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用和

嚴氏濟生方

《嚴氏濟生方》由宋代名醫嚴用和於寶元年間所著,是一部綜合性醫學著作,旨在總結作者多年行醫的經驗,融合古代經典醫學知識,針對各種病症進行分門別類的治療指導。嚴用和強調,治療疾病應結合四診(望、聞、問、切),並根據病人的體質、氣候、地域差異,靈活應用古方,避免生搬硬套。

主要結構與內容

全書分為多個章節,針對五臟六腑、風寒暑濕、虛實寒熱等病症分別論述,並提供針對性藥方,尤其強調辨證施治的原則。

五臟六腑的病因病理與治療

  1. 肝膽虛實論治
    肝膽疾病的治療著重於調氣與平衡陰陽。針對肝氣虛寒,推薦使用柏子仁湯;而對肝氣實熱,則主張柴胡散以清熱降火。書中提出肝病易表現在兩脅與目部症狀,治療需細辨虛實。

  2. 心小腸虛實論治
    心病以調節心血為主,推薦補心丸改善心血虛寒的症狀,如悸恐與失眠。對於實熱導致的心煩口瘡,則建議使用導赤散。

  3. 脾胃虛實論治
    嚴用和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治療應以健脾和胃為核心。例如,六君子湯用於脾胃不和,而附子建中湯可補脾氣虛寒。此外,書中特別強調,脾胃的調理對於全身健康至關重要。

  4. 肺大腸虛實論治
    肺為華蓋,主氣司呼吸,若虛弱,則易咳嗽氣短;若實熱,則胸悶痰多。治療上,書中列舉白石英湯以溫補肺氣,及瀉白散以清肺火。

  5. 腎膀胱虛實論治
    腎為先天之本,若虛則腰膝酸痛、小便失調;若實則火盛導致燥熱。嚴用和提出十補丸補腎氣虛弱,並以葵子湯清膀胱實熱。

外感與內因病的治療

  1. 中風論治
    書中強調風為百病之長,提出中風的多種類型,包括偏枯、痰厥等,並給出如小續命湯、八味順氣散等方劑,針對急性中風的治療。

  2. 暑熱與濕邪的辨治
    面對中暑及濕氣侵體的症狀,書中主張涼中帶補,如二氣丹治暑濕交加,撫芎湯則用於治療濕流關節。

臨床實踐中的特色

  1. 實證驗方
    嚴氏針對不同病症提出數百方劑,每方皆經臨床驗證。例如補真丸強調腎氣溫補對改善全身虛弱的效果,為後世醫學提供了重要參考。

  2. 因時制宜
    嚴用和提到氣候與地域對人體影響,並倡導根據四時變化靈活用藥,體現了中醫“天人合一”的思想。

方法論與醫學思想

《嚴氏濟生方》強調辨證施治,對病因的分析力求細緻入微。書中多次提到“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寒者熱之,熱者冷之”的原則,並在具體病症中靈活應用。

結論與影響

《嚴氏濟生方》是一部內容廣泛且實用的中醫經典,展現了宋代醫學的高度成就。其對五臟病理、外感內傷及各類疑難雜症的細緻解析,為中醫臨床提供了豐富的治療資源,也在中醫理論體系中奠定了重要地位。此書不僅是嚴用和醫學思想的結晶,更是中國醫學史上一部重要的傳世名著。


原序一

原序二

五臟門 (1)

五臟門 (2)

五臟門 (3)

五臟門 (4)

五臟門 (5)

五臟門 (6)

五臟門 (7)

五臟門 (8)

五臟門 (9)

五臟門 (10)

諸風門 (1)

諸風門 (2)

諸風門 (3)

諸風門 (4)

諸風門 (5)

諸寒門 (1)

諸暑門 (1)

諸濕門 (1)

痼冷積熱門 (1)

痼冷積熱門 (2)

諸虛門 (1)

諸虛門 (2)

諸虛門 (3)

諸虛門 (4)

諸虛門 (5)

諸虛門 (6)

諸虛門 (7)

五臟門 (11)

諸虛門 (8)

諸虛門 (9)

諸虛門 (10)

諸虛門 (11)

諸虛門 (12)

諸虛門 (13)

諸虛門 (14)

諸痹門 (1)

血病門 (1)

血病門 (2)

血病門 (3)

心腹痛門 (1)

心腹痛門 (2)

心腹痛門 (3)

癥瘕積聚門 (1)

癥瘕積聚門 (2)

癥瘕積聚門 (3)

宿食門 (1)

癥瘕積聚門 (4)

脹滿門 (1)

脹滿門 (2)

水腫門 (1)

水腫門 (2)

水腫門 (3)

蠱毒門 (1)

黃疸門 (1)

黃疸門 (2)

咳喘痰飲門 (1)

咳喘痰飲門 (2)

諸虛門 (15)

咳喘痰飲門 (3)

咳喘痰飲門 (4)

咳喘痰飲門 (5)

咳喘痰飲門 (6)

諸瘧門 (1)

諸瘧門 (2)

諸暑門 (2)

大便門 (1)

大便門 (2)

大便門 (3)

宿食門 (2)

大便門 (4)

血病門 (4)

大便門 (5)

大便門 (6)

五臟門 (12)

大便門 (7)

咳喘痰飲門 (7)

小便門 (1)

小便門 (2)

五臟門 (13)

諸虛門 (16)

小便門 (3)

諸虛門 (17)

小便門 (4)

霍亂門 (1)

諸寒門 (2)

諸暑門 (3)

諸虛門 (18)

霍亂門 (2)

諸瘧門 (3)

嘔吐翻胃噎膈門 (1)

霍亂門 (3)

嘔吐翻胃噎膈門 (2)

五臟門 (14)

嘔吐翻胃噎膈門 (3)

嘔吐翻胃噎膈門 (4)

諸瘧門 (4)

腳氣門 (1)

腳氣門 (2)

腳氣門 (3)

消渴門 (1)

諸疝門 (1)

諸疝門 (2)

諸疝門 (3)

諸瘧門 (5)

眩暈門 (1)

諸濕門 (2)

諸暑門 (4)

驚悸怔忡健忘門 (1)

驚悸怔忡健忘門 (2)

諸風門 (6)

驚悸怔忡健忘門 (3)

諸虛門 (19)

癲癇門 (1)

癲癇門 (2)

諸汗門 (1)

諸汗門 (2)

眼門 (1)

眼門 (2)

眼門 (3)

咽喉門 (1)

咽喉門 (2)

口齒門 (1)

口齒門 (2)

口齒門 (3)

口齒門 (4)

諸風門 (7)

耳門 (1)

耳門 (2)

鼻門 (1)

鼻門 (2)

頭面門 (1)

頭面門 (2)

頭面門 (3)

腰痛門 (1)

腳氣門 (4)

腰痛門 (2)

婦人門 (1)

小便門 (5)

婦人門 (2)

婦人門 (3)

五臟門 (15)

婦人門 (4)

婦人門 (5)

婦人門 (6)

諸虛門 (20)

婦人門 (7)

婦人門 (8)

腳氣門 (5)

婦人門 (9)

婦人門 (10)

婦人門 (11)

諸虛門 (21)

婦人門 (12)

婦人門 (13)

婦人門 (14)

婦人門 (15)

婦人門 (16)

婦人門 (17)

大便門 (8)

婦人門 (18)

諸風門 (8)

婦人門 (19)

腳氣門 (6)

婦人門 (20)

眩暈門 (2)

婦人門 (21)

婦人門 (22)

大便門 (9)

婦人門 (23)

五臟門 (16)

癰疽疔腫門 (1)

癰疽疔腫門 (2)

癰疽疔腫門 (3)

癰疽疔腫門 (4)

咳喘痰飲門 (8)

癰疽疔腫門 (5)

癰疽疔腫門 (6)

鼻門 (3)

諸瘧門 (6)

疥癬門 (1)

疥癬門 (2)

癭瘤瘰癧門 (1)

癭瘤瘰癧門 (2)

五痔腸風臟毒門 (1)

婦人門 (24)

五痔腸風臟毒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