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氏濟生方》~ 驚悸怔忡健忘門 (2)
驚悸怔忡健忘門 (2)
1. 龍齒丹
治心血虛寒,怔忡不已,痰多恍惚。
龍齒,附子(炮,去皮臍,切片,薑汁浸一宿),遠志(去心,甘草煮),酸棗仁(炒,去殼,別研),當歸(去蘆,酒浸),官桂(去皮,不見火),琥珀(別研),南星(銼,薑汁浸一宿。各一兩),木香(不見火),紫石英(煅,醋淬七遍),沉香(別研),熟地黃(酒蒸,焙。各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五十丸,用棗湯送下,不拘時候。法丹,治憂愁思慮,謀用過度,或因驚恐,傷神失志,耗傷心血,怔忡憂惚,夢寐不安。(方見五臟門心小腸虛實論治)
白話文:
龍齒丹
這個藥方用來治療心血虛寒,導致心悸不止、痰多而且精神恍惚的症狀。
藥材組成包含:龍齒、炮製過的附子(去除外皮和臍部,切片後用薑汁浸泡一晚)、遠志(去除心部,用甘草煮過)、炒過的酸棗仁(去除外殼,另外研磨)、當歸(去除蘆頭,用酒浸泡)、官桂(去除外皮,不能接觸火)、琥珀(另外研磨)、南星(切碎後用薑汁浸泡一晚。以上每種藥材各一兩)、木香(不能接觸火)、煅燒後用醋淬過七次的紫石英、沉香(另外研磨)、以及用酒蒸過後烘乾的熟地黃(以上每種藥材各半兩)。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藥丸,大小像梧桐子一般,再用硃砂包覆外層。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紅棗湯送服,服用時間不限。此藥方也可用於治療因憂愁思慮、過度用腦、或因驚恐而導致的傷神失志,耗傷心血,引起心悸不安、精神恍惚、睡眠品質不佳等症狀。(這個藥方出自《五臟門心小腸虛實論治》篇。)
2. 茯苓飲子
治痰飲蓄於心胃,怔忡不已。
赤茯苓(去皮),半夏(湯泡七次),茯神(去木),橘皮(去白),麥門冬(去心。各一兩),沉香(不見火),甘草(炙),檳榔(各半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白話文:
治療因痰飲積存在心胃,導致心悸、心慌不止的症狀。
藥材: 紅茯苓(去除外皮)、半夏(用熱水浸泡七次)、茯神(去除木心)、橘皮(去除白色部分)、麥門冬(去除中心)。以上各取一兩。 沉香(不要經過火烤)、炙甘草、檳榔。以上各取半兩。
將上述藥材搗碎,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盞半,加入生薑五片,煎煮至剩七分,去除藥渣,溫熱服用,不限定時間。
3. 排風湯
治風虛冷濕閉塞諸經,令人怔忡。
(方見諸風門中風論治),宜加炒酸棗仁煎。
白話文:
治療因風、虛、冷、濕等邪氣閉塞經絡,導致心悸不安的症狀。
(藥方可參考《諸風門》中關於中風的論述),建議加入炒過的酸棗仁一起煎煮。
4. 壽星丸
治驚憂思慮,氣結成痰,留蓄心包,怔忡驚惕,痰逆噁心,睡臥不安。(方見諸風門中風論治)
白話文:
治療因為驚嚇、憂愁、思慮過度,導致氣機鬱結形成痰,積存在心包部位,引起心悸、驚恐不安、痰向上湧逆、噁心想吐、睡不好等症狀。(這個藥方的內容在《諸風門》的「中風論治」篇中可以找到。)
5. 健忘論治
夫健忘者,常常喜忘是也。蓋脾主意與思,心亦主思,思慮過度,意舍不精,神宮不職,使人健忘。治之之法,當理心脾,使神意清寧,思則得之矣。
白話文:
所謂的健忘,就是指人常常容易忘事。這是因為脾臟主管人的意念和思考,心臟也主管思考,如果思慮過度,意念就會散亂不專注,精神活動的場所也就不能好好發揮作用,進而使人健忘。治療的方法,應該調理心臟和脾臟,使精神和意念清靜安定,這樣就能恢復思考和記憶能力了。
6. 歸脾湯
治思慮過度,勞傷心脾,健忘怔忡。白朮,茯神(去木),黃耆(去蘆),龍眼肉,酸棗仁(炒,去殼。各一兩),人參,木香(不見火。各半兩),甘草(炙,二錢半)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棗子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白話文:
治療因為思慮過度,勞累損傷心脾所造成的健忘、心悸。藥材包含:白朮、茯神(去除木質部分)、黃耆(去除蘆頭)、龍眼肉、酸棗仁(炒過,去殼。以上各一兩),人參、木香(不可用火炒過。以上各半兩),甘草(烤過,二錢半)。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碗半,加入生薑五片、紅棗一枚,煎煮至剩七分,去除藥渣,溫熱服用,不拘泥於特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