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氏濟生方》~ 血病門 (2)
血病門 (2)
1. 天門冬湯
治思慮傷心,吐衄不止。
遠志(去心,甘草水煮),白芍藥,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黃耆(去蘆),藕節,阿膠(蛤粉炒),沒藥,當歸(去蘆),生地黃(各一兩),人參甘草(炙。各半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白話文:
這個方子是治療因為思慮過度而損傷心臟,導致不停吐血或流鼻血的。
藥材組成:遠志(去除心部,用甘草水煮過)、白芍藥、天門冬(去除心部)、麥門冬(去除心部)、黃耆(去除蘆頭)、藕節、阿膠(用蛤粉炒過)、沒藥、當歸(去除蘆頭)、生地黃(各一兩),人參、炙甘草(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取四錢,加水一碗半,生薑五片,煎煮至剩下八分,去除藥渣,溫服,不拘時間服用。
2. 大薊散
治飲啖辛熱,熱邪傷肺,嘔吐出血一合或半升許,名曰肺癰。
大薊根(洗),犀角(鎊),升麻,桑白皮(炙),蒲黃(炒),杏仁(去皮尖),桔梗(去蘆,炒。各一兩),甘草(炙,半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白話文:
治療因為飲食辛辣燥熱,導致熱邪侵犯肺部,引起嘔吐出血約一合或半升左右,這種情況稱為肺癰。
藥方組成:大薊根(洗淨)、犀角(刨成粉)、升麻、桑白皮(烤過)、蒲黃(炒過)、杏仁(去皮尖)、桔梗(去蘆,炒過,各一兩),甘草(烤過,半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取四錢,加入一盞半水,生薑五片,煎煮至剩下八分,去除藥渣,溫服,服用時間不拘。
3. 雞蘇散
治勞傷肺經,唾內有血,咽喉不利。
雞蘇葉,黃耆(去蘆),生地黃(洗),阿膠(蛤粉炒),白茅根(各一兩),桔梗(去蘆),麥門冬(去心),蒲黃(炒),貝母(去心),甘草(炙。各半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白話文:
治療因勞累損傷肺經,導致唾液帶血,咽喉不適。
藥材包含:雞蘇葉、黃耆(去除根頭)、生地黃(洗淨)、阿膠(用蛤粉炒過)、白茅根(各一兩),桔梗(去除根頭)、麥門冬(去除中心)、蒲黃(炒過)、貝母(去除中心)、甘草(炙烤過,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取四錢,加水一盞半(約為現今300毫升左右),放入生薑五片,煎煮至剩七分(約為現今210毫升左右),去除藥渣,溫熱服用,不拘時間。
4. 藕節飲
治吐血、衄血不止。
生藕汁,生地黃汁,大薊汁(各三合),生蜜(半匙)
上件藥汁,調和令勻,每服一小盞,細細冷呷之,不拘時候。
白話文:
這個藥方叫做「藕節飲」,是用來治療吐血和流鼻血不止的。
做法是:將新鮮的蓮藕汁、生地黃汁、大薊汁各取三合,再加入半湯匙的生蜂蜜。
將這些藥汁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一小杯,慢慢地、冷著喝,不限制服用的時間。
5. 加味理中湯
治飲酒傷胃,遂成嘔吐,物與氣上衝與血吐出,或心腹疼痛,自汗,名曰傷胃嘔血。
人參,乾薑(炮),白朮(各一兩),乾葛,甘草(炙。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白話文:
這個方子叫做加味理中湯,用來治療因為喝酒而傷到胃,接著產生嘔吐,食物和氣體都往上衝,甚至吐血,或者感到心腹疼痛、容易流汗的症狀,這種情況就叫做傷胃嘔血。
藥材包含:人參、炮製過的乾薑、白朮各一兩,葛根、炙甘草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大杯水煎煮到剩七分,去除藥渣,溫熱服用,服用的時間不拘。
6. 便血評治
夫大便下血者,多因過飽飲酒,無度房室,勞損榮衛,氣虛風冷易入,邪熱易蘊,留注大腸則為下血。血色鮮者風也;色如小豆汁者寒也;濁而色黯者熱也。久而不愈,必為痔漏之疾矣。脈來浮弱,按之帶芤者下血也,治之之法,風則散之,熱則清之,寒則溫之,虛則補之,所增之方,並載於後,更與腸風論中加以參訂而用之,未有不奏效者也。
白話文:
大便出血的原因,大多是因為飲食過量、飲酒無度、房事過多,或因勞累損傷身體氣血,導致氣虛時容易受風寒侵襲,或因邪熱容易積聚,停留在腸道就會引起出血。如果血色鮮紅,多半是風邪導致;如果血色像豆汁一樣,多半是寒邪導致;如果血色混濁且顏色較暗,多半是熱邪導致。如果長期不癒,很可能就會變成痔瘡或漏管等疾病。脈象呈現浮弱,按壓時感覺中間空虛,這也是出血的徵兆。治療方法,針對風邪要用疏散的方式,針對熱邪要用清熱的方式,針對寒邪要用溫熱的方式,針對虛弱要用補益的方式。以上提到的方劑,都會在後面詳細列出,可以再參考《腸風論》的相關內容加以調整使用,通常都能見效。