴位時,通常會感到痠痛,這正是療效的表現。
3. 疔瘡
(瘍瘻,魚臍瘡,窩瘡,疳瘡)
疔腫、灸掌後橫文後五指。男左女右。七壯即瘥。已用得效。疔腫灸法雖多。然此法甚驗。出於意表。(千刮竹箭上取茹作炷。灸疔腫上二七壯。即消。)
疔瘡灸法。千金以為神驗。亦有先以針刺魚臍瘡上四畔作孔。搗白苣汁滴瘡孔者。有刺瘡頭及四畔令汁出。搗生慄黃敷。(以面圍之。勿令黃出。)從旦至午。根拔出者。有用蒼耳根莖苗但取一色燒灰醋泔澱和如泥塗。干即易之。不過十度。拔根出者。(疔腫方有千首皆不及此。
)有用皂莢子取仁作末敷。五日內瘥者。有用水獺屎敷大良者。可考而知也。有道人敷瓦盤覆蜣螂。安濃米泔小盞。以火逼之。蟲熱吃泔及困死。取腦中白肉。(乃米泔也。)新瓦上暵干為末。熱酒調二錢服。仍以少敷瘡即愈。胡簽母患此。疼如鐵丁丁然。依此治之效。
小海、治瘍腫振寒。太衝、臨泣、(見腋腫。)治馬刀瘍瘻。(銅)一切窩瘡。灸足大指奇間二七壯。灸大指頭亦佳。(千)
予年少生一瘡。在足內外踝之中。深而疼。陰證瘡也。偶閱古陰陽書。有用青桑漿治袴口瘡者。用之即愈。後在武林。內踝上生一瘡。逾月又生一瘡。令僕往江下取得少黃桑漿。僅可一抹。翌朝愈矣。自是常教人用。皆驗。舍侄腿生瘡不可行。舍弟取桑根搗成膏敷。亦愈。
舉體痛癢如蟲齧。癢而搔之。皮便脫落作瘡。灸曲池二穴。隨年壯。發即灸之。神良。(千)凡疔腫頭瘡魚臍等瘡。一切無名者。皆治。(見發背。)凡瘡毒久不合。灸合谷各七壯。至七七壯。極驗。(仍服內托散。)
小兒疳濕瘡。灸第十五椎俠脊兩傍七壯。未瘥、加七壯。(千)疔腫在左。灸左臂曲肘文前。取病人三指外於臂上處中灸之。兩筋間從不痛至痛。腫在右從右灸。不過三日即瘥。(千翼)
白話文:
【疔瘡】
(疔瘡,臍瘡,窩瘡,疳瘡)
對於疔腫的情況,可以使用艾灸手掌後橫紋後五指的方式治療,男性灸左手,女性灸右手,七次後病情會有明顯改善,已經有人使用過並有效。雖然治療疔腫的方法很多,但是這個方法特別有效,出乎意料之外。(也可以從千刮竹箭上取藥草作艾灸,灸在疔腫上14次,疔腫會消失。)
《千金方》認爲灸療對疔瘡有神奇的效果。也有方法是先在臍瘡四周針刺出孔,再搗碎白苣汁滴入瘡孔;或者在瘡頭和四周針刺讓膿汁流出,然後敷上生慄黃。(用麪粉圍住瘡口,防止生慄黃溢出。)從早上到中午,瘡根就會被拔出。還有一種方法是使用蒼耳根莖苗,取一種顏色燒成灰,與醋混合成泥狀塗抹,幹了就換新的,不超過十次,瘡根就會被拔出。(疔腫的治療方法雖然有很多,但是都比不上這個方法。)
還有使用皂莢子取出果仁磨成粉敷在瘡上,五天內就會痊癒。有用獺屎敷在瘡上的,效果非常好,這是經過驗證的。有道士使用瓦盤覆蓋住蜣螂,放一小盞濃米湯,用火燒熱,當蟲子熱了會吃米湯,等到蟲子困死後,取出腦中的白色肉塊(實際上是米湯),在新瓦上曬乾磨成粉,用熱酒調兩錢服用,並少量敷在瘡上即可痊癒。胡籤的母親曾經患有疔瘡,疼痛像鐵釘一樣,按照這個方法治療後痊癒。
小海穴可以治療瘡腫引起的寒顫,太沖穴和臨泣穴(見腋腫)可以治療馬刀瘡腫。所有類型的窩瘡,灸足大拇指間21次,灸大拇指頭也很有效。
在我年輕時,腳內外踝中間長了一個瘡,很深且疼痛,這是陰證瘡。偶然翻閱古陰陽書,發現有用青桑漿治療褲口瘡的方法,使用後立即痊癒。後來在武林,內踝上方又長了一個瘡,過了一個月又長了一個瘡。我讓僕人去江邊取了一些黃色桑漿,只夠塗一次,第二天就好了。從此以後,我常常教導別人使用這個方法,都很有效。我的侄子腿上長了瘡,無法行走,弟弟取桑根搗成膏狀敷在瘡上,也痊癒了。
全身疼痛瘙癢如同蟲咬,搔癢後皮膚脫落形成瘡,灸曲池穴兩側,根據年齡灸相應的次數,發作時就進行灸療,效果非常好。(《千金方》)凡是疔腫、頭瘡、臍瘡等無名瘡,都可以治療。(見發背)凡是瘡毒久不癒合,灸合谷穴各7次,最多49次,效果極佳。(同時服用內託散。)
小兒疳溼瘡,灸第15椎旁脊柱兩側7次,如果未痊癒,再加7次。(《千金方》)如果疔腫在左側,灸左側手臂彎曲處的肘紋前方,取病人的三個手指寬的距離,在手臂上部中央灸之,從不痛到痛,腫在右側則灸右側,不超過三天就會痊癒。(《千金翼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